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如何应对全球化?
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近百年来已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质,其创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全球化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国内纪录片市场已发生了重大变革,少数民族纪录片也随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梳理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分析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最后对其全球化发展提出策略。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3年,“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首次将摄像用于田野调查,历时三个月,拍摄了关于苗族生活的影片。3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中央电影摄影场和中国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了多部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表现了蒙、藏、回、苗、彝等少数民族群众的抗战情况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貌。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间,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成为加强民族沟通、建立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艺术形态,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时期创作的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包括《欢乐的新疆》《西南高原的春天》《中国民族大团结》《佤族》《凉山彝族》《鄂伦春族》等。这些影片记录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民族同胞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新生活,表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虽然因为意识形态的要求有着明显的政治宣传色彩,但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少数民族影像资料。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文化创作的繁荣,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也随着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批深蕴人文内涵和文化品格的纪录片在国内外电影电视节上陆续获奖。这一时期少数民族记录片的代表作有《摩梭风情》《傈僳欢歌》《塞外牧歌》《绿色的墨脱》《彝族的婚礼》等。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新纪录运动的兴起,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很多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开始将镜头转向少数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记录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生活状态及文化传统。《龙脊》《三节草》《最后的山神》《神鹿啊神鹿》《马班邮路》《八廓南街十六号》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进入21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进入多元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坚守、经济发展、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纪录片相继问世。部分制作精良的纪录片甚至进入电影院线,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收入。从2004年的《德拉姆》到2015年的《喜马拉雅天梯》及2017年的《最后的沙漠守望者》,新世纪以来的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正在获得越来越多普通观众的关注。
(一)少数民族文化主题纪录片中的虚与实
中华民族孕育了广博精深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更是极具特色,他们的文化、习俗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积累中,形成了大家都约定俗成的规矩和对自然万物的崇拜,成为纪录片取之不竭的素材库。
少数民族文化主题的纪录片中,虚与实的结合最为精妙。每一个文化想要找到对应的习俗很难办到,有一些文化无需过多阐释,村寨中妇女的一句歌词,老人的一声吆喝,就能完美呈现。因此,在叙事策略上,少数民族文化题材的纪录片应以人物、事件为引,人物、事件叙述完成后又升华到文化的精神内涵上,不宜用单纯的阐释手法来叙事。
除此之外,此类纪录片的虚与实还体现在真实性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聚居村寨不得不面临着现代商业化的改变,很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年迈的传承人逐渐消失。正是因为如此,少数民族纪录片在故事架构时,也需要虚与实的结合,也即“情景再现”,目的是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完美地结合起来。
