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中的心理学
文 = 朱自强
绘本除了蕴含哲学思想外,还蕴含着心理学。
接下来,我要谈谈绘本中蕴含的心理学,并重点讨论《彼得的椅子》和《我的秘密朋友阿德》这两本绘本,它们都是典型的蕴含心理学的绘本。
《彼得的椅子》
我想先跟大家谈谈美国作家艾兹拉·杰克·季兹的绘本《彼得的椅子》,我主要围绕彼得为什么要“离家出走”这一问题,对《彼得的椅子》这个成长故事进行心理学角度的分析。
有些作品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生活的变化,被读者读取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也会发生正面或负面的变化。从在中国的传播这一角度看,《彼得的椅子》就是这样的作品。
在施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时代里,对于中国的独生子女读者而言,《彼得的椅子》恐怕是一本难以读懂的绘本,因为他们没有故事的主人公彼得的那种生活体验,因而也就难以感同身受地体会彼得的心情。
现在,我们改变了独生子女政策,可以生二孩了。这时,对于生了二孩,而且上面的孩子正处于与彼得相近的年龄的家庭来说,《彼得的椅子》就成了非常及时且有用的作品。
我们先来看看《彼得的椅子》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彼得搭好了高高的积木房子,却被小狗威利“啪啦”一声撞倒了。这时,妈妈说话了:“以后你可得小声点玩,别忘了,我们家里有个小宝宝呢。”
彼得看到,妈妈正在小妹妹苏西的摇篮旁边,忙东忙西。彼得又注意到,自己的摇篮被漆成粉红色,给了小妹妹。彼得又听到爸爸在叫他,要他帮忙,把他的蓝色高脚椅漆成粉红色给妹妹坐。彼得又发现,自己的婴儿床也变成了粉红色。
在离婴儿床不远的地方,彼得的小椅子摆在那儿,彼得大声喊了出来:“他们还没有油漆我的小椅子呢!”彼得抓起小椅子,跑回房间,然后带着蓝椅子、玩具鳄鱼和小时候的照片,与小狗威利一起离家出走了。
离家出走之地,就在自己家的房子前面。彼得把带出来的东西放好了,就决定坐在他的小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可是,彼得坐不进去,他太大了。
这时,妈妈在窗口喊彼得回家吃午饭,彼得虽然装作没听见,但还是回家了,只是他想了一个与妈妈捉迷藏的办法,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吃饭的时候,彼得坐在大人的椅子上,他对爸爸说:“我们来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的,给苏西坐吧。”于是,他们就一起动手油漆小椅子了。
这个故事其实有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的深度。在这个绘本故事里,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彼得的变化。
这一变化,也可以称之为成长。
成长就与人的内心世界、心理世界的变化有关。在这个故事的表面,我们看不到彼得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彼得在怎么说话,在如何行动,如果我们要说清楚彼得是如何实现成长的,就要分析出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人物的心理活动。
● 首先,我们要问:彼得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
显在的原因是,妈妈顾不上照顾彼得,还不让彼得玩的时候太大声,爸爸把彼得的摇篮、婴儿床、高脚椅都漆成了粉红色,给小妹妹苏西用。
隐含的原因,或者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彼得觉得,妈妈和爸爸只爱新来的小妹妹,不爱自己了。这一感受,在彼得的心里既是强烈的,也是真实的(不是事实的真实,而是心理的真实)。
● 其次,我们要问,彼得离家出走的动机是什么?
从故事的文字和图画提供的信息来看,彼得应该是一个幼儿,年龄四五岁,幼儿当然做不出真的离家出走的行为,他所谓的离家出走不过是一种反抗——
他要让妈妈和爸爸知道,他生气了,他气坏了!反抗并不是真的要离家出走,要断绝与妈妈爸爸的亲子关系,而是相反,他要夺回妈妈和爸爸对自己的爱。
离家出走这一反抗行为还有一个用意,就是彼得想试探一下,或者说是想确认一下,妈妈和爸爸到底还爱不爱自己。
我们可以说,不管妈妈爸爸不再爱自己这一感受是否是现实的真实,但却明白无误地是彼得心理的真实。它真实到彼得连自己小时候的照片都要带走。
我在演讲时讲这本绘本,会问听众,彼得为什么要带走小时候的照片,听众大都回答,有照片,就可以回想自己小时候的事情。
我觉得彼得不是这么想的,彼得心里想的是——哼!你们不爱我了,你们只爱小妹妹,我要离家出走,让你们见不到我,小时候的照片我也得带走,让你们想我的时候,连照片都看不到!彼得的心理感受,就真实到这个程度,连小时候的照片都要带走。
彼得对失去妈妈爸爸的爱这一担心, 是他成长中的一种危机。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类似的危机。这一危机的出现,是对妈妈爸爸的一个不小的考验。
在《彼得的椅子》这个故事里,妈妈爸爸面对这一危机的表现如何呢?
