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交流生参加田径比赛
国际交换生|出国留学那么容易,为什么交流一年仍不可替代?
在大多数人看来,16岁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按部就班的生活,将自己置于未知的风雨中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但是在那些已经经历过的交流生眼中,却认为“交流年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他们有机会换个角度看世界,在世界范围结交朋友,换种方式去生活,在变化中认识自己,思考清楚真正想要的未来,并为梦想努力奋斗。
究竟这样的一群孩子都具备怎样的特征?他们如何走上交流之路?他们在短短一年间经历了什么样不平凡的事情,从而收获到更乐观、豁达、成熟的心态?
图、文 | 高硼 (YFU中国宣传总监)
编辑|齐琰
1揭开交流生项目的神秘面纱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下,我们不得不开始接受一个现实,这是全社会都将面对的前所未有的挑战,那就是必须融入世界。
成为世界公民,这是每个年轻人获得成功最好的方式之一。尽管每个孩子的教育模式不同,但全球所有优秀的同龄人都在争取更好的教育机会,用一年时间参加交流计划,便是其中一个可以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更好地开发的机会。
✈国际交换生项目大背景
国际交换生项目成立于二战之后的50年代初,在美国、德国都具有超过60年的历史。由于其非盈利性质、合理的费用和严谨的境外管理,在欧美国家风行,70年代引进中国。
交换生项目起初是由美国政府资助,以化解战争仇恨、消除文化隔阂、促进世界和平为由,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未来世界领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YFU项目创始人Rachel Andresen女士,由于其对于世界和平及青少年教育所做出的贡献,于197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项目形式是怎样的?
15-18周岁(出发时年龄)之间的初、高中学生持交流访问签证入境交流国,就读于当地公立高中(个别国家法律允许私立)一学年(具体为10个月),并寄宿于当地志愿家庭,让学生在增进语言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及社会性。提前适应海外生活及学习环境,同时每一位参加交换生项目的学生同时也肩负着做一名文化交流小使者的重任,培养国际视野,成为世界公民。
✈交换生项目规模
对于公立学校来说,交换生享有的是当地政府的教育资源,在利益至上的全球大环境下,志愿家庭也属于相对稀有资源,加之项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交换生机构的非盈利性等因素,所以每一个名额都很宝贵。就全球规模最大的两个专业交换生机构来说,每年从中国派出到世界各国的名额总计不会超过200个。
✈为什么偶尔听说有人做了交换生却很少看到宣传?
这也是和交换生机构的非营利性有关,很大程度上靠口口相传。过去二十年,在中国,口岸城市的重点公立高中、外国语高中成为交换生项目的主要支持者,义务宣传国际交换生项目,一方面渴望输出本国学生,为学生协助保留学籍,一方面接纳外国来华交换生,提供学习汉语的资源。
但拥有这种视野和理念的学校毕竟是一少部分,此外机构不可以做商业广告,很多发展的不错的“牛蛙”更多的是被留学机构“捧红”,强调升学指导和标准化考试的作用,弱化甚至不提学生曾有过交换生的经历,这种案例有很多。
近几年,随着自媒体的兴起,非盈利交换生机构有了更大范围传播教育理念的平台。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也更容易了解到交流生的方方面面,看他们的交流故事、心得体会,也找到了很多问题的答案:比如住家都是些什么人、交换生后续学业发展如何、家长的感触等,慢慢地,揭开了这个“小众”项目的神秘面纱。
值得一提的是,民办学校、双语、国际学校的家长对此的关注度逐年提升,这也源于家庭教育理念在逐步国际化,家长对孩子的规划更加的个性化,对教育资源的判断和机会的把握更加精准。此外,社会对人才的定义也在转变,看成绩,更看经历。多元文化背景很难只是通过几次出国旅行或者冬/夏令营来体现,一年实打实的交换经历,是刻在每个交流履历上,写在他们眉宇间的金牌标签。
2交流和留学的关系
交流不是留学,交流组织不是留学中介
有人说,交流是留学的前奏。是的,如果孩子有留学的想法,可以以交流年作为起步,然而,千万不要怀着“把交流当作留学跳板”的目的去交流,因为交流不是廉价留学。乍一听起来,这似乎有点矛盾,其实不然。