《山脉人脉文脉》系列纪录片中,最突出的便是其虚实结合的叙事风格,它用在村寨中发生的小故事无形中将整个村寨奉行的文化习俗全盘托出,每一个细节的打磨、故事的衔接都别具匠心,且能不违背现实情况的将村寨中最古朴的故事呈现出来。
(二)少数民族文化纪录片中的点、线、面
少数民族文化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涉及精神层面的文化传统,并没有确切的事物可以进行叙事,所以在少数民族文化纪录片中更重要的是要找准叙事结构中的点、线、面。以故事、人物为切入点是少数民族文化主题纪录片中常用的叙事手法,再用时间、事件将人物、故事连接成叙事线,再由这些叙事线构建出整个纪录片所反映的文化主题,从而让这个纪录片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从叙事结构上来说常用的有两种:一是中心串联式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整体叙事线的把控。在叙事线中不断加入故事点,并最终让其丰满的呈现出完整的主题结构。系列纪录片《山脉人脉文脉》中有关贵州从江县岜沙苗寨的叙事结构就是以整个村落的四季变换为时间线,以村中寨老作为主要人物,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的讲述,让整个苗寨的文化、精神、内涵不断深入,中心思想格外凸显,这也正是中心串联式叙事结构的主要优点。
二是板块关联式叙事结构,其首先是将整个叙事主体分为相互有关联但又相对独立的板块,这是在很多人文纪录片中常用的叙事结构。从叙事主体出发,由面向点不断扩充,不断加深,这样的叙事结构能使整个叙事主体的内容更为清晰。
(三)少数民族文化纪录片中的叙事技巧
一是在叙事节奏上,纪录片中观者对叙事结构有着直接的感受。纪录片要求所呈现的内容真实性而不是虚构、刻意编排。因此在纪录片的整个过程中故事的节奏显得尤其重要。《山脉人脉文脉》中,关于整个“秋千节”的准备工作叙事节奏非常紧凑,却仍然在整个准备工作中穿插了稻田捉鱼等小故事。
二是叙事层次上,营造纪录片丰富的叙事层次,需要对叙事主体的细节部分加强把握,从人物个体到故事细节、环境变化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细致刻画。但整个故事中也需要“粗处理”叙事情节。对“如何做到既不刻意‘雕饰’生活,又使带着‘毛边’的生活更具鲜活味,从而制作出那种既‘深刻’又‘好看’的纪录片”的问题解答就成了指向纪录片构成的基本策略。
三是白描叙事,系列纪录片《山脉人脉文脉》是以白描的手法勾画出的一幅传统村落的生活场景。它在画面的拍摄中,采用淡彩渲染,以求新意,意在体现传统村落的历史厚重感,追求并且保持在真实自然的氛围中流露思想情趣。
随着全球化经济飞速发展,各个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产品市场面临着“千帆竞发,互争雄长”的激烈局面,少数民族纪录片在当今浪潮下该何去何从:“如何进行内容生产?”“如何谋求营销策略?”“如何培育创作人才?”“如何创新传播平台?”......这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内容生产策略上。内容生产是少数民族纪录片国际化发展的第一步,当然,这也是最核心的环节。内容上首先要放眼国际化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从全球化视角深入挖掘与解读民族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紧随时代步伐,吹响时代号角。其次要探索国际化表达,传播好中国声音。少数民族纪录片展应具有世界眼光,从纪录片选题、叙事、制作等方面不断创新,打破固有模式,寻求国际化表达技巧与方式,放眼全球打造文化精品,着重关注那些全世界观众拥有共鸣的话题或事物,选择适合国际传播的题材,增强与世界对话的能力。在叙事上要打破以往平铺直叙的方式,多尝试故事拼接或碎片化叙述,镜头间快速剪切,场景大跨度变换,悬念巧妙设置等手段运用,符合浅阅读时代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要尝试国际化合作,打造民族艺术精品。
二是人才发展策略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少数民族纪录片人才。比如与高校紧密合作,如聘请国内外纪录片大师亲自授课,引入国内外商业项目推动课程教学,举办少数民族纪录片大赛等,也可以建立与国际市场对接的人才培训机制,在社会上开展各类高端人才培训计划。同时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纪录片人才成长。
三是营销传播策略上,核心是积极推动湘西少数民族纪录片国际化商业运作模式、探索国际化融资渠道。必须吸收、借鉴国内外最流行的融资模式,广纳资本,为少数民族纪录片精品创作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可以尝试国内外最流行的方案预售、众筹等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国际化市场运营,中国纪录片市场正进入黄金时期,湘少数民族纪录片应抓住机遇,寻找合作商机,发展壮大实力,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与竞争力。比如,把脉市场,深度调研。尝试各类市场化运营模式,涉猎到整个纪录片产业链条,如植入商业广告、走入院线、设计衍生产品、跨界合作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繁荣纪录片创作。
参考文献:
1、《全球化视阈下湘西少数民族纪录片发展策略研究》,张睿
2、《多元话语中的少数民族形象:基于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分析》,许光
3、《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发展概述》,王安婷 崔颖
4、《论少数民族非遗纪录片的文化空间建构》,唐元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Ana Vinuela : 法国电视纪录片生产_政策干预和质量评估(四)
央视副台长孙玉胜:从《东方时空》到抖音快手,谈纪录片真实感的力量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编辑:N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