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叛徒」冯大辉坐在阿里春晚现场

三表龙门阵 三表龙门阵 2019-12-18

今天看到冯大辉写的文章——我在阿里 20 周年晚会上都想到了什么

 

非常感动之余决定无耻的蹭他一波热度。

 

这是阿里20周年所有同题作文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篇。

 

为什么?

 

外界给冯大辉的标签就是「阿里的反叛者」、「立场顽固的批评家」。冯大辉出走之后,和阿里方面抵牾甚多。甚至坊间传言,马云要逮着冯大辉给他一顿炮拳教育。

 

故而,当冯大辉出现在阿里周年春晚现场,并写下纪念文章时,人们是错愕的,违背心理预期的。

 

我当时在朋友圈写到:「阿里20年声势很大,连冯大辉先生都亲临现场了,我仿佛看到了一部电影的大结局,少林与明教和解了,曼德拉放下了仇恨,里根握上了戈尔巴乔夫的手……祝越来越好吧,造福全人类。」

 

那么,当冯大辉坐在阿里春晚现场,给我们局外人的启发是什么呢?

 

首先是,母体情结

 

中国人都有「寻根文化」,越到中年越甚。人们总有一天会思考自己从哪来,到哪去。


老同事的一封邀请函,拉回了游子的心。我想当冯大辉看到函件时,耳畔回荡的一定是费翔的那首:「天边飘过故乡的马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只有到了现场,只有汇入集体的海洋,才能出现共情,才能出现「记忆共同体」。那些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的青春岁月在脑海里呼啸而过,不由得浑身打摆子。这就是寻根的意义,这就是母体情结的效能,只有亲历者才懂。

 

当你回到母校,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看她的温柔善良,你也会懂的。

 

其次是,你所见的并非真实的。

 

按照咱们所想,冯大辉和阿里应该是老死不相往来,这符合快意恩仇的传统想象。

 

但你要知道,大公司有大公司的胸怀,阿里的胸怀理应比大公司更大。

 

你也要知道,批评者有批评者的正念,批评者亦是建设者。

 

当两厢都有气度,那就不存在大众想象的,你打我一拳,哼,我再也不和你玩了。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林外的啄木鸟更治愈。大企业应该给跳出规制外的批评者通行证,而不是逮捕令。

 

很多人的意识是,在一家公司干过,就不该对老东家有微词。

 

我们需要达成的共识是:只问批评道理几何,而不纠身份几多。

 

能做到这点的,都是伟大的。


腾讯未对批评者吴军有芥蒂,阿里把批评者冯大辉视为座上宾(反倒是一帮评论家跳的欢实),这也是他们伟大而不同于一群宵小的原因吧。

 

最后要说的是,中年人与世界的和解。

 

战斗未必应该是中年人的唯一选项,人往往越老越在意那部分外界释放出的善,开始痴迷流连人间,像夏花一样绚烂。

 

譬如冯大辉就在文中说,他有了阿里数年工作的积累,才不至于现在为钱发愁,阿里分享财富的理念,又造福了一群又一群冯大辉。

 

这就是一个企业能释放出来的最光辉的善,比任何口号式的价值观更实际。

 

结合他在DXY不愉快的工作经历,这种共创共富的理念应该更让他感慨万千。

 

而从阿里走出去的人,创业的人,一定会把这种理念带进管理中,正念传播的就会更远,让那些蝇营狗苟的事变得更少,藿香正气,有益身心。

 

要说的就这么多了。

 

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在一个规模很大的企业工作过,少了一些跌宕起伏的经历不说,更重要的是,我没有记忆共同体,没有一个场合能让我坐在台下想起烽火燃烧,残酷又壮烈的岁月,没有看着身边围坐的年轻人,领悟传承的那种感觉。

 

我好羡慕坐在阿里春晚现场的冯大辉。


你还可以看:

「冯大辉拒绝法」的现实意义

男篮有病,韩寒有药

组了CP的腾讯与阿里让我老泪纵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