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祝贺!成都理工大学校友黄润秋任生态环境部部长

据新华社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020年4月29日上午经表决,决定任命黄润秋为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是我校杰出校友,16岁考入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25岁博士毕业,26岁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29岁破格晋升为教授,30岁时成为我国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在成都理工大学从教近30年间,黄润秋领导创建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地灾国重实验室”),并且带出了一支拼搏向上、能打硬仗的队伍,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国家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地质工程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带领团队两次独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荣获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学术终身成就奖Hans Cloos奖,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得国家级表彰奖励及以上荣誉并健在的人员)。

从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到享誉世界的杰出工程地质学家,黄润秋始终把自身的进步与母校的发展紧密结合,是母校培养出的二十万学子的杰出代表。







是成理学子,是成理老师,是成理副校长


黄润秋在成都理工大学求学、工作36年,对学校有着“无穷无尽的感情”。





求学

1979年,16岁的黄润秋考入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完成四年的本科学习后,他攻读了本校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提前一年毕业,并继续攻读工程地质专业博士研究生。


▲黄润秋(右二)与其博士生导师张倬元教授

(中间,我国和国际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在野外工作。


1988年,25岁的黄润秋以20万字的博士论文——《复杂岩体力学环境条件下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成为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培养的第一批博士。


▲黄润秋(前排右一)作为我校首届博士毕业





工作

1988年之后,留校任教。一年后,黄润秋被地矿部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2年再次被破格晋升为教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1994年,成为我国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1995年,获得了第二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入选首批国家人事部 “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2007年,被授予国家教学名师称号,并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在成理,黄润秋从一个青涩好学的学生慢慢成长为诲人不倦的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着“圆圆的娃娃脸,常给人一种乐呵呵的感觉”,被师生们称为“娃娃博导”。此后,他陆续担任了成都理工大学地灾国重实验室主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等职务。时光飞逝,不变的是他的认真态度和创新精神。







情系母校

2016年3月,黄润秋到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任副部长,继续兼任了地灾国重实验室主任,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不遗余力。



▲2016年7月,由我校地灾国重实验室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高层论坛开幕。大会主席、地灾国重实验室主任黄润秋回顾了前八届高层论坛召开情况,并期待来自产学研政各自领域的“思享家”们立足专业发展,充分总结归纳,建立体系标准,碰撞出对学科发展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的思想火花。




▲2016年10月,黄润秋为我校师生带来了校庆60周年专场学术报告《工程地质学科:十年回顾与展望》,寄语成理师生一定要坚持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8年5月12日上午,第五届强震地质灾害及后效应国际学术大会暨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地灾国重实验室报告厅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地灾国重实验室主任黄润秋在开幕式上发言。



▲2019年3月,《Nature》杂志撰文报道了我校地灾国重实验室黄润秋、许强及胡伟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该科研成果列为全球研究热点(Highlight)。图为黄润秋、裴向军教授带领团队对大光包进行地质科学调查。




▲2019年9月,黄润秋应邀来母校深入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题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的环境治理》报告,为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提供理论、实践和政策指导。







“我国著名工程地质专家”是这样炼成的


“修理地球,驯服大自然”是黄润秋选定的人生目标,他在不断向这一目标迈出坚实的大步。

我国西部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高山峡谷密布,地质灾害频发,尤其在水电、矿山、高速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中形成的高陡边坡很容易失稳破坏产生崩塌滑坡,这种灾害规模大,机理复杂,防治难度高,是西部大开发急需解决的重大地质工程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黄润秋和他的科研团队就开始了对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灾害防治分析技术的探索。





主持60余项重大项目



为了不断向目标迈进,经过近15年的艰苦探索,黄润秋团队终于完成了《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研究。这一成果提出了以“地质过程机制分析量化评价”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体系,形成了“复杂岩体结构精细描述和建模”“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模式及变形稳定性评价方法”“地质灾害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三大支撑技术。

