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8年前,中国出过一部世界顶级动画,启发宫崎骏,媲美迪斯尼

丹妈 家乐 丹妈读童书 2022-04-25

前些天,华为一部短片《悟空》在网络上刷屏。



那个为了进城看《大闹天宫》的小男孩,不顾父母反对,只身一人穿过荒野。


途中不知遇到多少毒虫猛兽,生存技能堪比贝爷。



他这股不知天地厚的倔劲,像极了孙猴子。


▼▼▼

时长:8分05秒


而他手中那张邹邹巴巴的电影票,也让我想起了中国动画的黄金岁月。



早在五六十年前,我们国家就出品过“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这样震惊世界的动画片,影响过宫崎骏,媲美迪斯尼。


而这大部分功劳,都要归功于它——


曾被称为“东方迪士尼”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这个略显土气的片头,你有没有印象?小时候看到就让人兴奋不已呀,因为它代表着好戏开开场了。


之前丹妈分享过非常多国外的好电影好动画,很多读者纷纷留言,国内也有好动画。确实有,而且很多。今天我就精选出六部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国产动画佳作,虽年代久远,但经典至今,很适合孩子观看。



看这些片名,我知道你们估计都熟悉剧情了,但今天除了分享剧情,我更想让你们了解到,在当年那样简陋的条件下,咱们国内动画人员曲折、匠心的制作故事。


《骄傲的将军》

1956年 | 片长24分钟

豆瓣评分8.2



1956年,一个骄傲的将军出现在银幕上

凯旋而归的他

雄赳赳气昂昂

你看他双手一架,眼神一扫

迈着夸张的步幅,好不威风


将军勇武过人,力能扛鼎


也可百步穿扬


但胜利的喜悦和谋臣的谄媚

很快腐蚀了

将军的进取之心。


他渐渐沉迷酒色,荒废了武艺,

昔日轻松能抓起的杠铃

显得力不从心。


射出的箭也绵软无力


本来锋利的长枪也锈迹斑斑


等到敌人攻城,他再临阵磨枪

已经晚啦!


整个片子,所谓的敌军

只露出了两个身影。


做了阶下囚的将军

之前有多骄傲

最后就有多惊惶

他其实是败给了自己。


这部动画可能很多同学没听过,而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来介绍,是因为《骄傲的将军》是建国后,中国画派动画的开山之作,破天荒地将传统京剧和动画结合。


人物造型

是京剧的脸谱


人物的动作

则是京剧的节奏


甚至音乐,都带着京剧的腔调。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体现民族风格,主创团队一年前就远赴北京、山东、河北等地,搜集大量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资料,还原了古代宫殿的格局。



因为这些开创性的工作,使得本片成了“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如果想让孩子领略传统文化之美,千万别错过。



《小蝌蚪找妈妈》

1960年 | 片长15分钟

豆瓣评分8.7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相信咱们这个年纪,是耳熟能详了。


故事充满童趣,但它的经典之处更在于它是一部水墨动画!


而之所以要做这样一部动画,其实来自于当时主创人员的一个脑洞:齐白石的画可以印在脸盆上,看上去很逼真,能不能把它做成动画?


(印在盆上的齐白石画作)


没想到这个脑洞受到了当时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的支持!


工作人员大受鼓舞,第一次,国画“活”了过来。


▽ 憨态可掬的小鸡


▽ 逍遥自在的游虾


▽ 还有虚实结合的金鱼


灵动而童真,动画背景虽是静止的,但青蛙在其中穿梭时,整个画面浑然天成。



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份美的背后,是大家难以想象的心血。


我们如今都在赞叹宫崎骏的手绘动画如何精细,如何繁复。


但实际上,水墨动画的制作难度,比手绘更难!


中国画讲究一个写意传神,恰恰与动画的精细化操作是矛盾的。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没有电脑帮助的时代,制作者们不断做实验,找到一套笨办法:


首先将水墨画的笔法,制作成一个个盖章,保证每一帧笔法的完全相同。



更多的奥秘则包含在摄影中。


着色时,同样一个人物,要分出四、五种颜色,分别涂在好几张透明的赛璐璐片上。


每一张赛璐璐片都由又必须分开重复拍摄,最后再合在一起,处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


一部动画是普通动画四五倍的工作量,连国画大家也会不时被请来作指导。


15分钟的成片,做了整整两年,完全是在用做国家级艺术品的态度做动画。


这些技术一度是国家的高度机密,日本人曾一度求而不得。


但当后来他们学到这套技术后,又不敢轻易尝试,没人敢和中国人比耐心。


如此不计成本的投入,几十年间,中国也仅仅用这种方式做出了四部水墨动画。(其他三部为《牧童》《鹿铃》《山水情》


其中《山水情》更被公认为水墨动画至今无人超越的典范,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中国独有的动画,在世界引起轰动。光在法国,就拿下了包括戛纳电影节荣誉奖在内的三个大奖。


