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众但精彩,这3本宝藏书你应该都没看过

小欧 丹妈读童书 2023-06-08

熟悉我们公号的一些读者朋友们应该知道,是瑞典童话外婆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带我走进儿童文学的奇想世界,继而领略到童书王国的无穷魅力。


虽然在带娃和工作的双重挤压下,现在属于我的儿童文学阅读的时间少了很多,但定期抽空认真读上一本,已经成了这么多年不变的习惯。


每读完一本,我都会和编辑部童书编辑小鸥一起,探讨书中或欢乐纯真、或感人肺腑、或发人深省的情节,也就有了我们以往一篇篇儿童文学专栏介绍的诞生。


儿童文学作品篇幅较长,以文字为主,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很多家长不一定有时间和精力在孩子阅读前帮忙甄别筛选。


而孩子年龄越大,阅读的时间可能就越被瓜分被减少,所以要看就一定要好书,别让垃圾书浪费了宝贵时间。


所以我们在甄选儿童文学时,会从从业多年的专业儿童文学编辑和阅读推广人的角度,帮助大家在文本质量、主题思想上做筛选。


今天就和你们分享我和小欧都觉得非常不错的三本儿童文学。书不在多,在于精,在于能真正打动孩子,产生心灵共振。







《谢谢你,山谷!》

作者:[美] 尼基·洛夫廷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开本:32开装帧方式:平装定价:29.8元适读年龄:8+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愿望、倾听与希望的故事。


它也是从“我”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读起来亲切、生动,非常有代入感。



最初是在无意中浏览网页时被封面吸引,马岱姝老师的画配色清新、线条细腻温暖,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唤起我们对故事的向往,这个故事也不例外。


因为饱受同学的霸凌,男孩彼得随家人搬到了荒芜偏僻的乡下,家人美其名曰是给彼得换一个环境。


但彼得知道,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爸爸失业了



陷入经济危机的一家人只能搬离住了多年的城市公寓,来到这个荒郊野外。


父母的争吵每天都在升级,姐姐劳拉的抱怨声也不绝于耳,还是个婴儿的妹妹卡莉,只能用吵闹和哭叫,表达自己的不满。


唯一对搬家这件事满意的,就只有彼得了。



作为一个性格内向沉静的男孩,十三岁的彼得没有我们印象中这个年龄段男孩应有的闹腾与活力,他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心灵世界,喜欢在大自然里独处。


困扰彼得的不止是紧张的家庭关系


为了让彼得有所谓的男孩子该有的样子,爸妈一股脑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替他选择活动营,强迫他和附近两个野蛮男孩交朋友,动不动就是为期一周的禁足惩罚。



在搬到新家后不久,彼得发现了一片宁静美好的山谷,这里成了他常去的秘密基地。


每当彼得想要从家庭纷争中抽离出来,他就会用力在脑海中幻想,这片山谷成了他的心灵的寄托。


这里有一片波光粼粼的池塘,小鹿在水边饮水,凉爽温柔的风捎来成千上万多花儿的芬芳,漫天飞舞的蒲公英的绒毛,白茫茫如同落下的雪片……



更为神奇的是,这里的一切仿佛有魔力一般,山谷温柔地守护着,也让他心中所愿都一一成真。


彼得采摘莓果时,荆棘会自动避开他的手指;他没有手电筒照明时,萤火虫会照出一条路;感到困了,随即一张柔软的草床出现……


在这里,彼得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女孩安妮


她有着一头火红的头发,喜欢艺术创造,浑身跳跃着生命的活力。


然而,事实上,安妮是一位癌症患者,安妮告诉彼得,医生说,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就像是彼得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会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一样,安妮对于自己的病情十分了解,可她依然需要假装从未上网搜索过这些信息,假装不知道真相。


山谷成了两个孩子卸下伪装和心防的洁净之地


在安妮的带领下,彼得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来,用自然界里的石头、葡萄藤、风雨兰、蒲公英……精心堆砌出属于他们心中的美好。



故事的高潮,在后半段彼得与安妮策划的一次逃跑,幽静的山谷接纳了两个孩子所有的泪水与悲伤,而彼得也敞开心扉,向安妮坦露了他在之前的学校被霸凌的经历。


他泪水涟涟地说起他是如何遮掩自己被打断的肋骨和流血的鼻子,他的沉默胆怯,换来的是其他变本加厉的欺凌……


然而那两个野蛮男孩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彼得和安妮短暂的宁静,更可恶的是,其中一个男孩手中的大石,砸中了水中的安妮,血瞬间染红了水面。



悲痛欲绝的彼得,抱着虚弱的安妮大声呼救。


终于,救援来了。


故事最感动我的地方,是精疲力竭的彼得回到家中,面对家人的误解,他终于鼓起勇气,大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接着,他带着家人来到山谷,亲身感受这片重新给他生命热情的地方。


在他们眼前,萤火虫飞舞成巨大的螺旋形状,从谷底飞起来,绕出一圈圈的光带,美得让人忘记呼吸!


