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3岁考上福建师大中文系研究生,舞文弄墨近四十载,林焱当过编辑、作家、文艺评论家、教授,也积极投身各类文化活动,最常见的,就是被各级部门、各类单位请去开讲社坛,张扬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最近,他刚刚应省图书馆之邀,做了一场关于“福建女神崇拜与传统文化”的讲座,听者甚众。“这其实是个社会学话题。一直以来,文史学家罗列了那么多女神,却没有告诉大家,为什么有这么多,而且福建女神多为平民出身,这是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林焱这堂讲座,被主办单位全程录制,还整理成2.5万字的口述稿请他修正,连日来他都忙于此事。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准确地形容自己,林焱说:“杂家。”除了研究领域特别宽泛,还与他的个人兴趣爱好有关:他喜欢一切与文化相关的事物,包括收藏、旅行、影视等。有人说,他爱玩,会玩,竟然玩出了思想,玩出了文化。“这事情挺好玩。”成了他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也因此人送外号“老顽童”,永葆乐观积极的处世心态。
▲林焱
文学艺术的发展,不仅需要创作的繁荣,也需要评论的振兴。在20世纪80年代,“闽派批评”强势崛起,为数众多的闽籍批评家同时跻身文坛,登高而呼,雄辩滔滔,许多重大命题的确立隐含了他们的思想贡献。这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1985年1月福建省文联在福州出版《当代文艺探索》创刊号。
林焱正是该刊物的主要编辑之一。这本杂志甫一诞生,便亮出了“闽派批评”的旗帜:其编委除了来自本省的许怀中、魏世英、孙绍振、刘登翰、林兴宅、杨健民、王光明、南帆等,还囊括了在外省工作的大部分闽籍著名评论家,他们包括来自北京的张炯、谢冕、刘再复、何振邦、曾镇南、陈剑雨和陈骏涛,以及来自上海的潘旭澜和李子云。
这是“闽派批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集结,在此后近三十年,亦不曾重现过如此整齐、壮观的阵容。来自省内外的这些编委多数是中年以上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在各自领域已建树颇丰,因此他们的号召力自不待言。
当年,王蒙曾经对文学批评发表过一个颇具影响的观点:“闽派批评”堪与京派、海派呈三足鼎立之势。南帆认为,籍贯、地域文化渊源、历史机遇——“闽派批评”命名的依据显然是三种因素的相加,尽管三者意义并不相等。然而,这个命名之所以流行,显然得益于几次影响广泛的批评实践。没有批评实践的支持,种种人为的舆论吹嘘走不了多远。“必须补充的一个事实是,福建省文联上世纪80年代创办的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探索》为‘闽派批评’的登场提供了重要舞台。”
▲林焱
林焱表示,《当代文艺探索》成为当时中国三大文艺理论刊物之一,有“北思潮,南探索”之称。围绕在这本刊物的闽派文论家,虽然在写作风格和精神立场上各不相同,但多数是80年代以来的文学新思潮的积极推动者,因此,求同存异是《当代文艺探索》的基本姿态,也是这本杂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推动“闽派批评”形成“集结号”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文艺理论研究者,林焱在繁重的编务之余,勤恳笔耕,推出一系列小说形态研究的论文,比如《论怪诞小说》《论纪实小说》《论寓言体小说》《论新笔记小说》《论组构小说》《论反小说》《论诗体小说》等,在国内批评界逐渐声名鹊起。
他不仅研究小说,自己也创作小说、散文。《当代文艺探索》后转为文化普及刊物《文化春秋》,再改为《散文天地》。在此期间,他搞理论研究,以1个月1万字的篇幅出成果、刊发在学术界;创作小说、散文,一个月交出2、3万字,散见于中短篇小说选刊、公安文学刊物等。
▲《范式与流变:大众文化的传播》
90年代中期,喜欢尝鲜的林焱“一不小心”成为福州第一批网民。当时,曾是中国互联网行业领跑者的瀛海威公司派人来到福州,进入机关单位推广其互联网业务,碰了钉子后辗转找到林焱,他当即拍板决定安装一台上网设备,“尽管速度很慢,能访问的网站也十分有限,但这无意中开启了我的视野,从此我研究领域转入多媒体、数字化。”