首先,交流和留学目的不同:交流项目的最与众不同之处是通过文化交流体验开拓人的视野,传播以“世界公民”为核心的理念。交流项目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接待家庭。目的是使交换生通过在社会最小细胞——家庭中体验生活,加之丰富立体的社会环境,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被引导着融入当地环境,跳出局限反思自己,学会接纳不同,探索人生的长远目标。而非仅仅是接触校园生活,完成学术任务,更不只是徘徊在“留学生圈子”。
反过来说,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学校的老师、周围的人对于交流生和留学生的态度和印象是不一样的。当地人会更想跟交流生接近,因为觉得交流生是以文化交流为目的,不带有别的目的。而留学生是以学习为主,对文化了解不多,所以不会选择跟留学生过多交流。交流生最重要的任务不仅是学术上的进步,而是承担文化使者的责任,在学习新文化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可以说交流项目在创造机会,培养能力全面、更有格局的未来领袖。
交流生与住家的合影
其次,全球性质的国际交流生机构/组织不是中介,且数量很少。区分正规的交流机构,可以查看以下几点:
不收取任何学校的中介费或佣金——只往几所学校安置学生或学生可以自选学校的要谨慎,可能是“伪”交换生项目,是为后续的留学中介业务提前“圈”学生。姊妹校交换除外。
不支付给任何家庭费用——招募并筛选合格的志愿家庭比寻找付费家庭的难度大多了,但这是交流机构的基本工作,必须承诺给交流生一个动机单纯、乐于分享的爱心家庭,保证学生的体验和收获。志愿家庭必须接受背景调查、信用背书、专业培训,在这一年从方方面面承担父母的照顾与管教责任。
一个人不求回报的付出正是真心的体现,学生在如此环境的熏陶下,也必然会学会感恩,学会分享。交流年孩子有机会跟住家一起参加很多家庭活动,比如感恩节、圣诞节、一起去教堂礼拜等,从这些节日和活动中与环境产生感情。
很多志愿家庭对于孩子的关注不次于亲生父母,甚至比亲生父母还讲究技巧、注重陪伴,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者低谷可以第一时间察觉并给予关怀。
十几岁的孩子,家庭生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家庭观念。有时候在父母身边,觉得父母为自己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而当面对陌生人给与你的父母般的爱时候,许多孩子会幡然醒悟,突然读懂了父母的含辛茹苦,比在国内更懂感恩。可以说每一个交流生都和住家有一段终生难忘的记忆。
我的同事,曾经也在德国交流过,她拔智齿的那段时间,住家妈妈每天为她把食物做成泥喂她吃。上个月她去欧洲,分别六七年的住家爸妈驱车6小时为了与她见面,重逢的一刻双方都泪流满面。
而留学住家对这些不做要求,有很不错的家庭,但有些难免容易拿钱衡量关系,不会做“赔本买卖”,或者因为收了钱,对学生做的一些不符合年龄身份的事视而不见。留学生也一般会选择在这些节日出去旅游,少了家庭时光,谈不上什么感情,互不干涉。我的许多学生在交流后的留学经历中也青睐住家形式,但他们表示双方的责任、角色都与交流住家不同,体验感和亲密程度差异很大。
提供多次专业培训——专业交流组织拥有严格的培训标准。学生、家长、接待家庭在准备阶段、出发前、抵达后、交流中期、回国前、回国后都必须接受专题培训。在培训中的表现也和交流结果挂钩。可以说孩子在每一次的培训和沟通中,不断的体验和成长。交流组织对培训的投入应占到年度工作量的70%以上,培训是交流年的灵魂,是项目品质的保证和体现。把孩子往国外一扔就没有后续的机构,或者随便乱承诺的机构,都请提防。
有些学生非常“重视”交流年,希望通过交流年完成3次托福、2次SAT,顺便再参观5次美国私立高中或者大学。且不说这样的做法与交流项目宗旨相违背,实际是从根本上错把交流年当成了备考及刷题之旅,把志愿家庭当成了免费“宾馆”。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眼前的优质人文、社会资源视而不见,自作聪明,实则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更践踏了家庭的感情,错失一份原本可以升华为亲情的感情,产生了矛盾,等于给自己挖坑,承受不必要的痛苦。用一年的时间+10万块钱,孩子们应该追求更宽泛的能力提升。
当然,错位的交流目的未必是孩子的决定,很多时候是家长一意孤行、且过度操控。其实家长和学生大可不必为交流年看似“不鸡血”的安排而担心,交流年也从不回避学习,甚至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很严格的要求。事实上,24小时的文化及语言的浸润、普通百姓的思维方式、扑面而来的社会氛围、加之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帮助孩子在陌生环境中真正的卸下防备、以非常自然的姿态实现融入,这是留学生活所难以覆盖的。