2001年起,黄润秋带领团队开展了这项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先后在地质灾害防治、资源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近100项工程中得到推广,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如2005年初,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城后山出现整体滑坡的明显迹象,古滑坡体加剧变形,如果发生整体瞬间下滑,整个丹巴县城近5000人的生命危在旦夕,大渡河面临被堵塞的灾难,情况非常危急。危急关头,黄润秋率团队火速赶到前线指挥抢险工作。他们运用其研究成果,实施了前缘堆载,锚索加固和后缘防水的应急处治措施,经过数月努力,成功地使滑坡体趋于稳定,为打赢“丹巴县城保卫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黄润秋先后共主持和参与过我国西部地区60余项重大水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其中包括长江三峡工程、向家坝水电站、岷江紫坪铺水电站、九黄机场等,先后荣获国内外数十个重要奖项,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守护大地安宁的卫士。


▲2015年,黄润秋带领973计划项目团队考察黄河拉西瓦水电站





10年内两度问鼎“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06年1月9日,黄润秋领导的科研团队所完成的《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在灯火璀璨的人民大会堂,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他代表团队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了大红的获奖证书,时年42岁。


▲三代成理人共同托举红灿灿的集体成果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后,黄润秋第一时间带队赴震区开展地质调查。

由于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点数量巨大,分布范围广,且多数分布在高山峡谷和陡峭的斜坡部位,现场调查难度极大。科研团队先后无数次赴灾区进行灾害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中途还有多人受伤。不仅调查难度大,随后进行的研究难度更大。


▲2008年9月,黄润秋在地震重灾区绵阳考察灾害防治工作


▲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润秋在北川指导抗震救灾救灾工作


因为汶川地震发生在地形和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龙门山区,成灾机理异常复杂。为了找出成灾规律,他带领科研团队坚持了长达5年的现场监测,采集试验数据超过10000组,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耗时数年之久,最终完成了《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研究。

他的震区生态修复建议报告,得到了时任中央领导人的批示;他历时多年完成的地质灾害研究,也让他再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时光如梭,刚好9年整,2015年1月9日,几乎同样的一幕再次上演:当时身为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的黄润秋及其团队奋战6年取得的独立研究成果《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还是在人民大会堂,他再次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获奖证书。


▲黄润秋作为代表在人民大会堂领奖


▲问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合影


51岁的黄润秋成了四川省两度问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第一人。




“我做了三件大一点的事”



黄润秋获得荣誉数项,如“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突出贡献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际工程地质协会‘RichardWolters’荣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霍英东奖”“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可能影响二十一世纪中国的100个青年人物”等奖项及荣誉称号。



▲2018年,黄润秋获IAEG学术终身成就奖,全球仅22人获此殊荣。


在总结工作历程时,黄润秋却精炼地只概括为三点——他认为自己做了三件大一点的事:第一件事就是继承和进一步发扬了老一辈创立的学科优势,建立了地灾国重实验室;第二件事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件事是培养了新的一代学术团队。黄润秋曾在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撰写的发言稿《坚守人生的追求与信念》中提到:

(向下滑动查看文章内容)

学术团队是一个学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越是高水平的学科越需要有优秀的学术团队。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特别庆幸的是自己身处一个和谐包容、团结创新的团体中。

我校地质工程学科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形成了以张倬元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 老一辈地质工程学术团队。他们不仅奠定了我校地质工程重点学科坚强的基石,而且以博大的胸怀,甘为人梯,奖掖后进,培养和造就了这支严谨求实,勇于创新, 不断开拓,奋发向上的科研和教学团队。

老一辈带头人有很高的战略眼光,花了很多精力在团队建设上,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培养上,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刚刚获得博士学位时,自己曾想换换环境而打算离开学校,其时张倬元先生正重病在院,当我去看望他时,有些犹豫地说出自己的这一想法。正在病榻上的张先生一听就急得撑起身来,拉住我的手,难过地差点流出泪来。我当时既感动又羞愧,打消了离开的念头,专心一意地融入团队的共同发展中。

90年代中后期,当自己也逐渐成为团队的领头人后,我深切领悟到老一辈学者在团队建设上的博大胸怀,深刻认识到“团队”和”团队意识”对学科发展的极端重 要性;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团队理念,这个理念就是:对自己要讲奉献,对别人要讲宽容。

人这一辈子讲奉献是很重要的,我坚信:一个人有时会吃些亏,但如果他 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社会、奉献给集体、奉献给别人,那他总有一天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讲宽容,就是团队成员,尤其是带头人要有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的心 态。

团队不只是让别人成就自己,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人成就团体。团队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而人总是有缺点的,不能只看其弱点,用人要用其所长。每当提起 一个人时,我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他有什么长处,哪怕他有一些毛病,但只要有利于学科的整体发展,就要大胆引进、放手使用、努力保障他们发挥作用。

团队的带头人要有协调能力,要让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在这个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要把他们的命运和整个团队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有战斗力了!