现在,他已经很习惯网上阅读,一天的网上阅读时间甚至是8个小时、10个小时。早上起床,他的第一件事是先去网上下载图书。在图书下载过程中,他开始阅读,或者出门办事。林焱说,他的网络藏书已经超过2T的量,这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据”,至少是他家两三万本的实体书的几万倍。除了各种格式的书籍,还有数不尽的影视资料,为此他买了数十个硬盘来存储,保守估计也得超过40T的数据量。
林焱认为,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因此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引人深思。
▲《当代文艺探索》创刊号
林焱喜欢收藏,早年在闹市地摊上转悠,买到一个清朝古钱币真品,刻有“宝福局咸丰通宝背壹百”等字样。这不是一般的钱币,准确地说,在钱币铸造史上,福州铸的铜钱最大,就是这枚,达到七公分大,和福州流行的光饼一般大小。
林焱告诉记者,2009年在北京举办的嘉德国际拍卖会上,这种“宝福局咸丰通宝背壹百”曾以196万元成交。不过,“宝福局咸丰通宝背壹百”有不同的品种,高价拍出的是传世孤品,而林焱手中这件则另当别论。
玩过古钱币,他一直想弄明白,这钱是在哪里铸的?清朝时期福建银行“宝福局”在哪儿?铸造过全世界最大的铜钱的铸造厂地点在哪儿?
兴致来了,说查就查。林焱从电脑的海量信息里搜到一张相当详细的地图,尚宾路与鼓东路的交叉处的东边,标明是宝福局准确的官方机构地址。也就是在开元寿门前通道的右侧。他又从《皇朝掌故汇编》中找到福州大量铸钱的背景——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声势浩大,咸丰皇帝军费开支窘迫,命令各省大量铸钱,甚至把寺庙大钟都熔化铸钱。宝福局的特大钱币就是这么铸造出来的。
再举一例。闽东一带传说着很多甘国宝故事,在闽剧、评话中是个传奇式人物,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进入二十世纪,有两个作品让甘国宝声名重扬。2006年,中央电视台和福州电视台合作,根据作家北北《三坊七巷》一书拍摄的同名电视系列片,第四集“文儒坊里的武将”讲述的就是甘国宝,该片在中央台多次播出,让甘国宝大露了一回脸。2007年,福州五彩动漫公司制作动漫片《甘国宝》在福州电视台播出,这部动漫片虽远不如纪录片《三坊七巷》的分量,但采用了评话说书的表现形式,甘国宝重吐乡音。
纪录片和动漫评话播出后,林焱和一些朋友多次谈论甘国宝是历史人物还是民间传说。较真的他回家打开电脑,查了《二十五史》、628卷本《清史稿》、《台湾通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卷》等典著,均没查到甘国宝的记载。
▲林焱
“幸好在大数据时代,查资料不再是难事。”林焱说,还有一部非常庞大的历史资料《清实录》,本名《大清历朝实录》,是清代历朝的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算是最原始的史料,等于是清朝宫廷的档案汇集。全书一共5000万字,终于在这部书里查到如下三条记载: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十七日,“调福建海坛镇总兵甘国宝为台湾镇总兵”;
乾隆二十六年正月十七日,“以福建台湾镇总后甘国宝为福建水师提督”;
乾隆三十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以福建台湾镇总后甘国宝变广东提督”。
这一段史料读下来,“除了知道甘国宝担任过什么官之外,真应该有更多深入的探究,了解并重新书写甘国宝的传记以及有史实依据的叙事文艺作品,不至于只有甘国宝和他的表姐斗嘴的那些唱词能成为民间记忆。”事后,林焱撰文如此写道。
面对多媒体、数字化的现代社会,林焱敏锐地发现,记忆与重构这个城市的文脉,又添了一个新的难度:我们必需留心这个文化形态的转捩与邅变。“我们眼前发生的这种变化,必将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一样, 对文化成果进行一次新的汰选,也对文化人的写作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他说,我们有责任将福州的文化传统积累、文化精神积淀进行一次重新编码。在这种“转码”的过程中,在新的语境中,也正好可以进行城市文脉的重构。
在林焱看来,北北的《三坊七巷》无疑是一件成功的书写,成功的重要证明是电视系列片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年度纪录片十优作品。“在电视片中,依姆讲述了祖辈克俭兴学的家风。我们很愿意看到,重建过的三坊七巷,仍然流传着这样的文脉。”
