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厉害的人都很冷静?因为愤怒是种低级情绪
最近飞机延误成了家常便饭,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不少朋友点赞:
昨天在虹桥机场等了7个小时,航班最终取消;今天再来,航班又延误,遥遥无期。
问:此刻心情怎么样?
答:比较平静。
问:为什么?
答:前两天刚刚读完了一本经典书「控制愤怒」。
为什么这本书如此见效?因为它解决了愤怒的根本问题。
人类时刻产生各种情绪,愤怒的效果尤为突出。在生活中,你随处能看到各种愤怒的人。前两天玩一局《王者荣耀》,我方暂时处在劣势,有一个队友开始骂脏话,喷其他人,不过大家没理他,最后赢了比赛。一看数据,他排名垫底,打得最差。
我们经常发现:越无能的人,脾气越大;越平静的人,越能笑到最后。在电影里,遇到危急状况时,配角一般会着急忙慌,而主角一般从容不迫,做出各种精确的动作。
别把自己活成火药桶
为什么有人像火药桶般一点就着?为什么有人能保持冷静清醒?出现这种差别,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拥有的信念不同。如果把产生愤怒的过程进行分解,可分为3个阶段:
意外情况(Accident):比如飞机晚点、朋友迟到、项目出错等等。
根据信念对意外情况进行解读(Belief):遇到意外情况时,我们的大脑会开始对它进行解读,但每个人解读的方式不一样,就像即使面对同一个世界,如果我们加上不同的滤镜,呈现出来的面貌也完全迥异。
产生情绪结果(Consquence):根据大脑的解读,我们会随之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有意义的是,这三个关键词首字母连起来,刚好是“ABC”。以上的解读很抽象,用一个例子来解释“ABC”。
你和小明约好一起租房,而且押金都交了,就在将要入住时,他突然告诉你:对不起,我突然不想租那个房子了,你找别人吧。
小明决定不和你合租,就是突然到来的意外情况,他打破了你的计划,并让你产生金钱损失。
这时候,你的大脑飞快地进行解读:
他怎么能这么不守信用——他不可以这么对我——他简直人品有问题——以后都不要再理他了。
随着念头不断闪现,你越来越气愤,简直火冒三丈,一不小心,你很可能就在微信里把他拉黑了。
为什么你会愤怒?最关键有两点:
1.你认为小明不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情。
2.小明简直人品有问题。
不过,遇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我们可以做出不一样的情绪反应。如果是一个善于意外情况的人,他的大脑可能会如此解读:
他怎么能这么不守信用——他这次行为让我失望了——以后他说的话应该打个问号。
如果这么想,很可能就不会愤怒,而只是难过了。
人不是机器,我们时刻产生各种情绪。但情绪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我们遇到困难或不如意的事时,负面、沮丧、遗憾都很正常。如果任何意外的情况,都让我们大动肝火,这些愤怒就属于不健康的情绪。它让我们成为了情绪的奴隶,而不是主人。
成熟就是摒弃“非理性信念”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人所持有的信念,决定了我们是否会轻易愤怒。那些让我们破口大骂的信念,可以称作是非理性信念。
在小明的案例中,他持有的非理性信念是:
别人不可以做对不起他的事情。
他人一旦做错事,就代表人品很坏。
任何一个成熟的人都知道,世界并非围着你转,你无法强行决定他人的行为。当意外出现时,要接受它的发生,因为这是客观现实。很多人失恋后痛苦流涕、被解雇后怨天尤人、碰到困难破罐破摔,这些行为的背后,根源是持有非理性的信念:他/她怎么可以这么做?!
当一个人能平静接受坏结果,容忍他人的过错,他就会变得更加强大。
另外一条非理性信念,就是把行为和人等同。当被行为冒犯时,就彻底否定他的人品。但事实上,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人的行为,受具体的情景、状态影响,如果因为一个人犯错就彻底否定他,那你很快就会面临没有朋友的悲惨局面。
这也是我不喜欢许多国产电视剧的原因。在这些电视剧里,好人永远伟光正,夫妻即使在卧室里也在讨论反腐精神;而坏人处心积虑,每一步都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在许多美剧中,比如《傲骨贤妻》,你能看到一个人做选择时的无奈,你也会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和脆弱之处。
当你把以上两条非理性信念都转变为理性信念后,遇到类似情况,你就很难愤怒了。
除了上面的场景,生活中处处都有坑,许多人抱有大量非理性信念,从而导致错误的行动。
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大城市买得起房,面对高涨的房价,就会义愤填膺;
认为游戏制作方该为小孩学习成绩差负责,不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就会不停控诉游戏商;
认为只要中国人抵制日本商品就会让日本经济奔溃,就会走上街头,对同胞下狠手。
用智慧消除愤怒
如何消除“非理性信念”?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变得更智慧。
注意,不是更聪明。因为大众理解中的“聪明”,常常与智商挂钩,而一个智商高的人,大脑里也可能塞满错误信念。
第一步,是给自己开一只“上帝之眼”。当你感觉情绪不对时,你可以把一部分注意力抽离出来,想象另外一个更高层次的自我,站在半空中观察自身。你会清晰地发现,导致自己愤怒的原因很可笑,你会渐渐远离那些“非理性信念”。
佛教把这种方法叫做“内观”,最成功的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ilo认为这是建立高于自己的“第二系统”,这个系统很冷静,不带感情,但也因此不受偏见的误导。
第二步,降低对他人的期待,增加容错率。除你之外的任何人,都有可能随时做出令你不满的事。对他人,即便是对爱人,不切实际的期待都会将我们置于危险的境地。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这样就会降低愤怒的概率,让自己变成一个更能容忍错误的人。
越无能的人,对外部世界的期待越高,越需要其他人为他负责。这些人,呼吁政府调控房价,控诉游戏公司无良,抱怨贫富差距过大,这是典型的弱者心态。在面对任何环境时,人都有控制自己意愿、态度、行为的自由,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性,但有些人却自愿放弃它。
第三步,把人生当做一场戏,多做排练。 有一种好习惯叫“排练”,对重要场合,我们在心底做预演,对一些我们可能做出糟糕反应的情况,我们也应该做排练。
熟能生巧,在这件事上同样适用。一些牛逼的人荣辱不惊,那是因为他已经对各种情形做了充分的推演,他会提前想到可能让自己愤怒的因素,然后告诉自己别进入情绪怪圈。
在原始时代,愤怒让我们保持警惕,远离被吃的危险。但在现代社会中,一颗能处理情绪、保持镇定的大脑,才会帮助我们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