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11月是杂志征订季,最近几乎每篇文章下面,齐刷刷都是催杂志的。
前些天我说过了,咱们的杂志专场延期,因为发现这些杂志今年都会参加双十一的店铺满减活动,力度挺大。
我仔细对比了下,即使我们有赠品,开团优势也并不大。所以和各大杂志社沟通,让我们也直接做双11(11月1-3日)的活动,参加满减。虽然利润会减少,但读者们到手价是有优势的。
《好奇号》是今年1月份创刊的,没有在创刊的第一期就介绍,主要是担心内容和品质。今年陆续把过刊都一一翻阅了,每一个栏目都有详细去读,还是值得推荐的。别看《好奇号》才一本,但厚厚128页,涵盖了5本杂志的内容。它们分别是北美百年经典童书品牌Cricket Media下面的——MUSE, ASK, DIG, FACES和CRICKET。涉及科学、技术、历史、自然文化、文学等领域,虚构和非虚构类都有,知识量超丰富。英文原版的文章,是邀请了各个领域内的专家撰写,不乏科学家、历史学家等,而国内翻译团队也同样一流,都来自清华、北大等985院校和国外知名大学。创作团队保证了《好奇号》文章的专业性。之前了解到,光是订购Cricket这一种原版杂志,全年团购价377元,一共才9期,大概42元一期。5种都买原版的话,价格不低。而《好奇号》全年的订阅价,288元,每期24元就能看5本的内容。说实话,阅读英文原版杂志的门槛有点高的,再加上是通识类杂志,内有大量专业术语,如果没有词汇量打基础,孩子很难读下去。而阅读《好奇号》就相对容易了,一般8岁以上,阅读能力还可以的小学生,就能自己读。孩子不会因为英文阅读能力达不到,而错过这个年龄段的通识启蒙。《好奇号》有5大栏目,和原版杂志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不同栏目用不同颜色区分,页码醒目清晰,还搭配了适量的焦点图片,方便读者快速浏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内容涵盖天空探索、生命科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物理学等前沿科学领域。
细菌主题下,选了下面这些文章。光是标题,就足够吸引孩子的眼球了吧?
每期都会介绍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名俗风情、历史传统和自然风貌。其中一期讲巴西主题,顺便把南美洲的动植物、亚马孙雨林等也讲了,历史、人文和自然地理全部有涵盖。每期通过精彩的漫画和有趣的故事,带领孩子探索万千世界。每期杂志上,儿童文学作家都会创作很多优秀的经典故事,激发孩子阅读及创作的兴趣。每一个充满奇思妙想和人文关怀的故事,都是一个多彩的文学世界。五个栏目中,科学前线和漫画科学每期都有,世界故事、考古少年和蟋蟀文学是机动的。但不管4个栏目还是5个栏目,全书都是128页。
再来详细说说,每一个主题下的文章选择,内在逻辑是怎么样的?是如何把一个问题深入剖析的。如今,有3.7亿原住民散步在世界各地,他们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他们是怎么样发挥生活智慧,来延续千年传统文化的呢?接着,重点讲了非洲的闪族人、南美洲的亚诺玛米人、澳大利亚的土著,这三种原住人的生活方式。玛雅人是作为受到威胁比较严重的例子来讲的,此外还提到了太平洋上的胡利人。他们都因为现代文明的闯入,改变了原本怡然自得的生活。当然,也向我们展示了至今还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些原住民,开拓读者的视野。最后,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帮读者概括了世界上原住民的生存概况。主题式设计,多角度切入的精彩的专栏文章,是《好奇号》的核心竞争力。下面几点也是《好奇号》值得被关注的理由。专栏文章的作者,都是来自各专业领域的专家,有生物学家、科学作家、计算机工程师、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典语言学教授等。而中文版的译者团队也是学霸级的,来自国内985高校、国外知名大学和一流科研院所。每位译者都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拥有丰富的出版、写作或者科学报道经验,兼具优秀的专业背景和文字功底。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还要像原版文章一样,生动有趣,他们也会添加一些背景知识,让孩更容易接收和理解。讲一个小插曲。之前翻阅《好奇号》的时候,我读到了下面这一段。因为对历史背景缺乏了解,我以为唐代很发达了,桑树皮造纸落后于麻、棉和碎布造纸。去网上查了资料,有些也说唐代是用麻、棉和碎布造纸。原文的确是这样表述的,而且用桑树皮造纸是更高阶的做法,因为桑皮纸的质地要比布头之类的原料,做的纸更好。
目前的资料显示,关于桑皮纸的最早记录是出现在唐朝,盛唐时期,很多地方开始用桑皮造纸。不过,那个时候多种造纸原料其实都在用。
真的蛮触动的。从小细节也可以看出,译者不仅仅能将文字准确翻译,而且有深厚的背景知识积累和严谨的科研素养。纸张和全彩印刷的质量,都是高品质,精选的图片和排版样式,给人满满的质感和诚意,翻阅的感觉,还挺舒服的。排版布局合理,图文比例恰当,不会因为全部都是文字,读得很有压力。有些主题结束后,还配精彩图解,比如思维导图等,给读者清晰的知识框架总结。
棘龙生活在水里?