中央提出,“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林焱强调,传统文化不能只当作标本或化石,只作为陈列品、展览品。许多保存在民间、保存在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是活体,具有新的生命力。关键在于传统文化的承载者要不断增强时代意识,形成更好的文化生长条件,促进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林焱说,2014年,龙岩拍摄的客家题材电影《衍香》首次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也是传统的土楼文化焕发新生的绝佳注解。
▲林焱
在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开课,林焱上的最受欢迎的课程是“先锋文化”。学期结束,到了交作业的时候,他让学生天马行空去创作,交来带有“先锋艺术”标记的作品。
林焱喜欢无拘无束的师生互动。记得有一次,有个男生将自己失恋的经历和糟糕的情绪铺陈在电子报纸中,还配了一首《猪之歌》的背景音乐,读完编排其间的文字,才得知创作灵感来自生活真事:恋爱多年的女友因特殊缘故不得不分手。这种复杂的痛苦之情,被男生用一种戏谑诙谐的黑色幽默表现形式传达出来,不禁让林焱拍案叫绝,当即打了高分。
还有一个女生,来到林焱跟前,猛然将左脚翘到讲台上,指着脚面说:“这就是我的作业。”林焱起先吓一跳,定睛一看,原来这位女生把抽象派的图案画在十个脚趾头上,形成一组趣味盎然的时代表情,“的确蛮有想法。”
类似这样新奇的作业,林焱看过不少,也给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独立思考、自由创作的“天窗”。他在论著《范式与流变》中写道:“大众文化的传播,其信源不是文艺,而是生活;不是生活在文艺作品中的显现,而是生活的本身,是文艺作品在现实生活中引发的现象。”
林焱自称是个“吃货”也是个“玩家”,旅行了包括亚洲、欧洲、非洲、澳洲的十几个国家,虽不算多,但他也足够拿来当做“谈资”。有人说,林焱成为玩家,不是因为他去的国家最多,而是因为他玩得有些与众不同,玩出了文化,玩出了思想。
▲林焱
因为年龄关系,他的大多国外游还是跟团,但却不是走马观花型,应算是“文化之旅”,他感兴趣的细节多半是大多游客所不在意的。
每次出国旅行之前,他都会先深入研究旅游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对着地图仔细查看,再凭着记忆在目的地溯源。有一回去参观埃及卢克索神庙,林焱出发前特意看了著名影片《尼罗河上的惨案》,因为这里是影片的主要取景地之一。然后,他走进这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物,来一次探秘之旅。去罗马,他不忘在手机上拷上《罗马假日》,每到一个景点,拍下照片,再和影片一一比对,好似与奥黛丽·赫本同游了一次罗马,其中的乐趣自是妙不可言。
林焱的旅行带着“文化眼”,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他和一般的游客不同,关注更多的是有文化的细节,比如方尖碑。方尖碑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后来,方尖碑从埃及传到了欧洲,与那里的文化相结合,再从罗马往西欧,一直传到美国。林焱到过梵蒂冈的方尖碑、法国协和广场的方尖碑,还有美国华盛顿国会广场的方尖碑。“很多人不知道方尖碑有何意义,它其实是记载着文明的传承过程。如果有机会,来一次以方尖碑为线的主题游是非常有意思的。”
每一次旅行回来,对林焱来讲,并不意味着旅行就此结束,他会把与旅行有关的影像、图书等资料找来看,再回味一番。他电脑中存放的关于埃及旅游的纪录片就有140多部,到这些地方去过之后再看这些资料,感觉自然不一样,“甚至比真正的旅游更来得快乐”。
回归“文艺评论”老本行,林焱建议,当下的文艺评论,可以与城镇化建设及文旅、文创产业相结合,突破文艺圈的边界,发挥其对社会、产业的激活作用。同时,要大量欣赏文艺作品,成为“杂家”,多阅读古今中外的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著作,面向公众,引导、培养、提升其审美鉴赏能力。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发布渠道、传播手段等都发生了变化,评论家不妨多写作即时性、感悟式、印象式的批评。
▲林焱在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