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育”培育时代新人!普陀这所高中谱写“爱音乐、爱智慧”育人乐章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以下简称“上音安师”)前身是成立于1865年的“龙门书院”,是一所留存着上海教育历史发展文脉的普通完中。2003年,上海市普陀区政府和上海音乐学院合作共建这一“音乐美育”特色学校,2020年,学校被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
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
百年历史,薪火相传,开拓创新,硕果辈出。在150余年的风雨历程中,上音安师连续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示范学校、全国学校美育先进单位、上海市学校艺术“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第一批高中阶段学校、上海普教系统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特色学校、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上海市优秀学生社团等诸多荣誉。“音乐美育”成为了学校师生快乐学习、愉悦生活的源泉。
上音安师通过“音乐”这一艺术样式,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音乐美育”教育,为学生实现音乐梦想、步入音乐殿堂,打造独具匠心的教育氛围,进一步践行五育并举、突出美育特色。
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校以“人格健全、气质优雅”育人目标为导向,从个性发展需求入手,以灵性的课程学习为载体,建构以初高贯通、普特融通为特征的“音乐美育”课程体系。
多媒体音乐设计与制作课程(资料图片)
学校打造了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为一体的特色育人体系,其中,打造国家课程,“课始”抛砖引玉、情境创设,“课中”引疑激思、深化理解,“课末”聚意点睛、升华主题;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校内开展“和乐文化节”“毕业音乐会”,在校外形成“以音乐之名”明星品牌。从建设音乐美育实践基地、打造学生艺术团,到建设慕课平台、上线课程开展网络化学习,学校为每位学生提供了适合教育,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实现课程与学生的“零距离”全覆盖。
毕业音乐会(资料图片)
为了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学习能力,学校从科学人文教育与音乐有机融合角度出发,把“爱音乐、爱智慧”办学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引导教师把握“和乐课堂”的“L、O、V、E”四个支点,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教学,形成“和乐课堂”特色育人实践体系。
“和乐讲堂”音乐大师课(资料图片)
学校在各年段、各学科持续开展“音乐元素与学科融合”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三环节”教学方法,在地理课引入音乐歌舞,拓展地域特色的“神来之笔”,在物理课利用音乐对静电小球的完美控制实现“变化多端”,在语文课运用音乐元素的“引吭高歌”,激发智慧教学的魅力。
音乐唱享课程(资料图片)
“你有多大的梦想,就有多大的舞台。”学校开设30多个学生社团,涵盖音乐欣赏、舞台表演、创新实践,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不断发现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学校“和乐团”管乐队、弦乐队、民乐队、合唱团多次在市区级活动获奖,形成了一道道艺术风景、一场场艺术盛宴。依托“以音乐之名”综合实践活动品牌,进社区、帮孤老行动陆续展开,用音乐传播了正能量。
为了让全体学生受到音乐美育的熏陶,培养更精更尖的“专才”学生,学校立足学段、学科特点,形成了“配餐+点菜”模式,老师“设摊”推介、学生按兴趣“点菜”,“配餐”满足多样需求。每位学生参加一个音乐课题的研究,每周至少参加二门校本特色课程的学习,每周固定时段开设不同特色课程,以多元选择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了学生发展的自主化。
音乐航班课程(资料图片)
学校不断整合优质资源,营造“音乐美育”特色发展的教育生态。一方面,集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镇、社区各方资源和力量,逐步从资源硬件支持转向专业优势支持,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校外文化阵地资源,开展音乐教育、实践、研学活动。从云南、贵州、广东、湖南、四川、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到上海音乐厅、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东方乐器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再到长寿社区学校、普陀区交警一中队、普陀区中心医院等学生实践基地……学子的脚步遍布各处,他们以己所学反哺社会,不断提升音乐素养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音乐采风课程(资料图片)
用音乐奏响时代强音,用音乐培育时代新人。多年来,从龙门书院到音乐美育特色高中,上音安师磨砺育人文化,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谱写了一曲“爱音乐、爱智慧”的育人乐章。
记者:姚佳琳
编辑:吴兴婷
点击下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