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这样管!
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
一直有读者在后头问叛逆期的孩子如何管教,所以干脆把孩子15岁之前会遇到的叛逆期结合起来一起写。
带过孩子都知道娃难养,然而最难的时候那肯定就要属叛逆期的时候了。
我们老家有句俗话:“三、六、九,嫌死狗”,就是说连狗都嫌弃3岁6岁9岁的孩子,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叛逆,太讨厌。
但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一句话叫: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其实最需要爱。
叮当虽然才1岁半,但已经开始有点皮实的苗头了,动辄哭闹撒泼,让人不由感叹,在孩子“狗都嫌”的年纪,更是最需要我们宽容的爱与适当地教育啊。
(Ps:今天文章分享的三个年龄段分别为2-3岁、7-9岁和12-15岁。这三个年龄划分都不是绝对的,部分孩子叛逆期年龄提前或延迟都是正常的。)
2 — 3 岁
☞ 叛逆特点
● 自我意识敏感期:爱说“不”,自己的东西绝不给别人,有些事一定要自己来。
● 秩序敏感期:莫名固执,难以变通
空间秩序:东西一定要固定位置;
时间顺序:穿衣服一定要按照某种顺序;
心理秩序:看动画中间被打断就要重放。
☞ 叛逆原因
● 自我意识萌发:孩子通过说“不”,和大人“逆”着来,感受“自我”的力量,显示自己“长大了”还“很能干”。
● 思维局限:孩子不会变通,是因为他们的大脑真的没有发展到可以变通的程度,思维处于不可逆的单向状态;
● 语言局限:孩子的“叛逆”并非都是无理取闹,只是他想要东,他又说不出来,我们还误会他要的是西,这可就把孩子急坏了,只会用哭闹表达愤怒……
● “逗你玩”:孩子会发现自己“叛逆”,就能操控父母的情绪,让父母变得很激动,并且变得多关注自己。
☞ 解决对策
1、理解与尊重:孩子执着于某种秩序,其实是有意义的,有利于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安全感、专注力。(这里推荐阅读《捕捉儿童敏感期》,理解的基础一定是了解!)
只要不是原则性、危险性行为,不鼓励也不对抗,尽量顺从,敏感期过去,孩子自然会改变。
2、允许发泄,温柔而坚定:来,跟丹妈读六个字,先情绪,后道理。
先允许孩子把焦虑、恼怒哭出来,我们静静着就好了(这点很重要,情绪会传染,我们急孩子会更急);待孩子情绪下来点之后,运用同理帮助孩子说出感受;最后孩子完全平静之后,再和孩子讲道理。
3、家长自己不要老说不:避免孩子模仿。比如不要画墙,不如说“我们用白板画”。
4、转移注意力
5、多给选择:比如,不要总问“要不要”,要问“你要这个还是那个”。
6、运用游戏达到咱们的目的:比如倒数、比赛,比如收拾玩具时告诉孩子“玩具想妈妈它要回家啦”,让孩子感觉这不是命令而是游戏。
7、扩展孩子表达方式:和孩子玩一个问答的洗脑游戏:
你:如果我们问小羊,你要不要吃草?小羊怎么答?——孩子:要!
你:如果我们问小猫,你要不要吃鱼?小猫怎么答?——孩子:要!
你:那我现在问宝宝要不要吃饭,宝宝怎么答?——孩子:要
以此打破孩子说“不”的惯性。
(这里丹妈推荐阅读《游戏力》,特别有用一本书。)
关于这个阶段的叛逆期,丹妈之前写过一篇更详细的文章 ☞ 这个敏感期每个孩子都会遇到,但99%爸妈都不知道怎么处理
7 — 9 岁
☞ 叛逆特征
● 爱顶嘴:和父母辩论,一定要争个赢的;
● 拖拉:让做什么偏不做什么;
● 脾气大,批评不得,讨厌被当小孩;
● 爱面子,自尊心强,重视同辈看法。
☞ 叛逆原因
● 自我意识第二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孩子需要通过去做一些自己想做,而不是父母押着做的事情,来感受自我的力量,在同辈中寻求新的自我认同;
● 思辨能力的发展:这个时期孩子的逻辑抽象思考能力迅速发展,面对父母的“指示”,他们不再言听计从,而是开始会自己独立思考——怀疑和抗拒,认为父母不对的地方便会提出自己的意见,顶嘴,争辩便随之而来。
● 各方压力:学业压力从三年级开始加重,中年级开始孩子的同辈交往也逐渐变复杂,人际交往中的比较、欺负、误会都令孩子感到更多的压力,情绪敏感。
☞ 解决对策
1、预防,从小培养孩子“内动力”: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的思维,例如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即使到了叛逆期,孩子也会趋于“内动力”,继续正常学习生活。
2、“爱顶嘴”不是坏事:爱顶嘴其实是一种“爱思考”“爱表达”“有主见”的表现。孩子提出异议,我们要抱着倾听态度,耐着性子先听完,孩子说的有道理的,我们要及时采纳,认真接受,一味否定会损坏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3、给孩子尊重,把孩子当“人”:孩子反抗、敏感的并不只是我们的要求,而是家长那种“我说的就是对的”“你个孩子你懂什么的”的自大态度。
多表扬肯定孩子,在外人面前要记得维护孩子的面子,你给他面子,他才会给你面子,你给他尊重,他才会给你尊重。
4、与其讲大道理,不如讲讲你的小时候:在孩子遭遇挫折困境时,家长若是选择“居高临下”的指责,孩子便会彻底关上亲子交流的心门,拒绝你的教育。
我们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困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一起具体分析问题,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说说咱们自己小时候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怎么解决的,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以及得到解决的问题的信心与启发。