这些道理,讲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困难的。开初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阻力,也有人心不稳的时候;但我们努力地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做了,去实践 了;很快,我们就把队伍稳定了下来,并从追求数量,进入到了提高质量的良性发展阶段。

正是靠这样的理念,近十年来,尽管老一辈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逐渐退出教学科研一线,但我们又逐渐凝聚和形成了一支很有战斗力的年轻一代学术群体。







是成理人,是地质人,更是多党合作领域的有心人


黄润秋不仅是地质人,也是多党合作领域的有心人。




党外人士



2007年至2008年,他先后当选为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和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他意识到,中国特色的政党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于是他带领社四川省委充分利用政协提供的参政议政舞台,紧紧围绕事关全省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言立论。

特别是他发挥自己的专长,把政协、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职能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取得了履职和本职多赢的成果。

如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按照中共四川省委的部署,带领社四川省委把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作为履行职能的首要任务,大力开展灾情调研和建言献策,从省政协和九三学社的角度先后上报了大量有关建议。

其中,他带领九三学社一批专家完成《关于汶川地震灾区生态修复的调研报告》,温家宝、回良玉等时任中央领导,分别在这份报告上作出批示,直接用于指导汶川灾后重建,社四川省委也因此在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表彰大会上荣获“建言献策优秀成果”奖。

作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黄润秋,就任生态环境部部长后,也成为自1972年傅作义辞任中国水利电力部部长之后,48年以来第3位党外人士出任的部委正职。

在生态环境部工作期间,黄润秋还担任过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副组长、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第9检查组组长等职务。2019年9月29日,黄润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70年来,我国生态保护监管体制由过去的从属到现在的独立、由分散到系统,尤其以2018年组建生态环境部为标志,形成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





人大代表



▲2015年,无人机首次“飞”入两会,黄润秋携航拍议案进京


2019年3月11日,黄润秋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题为《以法治利器严惩环境违法》的大会发言。他指出,当前生态环境领域违法问题依然突出,是因为生态环境违法成本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致使违法者收益远远大于成本或者代价。


▲2019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这是黄润秋委员作大会发言。(新华社记者饶爱民 摄)


2019年5月,黄润秋曾在学习时报发文称,中共十九大以后,民主党派被赋予了更高的政治责任和更大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民主党派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政治历练,提高政治修养,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他提出,要当一个人格高尚的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从何而来,自己的学识、能力固然有个人努力的因素,但根本上离不开组织和人民的培养,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奉献,品行修为要端正,做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堂堂正正,不做两面派、不搞小圈子、不玩小动作。同时,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与国家的需要、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不断地追求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未来,可期


近期,黄润秋已多次主持召开生态环境部相关会议。

4月13日和20日,黄润秋两次主持召开生态环境部疫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4月24日,新任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新修订的《中共生态环境部党组工作规则》。黄润秋列席会议。4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了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2019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与研究处理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 

……

黄润秋曾与人分享自己工作体会时谈道:“是国家培养了我,是学校培养了我,是我身边无数我知道和不知道的老师、同事、学生成就了我。我除了努力工作,无以为报。”


黄润秋:汉族,1963年8月生,湖南长沙人,九三学社社员,1988年9月参加工作,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


▼ 个人履历及主要学术贡献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 1979.09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学习

  • 1983.07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

  • 1986.02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博士研究生

  • 1988.09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教师

  • 1989.04成都地质学院副研究员,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副主任

  • 1992.11-2001.10历任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主任、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成都理工学院院长助理(1992.12评为教授;1993.12聘为博士生导师、1997.11当选九三学社四川省副主委)

  • 2001.11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九三学社四川省副主委

  • 2007.05九三学社四川省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2007.12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2008.01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2014.01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2014.05)

  • 2016.03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主委

  • 2017.12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席

  • 2018.03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席

  • 2020.04生态环境部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席

  • 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2016.03辞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 