面对文化差异,一个留学生只需要努力“克服”和“尝试”融入,可一个交流生需要理解文化差异的根源,思考解决差异的方法并必须付出实践,探索如何从中孕育和解、宽容。优秀的交流生需要一颗更加无私、更加包容的心。
赴美交流生与学校老师合影
有些孩子在初高中相衔接时遇到了学业瓶颈,加之青春期来临,与父母的关系很微妙,萌生换一种环境的想法。这个时候,不一定要马上转向留学,毕竟孤身一人一走了之还会衍生新的更大的问题。不妨可以考虑试一试交流年。
如果孩子适合交流,一方面给亲子双方一个情感上的缓冲,让孩子冷静下来从他人的身上审视自己,说不定在这种全新的外界刺激下,父母和孩子都想清楚了很多事。另一方面,孩子在精神放松的状态下,很可能就找到了未来的人生目标。
没有什么本领是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直接留学,也一定要有适应的过程。只不过一切的“水土不服”都要自己消化,情绪无人疏导,或选错了“抒发”的对象。
孩子要兼顾适应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家长鞭长莫及,就算重视也给予不了专业的跨文化沟通指导,甚至用中式思维处理“国际”问题,导致孩子进一步面临尴尬处境。家长陪读带来的帮助也并不大,家庭付出巨大的代价不说,甚至会让孩子的适应期无限延长。
有位上海的家长与我们分享,孩子交流回来后,不仅自己DIY完成了美本申请,如愿申到了dream school,还在大一入学时实现了“无缝衔接”。孩子开学前带父母在美国游历一番,随到之处孩子流利的语言、与当地人谈笑风生、对父母周到妥帖的照顾、大学报道全套手续处理之流畅,都让父母感慨孩子真是潜力无穷。学生经济学期中考试拿了100分,教授评价他不同于普通的亚洲留学生,爱表达、善质疑,错以为他从小在美国长大。这样的学生未来的事业和幸福感都不会差。其实孩子在报名时表现的比较内向,我们还一度担心他是否能顺利度过这一年。
3交流一年值不值
追踪交流生后来的成长,他们大多从体制内优质高中走来,在交流前从未想过将来会留学或者对留学仅停留在愿望的层面。可交流后,85%又有了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学校遍布世界前100,职业方面包括分析员、注会、咨询、工程师、教授、精算师、互联网、艺术设计、国际关系、法律等等。
其实交流机构始终传承“让世界变成家”的宗旨,传播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引领年轻人挑战未知、感受世界。未曾以“升学准备”为卖点宣传,未曾以“留学跳板”为套路培训学生,甚至对有功利思想的学生和家长拒之门外。但通过梳理“追踪结果”,很显然,这普遍认为是被耽搁的一年,反而让他们跑到了同龄人之前,甚至一年换来了十年都难以实现的突破。
交流生与奥地利住家的合影,共32个亲戚
总结经验,我们做对了这几件事:
✔ 对的时间 —— 15-18周岁
15-18岁是适应能力与思维能力最强的阶段,若把时间提前,孩子太小尚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够对是与非、善与恶做出充分判断,容易被误导。而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反过来容易固守自身习惯,对新环境排斥、惧怕、水土不服,不容易接纳他人观点,“固定思维”便是横亘在跨文化沟通面前的门槛。
✔ 对的环境 —— 语言、人文、心境
语言环境:外语已不能算作一种专业,而是生存与发展普遍需要的工具了。玩转语言,最怕表面化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交际才是语言帮助人类无限扩大发展空间的正确用途。
交流年的家庭形式营造出24小时不间断的交际环境,孩子想正常地吃喝起居,就要不断的用当地语言交流,而如果想更舒服自如地以家庭成员般存在,更要熟知当地人的习惯、喜好、禁忌、笑点、雷区和三观,以及约定俗成的一切。地道的外语舌头和外语脑袋唾手可得,升学或工作的考试、面试、文书陈述自然占尽便宜。
YFU 2014年赴美交流的沈同学,有一个负责任的美国妈妈和一个每天逼她看小说的姐姐。美国妈妈坚持每天睡前陪她躺在床上畅谈,从芝麻绿豆的小事到人生哲理,睡前的交心是母女俩的必修课。而不论参加体育锻炼或社团活动后的沈同学是否已经“累成狗”,姐姐总是让她看30页的美国原版小说。无知不觉中,沈同学看完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杀死一只知更鸟》等美国同龄人喜爱的书籍。在回国时的托福中,她以零培训的身份裸考了110+,这让沈妈大呼赚了。
