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邀您云看展 | 国博这些藏品,实力回答古人关于吃的“能好怎”
凉风渐来,秋意愈发浓重
金黄的落叶萧萧而下,
一早一晚,衣服也添多了起来
食味人间,在充满食欲的秋季,
自然也有各种民俗饮食活动,
如“贴秋膘”“咬秋”“晒秋”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本期国博君就带您欣赏
国博与“吃”相关的藏品
向各位展示古人关于“能?好?怎?”的终极思考
以一场“烹”然心动的文化飨宴,
熨帖人们放松的心情
天上飞的、地上长的、水里游的,都能吃吗?
汉代“ 五谷满仓” 瓦当拓片
“五谷满仓”寄寓了人们对谷物丰收的期望。
五谷原指五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一般认为包括稻、黍、稷、麦、菽,分别指水稻、黄米、小米、麦类、豆类。稷即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五谷之神,与土神合称“社稷”,成为国家的代称。随着作物品种增多,五谷逐渐演化成粮食作物的统称。现代比较重要的粮食作物是稻、麦、玉米、甘薯、大豆等。其中,玉米和甘薯原产于美洲,明朝中期开始在我国种植,到了清朝前期,已经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
炭化谷粒
新石器时代 小珠山文化
约公元前4500—前2500年
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栽培小米出自北京门头沟的东胡林遗址,年代在距今9000到10000年间,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小米籽粒。另外,在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的兴隆沟遗址,通过浮选出土了大量的距今约8000年的小米,以炭化黍粒为主。
彩绘陶仓
东汉(公元25—220年)
高77厘米
1958年河南荥阳出土
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管子曾有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是谷物存储之地,谷藏曰“仓”,米藏曰“廪”。汉代已有一套科学的粮食仓储方法:一般按种类储藏粮食;同一种粮食根据已舂和未舂的情况,会采用不同的仓储;注重粮仓通风防湿,仓门前有台阶,仓底高于地平面。为了防止粮食被盗,有的仓楼底层设有围墙、阙形门等,有的在高层风窗上安排家兵防守。
古人摄食肉类的主要来源,主要是“六畜三牲”。六畜一般指马、牛、羊、猪、狗、鸡。马主要用于运输,属于重要的物资,用作肉食的机会相对较少。牛、羊、猪用于祭祀时,称为“三牲”。
青釉猪圈
西晋(公元265—317年)
高6.8厘米,口径13厘米
猪在古代又被称为彘、豕、豚等。史籍记载表明西汉时期已出现大规模的养猪专业户,并由此发家致富。由于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成为汉晋时期人们饮食生活中的重要肉食来源。
陶黄牛
隋(公元581—618年)
高19.8厘米,长23.5厘米
上古时期牛主要用于食用或祭祀。春秋中后期,随着牛被用作耕畜。其肉食作用下降,故《礼记》中才有“诸侯无故不杀牛”的记载。隋唐时期,一方面,“以农为本”的基本国策使养牛业倍受重视;另一方面,北方和西部游牧民族的频繁内迁,使大批牛、羊进入内地,养牛业和养羊业都迅猛发展,并从此长盛不衰。
陶鸡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高20.7厘米,宽16厘米
陕西西安沙霍村出土
秦汉时期,鸡、鸭、鹅已成为当时的三大家禽,鸡、鸭、鹅及其笼舍的明器是汉墓的常见随葬品,其中,鸡是三大家禽中最重要的。与饲养成本和获取难易程度有关,鸡和鸡蛋是秦汉人经常食用的肉蛋类食物。
有了这些食材,如何才做得好吃?