▼ 学术研究领域及主要贡献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岩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由于我国西南地区所处的特殊地域地质环境,岩石高边坡稳定性问题非常突出,对大型工程建设,尤其是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构成关键制约和重大影响。从80年代中后期承担黄河上游拉西瓦水电站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和三峡工程库区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起,他就开始了对岩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技术与方法的探索与开拓。90年代,他先后承担了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澜沧江小湾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岷江紫坪铺水电站、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九黄机场高填方体边坡等大型工程的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和相关的国家科技攻关任务。通过多年结合工程实践的不断探索,在深刻认识中国西部地区特殊地质环境条件形成机理及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以“地质过程机制分析-量化评价”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体系,和以“系统工程地质分析”为主体的评价方法和应用技术体系。这一学术思想的核心是以复杂岩体结构精细描述和地质模型建立为基础,以高地应力环境下河流下切及人工开挖等强卸荷条件下的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为桥梁,以阐明高边坡变形破坏的演变过程及其地质-力学机理为核心,从而实现高边坡变形稳定性评价与基于变形控制理论的支护措施优化。在这一学术思想体系下,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岩石高边坡发育动力学过程的三阶段理论,即伴随开挖或河谷下切过程受应力释放控制的岩体结构表生改造阶段、受特定结构条件控制的时效变形阶段和最终的累进性破坏阶段,并认为岩石高边坡的稳定性控制和支护措施设计关键是将变形控制在表生改造或时效变形的初期。多年的实践表明,这一基本理论符合西部地区岩石高边坡问题实际,得到了有关勘测、设计及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的认可。这套理论和工作体系先后运用到30余项工程实践,尤其是被西部地区目前已开工建设和进入施工准备的三大水电工程—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澜沧江小湾水电站的预可研、可研和施工等不同阶段所采纳;通过前后持续近10年的研究工作,回答了不同阶段与高边坡稳定性有关的若干重大技术难题,为工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这一领域成果获得了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另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三峡库区及西南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崩滑地质灾害是我国西部地区和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的重大环境地学问题,不仅带来重大损失,而且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80年代中期以来,他先后参与了包括鸡扒子滑坡、溪口滑坡、岩口滑坡、宣汉滑坡等著名灾难性崩滑事件在内的20余项地质灾害勘测、评价与防治工作。90年代中后期,他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中国西南地壳浅表层动力学过程与地质灾变效应》的国土资源部重点前沿研究项目,并承担了三峡工程库区与重大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的一系列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土资源部专项研究计划。通过这些工作,基本查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引发地质灾害的内外动力地质条件,总结了西南地区崩滑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崩滑地质灾害形成的机理模型,尤其是蠕滑-拉裂-剪断三段式模式、软弱基座“挡墙”溃屈机制、强降雨条件下空隙水压力“顶托”机制等的提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他结合三峡库区的实践,重点探讨了降雨和库水诱发滑坡的预报模型和预报判据问题,在深入的现场原λ观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饱和-饱和渗流过程的降雨诱发滑坡机理;结合现代数值模拟技术和动态跟踪反馈分析,建立了针对滑坡变形和稳定性预测的GMD模型理论和相应的技术方法,将其应用到三峡水库蓄水初期典型滑坡变形和失稳趋势预测,取得成功。在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方面,他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风险管理技术途径与实施方法,并率先倡导了GIS技术的应用。上述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80年代初期他开始将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滑坡地质灾害机制分析;1995年以后,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逐步形成了一套从复杂地质结构建模,到复杂介质性态和复杂地质环境模拟,最后实现地质灾害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成果先后运用于数十项滑坡和边坡工程。他还将非线性理论引入地质灾害分析,从非线性自组织的角度建立了崩滑地质灾害形成过程与机理的量化描述,提出了基于突变、协同等理论的系列灾害预测模型。上述成果推动了工程地质评价从定性走向量化,获2004年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感谢黄润秋为母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为坚守人生追求与信念的黄润秋点赞!

  @成理人,加油! 



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网站,新京报旗下微信公众号“政事儿”,环保圈,中国科学报社旗下微信公众号“科学网”,中国经济网,第一财经,镜面,成都理工大学官微,成都理工大学新闻网


往期推荐




转载自成都理工大学官方微信

编辑|李琪瑶

责任编辑|栗佳玮

成小理全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