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新知 | 间歇管饲法:中风后吞咽障碍之福音

张福琴 重庆市中医院 2023-01-06

患者

什么是中风后吞咽障碍呢?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继发于中风后吞咽相关的中枢或神经受损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

医生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0%-78%,主要表现吞咽困难、无法进食或吞咽部分困难、进食后呛咳、导致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或进食不足引起营养不良等。

患者

我觉得长期留置胃管不舒服,影响形象,有什么好办法吗?

可以用间歇管饲法。

医生

间歇管饲法是指不将导管留置于胃内,仅在需要进食补充营养时,将胃管经口或鼻插入食管或胃内,进食结束即拔除。

患者

间歇管饲法和留置胃管有什么不同吗?

间歇管饲法符合日常进餐习惯和规律,提升自我形象,可以避免留置胃管相关的并发症。长期留置鼻胃管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脱管与堵管、呃逆、黏膜溃疡、腹泻、胃潴留、消化道出血、心理障碍等。

医生

患者

哪些人可以用呢?

适用于中风后吞咽障碍,但神志清楚,食管功能和胃肠功能正常的患者。

医生

患者

使用方便、容易学习吗?

其实很简单,在护士指导下患者及家属都可以运用,具体方法如下:

医生


1.准备好胃管,食物(流质、半流质、糊状,温度在40℃以内)、温水(温度40℃以内),注食器;

2.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有活动义齿者取下;

3.插管前做好口腔护理,把口腔内的分泌物清理干净;

4.导管前端用饮用水润滑,手持胃管前段沿一侧口角缓缓插入,插至咽喉部时(约14-16cm处),部分吞咽障碍患者嘱其做吞咽动作,同时顺势将胃管插入食管(插入长度约35cm),完全吞咽困难者需在护士指导下完成;

5.检查胃管是否在食道内(左右转动,上下提插胃管,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或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碗内,观察有无规律气泡溢出;或者用注食器注入少量的温开水,观察是否呛咳);

6.确定胃管在食道内后,用胶布固定胃管于患者口角旁;

7.用注食器注入食物,注食速度为50ml/分钟,每次注食量300-500ml;

8.注食完后拔掉胃管,保持进食时的体位30分钟;

9.用后的胃管用水冲洗干净,自然环境晾干以便下一次使用;

10.根据患者情况,每天插管次数一般4-6次。

患者

感觉挺简单的,自己在家都可以操作。

是的,只要掌握好方法,操作很方便。而且成本低,利于康复。

医生

重庆市中医院针灸科

重庆市中医院针灸科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全国著名针灸中医专家吴棹仙、万云程、柳励吾、丁午等创立,是重庆市最早成立的针灸科室。吴棹仙先生向毛主席敬献子午流注环周图,成为毛主席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的一大标志性事件,载入史册。科室经几代针灸人的努力,现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培育单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重庆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重庆市卫健委中医药“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中医王毅刚工作室(含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工作)、重庆市王竹行名中医工作室、重庆市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针灸专业)、重庆市中医(痹病)特色诊疗技术工程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工作。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承担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

团队现有医、护、康人员70人,其中医师27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名,重庆市名中医3名,重庆市针灸推拿学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重庆市针灸推拿学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名,硕士生导师3名;高级职称14人,占比51.85%,博士5名,含博士后2名,硕士以上学历占比51.85%,中医执业比例100%,是一支中医技术力量雄厚、梯队合理的中医针灸临床、科研队伍,在西南地区及全国均享有声誉,2018年、2019年连续获得艾力彼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中医专科殊荣。

科室以中风、痹病、不寐为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中医优势病种门诊量逐年增加。年均门诊人次达15万人次,出院人次达2000人次。具有综合救治危急重症的能力,诊治10余种罕见疾病,疗效优于西医药。

每年承担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黄星垣班针灸操作培训任务,承担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本科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任务,年带教实习生300余人次;近5年来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承担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00余人次/年,接受市内外进修生40余名,承担每年承担国家级继教级市级继教项目多项。近5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重庆市博士后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21项,获得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发表论文50余篇,取得专利11项,获得科技奖励2项。

现有业务用房3950平方米,设有门诊9间和2个病区,编制床位124张,建有康复中心、灸疗中心。现为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基地,建有针灸国际交流区,展示针灸历史浮雕及文化长廊等,已承办了驻渝使领团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年均接待参观交流数十次。在巴巴多斯援外医疗期间建立了“中医药文化中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援外医疗期间多次开展“针灸文化周”活动,近期给当地医务人员举办“中医药抗击新冠”讲座;多人赴美国、意大利、瑞士、新加坡等国交流,更广泛地传播了中医针灸文化和技术。

往期精彩推荐

科普新知 | 肠镜检查原来这么简单


重庆市中医院顺利完成2021年三级中医医院周期性评审工作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守“医学”初心,担“救死扶伤”使命:道门口院部多学科诊治数名超高龄患者


文稿:张福琴

编辑:王瑞娜

校对:鲍   佳

责编:陈   英 

审核:王竹行 林贤梅 庄文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