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全球100个科技创新中心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 2022》发布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 2022》发布视频
2022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对全球100个城市进行评估,刻画全球创新版图变化。
2022年,全球创新与发展深陷不确定性的迷雾,新冠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变幻,数字经济成为少数逆势而上的经济领域,创新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IDEG)联合Nature Portfolio团队,发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Global Innovation Hubs Index, GIHI2022)报告,探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版图的最新变化和特征。
自2020年开始,GIHI指数逐年跟踪和深入刻画了全球创新发展的最新趋势。GIHI2022继续从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和创新生态三个维度,评估了全球100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实践者提供参照依据。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排名前20城市列表
绿色低碳 亚洲成为新的创新极
为了更加全面和准确地刻画全球创新版图变化,报告将评估对象由去年的50个城市扩展到100个城市。同时,为顺应全球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GIHI2022首次将“可再生能源技术专利”纳入评估。结果显示,国际创新版图正在向多极化和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亚洲更是成为新的创新极,可再生能源技术表现突出。
“从今年的综合排名来看,进入前50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中有22个北美城市,以及仅仅8个亚洲城市。当名单扩展到100个城市后,我们看到有27个北美城市和37个亚洲城市,亚洲城市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北美。”清华大学陈玲教授说,这是她连续第三年领导团队负责GIHI项目。
在排名前20的城市中,亚洲城市数量增至6个,其中,亚洲城市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有效发明专利存量在排名前10的城市(都市圈)中占7席,北京、东京、首尔、杭州、粤港澳大湾区、京都-大阪-神户等均是可再生能源技术合作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引领全球城市绿色转型发展。
“我们认为,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责任和负担,更强的绿色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城市和地区面向全球市场的产业竞争力。”陈玲表示。
今年,中国共有19个城市(都市圈)跻身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行列,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为全球发展新格局注入新的力量。在综合排名榜单上,北京排名第三,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均已跻身全球创新中心前10。长沙、天津、西安、重庆、济南、青岛、长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首次进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视野。。
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开放与合作层面,中国城市表现十分突出,形成了以北京、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合作网络”,网络中的主要技术合作节点多为中国城市(都市圈)。北京以较高的中心度优势排名第一,在前10强中,中国城市占据8位,体现出中国城市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实践。
配图:中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模式图
优势效应 创新要素聚集
2022年,在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下,全球科学研究体现出高度的集聚效应,不同区域科学中心的异质化竞争程度加深。
一方面,疫情的反复和地缘政治冲突增加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风险,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能够提供更为稳定、优良的研究条件,因此高素质人才和资源呈现聚集效应,以纽约、北京、旧金山-圣何塞为聚集核心。此外,湾区科技创新集成优势明显,综合排名前10的城市(都市圈)中,有4席均为湾区,除旧金山、纽约、东京三大湾区外,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超越东京湾,位居第六,成为亚洲新的创新中枢。
另一方面,科学中心核心竞争力的差异愈发明显。美国城市具有高知识创造能力、完善的学术生态和知识转化体系,在科技人力资源和知识创造的前20强城市中,美国各占据11席。亚洲城市在科研机构与科学基础设施上具备比较优势,中国有5个城市进入科学基础设施和科研机构的前20强。欧洲城市科学中心各项指标发展较为均衡。
值得注意的是,GIHI2022首次新增了人口低于100万的微型全球科创中心城市(mini-hubs)。这些城市均位于欧美地区,属于全球顶尖科学中心,尤其在科技人才资源方面一骑绝尘,7个微型科创中心城市均进入前20强,其活跃科研人员数量(每百万人)指标占据前五。
配图:科技人力资源前20城市(都市圈)
创新创业 新兴产业增长迅速
创新高地方面,创新领先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高速增长与全球经济不景气形成鲜明对比。数字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是主要的技术领域,高技术制造业和新经济是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
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技术制造业和新经济行业。新兴产业前五名分别是旧金山-圣何塞、东京、纽约、粤港澳大湾区、首尔。纽约从2021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3位,体现出纽约近年来向生物科学、智慧城市产业、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产业转型的成效。
从新经济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来看,除旧金山-圣何塞高居榜首外,第2至第5位均为亚洲城市,即东京、粤港澳大湾区、北京、首尔,彰显出亚洲城市在数字经济相关新兴产业中快速崛起、后来居上。
从创新领先企业数量来看,虽然旧金山以228家远超其他城市(都市圈),但中国城市表现同样亮眼。北京、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分别位列第3、4、9位,彰显出中国的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活力。在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灯塔工厂”名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尖端技术应用整合工作方面卓有成效、堪为全球表率的领先企业)中,上述城市也是中国“灯塔工厂”分布最多的城市。
同时,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城市仍然展现出了高度的创新创业活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总额分别位居全球第三、第四、第七位,多数城市始终保持着稳健的增长速度,南京、成都等新兴城市投资总额增长幅度甚至达到了300%以上,展现出较强的发展前景。
配图:创业支持前20城市(都市圈)
报告显示,在不确定环境下,科技创新能够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而作为重要的创新载体,城市如何形成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如何凭借独特的创新范式顺应时代抢占发展先机,如何培育和打造优质创新生态,助力科学与技术的良性发展,是现阶段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议题。“我们期待这份长名单能够给更多城市带来启发。”陈玲说。
中英文版报告下载
中文版报告下载
&
英文版报告下载
download
中英文报告其他平台获取方式:
1. 中文版报告:
(1)登录Nature中国官网:http://www.naturechina.com/services/custompublishing
(2)登录CIDEG官网:www.cideg.tsinghua.edu.cn
(3)登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官方网站:https://www.ncsti.gov.cn/kcfw/kchzhsh/2022gjkjchxzhxzhsh/index.html
2. 英文版报告:
(1)登录Nature官网:www.nature.com/collections/cideg2022
(2)登录CIDEG 官网:www.cideg.tsinghua.edu.cn
推荐阅读
1. 重磅发布 |12月19日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GIHI2022)全球线上发布会
2. 研究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GIHI2021) 动图版来了!
3. 重磅 | Nature官网发布CIDEG《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英文版(内附视频)
4. 观点 | 薛澜:创新构建发展新格局——来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的启发
同步关注CIDEG自媒体平台
CIDEG视频号
CIDEG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