我感觉到爸爸的手搭在我的肩上,劳拉的头靠在我的腿边,妈妈的胳膊搂着我的背,她的手还握着我的手,卡莉温暖、柔软的小身体靠在我的胸前——忽然间,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我回家了。


真正的家。


这一刻,一家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至于安妮,请不要担心,在故事最后,彼得收到了阔别已久的安妮的信,安妮还活着,还在创作艺术,她接受了新的治疗方案。



这是一部关于倾听与理解的儿童小说。


成长中的孩子会像故事中的彼得和安妮一样,常常感到内心孤独、敏感、无所适从,甚至想要逃离


他们需要一个像书中的山谷那样美丽的地方,需要有人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然而孩子的逃离,最终,是为了回家。



当你感到无法理解孩子,感觉他像是变成了一个陌生人,请试着带他到广阔的自然中去,给他一些空间,让他自由地感受泥土、花香、溪水神奇的疗愈力!








《查理和我的旅行》

作者:[英] 马克·洛里

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

开本:32开

装帧方式:平装

定价:36元

适读年龄:8+


正好在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读完了这本书,也是在这天故事FM的怀念特辑里,看到了这样两句让我感触很深的话:



我们常常因为终点的强大而忘记,其实每一天,我们都在更近地抵达终点。


在这样一个脆弱的、转瞬即逝的春天里,我们应该更用力地感受当下你爱的人,不要让爱意迟到。




一位先哲曾说,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两个主题:爱与死亡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死亡这个的话题,理解起来的确太过沉重和负责。


于是,怎么讲好这个话题,成了给孩子的生命教育的关键。


而这本书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初读这个故事的前几章,你可能会被英国作家马克 · 洛里的谐趣轻松的语气所“误导”,以为这是一个讲述两个男孩离家出走的故事


穿过九月清晨微凉的街道,一高一矮两个身影缓缓向我们走来。


高个头的那个是13岁的哥哥马丁,整个故事就是从他的视角展开,以第一人称写就。


马丁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话语里总是带着那么一股子不屑一顾。



矮个头的那个是10岁的弟弟查理,早产的查理有一只弱视眼,镜片厚得像奶瓶底盖,头很大,总是生病,经常会因为哮喘而喘不上气。


他瘦弱、顽皮,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世界。


从法鲁克先生的街角商店,到普雷斯顿火车站,从埃克塞特一家廉价旅馆边的小巷子,到纽基火车站……


一路上,他们谎报年龄、躲在厕所逃票、备受饥渴的煎熬……执着地奔向他们心中的目的地——海边小城圣伯纳德。



随着这段曲折生动的旅途的展开,查理的形象也在马丁对往事的回忆中变得愈发鲜明。


查理虽然是个有着先天生理缺陷的孩子,但孱弱的身体丝毫没有削弱他对生活的好奇心、对成长的渴望。


用妈妈的话说,查理有一个自由的灵魂。


婴儿时期的他,就干出了一件让人惊叹的“壮举”


他咬破了婴儿床塑料网眼床位之间的缝隙,从他制造的出口逃了出去,穿过客厅,冲向广阔的马路,把我们吓得够呛。


他虽然总是把“给肚脐里的激光充电”这样的傻话挂在嘴边,却也时常会蹦出一些发人深思的话。


比如,巧克力糖里90%是巧克力,5%是饼干,还有5%是梦想。


马克 · 洛里采用了一种双线并进的讲述方式,马丁对一家四口去年那次旅行的追忆,与对这次旅行的讲述交织缠绕在一起。



我们被弥散在故事里家人间的脉脉温情所感动,也为两兄弟这一次单独旅程中那些紧张惊险的瞬间而揪心不已。


火车上,马丁始终以警戒、防御的姿态抵抗周围那些想要帮助他的人。


不管是上前询问的女警察,还是外表乖张、内心善良的女孩小亨,马丁一开始都选择了躲闪拒绝。


面对马丁的拒绝,小亨意识到这个古怪男孩一定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小亨和她的朋友“蜥蜴”的帮助下,马丁终于完成了旅程的后半段,几经波折,来到了他和查理一路奔赴的海边。



整个故事的高潮,毫无疑问出现在马丁向小亨解释查理去向的时候。


原来在去年的那次旅程中,为了营救被渔网困住的海豚,查理纵身跳入海里,之后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马丁一直紧紧抱在胸前、从家里偷偷带出来的那个饼干罐头,里头其实装的是查理的骨灰


原来,这一路马丁始终是独自一人,查理的一言一行都只存在于他的幻想之中。


因为理解弟弟无限的思念、对自由的向往,为了完成查理的心愿,为了帮助父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向前开,马丁毅然决然踏上了这场特殊的旅程。