中国古代的饮食制作烹饪手段异常丰富,从生食到熟食的转化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可以说是人类饮食文化的起点。中国古代烹饪技法包括蒸、煮、炒、脍、炙、煎、熬、羹、炮、爆、脯、腊、醢等,多达数十种,可谓世界之最。其中,蒸和炒,都是中国人的独创。近代西方人有了蒸汽锅炉以后,也利用蒸汽来蒸熟食物。但是炒法,至今仍为中国人所独有。
陶釜灶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
釜口径16.2厘米,高12.2厘米
灶口径29.7厘米,底长25.2厘米,高15.8厘米
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
釜和灶均系夹砂红褐陶,釜放置在灶上配套使用。“釜”即古代的“锅”,是一种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的蒸煮炊器,是最早出现的炊具之一。
妇好三联甗
商
通高68厘米,长103.7厘米,宽27厘米,重138.2千克
甑高26.2厘米,口径33厘米,底径15厘米
1976 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分体甗可以同时蒸制3种相同或不同的食物,颇适合王室的大型祭祀或宴享的需要。
铜烤炉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长39.5厘米,宽22厘米,高15.2厘米
汉代社会流行以烤肉佐酒的饮食习惯。此为时人用来烤肉的器具,使用时,炉内放炭火,炉上放置肉串或大块肉。
佳肴美馔外,还有琼浆香茗。酒和茶作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两朵璀璨奇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让古人的饮食生活更具艺术化色彩。
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中国人工酿酒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自夏之后,至于唐宋,皆是以果、粮蒸煮,加曲发酵,压榨成酒。元代出现了蒸馏酒,而后逐步普及。
高柄杯
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
约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
高22厘米,宽8厘米
1975年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
高柄杯是饮酒器。龙山文化的黑陶杯器胎薄如蛋壳,也被称为“蛋壳陶”,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蛋壳黑陶高柄杯出土范围小,数量少,多见于大型墓葬中,一般作为礼器或高级奢侈品。
青铜爵
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高20厘米,长18.5厘米
1950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
青铜爵始见于二里头文化,盛行于商代,一直沿用到西周中期。爵在祭祀中用于歆和祼。以香气享神曰“歆”,加热后,爵内鬯酒的蒸汽香味浓烈,鬼神乐于享用。在祭礼中,爵内鬯酒通过前端的流浇灌到地上称为“祼”。
错金银鸟篆文铜壶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高40.5厘米
1968年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
此壶为盛酒器。盖呈弧面形,上有三环纽,口微侈,鼓腹,腹上饰一对铺首衔环,圈足。全器装饰复杂的鸟篆文和图案花纹,其中盖中心饰一条蟠龙,肩、腹宽带纹上饰龙虎相斗图案;器盖、颈部、腹部均有鸟篆文。此壶上的鸟篆文不仅是一种高雅的装饰,还是一首朗朗上口的颂酒诗文,阐明了饮酒有“充润肌肤,延年祛病”的好处,是我国以酒为药、养生祛病食疗保健法的较早记录。
茶是中国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要贡献之一。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可能追溯至战国时期。西汉时期,巴蜀地区饮茶之风十分盛行。茶文化的形成始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明清时期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茶经》及五代陆羽瓷像
唐朝统一带来的南北融合也体现在饮茶这一习俗上。盛唐之后,茶饮蔚然成风,浸习全国。更兼陆羽《茶经》的问世,基本结束了汉魏以来“煮作羹饮”的饮茶历史,开启了饮茶有道的新时代。
《品茶图》
清
顾见龙绘
画面反映的是宋代斗茶的情景。古松之下,四名茶贩路边斗茶情景。画中四人分左右两组,身后各置盛有茶具的茶担。左前一人,一边执扇煮茶,一边回顾其他三人。身后一人,一手持杯,一手提茶壶倒水。右侧两人,皆捧杯注视倒水者。茶担中分层搁置茶炉、汤壶、茶盏、蒲扇、茶罐等器物。
饮食器具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讲求实用的同时,还始终贯穿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彩陶的古朴之美,瓷器的清雅之美,铜器的庄重之美,漆器的秀逸之美,金银器的辉煌之美,玉器的莹润之美,都给使用者带来美好的享受。美食配美器,口福、眼福同享~
彩绘云纹漆案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高4.8厘米,长48.7厘米,宽30.5厘米
这件漆案为餐饮用具。此案质地轻薄,造型轻巧,四沿高起,以防止汤水外溢。案内髹红、黑两色漆,黑漆地上绘红色云纹。先秦时期,人们席地而坐,用餐采用分食制,即每人面前摆放一张漆案和成套餐具。成语“举案齐眉”中的“案”当指此种食案。
青花花果八格食盘
明(1368—1644年)
高5厘米,口径26.4厘米
盘内八个格子中分别绘葡萄、石榴、牡丹、菊花等折枝花果,蕴含子孙昌盛、连绵不断、生生不息之意。
乾符三年光启宫银漏勺
唐(618—907年)
通柄长26.5厘米,勺径7.6厘米
1958年陕西西安北郊南余寨出土
漏勺柄部镌刻的文字是:“光启宫乾符三年正月改造晟镂,壹枚重贰两叁钱叁字”。光启宫,是长安苑中的一个宫殿。漏勺本是寻常的饮食器具,但作为皇宫用器,无论器型、纹饰都力求精致华美,此器即为明证。
玉双凤耳杯
明(1368—1644年)
高7厘米,口径8.6厘米,足径4厘米
此玉杯内壁光素无纹,外口沿饰回纹一周,外壁两侧各透雕一凤为耳,凤口衔杯沿,展双翅与杯壁相连。双凤尾贴附于杯身,形成器物上的图案花纹。该凤纹与江西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永乐地层出土的永乐青花凤纹高足杯上的凤纹十分相似。故此耳杯应为明代早期宫廷用器。
中国古人的饮食,有怎么样的吃法和讲究?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此前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饮食丰富的烹饪手段,而吃法也很是讲究。在制作饮食的时候,会应用调味品,吃法上,除了煮、蒸、烤,还有脍、涮等形式,样式上,面食还会被制作为点心……饮食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美味的探索历程!