人文环境:包括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任何一项都与国内完全不同。有不同就需要适应,适应是双方的,却总有一方先主动。交流生在无数次情愿或不情愿的“主动”过后,把“主动”当成了习惯。世界顶尖的教育,毫不掩饰地青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质疑的人。
此外,忘记了曾经被贴上的标签,学生很乐意也有机会尝试新鲜事物,这些事让他们发现隐藏在身体里的潜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新的坚持中造就了新的品格,如有的学生每天五点到校游泳训练,不论春夏秋冬;还有学生帮住家管理果园,也是管出了心得和专业水平;又或者在教堂唱诗班伴奏,每个礼拜风雨无阻;创立学校的羽毛球社团,结果比赛成绩排名柏林第二。
心境:西方国家相对自由、民主、多元、包容的社会风气,容易激发年轻人挖掘潜力、享受挑战、抓住机遇。内敛、深沉、坚毅的中式底蕴,则又是西方教育中求之不得的优秀品质。完美融合了两种成长背景,更容易吸引求新求精求任性的名校眼球。此外,小小年纪能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跨环境、跨文化学习,这本身就足以证明一个人的实力,经历远比奖状具有说服力。名校从这样的人身上更容易看到“投资”前景和回报。
学术学习
✔ 对的能力 —— 跨文化学习能力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跨文化学习”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很重要?跨文化的意识和行为,是需要足够长时间、足够真实的环境、处理足够多的差异和冲突后,才能够具备的能力。一年足以让人放下任何伪装和矜持,尽情挥洒喜怒哀乐,在千万次与环境的磨合中,摸索到真正可行的方法,积累成独特的经验。这种经验,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个人风格、思维方式、处事方法,都会在未来用以处理看似不相关的因素,创造新的价值。
这类人,面对信息,不仅是进行简单的翻译和切换,而是真正的理解和引申,特别体现在对一些敏感话题,如性别、种族、宗教、平权上,与外界交流时不会踩雷区。这样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更容易使孩子博得其他文化人群的尊重。
每个阶层每个群体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一个人掌握的规则越多,就能越快的适应新的规则,在事业上更快取得进步。谁知道这一切不是源于你在国外交流时和家庭一起刷的动画片和橄榄球赛呢?
交流生接触的是当地人、当地学校以及一手文化,在不经意间深谙多元文化的他们,散发出来的气质更符合国际公民的定义。成绩好的中国学生比比皆是,而在申请大学之前就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学生并不多,他们虽经历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看似多用了一年,然而其独特的经历和出色的能力会在关键时刻引人注目。
YFU 2009年赴美交流的陈同学,四年完成康奈尔大学三个学士学位一个硕士学位,今年毕业后进入全球最大财经资讯公司纽约总部担任软件工程师。她深感在交流年中学到的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在大学阶段处理学科间、人际间差异上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她非常喜欢将不同背景的人组织到一起探讨、研究,碰撞新的火花从而创造新价值。融合不同事物的不同规律,不仅没有让她头疼,更成为她施展独特才能的机会。
✔ 对的思路 —— 够特别、有故事;敢梦想、有方向
够特别、有故事:每一年能够获得交流机会的中国学生与近年来动辄五六十万的年均留学人数相比,可谓凤毛麟角。众所周知,申请世界名校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差异化,因为这类大学很看重多元背景,学生经历越独特,背后的故事越多,越能鹤立鸡群。
刻意设计、过度包装、打包计划,这些所谓“投其所好”的服务是对名校选拔学生最功利的误读,或者说仅起到迎合部分家长注重标化成绩,却在课外活动上追求短平快的侥幸心态。名校看重的是学生对于某一活动、某一运动或某项研究发自内心的热爱,以及热爱背后的持之以恒。蜻蜓点水式的尝试或一窝蜂似的“爆款”竞赛、批量款雷同简历完全不是名校招生官的菜。
敢梦想、有方向:相比在父母规划好的人生之路上无力抗争无需思考地长大,交流生目标明确并愿为目标付出更大的努力。这不是说外国人或外国文化优于中国,而是不同社会形态和思维方式的碰撞会激发人的主动性,提供更多选项,促使人比对和反思,鼓励人寻找适合自己的成长途径而非给予标准答案。
