查看原文
其他

范勃:无形剧场中的多重叙事

张宗希 99艺术网 2022-09-20

“而我真正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心灵问题,这个问题需要通过长期艰苦的工作、持续性的阶段展览实践去逐渐接近答案。”

——范勃



开幕现场众多来宾颇有仪式感地站在美术馆L形入口处

今日美术馆入口处的之字形通道上站满了人,从北京各处及广州、成都等地赶来的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及艺术机构的嘉宾们排着长队,听从着广场上摄影师团队的引导准备合影。而这一切,都会在二楼主展厅里以热感应成像的方式呈现在巨大的墙体屏幕上。这件名为《如影》的作品中,另一面墙上的图像则呈现着展厅内的观众的热感应影像。

如影,尺寸可变,热感应装置、投影,2020

《如影》展览现场



这是范勃个展“无形的剧场”在今日美术馆的展出现场,在主厅两侧的《如影》以热感应热感应成像与对人的行动与温度进行捕捉呈现,观众走进展厅,即可看到右边墙上投射出自己的巨幅热感应影像,而左侧墙壁,则是正在入口处的下一波观众的影像的投射。展厅本身成为一个剧场或舞台,走进去的人即是观众,也是演出者。

《如影》展览现场

 

主厅中心水池中的人形投影构成了《降临》,主体形象的背影浸在水中而又仿佛浮在水面,漂浮感与窒息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下时代的身体体验,与范勃早期绘画中人物形象所处的状态似乎有着关联的一面,同时又起到链接左右两边一内、一外两处影像的作用。现场搭建的仪式感,以及水的诗意而温柔的一面,也在试图于莫名的压抑和流动的剧场中给人们以内心慰藉。


《降临》展览现场


如果说前两件作品的对象还是相对侧重于“正常”的视觉体验,副厅中“无形的剧场”的另外两件作品则更多侧重触觉与听觉的转译与体验,侧重于通过多种感知的方式呈现艺术家的关照。《终有乌篷船吱吱哑哑》包括视障少女的独语视频和诗歌文本,视频以自述的方式,讲述盲女的生活、工作及关于写作的认知和心境变化,同名诗歌文本来自视障少女在江南小镇的行走体验,而艺术家将其诗句转化成盲文并予以断开和重组,使原本属于两个不同感知系统的阅读得以互通。


终有乌篷船吱吱哑哑,1476x20 cm,影像、布面综合材料,2019

《终有乌篷船吱吱哑哑》现场



最后一件作品《Emmanuel》中的“明室”和“暗室”的一明一暗对应了常人与视障者两个不同的感知世界。前者用纯白色药粉对日常之物进行覆盖和尘封,造成视觉的陌生化;后者对盲人家庭日常陈设复制,全黑的环境让观者可以体验盲人的感知世界,提供一种去视觉化的感官体验场域。


Emmanuel,尺寸可变,家具、生活用品、药粉,2020

《Emmanuel》展览现场



关于现成品药粉的使用,范勃之前谈到:“药在作品中是隐晦的、秘密的、被遮蔽了的在场。如果非要阐述其在作品中的意义,那么,药片在作为艺术表达媒介时,也提示了艺术本身是一种保持社会肌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尽管比重不大,但不可或缺。”正像杨小彦在一篇文章谈到,“范勃的作品就是现场,离开这一现场,意义将会消失,作品也就行将就木,重新变回‘前作品’的状态,盲文重新变成盲文,药丸重新变成药丸。”

《Emmanuel》展览现场


范勃的创作可以说经历了抽象和观念化的漫长历程,近期他的艺术实验又得到进一步拓展,正如展览前言谈到,“范勃的感知体验和研究表达,也由视觉、触觉、听觉的交叠与转换,被遮蔽的经验世界的唤醒,连接中枢神经的沉浸式实验,延展到有关体感、心理疗愈以及弥散的隐性气氛的观照,从而试图建构起另一幅更为整体和具有某种力量的感知图景。



在展览现场,谈起从视觉到多种感知的媒介转变,范勃告诉99艺术网,每一种媒介都很重要,在平面的绘画时期多重叙事的观念已经呈现在里面了,随着知识结构不断的建构有了更多的思考,单一媒介已经满足不了个人创作的需求,开始转向综合媒介。并思考在图像景观化时代如何去图像化,关注非视觉的感知表达,进而扩展到听觉、嗅觉,进一步的构建一个新的体验场所。《如影》即以沉浸式的方式来全方位的寻找一种完整的记录,调动多种感官神经,并且通过里面开放的、闭合的种种不同的环境条件,通过仪器对捕捉到的即时信息的直接反馈,从而制造一个相遇的场所,在这种特定的场域里面建构一种关注城市生活、关注自我及内心的对话。 


如影,尺寸可变,热感应装置、投影,2020


策展人胡斌则表示,随着多元的感知系统的发展,创作媒介必然发生变化,这种转变不是说好像一个艺术门类的转换,而是艺术家关心的东西更进一步的丰富,多了感知的通道。范勃创作的内在关联和逻辑,在于对某种被遮蔽的东西的呈现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照。 


策展人胡斌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谈到,当代的美术馆代表了某种社区精神,应像一个剧场,提供一种空间场所,让观众用这个空间去上演某种剧目,从而去思考、去链接和激发更多观众。“无形的剧场”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展览本身作为一个剧场,具备了一种反身性:观众在里面,即是作品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一个观看者。策展人鲍栋表示,艺术家虽然用了一些新技术、新媒介,但他没有一味的追求酷炫,讨论是关于受众、心理、个人、精神和社会的话题。



纵观整场展览,其中所触及的包括体感、视觉、触觉、听觉等各种感知体验,呈现出明与暗、日常与非日常,以及多个感知系统的交叉,串连起“无形的剧场”中的多重叙事,力图表现的都是不可见和不可触及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领域。



更多精彩图片
 

嘉宾合影


嘉宾合影

嘉宾合影

嘉宾合影


注:本文部分作品图及现场图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end-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点击↓↓↓立马进店

 购藏咨询/商务合作

联系邮箱: 99yangkai@163.com


   馆馆推荐  

周春芽限量桃花版画

几乎是周春芽色彩最浓烈的一幅桃花,

真真切切述说了一个爱情消逝的故事。


桃花作为主题被中国艺术家所用并不鲜见,拿之比作人性和欲望也是常事,但唯独周春芽的“桃花源”最妖艳,也最真实,一改传统绘画中“桃花”温婉娴静的形象,用借古喻今的手法去关照当前时代下人性最深层的情绪,“桃花”寓意也从传统绘画中单纯暧昧的角度切换成深刻的自我审视,审视生活生命的来由。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立即购买


新作聚焦“光线",丁乙个展在科隆DC OPEN画廊周开幕

塞尚作品10月上拍佳士得,细数市场上出现过的塞尚静物杰作TOP10

香港十月秋拍,拍行抢先放出了哪些“大货”?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99艺术顾问服务

代购现当代名家精品力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