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个实验震惊了!25%的中国孩子智商偏低
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
前几天丹妈在公众号“一席”上看到一则很震撼的研究:
37年前,一位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罗斯高,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中国。
然而这位原本是为了研究中国未来经济的经济学家,最后却投身到了农村婴幼儿教育之中。
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发现影响未来中国经济走向的不是经济上的问题,而是教育上的问题——教育决定未来劳动力的质量。
而中国未来的劳动力,正是如今还在我们怀里的这些两三岁的孩子:
20年后,当我们的孩子成人走入社会,如果他们中的大多数能适应社会,胜任工作,那国家经济就会继续快速发展,反之,这些孩子将成为财政的负担,社会的隐患,经济将停滞不前。
那现在我们中国的小baby们质量都怎么样呢?
罗斯高花了近十年的时间研究中国的孩子,他发现如今中国一半的baby,也就是说未来中国一半的劳动力是出生在农村:
而更可怕的是,他们通过大量的科学跟踪测量发现这些孩子的质量很差:超过一半的农村出生宝宝,在三岁前认知发育缓慢,智力低于标准值。
(53%的孩子到了三岁时认知发育低于标准值)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几乎25%的中国未来劳动力智力是偏低的,中国经济未来25%的顶梁柱是先天不足的,这如何撑起国家的未来。
丹妈也是出生农村,如今作为一名身处城市的父母,我对经济了解不多,但作为一个教育行业研究者,依然想将这篇研究分享出来给大家的原因是:
罗斯高教授研究里的许多发现值得我们每个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父母惊醒与深思:
1 、对孩子最划算的投资在3岁以前
为什么罗斯高教授最后会把精力都放在3岁以下的孩子身上?
所谓3岁看老,3岁孩子认知能力落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些孩子今后学习会遇到困难。
许多孩子学不好,并不只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他们的认知能力有缺陷:认知能力包括孩子的知觉、专注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都会在3岁前基本成型。
认知能力是孩子未来学习的加速器:一个孩子学习时专注不下来,遇到问题时不懂很好的用语言表达,碰到一点小事就情绪波动很大,这样的孩子学习起来注定是很困难的。
因此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家庭,在孩子3岁之前进行投资,是最划算的:
罗斯高教授在演讲中也为我们介绍,在他们经济学上,一个拿过诺贝尔奖的教授赫克曼曾精确的计算出:
当孩子还没满3岁:我们在孩子身上投资一块钱,就会有18块钱回来;
3到4岁,投资一块,赚回7块;
小学后,投资一块,赚回3块;
大学里,投资一块只能赚回一块;
育儿启示:注重孩子早期教育与陪伴,是我们这一生最划算的投资
2 、没有投资,不是爱的问题,是意识的问题
罗斯高教授发现近半数的农村孩子认知能力低下后,他非常惊讶,但他发现其实这些农村的父母和城里的父母一样:他们都非常爱孩子,希望孩子好——
● 罗斯高问他们喜欢和孩子玩吗?如果你可以花钱让孩子的未来更好,你愿意花钱吗?100%的人说当然!
● 他再问他们,你以后希望孩子会上学上到什么程度?95%的妈妈和奶奶都说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甚至还有17%的父母表示希望孩子读到博士!
但在实际调查中,到了初中,三分之一的农村孩子辍学,读不上高中。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那么爱孩子,愿意为孩子生,为孩子死,孩子最终却没有按照我们的期望去发展?
我相信这也是许多城市父母所疑惑的问题。
而罗斯高教授给出的答案是:教育意识上的错误,教育方法上的缺乏。
他随口问了那些妈妈几个问题:“你昨天有没有讲故事给你的宝宝听?”,只有10%的妈妈说有。
剩下的妈妈的反应是笑,罗斯高教授说那种笑,就像是他在问:“你昨天有没有给你养在鱼缸里的小鱼讲故事?”一样——这些妈妈很爱孩子,她们去哪里都带着孩子,但她们似乎把孩子当成了宠物养,只要吃饱健康就好。
她们不知道要给孩子读书,陪孩子玩。
她们很爱孩子,很多时间陪孩子,却没有给到孩子真正的教育,高质量的陪伴。
育儿启示: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而决定孩子未来差距的,不是爱,是父母的教育理念与育儿方式。
3 、三岁之前,我们应该在孩子身上做怎样的投资,给怎样的教育?
于是,罗斯高带领他的团队在国内农村针对0-3岁父母开展了一个课程。
这个课程很简单,就是教妈妈怎么跟0-3岁的孩子玩。
他们把当地的计生干部培养成育儿师(因为计划生育取消后,计生委都貌似没事干了……)
然后下个各个村,每个星期给当地的妈妈发两个玩具,一本书——
并在每周一次的课程上教这些妈妈怎么陪孩子看,给孩子念,陪孩子玩,第二个星期再来收,然后再发新的玩具。
而罗斯高教授之所以会选择这样一个课程,正是因为玩中去学,真的是开启三岁前宝宝认知能力最好最快方式:
孩子在玩耍中会发展精细运动、大运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在听故事、阅读中会发展到想象力、专注力、记忆力;
孩子在过家家中会发展社交能力……
而最后的结果也说明了,开发孩子智力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深复杂——6个月,26次课的时间后,近半数参与课程的家庭的孩子,从原来的发展缓慢到完全正常。
丹妈之前也给大家分享过几篇如何在玩中学的干货,戳蓝色标题可查看:
育儿启示:这个时代做父母要学习的真的太多了,要想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要鞭策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父母改变一点点,像这些参与课程的农村妈妈一样去学习,去实践,去反思,孩子就能进一大步。
4 、父母的陪伴,谁也替代不了
刚刚提到,6个月后,近半数参与课程的父母的孩子认知能力都恢复正常,那剩下的一半是怎么了?