中国古代的调味品大致可分为自然生成和人工酿制两类,前者主要有盐、蜜等,后者主要包括醋、酱、豉等。根据味型不同,又可将调味品划分为酸、苦、辛、咸、甘等五味。烹饪中的五味调和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项重要原则。
“ 清河食官” 铜染器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通高15.6厘米、直径16.7厘米
据史籍记载,两位偶然相遇的齐国武士因饮酒无肉,于是相约彼此割对方身上的肉“具染”而食,至死而止。这里的“染”指的是豉、酱类的调味品。此器具相当于汉代的小火锅。汉代人习食较烫的调料,所以需用此器具不断地给调料加温。
厨娘斫鲙图砖雕
宋(960—1279年)
长39厘米、宽24厘米、厚2.2厘米
传河南偃师酒流沟宋墓出土
成语“脍炙人口”的意思是美味的东西人人爱吃,比喻人人都称赞的事物。脍指切得很细的肉,炙指烤熟的肉。脍法常见于治鱼,吃法与今日的生鱼片相类。此砖雕图中挽起衣袖的厨娘大概正在准备家宴的主菜——斫鲙。那案上几条活鱼,便是斫鲙的食材,斫鲙即将生鱼切成薄片,食用时佐以姜。
三足锡火锅
清(1644—1911年)
通高14.3厘米,口径19.3厘米
此为满族传统的火锅,器中间的圆柱内用来盛放炭火,周边放水。炭火加热后,在开水中将肉片边涮边吃。这种器皿及涮锅子食法至今仍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
点心
唐(618—907年)
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
隋唐时期,主食中麦类异军突起,成为北方主粮之首。这一时期,迎来了面食的新时代。发达的交通和开放的政策,使域外的面食品种及制作方法不断涌入,胡饼等“胡风面点”备受人们的青睐。
礼始饮食——古人相信祖先灵魂始终存在,并倚靠后人提供祭品供养。因此作为极其重要的古代礼仪之一,祭礼实际上是一场饮食的盛宴。尤其在贵族的宗庙内,各种类型的容器盛装着品类丰富的食物,用庄严的仪式和美味的馨香,虔诚地供奉着祖先,以祈求祖先对后人的庇佑。
蔡侯申鼎、簋、尊、豆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以乐侑食”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贵族在进食时,好以音乐歌舞助兴,用来渲染气氛,增进食欲,引导程序,彰显威仪。
宴饮杂技画像砖
东汉(25—220年)
长46厘米,宽40厘米
1954年四川成都出土
汉代乐舞百戏表演多是在筵宴的场合,此砖画表现了汉代这种宴宾陈伎的习俗。砖上模印有两件盛酒的筒形尊,尊内有酌酒用的勺,另有两件长方形食案。左上方一男主人席地而坐,在观赏伎舞。其旁一女和二男吹排萧伴奏,右侧四人表演,二人作杂技,二人舞蹈,生动再现了墓主人的宴乐生活。
中国自古以来崇礼。在世俗化的宴饮场合,依然少不了“仪式感”。宴饮活动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古人的心目中,宴饮的意义远在吃、喝之外。文人士大夫的宴集追求艺术性,讲究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为活跃气氛,宴集常常会附有高雅的文体活动。现代宴饮场合的礼仪、规范、习俗等方面仍保留部分的古代遗风。
《文会图》轴
明(1368—1644年)
绢本 设色
纵126厘米,横61.5厘米
图绘三位文人庭院聚会情景。画家构思巧妙,前景描绘的是主人弹琴迎宾的场景,并以屏风为界,通过桌上摆放的食物,屏风后置的乐器,以及捧杯执壶的女子,告知观者一场宴会即将开始,不难想象宾主把酒畅饮,观看女子歌舞的情景。整幅作品虚实相生,折射出当时社会风气的一个层面,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态度,是一幅反映明代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怡红夜宴图》轴
清(1644—1911年)
纵87厘米,横231.5厘米
此图描绘的是《红楼梦》中怡红院群芳夜宴场景。据书中所述,宝玉生日那天,怡红院丫鬓们凑份为宝玉祝寿,请来黛玉、宝钗、探春、湘云等人,大家一同饮酒行令作乐。所行酒令为“占花名令”,令筹上写有花名及一句诗词,下面标明饮酒之法,掣到筹者只需按筹上说的办即可。这种酒令简单易行,为宴饮活动增加了趣味性。
(文字来源:官网及相关展览大纲)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日问候的一句“您吃了吗?”
透出“吃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别样表达
假期中您制作了或者吃到了什么美食?
也欢迎来国家博物馆,
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里
细细品味“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味道
深刻感知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生趣!
【展览信息】
编辑 | 吴 比
审校 | 张 应
陈 拓
终审 | 刘 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