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特辑之三:总理拍板改造会堂,首次排练大败而归
《东方红》是我国第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诞生于1964年,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5周年而献上的一份“生日礼物”。该作品凝聚了七十多个单位、三千余位文艺工作者的心血,由《东方红》、《农友歌》、《松花江上》、《南泥湾》、《游击队歌》、《保卫黄河》、《歌唱祖国》等35组歌舞表演组成,囊括了四十余年的岁月,完整地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数十年的奋斗历程。
其实,《东方红》的创作过程同样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那么,这部仅用了60天就“赶制”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究竟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人民大会堂究竟如何“破土动工”?首次排练的效果如何?将近一个月的努力又为什么“打了水漂”?民歌中国·东方红特辑·第三期将为你解答。
重生
1964年的盛夏,离《东方红》的上演,只剩一个多月了,全体工作人员都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排练工作中。就在此时,《东方红》的制作组突然发现了一个几乎无法攻克的难题:只有对人民大会堂中的万人大礼堂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才能满足《东方红》的演出需要。
万人大礼堂是我国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它不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会场,也是党和国家许多重要政治活动的举办地,更是无数国人心中最为庄重神圣的场所。《东方红》的演出人员多达数千人,要在舞台的周围安置他们,除非将万人大礼堂舞台的四周清理干净,并且撤下几排座椅,这样才能保证《东方红》的演出效果。
图片:《东方红》舞美组组长韩林波采访片段
暂且不提能否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完成改造工程,单是在国庆前夕改造万人大礼堂这件事,就引发了极大的争议。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带头表示反对。无奈之下,制作组只得将这个问题反映给周恩来总理。
为此,周总理一边找了许多党内同志谈话,表明了演出《东方红》的决心与意义,同时又指示培养了一批建筑工人,一个人负责“改造”一个座椅。这个问题,终于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完美地解决了。
图片:《东方红》舞美组组长韩林波采访片段
可是,制作组还没喘口气,又一个难题接踵而至。万人大礼堂舞台上的背景十分巨大,单个投影灯完全覆盖不了,严重影响舞台效果的呈现。那么,该如何处理《东方红》的演出背景呢?经过讨论,制作组一致决定将8台大投影灯“拼接”在一起,一个灯负责一个区域,拼凑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可是,当制作组满怀信心地前去测试时,却被泼了一盆凉水。
原来,后台空间非常狭小,8台幻灯机拼凑出的画面产生了严重的变形,这几乎宣告了这个方案的“破产”。主管幻灯的李也甘,彻夜难眠。为此,他临时抽调了一批人,不断改造原画,让原画变形。而等到变形的原画投射出后,又会再次变形,就变成正常的画面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此,周总理甚至选定了几个国内最顶尖的工厂,赶制出了一批“专属”幻灯机。连续数日昼夜不停的工作,让灯光组的所有人员疲惫不堪。而接下来的一件事,差点“压垮了”整个制作组……
8月24日,《东方红》迎来了首次联排,所有人的心中都非常忐忑。在大家的紧张与不安中,这次排演迎来了最惨痛的一次失败。据相关工作人员回忆,排演当日,没有服装、没有道具,甚至连合唱团都没有准备好,所有的节目都演得一塌糊涂,颇有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意思。联排结束后,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都安静地坐在原地,垂头丧气。
图片资料:《东方红》排练后的参演人员
回到了“总指挥部”后,制作组和各个小组连夜开会,连续讨论了三天,几乎囊括了舞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刚开始,小组成员的发言还比较委婉。可是,探讨来探讨去,他们却发现漏洞越来越多,这二十天的努力就像一块小石头一样,扔到了井里,连个水花都没见着。大家开始相互指责起来,焦虑不安的情绪也不断蔓延,《东方红》面临着“夭折”的危险。
图片资料:陈亚丁
关键时刻,《东方红》领导小组中的陈亚丁却信心满满说出了一番话,让所有人都重新燃起了斗志。他说,我们现在没有舞台背景、没有服装、没有道具,这根本就谈不上艺术,如果要是加上背景、加上服装、加上道具,我保证这个节目焕然一新。同时,他还针对整部歌舞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删减掉了许多片段,“重启”了整项工程。
新的节目方案很快便正式出台,此时,离正式演出仅剩一个月了。对所有参与《东方红》制作的人来说,前行之路注定是曲折而艰难的。那么,制作组为什么选择《葵花舞》作为开场歌舞?如何化解没有“党歌”的尴尬?审看彩排时,周总理为何突然叫停?大战在即,周总理又为何召集了三千人上了一堂大规模的党课?敬请关注明天民歌中国发布的“东方红”特辑·第四期。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