罗斯高进行了调查,发现问题的答案在于奶奶——剩下这一半没恢复的孩子几乎都是由奶奶带大。
而只要是妈妈在家的,100%的孩子在六个月内认知能力完全恢复正常。
因为大部分的农村老人,甚至城市的部分老人很难学会、认同科学育儿中的一些方法,他们习惯于按照过往的经验去养育孩子:只管养,不管教。
丹妈认为除了老人在育儿技术跟不上的原因之外,父母之所以要作为养育孩子的主要负责人,是因为母爱、父爱的链接不是谁都能够替代的。
每对孩子与父母之间都会产生一种特别亲密的关系和感觉,这是一种天然的充满爱的感觉。
而一个没有在童年充分感受过母爱父爱的孩子,内心永远是缺爱和孤独的。
身为母亲,身为父亲,我们在给孩子讲故事、陪玩中带给孩子的不止是技能上的发展,思维上的启蒙,更是一种向孩子传递爱、交流爱的过程,我们在教会孩子如何建立亲密关系。
丹妈曾经分享过一篇《自己不带娃,还想和娃亲 ?做梦!》,我并不是倡导所有妈妈都要全职回家带娃,而是认为我们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给孩子最高质量的陪伴与教育。
都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去年,中国留学生何江成为首位登上哈佛毕业演讲的大陆人:
而何江就是一名来自湖南小山村的一名农村学生,而他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成功,正是因为他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当其他村民都在忙着外出打工,何江的父母选择了留在家乡养猪种地,他们说“怕挣了钱误了小孩”,
当其他的村民把钱都花在了盖楼装修,何江家里的楼房只是简单粉刷,父母把钱都留给了孩子上学买书;
何江至今都还记得,不管爸爸干农活再忙再累,睡前都会给他们讲几个小故事;
何江的母亲识字不多,她就常常让两个儿子把课本上的事情讲给她听,不懂的还会和儿子讨论,何江和弟弟从小都很喜欢给妈妈上课。
一对农村,生活并不富裕,没什么文化的父母尚且能给孩子这样的教育与陪伴。
而我们许多城市的的父母,却选择直接把孩子塞进手机,塞给ipad。
如果我们能少玩一下手机,推掉一个不必要的应酬,给孩子多讲一个故事、多玩一个游戏,认认真真的和孩子说几句话,听孩子说几句话,给孩子更科学、更高质量的陪伴。
像罗斯高教授关注中国教育一样,去更多地关注我们孩子的教育,就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也是我们能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做的最好的事。
我把罗斯高教授的演讲视频贴出来,希望大家能花半个小时看下,真的会有很大触动和收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550hvi3oa&width=500&height=375&auto=0(时长31:42分)
最后丹妈想补充下,文章里提到的智力偏低,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孩子真的智商低到要去上特殊学校的那种程度,只是略微低于标准值,智商、认知能力只是孩子能力的一个部分,还有很多能力是在三岁以后发育的,但认知能力对孩子今后学习影响是非常大的,许多父母发现孩子学习吃力,其实其中也有孩子本身智商略低的原因, 不过这只是略低,不专业测量看不出。
这些孩子长大去从事一些文员、工人等机械化的工作完全没问题,但可能难以从事太复杂考验思维的工作。研究调查中也显示城市中也有百分之十几的孩子智商偏低。
另外,文中指的早教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我们现在一想到早教就觉得是一个特别专业复杂商业化的东西,丹妈分享这篇文章也绝不是倡导大家都把孩子送去早教班,而是呼吁大家重视孩子三岁前的关爱、陪伴、互动、阅读。
其实以前的人也没有早教的观念,但是就如文尾何江的例子一样,我们上一代的父母会习惯给孩子讲故事,带在身边,一起工作,以前也没有手机ipad,孩子有更多去自由玩耍、伙伴互动的时间,这些已经是一种最基本的早教。
而我见到现在很多农村家庭的孩子,大部分是只管养,不管教。每次回老家走亲戚,大人只是叮嘱多吃饭拼命学习,完全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也跟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就像我一个亲戚,爸爸早出晚归上班,妈妈天天打麻将,根本不管孩子,然后孩子从小读书不行,天天就去网吧。现在读初中了,请我帮他补补课,分析下学习不好的原因。说实话,我很想帮忙,但真是有心无力,那样的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恶性习惯,不是一俩天能纠正过来的。
还有个亲戚,她夫妻在外打工,小孩从小都放在老家奶奶带,我问她有没有给孩子做些早期教育,没想到她一脸不屑:“不用,现在还小,等到了幼儿园自然会学”。送她一些小宝宝看的书,她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小孩子怎么会看书,奶奶也教不了啊。”这也是激发我做阅读推广的主要原因,虽然我个人影响可能不够,但通过这个平台,不少读者都受我影响,觉得很欣慰。只是也觉得很可惜,在给孩子读书这件事上,中国农村还是走的太缓慢了。
- End -
我把关于早教的文章都集合在一起了,
在后台回复 早教
可以看到关于早教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