离家出走的彼得发现小椅子自己已经坐不进去了,自己长大了。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情节,它对彼得转变对妹妹的态度,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但是,仅凭这一点还不能完成他的转变和成长,还需要另一样重要的东西。那是什么东西?就是彼得想要的妈妈爸爸对自己的爱。
在故事里,我们看到,在彼得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时,紧接着妈妈就出现了。
站在窗口的妈妈如果这样说:“哼,彼得,你本事大了,还要离家出走,我可做了好吃的,你休想回来吃,饿死你!” 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彼得一定会更加确认,妈妈爸爸真的只爱小妹妹苏西,不爱自己了。
值得庆幸的是,彼得的妈妈是这样说的:“小彼得,今天午餐有很特别的菜,你要不要回来,跟我们一块儿吃?”
对彼得来说,这句话背后有值得玩味的东西。
“很特别的菜”显然不是为还不能吃东西的小妹妹准备的,而是为自己准备的。
妈妈说的不是“你给我回来吃午饭”这类命令的话,而是“你要不要回来,跟我们一块儿吃”这明显是商量的口吻,也许在彼得听来,这句话里面还有点儿央求的意思呢。
彼得当然不能直接答应,那多没面子,他想了一个“好主意”——把鞋子脱下 ,放在窗帘底下,自己却躲在柜子后面,妈妈果然上当了。他用自己的智慧很好地化解尴尬,下了台阶。
从彼得妈妈的表现来看,这是一一个非常关爱孩子,也十分理解孩子的好母亲。我甚至猜测,彼得的妈妈应该深知彼得离家出走是为什么。
妈妈的态度让彼得放心了,妈妈并没有因为小妹妹苏西而不爱自己,这是彼得转变对小妹妹的态度的最根本原因,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读《彼得的椅子》时,我想起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对童年歌德的一项研究。
歌德在他的自传《诗与真》里,讲述了他四岁左右时发生的一件事情。那段时间,歌德家里买了不少陶瓷餐具。有一天,坐在厨房里的歌德闲极无聊,就把餐桌上的陶瓷盘子抓起一个,从窗户扔到了大街上,盘子摔得粉碎,邻居家的孩子怂恿他,他就来了劲儿,把盘子一个个都扔了出去。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一个人到了晚年, 还对童年时做的某件事念念不忘,那件事一定对他有特殊的意义。
对歌德童年时做的这件事,弗洛伊德认为,背后一定有隐情。他就开始调查,最后果然发现,那时歌德有一个小弟弟出生。
弗洛伊德在《歌德在其著作(诗与真)里对童年的回忆》一文中,对歌德把家里的陶瓷餐具都扔到了大街上摔碎这件事做了这样的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把东西从“窗子”“扔出去”有隐含的意义。
这个意义是“那个新生的婴儿必须扔出去,从窗子扔出去,因为他大概是从窗子进来的。整个行动就有些像孩子们常说的熟悉的事——鹳鸟又给我带来了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因此‘鹳鸟又会把他带走'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我认为,弗洛伊德的分析有道理。
我还想到,歌德之所以要扔陶瓷餐具,是因为如果扔的是铜制或锡制的餐具,扔出去还可以捡回来,但陶瓷餐具会摔得粉碎,再也捡不回来了,歌德是希望把新出生的小弟扔出去,不让他再回来。
我想,如果当年的歌德能读到《彼得的椅子》(当然,18世纪50年代不可能读到20世纪60年代的《彼得的椅子》),也许他的家里就不会损失那一大摞陶瓷餐具了。
幼儿的绘本,之所以能够经受得起被称为深层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分析。是因为绘本所表现的幼儿的心理往往处于意识的深层,对这些深层的心理,幼儿并不自知,但是行为却受其支配。
假如童年时的歌德读到《彼得的椅子》,就会像照镜子一样,在彼得身上看到自己的遭遇,在彼得后来的变化中,得到一种行为的启示。
如果童年的歌德也有一个像彼得妈妈一样的妈妈, 那么,他就很可能像彼得那样,实现向成长的转变。
就像童年的歌德把家里的陶瓷餐具都扔到大街上摔碎这一行为一样,彼得离家出走这一行为也是有特殊意义的。
这两个行为,都是幼儿在主张自我。
