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部电影,挽救了我今年的焦虑

2015-12-26 不流 黑蓝


今年喜欢的十九部电影


我是个慢读者,逐字、逐行的阅读习惯,尤其在开书店这四年多里,让我在繁忙事务之外难以维持稳定、持续和有质量的阅读,这是除写作进展缓慢之外,最令我焦虑的事。从这个角度来说,看电影挽救了我。

当只有一两个小时的闲暇,是很难完成一个完整阅读的,时间一到,还没读完,复杂的遗憾会纠缠不休。所以选择看电影,因为它的时间是客观的,可以预料,一定能获得一个完整的叙事,我便感到这两个小时是完成的、结束的,也不会再被任何遗憾所困扰。

其实是一种被动、懒惰的习性。

原本我是不写书评或影评的,因为阅读和观看都是很私人的事,获得的也是很私人的情绪、解悟和记忆。将其复述,总会带有偏见、拘束与不客观的危险,以及陷入争论、自辩与质疑之漩涡的可能,浪费时间和精力。

四月在北京,与陈卫会面,聊出了写影评这件事,算是一个意外的契机。出于对陈卫的尊敬、对黑蓝的喜爱,以及我心中确有一些对电影不吐不快的念头,便开始了写影评这件事。转眼大半年过去,竟写了十几篇,又一次意外感到,这也缓解了我写作的焦虑。

其实自始至终并不认为我所写的这些算是“影评”,更希望被辨认出,它们只是一个以自己的方式喜爱电影的人的个人体验。我倾向于认为,所有书写都与历史无关,即便它是历史的局部,它也更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本质一些说,它只是一种自语的形式,关于此刻之前的一切,关于记忆。

今天再浏览了一下这一年的观影标记,未知觉间也有一百六十多条。每一条背后都是一次艰难的创作,但刻在我印象中的,也许只是寥寥光影。我想就以寥寥数语,把我喜欢的这十部电影,做个封存吧。

【十部长片】

1,匈牙利狂想曲 Magyar rapszódia (1979)



第一次看米克洛斯·杨索,是因为他“长镜头”的标签吸引了我。东欧艺术家们的生活有一层政治底色,这是他们的现实。这个底色对生活的反衬,会产生迷离、超现实和混淆生死的一团气氛。《匈牙利狂想曲》是影像在这一团气氛里的局部狂扰,杨索的叙事法,带着意料之中的力量:尖利、疼痛、驱赶、死亡,也带着蔓延的无力感:梦幻、失忆、叛离、迷惘。是一部真实而完美的电影。

2,神圣车行 Holy Motors (2012)



戏中戏是一个迷人的游戏,拥有DNA双螺旋或者莫比乌斯环式的宇宙性的浪漫感。尤其在电影中,人物的存在之环,会呼应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困境的隐约而神秘的体验。莱奥·卡勒克斯在《神圣车行》中的设定,其实是将“表演”和“等同”暧昧不清地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场幻觉。表演者与所饰身份、汽车的开口说话与拥有意识、猩猩妻儿与人的家庭、扮演死亡与对亡者的悲念等等,一组组神秘的对位,让人意犹未尽。

3,鸟人 Birdman (2014)




伊纳里多始终是一个死磕的导演,一种多线叙事玩到尽,再玩一镜到底。我很喜欢这种对形式具有偏执之爱的作者,像是乌力波的作家们一样,给自己设定一个规则和限制,然后戴着镣铐跳舞。《鸟人》确有他难免的俗套和笨拙的桥段,但就是毫不避讳这些行头,他为你进行一场自我沉浸地表演,从头绷到尾,很敬业,所以很值得敬佩。故事也好看,我看了两遍。

4,鸟,孤儿和愚人 Vtackovia, siroty a blazni (1969)



捷克是我钟爱的超现实主义国度,朱拉·亚库比斯克是我钟爱的超现实电影作者。《鸟,孤儿和愚人》讲述的故事,以狂欢和快乐的笔调进行,但在电影一开始,亚库比斯克就直白地告知观众,这将是一部悲剧。所以,你将在等待电影的悲剧结尾之前,观看一段可疑的、难以确信的、梦幻般的快乐故事。这是一个情感游戏,但你会发现,你的快乐和悲伤,会毫无保留地泄露出来。这里我不多作描述,近期会为这部电影写一篇专门的文字。

5,母与子Мать и сын (1997)