离地球最近的黑洞
3D打印血管支架
人造皮肤长出了毛发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漫画科学》栏目,旁白都很有意思,还能促进对文章的理解。
现在的学习模式和以前完全不同,越往高年级,越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触类旁通。而底层的思维和知识储备,最终还是需要靠家庭教育来补充。通识杂志内容丰富,让孩子可以学到很多“杂”的东西,学得越杂,越跨界,以后生存能力越强大。2、关注热点,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大事,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度除了有深度报道的专栏,杂志也有大量具时效性内容,让读者了解当下最热门的焦点事件。比如2020年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新冠疫情了,《好奇号》连续好几期都有相关报道。比如2020年第4期——《新冠病毒疫苗研制出来了吗?》2020年第9期——《核酸检测是怎么检测新冠病毒的?》等,都是硬核科普。此外,每个月全世界范围内最高精尖的技术研发、科学发现等,都能抢先看。后面,我们读一本《人类简史》时,又再一次遇到了原住民这个词。孩子的知识融会贯通了。这也算是历史、地理学科的启蒙,培养兴趣,为正规的学科学习打基础。但这只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杂志的难度来说,并不适合叮当,所以也不建议七八岁以下的孩子阅读。孩子可以阅读每一个作者的文章,学习写作风格和逻辑,也能从每一个专题下,编辑对文章的选择中,学习如何从多个角度诠释一个问题。就是上面谈的《好奇号》主题式设计这一点。多阅读,思考,日积月累,就能有比较好的输出。官方的建议是6-12岁。但细细读完后,我觉得8-12岁会更加合适。8-12岁适合自主阅读。但对孩子的阅读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阅读量少的话,不一定可以马上就能读懂。建议选择性地挑一些内容开始读,再慢慢循序渐进。杂志阅读,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兴趣,不用像学课本那么有压力,所以孩子只是被震撼的插图吸引而去读,也是不错的开端。哪怕不是整本都读完,也没有关系。我们之前推荐过《少年时》和《万物》,加上今天的《好奇号》。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简单说一下。作为通识类杂志,阅读还是有一定的门槛的,因为里面会有些专业术语。所以具体还要看孩子的阅读量和理解能力,不能只看年龄。但通识类的,到了小学,确实需要多多接触,对以后高年级的学科学习有帮助。个人觉得最难的是《少年时》,因为选择的都是很新锐的主题,有些可能孩子并不能马上看懂;《好奇号》和《万物》难度相当。《少年时》内容比较前沿,紧抓全球最酷、最新锐的科学人文热门话题,涵盖科学、生命教育、文学、文化、经济,英语等学科内容。《万物》则横跨7大学科,包括了生命科学、环境生态、工程科技、交通运输、物理化学等方方面面。《好奇号》主要是科学、技术、自然文化、历史、文学等方面。《少年时》《好奇号》都有文学方面的内容,《万物》更偏理工科。这些杂志,都会参加双十一大促活动,我们杂志专场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