我们说,在幼儿的心灵成长中,自我意识的形成非常重要。但是,正如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所指出的,儿童的自我意识也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消极的自我意识之区分。
我认为,歌德摔盘子也好,彼得离家出走也好,都具有消极的自我意识色彩。
拿彼得来说,他离家出走的起因是自己的摇篮、婴儿床和高脚椅都被漆成粉红色,送给了小妹妹苏西。
那是他的摇篮、他的婴儿床、他的高脚椅,彼得的不满,是因为自己的东西被送给了小妹妹。
这时,他是通过“物”的归属来感受自我的存在,通过妈妈爸爸对“物”的给予或收回来判断妈妈爸爸是否还爱自己。
离家出走后,彼得发现,原来那些“物”,自己已经用不到了,与此同时,妈妈及时地传达了对彼得的关爱,感受到妈妈关爱的彼得意识到,虽然妈妈爸爸把给自己的那些“物”转送给了小妹妹,可是,妈妈爸爸对自己的爱却并没有被转送给小妹妹。
于是,彼得主动提出“我们来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的,给苏西坐吧”。
在这一行为的背后,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它不是把自我与“物”的归属联系在一起,而是把自我与给予和帮助(包含着做哥哥的责任)联系在一起。
我之所以说《彼得的椅子》是一个成长故事,主要就是因为它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的获得。
前面我说过,《彼得的椅子》是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生活的变化,阅读价值也发生改变的作品,也就是说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彼得的椅子》》的主题在中国有了更明显的现实意义。
我在微信里看到过一段视频,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对他父母说:“不许你们再生孩子,生了我就死给你们看,我可不是说着玩的!”
我想,如果这个男孩四五岁时,妈妈爸爸给他讲过《彼得的椅子》,他还会不会那么决绝地不许妈妈爸爸生小弟弟、小妹妹呢?
当然,如果他的妈妈爸爸对他没有足够的关爱,那就另当别论了。
丹麦的批评家勃兰兑斯曾说:
“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
我赞成勃兰兑斯的观点,并且曾经指出两点:
第一,儿童文学的心理学是特殊形态的心理学,我把它称为感性心理学;
第二,因为儿童文学比成人文学更为感性,因而更具有心理学的质感。
《我的秘密朋友阿德》
绘本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艺术样式,对绘本进行文本解读,同样离不开心理学观点的考察。对《我的秘密朋友阿德》这样的作品,如果离开心理学的分析,必然不得要领。
《我的秘密朋友阿德》中的小女孩“我”应该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她常常都是独自一个人,她很可能缺少朋友。
我的这一猜测来自大人带她去公园和在外面用餐时,她向成群结伴的小朋友们投去的期待目光。
但是,小女孩自己的感觉却是“不过,我很幸运。我实在非常非常幸运,因为我有一位特别的朋友。他叫阿德。这个叫阿德的秘密朋友,只要我遇到麻烦,他就会来帮助我”。
关于阿德解决的麻烦,文字里只写了两件事,将被别人欺负的“我”解救出来,为从噩梦中醒来的“我"念书,哄“我”入睡。
当然,图画也提供了其他解决麻烦的信息:两人在黑暗中走钢丝,阿德走在前面,并向“我”伸出了鼓励的手。
这个阿德是什么人?
小女孩说她不能向别人提起阿德,因为别人不会相信她,只会笑话她。小女孩还说阿德不能帮助别人,“他只是我一个人的朋友”。
在书里,阿德是一只与“我”一样身高的兔子。但是,阿德不是“我”的游戏玩具,这在一开始就有清晰的交代,阿德并不在那些玩具之列。
毫无疑问,阿德是小女孩“我”心中的一个隐秘的精神存在。对这样一个精神存在,如果用心理学的用语来称谓,它应该最接近于自我。
美国机能心理学创始人威廉·詹姆斯说:“自我是个人心理宇宙的中心。”可以说,约翰·伯宁罕以《我的秘密朋友阿德》触及了儿童心理世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那么,在作品中“我”与阿德是什么关系呢?