《大闹天宫》

1964年 | 114分钟

豆瓣评分9.3



1961年,上海美影厂将《西游记》改编成动画,他们选择了动作场面最多的大闹天宫段落。


孙悟空的故事这几年已经拍过几次动画,但当时第一次给《西游记》做动画改编,工作人员却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


我在的《中国动画的镇山之宝 大闹天宫为何不可复制?》一文中看到,


首先是剧本。西游记的故事虽然大家都很熟悉,但由于原著是章回体小说,主线比较松散,缺乏戏剧化的叙事节奏,改编并不容易。


其次是孙悟空的形象问题,没有好的参照系京剧和古代绘本的猴王显得过于繁复,而万氏兄弟早前在《铁扇公主》里塑造的孙悟空,西化太严重,感觉像米老鼠唐老鸭的合体。



而且,和美猴王的“美”似乎不搭界啊。


在剧情上,导演决定删繁就简,将戏剧矛盾集中表现在孙悟空与天庭统治者之间。


而孙悟空的形象设计,为了跳出动画人的惯有思维,请来了中国装饰艺术之父——张光宇。



他先后设计了三种猴王形象


并放下身段,专门写信让导演放心修改,态度恳切、谦虚,让人钦佩。


经过几次整合修改,孙悟空的形象定下了:鹅黄上衣,虎皮短裙,红裤配黑靴。


真是“神采奕奕,勇猛矫健”。这也成了后来所有孙悟空的形象参照。



除此之外,为了让画师们领会猴王的神韵,他们还请来了南猴王郑法祥讲课。



万事俱备,画师们才动笔开画。


创作过程比想象中漫长,120分钟的上下集,仅绘制时间就投入了近两年。


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令人震撼。


好似幕帘的水帘洞,住着逍遥美猴王。



祥云密布的天上人间,住着穷奢极欲的玉帝。



一个世外桃源,一个飘飘仙境,都让人无限向往。


打斗场面精彩至极,猴王战斗力爆表,棍扫天兵天将。



戏耍二郎真君。



最后更“魔改”原著结局:孙悟空没被压在五行山下,反而将凌霄宝殿砸个稀巴烂,回到花果山继续当自己的山大王。



痛快!


这才是我心中那个反抗到底、逍遥快活的美猴王啊!


此片一出,立即成了中国动画的镇山之宝,连当时的美国媒体都惊呼:“这是最好的动画片”“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



《哪吒闹海》

1979年 | 65分钟

豆瓣评分8.9



相比变形金钢,奥特曼,可能现在的孩子没几个熟悉“哪吒闹海”了吧?


哪吒的诞生,与东海龙宫结仇,龙王水淹陈塘关逼哪吒自刎,以及哪吒复生后除龙报仇。


都是我们还有我们父母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其实在原著《封神榜》中,“哪吒闹海”是一段比较成人化视角,黑暗色彩的故事。


到了1978年,《哪吒闹海》摄制组制作动画时原著中乖张严肃的哪吒,


(古代绘本里的哪吒形象)


才变成了现在的英姿勃发,一身正气。


(与《大闹天宫》中哪吒的形象对比)


他出生的画面唯美而神奇,充满童真。



为了将哪吒闹海的恢弘场面展现出来,主创们决定将电影拍成宽银幕版本。


可是自己没设备,去国外订货,又来不及。


情急之下,只好去老东家那里(上海电影制片厂)借。后期上,也花了很多功夫。


根据《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幕后揭秘》的描述,哪吒复活时的动态叠变,达十六次之多;



龙宫的神秘莫测,则使用了“浪纹镂刻透空”的工艺手段,



各种场景还加上了闪光特效。



最让我惊讶的李靖抚琴的片段。创作者不仅听音乐,感受节奏和韵律。


还去拜访古琴演奏家,琢磨弹琴的指法和手势,观察演奏家的情绪和状态。终于达到了音画合一,声情并茂的效果。



故事内核的挖掘上,这部片也更进一步。


哪吒除了要反抗强权,还多了一份责任和孝道的束缚。他的自刎,充满舍生取义的悲壮。


在这个音乐骤停的场景里,哪吒先是头发竖起,再慢慢地飘落下来。生命慢慢地消失,留下的是一张张惊愕的脸,营造出了一种窒息感。



直到今天,每次重看这个画面,我的双眼都会禁不住湿润。种种努力,将《哪吒闹海》的品质推向了极致。


在戛纳放映时,引起了西方人的极大震撼。甚至专门为错过电影节评选日期的它,设置了特别放映奖。


影片刚一结束,摄影机、照相机的镜头,就齐齐对准中国电影代表团。


云集在法国戛纳的各国电影界名流,更是不顾身份地向主创团队涌去....