5、抓住孩子追求自主的动机,用“示弱”创造还子学会负责的机会
哪怕孩子做的不好,不要用命令,而是用“示弱”的方式,去鼓励孩子去为自己、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以先从简单、孩子有兴趣的事开始,比如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出门负责数行李)
• 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父母信任,被父母当作是一个大人来看的,感受到尊重,自己是被需要的。
• 而在被分配到的任务中,孩子做的好不好,是会影响最后结果,以及整个家庭的,让孩子感受到“责任”,学到技能。
• 当孩子为这个家庭、班级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后,他会对这个集体更有归属感,会因此更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样做的原理是,孩子叛逆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孩子需要通过叛逆获得被认同以及成就感与归属感。
而最重要的是,当孩子将自己更多的时间用于奉献,便少了更多的精力去叛逆,去捣乱。
(这里丹妈重点推荐书籍:《正面管教》《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12 — 15岁
☞ 叛逆特征
● 回家就关上房门,和父母交流越来越少,有事更愿意和朋友说,出现早恋;
● 在穿着打扮,观念兴趣方面喜欢标新立异;
● 在父母面前十分注重个人隐私。
其实在心理学上,第三叛逆期与第二叛逆期是放到一块来讲的,也就是说这两个阶段孩子的特点都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大概是,这个阶段孩子的能力更强了,因此对父母权威的反抗会变得更加激烈。
☞ 叛逆原因
除了和第二阶段一样的自我意识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以外,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青春期发育,荷尔蒙变化的原因,在情绪上会变得更加激动。
☞ 解决对策
(这里特别想说的是,第二阶段的很多对策在这个阶段同样适用)
1、提前给孩子普及青春期知识: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用平常心的态度让孩子提前了解青春期会发生什么。
减轻孩子面对生理变化时的迷茫,让孩子了解到青春期情绪冲动的原因有可能是荷尔蒙影响,提前了解自己会出现情绪失控,提前商量对策,这样的谈话也是父母在向孩子表示理解,
2、让孩子有一个“大人朋友”: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说啥可能都不听,但他们仍然需要一个年长、愿意像对待一个有思想的大人一样,和他们聊聊的阿姨、大哥哥、老师。
他们需要从这些他们无需反抗的长辈身上,了解更多成为大人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对话,而我们也可以从这些孩子的“大人朋友”那,得到孩子更多的真实近况。
最 后 几 点 总 结
对于叛逆期,丹妈最后还有几点总结,这三个叛逆期虽然发生在孩子的不同阶段,但其实三者都有很多共同点:
1、都发生在孩子身心发展迅速,能力与内心力量显著增强的时候,所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许多在小时候没有出现叛逆的孩子,到了成年后,反而会出现“没主见”的状况,或是到成年后在择偶方面出现更大的叛逆。
2、无论是2、3岁的幼童,还是15、6岁的大孩子,孩子叛逆时,永远记得不要把孩子当敌人,永远不要和孩子扭,永远不要在孩子情绪激动时和孩子较真。
而永远要用“暂停”去冷静,用沟通去解决,用爱去感化。
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其实最需要爱!
(这方面,丹妈写过更详细的文章 ☞ 看黄磊海清示范和孩子吵架的艺术,真实到哭)
你要知道,我们成人永远扭不过欠缺理智的孩子。而即使扭过了,输掉的也永远是你和孩子间最亲密的亲子关系,还有孩子对我们的爱与信。
而好的亲子关系,永远是一切教育得以实现的基础,孩子如果都不相信父母了,出了什么事都不告诉父母,这才是最危险的事。
3、“叛逆期”不是必然的,孩子反叛的并不是父母,而是权威,若想让孩子的叛逆期来的温和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尊重和理解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的更早一些,多一点。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出现任何的哭闹、倔强时,请你把孩子的这些莫名其妙的行为看作是一串密码,问问自己:“孩子真正想告诉我的是什么”,去用沟通用倾听破译它,多想想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压制、误解时,想要的是什么。
孩子叛逆的根源,无非就是想要自己的感受被尊重,自己的想法被聆听,自己的意愿被包含在父母的决定中,自己被父母当作一个人一样去尊重。
真的愿每个孩子都能开心顺利地度过叛逆期。
- End -
我为孩子们精选了40份书单
公号后台回复 书单 一次读个痛快
0—2岁孩子必读的10类书
2—3岁孩子必读的20本经典绘本
3—4岁孩子必读的25本经典绘本
4—6岁孩子必读100本经典绘本
6—8岁幼小衔接必读的30本书
小学阶段1—6年级必读39本书
24本父母必读书,将改变孩子的一生.....
回复见面礼,丹妈免费送你一本育儿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