心理学认为,自我具有二元性。在“我看到了自己”这一精神现象中,就有一个看的主体和一个看的客体。这是自我的两个方面。
威廉·詹姆斯主张用主我(I)和 宾我(ME )来区分自我的这两个方面。
如果我们将约翰·伯宁罕作品中的“我”看作是主我(I),把阿德看作是宾我(ME),是不是有助于理解“我”和阿德的关系呢?
这里要说明一点,心理学的“自我”(主我和宾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概念,不能完全拿来与作品对号入座。
乔纳森·布朗在《自我》一书中说,宾我是一个主观的心理现象,它指的是人们对于他们是谁以及他们是什么人的想法。
作为宾我的阿德,其实是“我”的心理世界中的另一个自己。这个自己,显然比现实中的“我”更积极、更有力量。所以,“我”才会说,“只要我遇到麻烦,他就会来帮助我”,而事实上也正是阿德在帮助“我”排忧解难。
阿德是可以信赖的,这从阿德与“我”划船,“我”那安闲、惬意的姿态中就可以看出。
有了对另一个自己的信任,相信“我”的人生之旅会走得很稳、很远。
阿德可以给“我”带来光明和温暖——让从噩梦中醒来的我”能安然入睡的温暖的橘黄色光芒,并不是台灯发出的,而是来给“我”念书的阿德带来的。
约翰·伯宁罕为何把阿德画成免子形象?
我想这与“我”是女孩有关,也与其性格有关。兔子很温顺,这正是“我”对另一个“自我”的心理需要。
从阿德扎着的围巾和“我”称其为“他”可以判断,阿德是男性。这也许有因由,我能想到的是荣格将女性内部形象的原型称为阿尼姆斯,而阿尼姆斯正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
约翰·伯宁罕是自由教育学校——夏山学校的学生。读这本绘本,就像读他的 《迟到大王》《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等作品一样,我依然会想到夏山学校。
这次我的想象很具体。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在夏山学校时,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作画的约翰·伯宁罕正在画画的身影,而他的笔下也许就出现过“阿德”。
我这是在猜想,“阿德”是不是也是约翰·伯宁罕在童年时的“秘密朋友”?所以《我的秘密朋友阿德》只是他所想象、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生活,而不是心理学的研究。
虽说这本绘本与心理学中的自我问题有关,但是约翰·伯宁罕并没有图解概念。无论如何,在年幼儿童的心理世界之中,自我还是一个十分模糊的 、朦胧的心理镜像。
这个心理镜像尽管模糊、朦胧,却并不是虛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它是真实的现实,只不过它与物质世界的真实不同,它是一种心理现实。
约翰·伯宁罕深知这种真实的心理生活对儿童的重要性,才创作了《我的秘密朋友阿德》,以及《迟到大王》《莎莉,离水远一点》这样的作品。
小女孩“我”对自己“实在非常非常幸运”这一感觉是正确的,因为拥有一个积极的、有力量的自我,的确是人生幸福的重要保证。
绘本作为一种立于儿童的生命空间的艺术,所表现的内容与儿童的心智世界直接相关。绘本中存在哲学的其中一大原因 ,不是创作者成人具有哲学思考,而是作为主要读者的儿童具有哲学思考的能力。
儿童具有天真的品质,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儿童能够使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而这种思考,恰恰可以触及真正的、根本的哲学问题。
通过绘本中简单的图画和文字,儿童能够联想到的哲学问题更加多元,也更加复杂。
绘本中的心理学透射出了儿童内心的感受和情绪,反映出作者对儿童世界真切、敏锐的理解。
绘本里所蕴含的哲学和心理学隐藏在故事中,并源自于儿童的真实生活,所以更容易被儿童所感知和吸收,是最有效的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心理疏导的珍贵资源。
爱哲学爱思考▼• 绘本中的儿童哲学• 这绘本我喜欢了10年• 风靡法国的哲学思辨书• 关于独立思考的几本绘本• 找很久的哲学启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