《九色鹿》

1981年 | 片长25分钟

豆瓣评分8.8


这个故事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的《鹿王本生图》:隐居于山野间的九色神鹿,无意中救了一个溺水人,这个人却恩将仇报,带人来追捕神鹿。


最终神鹿大发神威,溺水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根据澎湃的报道,本来早几年就准备拍摄的项目,但在“文革”期间,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而被毙了。


1980年项目通过之后,创作者们历经2个月长途跋涉前往莫高窟取材。


敦煌的水喝了就拉肚子,但他们硬是在那里住了23天。编导冯健男有时为了找灵感,就躺在当年那些无名画师住的小洞窟里。


闭上眼睛,屏住呼吸,与这些无名氏前辈进行心灵的对话。


(冯健男在莫高窟临摹作品)


二十多天下来,他足足画了5本速写,整个人也瘦了七斤。



这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壁画质感的华丽皇宫



婀娜多姿的袖舞胡群,反弹琵琶。



以及高度还原的神鹿。



短短二十几分钟的动画,充满了美轮美奂的禅意。成片一经播出便饱受赞誉。


事后编导冯健男却感慨:“无论取得了什么成绩,得了什么大奖,都是沾了老祖宗的光。”



《三个和尚》

1981年 | 片长20分钟

豆瓣评分8.7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一句短小的民间谚语,就是这部动画的全部剧情。


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全片一句台词也没有。



不同于之前民族画风强烈的动画。



这部片画面甚至有点简陋,整个庙里除了一个观音像,啥也没有。


庙外面,则像个孤崖。人物也很简单,用三种不用颜色的衣服,不同的身材来区分。


这样一部动画,却在1982年,在柏林电影节斩获了短片银熊奖。



导演阿达是这么解释的:“这个想法我由来以久,简洁并不是简单化,而是精练,是放一点点,提示一下。”



这就是说故事的高级方式:看起来简单,但观众却能分的清清楚楚。


全片处处透露着小幽默,三个和尚不仅出场方式不同、喝水方式不同、吃的干粮不同,甚至连震惊都是不同方式。



而庙里的菩萨像,在看到三个和尚争执时,满脸不悦。



真是佛也三分火,编导们用极佳的音乐和节奏,将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衔接的恰到好处。


其中所蕴含的讽刺性与哲理性,激发着观众发掘的乐趣,每次看都能品出一些东西。


片中无一语,却值得让人不断深思。



本文部分参考: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幕后揭秘;https://0x9.me/f6teL

谈到国产动画,为何总在追忆童年?;https://dwz.cn/5gJEM2Xh

国产动画行不行?《九色鹿》和冯健男的故事或许能给你答案;http://byan.top/foeH3g

美术电影《天书奇谭》的幕后故事;https://dwz.cn/4NHiUlxB

中国动画的镇山之宝《大闹天宫》为何不可复制?;https://dwz.cn/peJuE8Ra

致敬 | 回忆动漫艺术家动画片《三个和尚》导演——阿达;https://dwz.cn/E9AhPT8F,百度百科等



         丹妈碎碎念         


其实,还有好多好看的国产动画,比如《阿凡提的故事》《崂山道士》《大盗贼》。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邋遢大王奇遇记》《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


但限于篇幅,丹妈只能优先推荐这几部心中的最爱。


如今我们每每提到优秀动画,脑中闪现的都是日漫、迪斯尼、皮克斯,但孰不知,曾经的中国动画却启发了邻居日本。我们最熟悉的两位日漫大神,吉卜力工作室的宫崎骏和高畑勋,当年在看了《小蝌蚪找妈妈》之后则表示:“我们都看傻了,没想到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作品”。


是啊,那个年代上海美影厂用不计成本的匠人精神,造就了那段神话。而如今的中国动画则在在模仿与低幼化的泥潭里艰难前行,实在让人惋惜。


很庆幸,我在童年有这么多伟大作品的陪伴。而现在,我更想把它们推荐给孩子们,让经典继续流传下去。重要的是,透过这些带着浓厚传统色彩的动画,让孩子别忘记我们中国的博大文化。


(想看的,以上作品B站均可以搜到)



丹妈往期分享


《BBC》•

BBC又出神剧,这偷拍,太过瘾了

豆瓣9.8,2亿人哭着打5星,这神片,7集根本不够看!

英文动画 • 

• 6-10岁孩子看的英文动画,我都帮你精选好了

• 别乱找啦,2-7岁孩子看的英文动画片,都帮你精选好了




点击阅读原文,围观丹妈一家的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