索科洛夫不止一次去描述死亡前后片刻的故事(《母与子》、《第二层地狱》)。死亡是瞬间之事,发生之前,人物欲图抵抗,所以时间缓慢,镜头缓慢,怕惊醒死神,所以对话皆为低语、痛苦皆为抽泣;发生之后,人物欲图逃离,所以时间缓慢,镜头缓慢,怕无法摆脱,所以总是孤立远望、而并无机会。尤其在俄罗斯的广袤地域上,孤独愈发孤独。这两部电影要对照着看,你就能看到不同于塔可夫斯基上浮的、雾状的乡愁的索科洛夫那下沉的、碎土状的冷酷。

6,人体雕像 Taxidermia (2006)



电影描述在意识形态导致意识畸变的年代,社会主义的暴食大赛从身体上极端夸大人之存在,肥肿的大胃王巴拉托尼的儿子却是极瘦的,并自小生活在对身体的极致厌倦中。最终,这厌倦的儿子将父亲的尸体制雕像、将自己切割制成雕像。死亡在这里,也只对观众有效,对雕像者和雕像本身,无外乎两段时间的交叠点而已。乔治·巴勒菲也在验证着东欧的那团气氛。

7,寒枝雀静 En duva satt på en gren och funderade på tillvaron (2014)



就像莫兰迪对静物的持久专注一样,罗伊·安德森关注着现代北欧人的虚无感和失落感。《寒枝雀静》是一幅失望者群像,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人在生活中的落寞、迟缓的时间节奏对人的存在的销毁、死亡的轻盈和悲伤的遗失等等,罗伊·安德森以“静态电影”的方式耐心描摹的现代浮世绘景象,如薄冰附体,让人皱眉打颤。(附长评《失望的人,你可以慢一点》地址

8,另一个故乡 Die andere Heimat (2013)



埃德加·莱兹在这部电影之前,已经以20年的时间拍摄了长达五十多小时的《故乡》三部曲,记述了二十世纪德国近百年的历史,那是以一个家庭的视角完成的壮阔史诗。以这部新史诗作品《另一个故乡》,他继续往前追寻,仍以家庭的视角去重现十九世纪末的涩黯德国。故乡是他创作的内部母题,电影也是在寻找一个贯通德意志民族灵魂的内部故乡。这个故乡不在某一片海陆,而在德国人的精神联接上。

9,鸟的歌唱 El cant dels ocells (2008)



阿尔伯特·塞拉,以沉闷的影像剥去神话、传说的喧哗外衣,以枯燥、乏味的现实细节取代宗教故事,重述了更可信的真实。他朝我们盲信传奇的脸扇了一耳光,很惊人。他的电影不是我们用以逃避现实躲入影像的麻醉剂,而是逼我们掉头重审和接纳现实的死胡同。(附长评《国王也要撒尿的》地址

10,雏菊 Sedmikrásky (1966)



这部电影是“献给精神生活一团糟的人”的。两个少女感到世界很糟糕,便开始了一系列让世界更糟糕的恶作剧,挑衅秩序、欺骗男人、偷窃、破坏、烧毁,却始终一脸无辜、携着清纯。这是一部色彩绚丽、节奏灵乱的讽刺剧,世界再怎么糟糕,在糟糕的脑筋面前,也显得笨拙可笑。女性视角对男权愚蠢世界的内部拆解,也是对历史那强大愚昧传统的无力叹息,你瞧,如今的世界,还不是照样糟糕得要命。


篇幅所限,还有另外九部我喜欢的电影,下次有机会的话,再来推荐吧,这里先附上:


十九部完整资源

资源:http://yunpan.cn/c3NmfWZ3SVt4N

密码:40ec


另外九部不流喜欢的电影名单



【三部动画】未来学大会、一只名叫痛苦的狗、王子与公主



【三部纪录片】欧洲电影史、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普拉切特:选择死亡



【三部短片】乡村医生、十分钟年华老去、玻璃工艺

那么,看了一年,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呢?也来分享一下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50t7qnyb&width=500&height=375&auto=0附:短片《玻璃工艺》




不流·相关好作品

(点击蓝色字阅读)

一部毫不妥协、折磨人的电影

关于漫游的电影

关于雾的电影

故乡是对生活的彻底热爱

罗伊·安德森:寒枝雀静

有喜欢闷片的吗?来拿丨福利


不流,合肥人,一九八四生。写小说,看电影,和朋友开保罗的口袋独立书店。





heilanwenxue

老鹰翅膀两边的羽毛是不对称的

投稿请发至heilan@163.com

加微信好友 heilan8 了解更多黑蓝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