在故事最后,马丁揭开饼干罐的盖子,在爸爸妈妈的注视下,缓缓将查理的骨灰撒入大海。


查理终于能得偿所愿,像海豚一样自由自在、活力满满地在大海中畅游。


“查理和我的旅行”,是一场郑重的告别之旅,也是一场暖心的治愈之旅


它让我们学会释然,将悲伤转化成好好生活下去的勇气。


最后,分享一首马丁写给查理的小诗:








《课外作业代写公司》

作者:[日]古田足日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开本:32开装帧方式:平装定价:35元适读年龄:8+


今天分享的前两本书都比较细腻走心,接下来要介绍的这本书来自日本著名作家古田足日


光是看书名对孩子来说就足够有吸引力了,不过,这可不是一本有关“偏门歪道”的书,而是反应了很多引人深思的现实问题。



它通过武志、吉广、秋子等几个孩子对应试教育的怀疑、反抗,对人性真义的探寻过程,展现了成长期的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以及思辨精神的飞速发展。


这是一部真正关爱孩子、写给孩子的书,它鼓励孩子自发探索、勇于质疑。


也引导孩子认识人的能力的各有不同,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发挥个人专长,照样能创造独一无二的自我价值。


故事从樱花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几个同学开始,以武志为首的几个孩子不仅从事着帮人写作业的工作,还成立了“课外作业代写公司”,挂牌经营。



不过,牌子上可没写着“课外作业代写公司”几个大字,为了不被发现,名牌上写着武志父亲“村山正夫”的名字,并且武志告诉妈妈,这里是他们集体学习的地方。


可是,好景不长,代写作业的事情还是被揭发了,班主任石川老师严肃警告“董事长”村山武志必须立刻解散课外作业代写公司。


迫于老师的压力,课外作业代写公司在全体成员的不情愿中关门大吉


公司解散后,“董事长”村山武志也觉得公司的业务确实算不上光彩,可是为什么大家能乐此不疲地去做这件事情呢?


一定是因为这件事情是有价值的,如果大家都能轻轻松松写完作业,那“课外作业代写公司”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可大家怎样才能轻轻松松写完作业呢?


直到他们遇到了新来的三宫老师……



不同于以往一些陈腐死板、只重分数的老师的教育方式,三宫老师为原本沉闷的课堂带来了一阵清新之气。


他更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也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至于这间“课外作业代写公司”的命运如何,那就有待想要读故事的你们去一探究竟了。


古田足日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而且还是对战后日本儿童文学具有重大影响的批评家。


这本小说虽然拿在手里有些厚度,但遣词造句很符合儿童语用习惯和心理,读起来十分亲切流畅自然


作家把自己对儿童成长、应试教育的思考融入故事当中,借助不同孩子的语言、思想表达出来。


比如,秋子对于求学路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思考



比如,在三宫老师讲完《花忍者》的故事,光村说的那段感想,



作家用一种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以同龄人的切入视角,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学习,以及为什么要学习


最终收获这样一个重要观点,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考试,或者为了老师和家长。


在这本书中占了重要篇幅的,还有三宫老师的几次课堂实录,其中他让孩子们比较过去和现在,畅想未来,探究到底什么是“野蛮”,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


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更为发散,三宫老师讲了一个叫做《花忍者》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讲的是生活在忍者村的一个叫佐平的少年,不喜欢能赚到钱财、换取物品的忍者的工作。


宁肯与花为伴,也不愿成为忍者去修行,最终为花而死,成了“花忍者”。


这个隐晦地批判应试教育制度的故事,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孩子们也在对樱花市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变化最大的地方——新国道的十字路口的实地探访中,有了自己的思考。


故事最后的一句话让我尤为振奋,未来不是等来的,未来是创造出来的


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你一些启发,由作业的问题生发开来,其实有很多可以走进孩子心中、和孩子探讨的问题。




        丹妈碎碎念         


我在公号分享过不少儿童文学,像《柳林风声》《金银岛》《彼得潘》《小王子》《绿山墙的安妮》等,这些儿童文学足够经典,足够耳熟能详,相信你们都看过。接下来我们会开辟一个新栏目,就是介绍一些不那么有名、但依然能打动孩子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基本上都是单本,定价低,分散在不同出版社。所以开团是有难度的,以纯推荐为主。

以及,作品阅读需要时间,甄选也需要走心,所以这个栏目更新的也不会那么快,我们会努力跟上孩子的阅读需求,把更多好作品带到孩子面前。






丹妈往期儿童文学分享• 《世界上最糟糕的孩子和大人》• 《狐狸侦探》• 《绝境狼王》系列• 尼尔·盖曼幻想小说三部曲• 《假装没看见》• 《神奇点心店》第2套• 麦克 · 莫波格作品集新书• 《长袜子皮皮》《窗边的小豆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