许多家长反应孩子交流后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了,因为他们一路看到了世界之大、人之多样,懂得了时间之宝贵,学习不再是为了父母。申请大学,无非是为找到让自己开花、茂盛的土壤,而一颗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的种子,是没有园丁愿意栽培的。
YFU 2011年交流的B同学,在交流年做社会调研的时候接触到社会底层的美国人,长时间的接触和思考,以及亲自到联合国总部参观的经历,让贝同学对研究国际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毕业后决定进入国际关系专业并获得到华盛顿中美研究智库科研的机会。她为能够进入到热爱的领域学习、听到崇拜的学者上课感到无比幸福,甚至会激动得流泪,而她的室友则听从父母之命学习某“热门”专业,自己却毫无兴趣,非常痛苦,考虑转专业从头来。
交流年,学生从原汁原味的异国生活中,体会了爱与被爱、失落与惊喜、孤独与温暖、繁华与宁静、泪水和欢笑、绝望与希望,尝试了新的事物,从中内化出面对未来人生的思考,产生学习、奋斗的原动力。时代不会辜负真正努力的人,不论是从量还是质的角度来看,交流生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4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参加交流
❶ 准确的自我认知与健康的身心;
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控力;
❸ 坚韧的性格与乐观的心态;
❹ 善于沟通,有强烈的合作意识;
❺ 旺盛的求知欲与创新思维;
❻ 宽松的成长环境与有远见的父母;
❼ 有目标,敢做梦。
回到项目本质
非学历项目,国内的学业gap一年,学生可以选择国家,而地点、学校、志愿家庭则服从分配。这种安排是犯了中国家长的大忌! 中国家长非常纠结于这种不可选择性,在面对孩子的事情上恨不得一口气规划到成人,一眼看到尽头,很难接受任何的不确定,这源于文化的特性。
其实只要放大思路看,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项目。历经了不同国家或繁盛、或动荡的时代,它始终存在并发展着;它宣扬的教育理念始终先进、放之四海而皆准。它不是任何一种教育制度的衍生品,也不是为了应对任何考试而发明出来的,它挑战的是一个年轻人最原始的自信心、克制力和潜能,唤醒的是一个青年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承载的是人与人之间最单纯善良的爱和付出。这么美好的一件事,你为什么不敢让孩子触碰?
放手让孩子去冒险,这些选择尝试的家长不是不负责任,更不是心大。当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包容的心、独立的思维、成功融入任何主流群体的适应力、面对困难越挫越勇的性格、跨语言、跨学科、跨领域的融通能力、卓尔不凡的领导才能。然而,最紧迫、最重要、最应该引起家长重视的能力,就是怎样培养孩子“应对变化的能力”、“敢于犯错,并从错误中吸取经验的能力”,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
再没有一个时代可以让你一眼看到头。什么时候父母才能摆脱掉“从众”的心态、焦虑的情绪、“一步错步步错”的过度谨慎?先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孩子才有机会在追求差异化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拓展生命的宽度。别让“文化瓶颈”和“目光短浅”成为孩子获得更好人生的绊脚石。
“国际视野”不是刷过多少机场却对文化依然狭隘偏颇的理解;不是身为“精英”却依然空虚贫瘠的自我追求;不是满腹学识却不食人间烟火的尴尬。“国际视野”需要克服恐惧走出舒适区,以身试法感受多元化;需要随时站在他人的视角观察与接纳不同;需要冲破思维局限,敢于批判自我或得体地坚持自我。
国际教育之路上,最难提升的不是学习能力,是在新文化面前的不适应,是扎堆,是在和文化冲击的斗争中败下阵来。意识不到这一点,天花板就会过早到来。
『end』
|北京权威国际学校博览会|
|时间|2018年1月13-14日,上午10点至下午4点
|地点|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三层
|报名|进入菁kids公众号,输入“校博会”即可
少年留学故事|从酸涩苦辣到渐入佳境,如何跨越?
小学、中学、大学,哪个阶段留学最好|系统性自我评估方法
16岁作为交换生去德国,现在26岁,曾经一年的交换生活,成就了十年后怎样的他?
菁kids
www.jingkids.com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
或访问 jing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