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腾讯视频朱乐贤:拍纪录片不再是“赔钱赚吆喝”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纪实观察 Author 蒲成
从央视到腾讯视频,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到“风味人间”IP系列的打造,转身互联网大潮的朱乐贤,不仅在找寻一个纪录片创作者在时代中的位置,也在试图摸索重新定义中国纪录片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从1999年进入央视担任《纪录片》栏目编导算起,现任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总经理的朱乐贤,已在纪录片领域工作了将近20年。在两年前的纪录片人转型热潮中,他是最早“吃螃蟹”的那一波人。回想起当年的决定,他显得很平静,他自己这么做是“希望做一些新的尝试,希望有更多的一些变化,或者说在新的趋势出现的时候,希望能够把握这个趋势”。
这位中国纪录片界的干将,经验丰富,目光独到。在与“纪实观察”(ID:jishiguancha)的对话过程中,真诚而坦率,甚至还有那么一丝内敛。
产业化趋势,要看到,更要抓到
从小众偏好到向阳发展,中国纪录片产业化的步伐在这几年里明显提速。根据《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纪录片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规模已超百亿,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难以估量。而在2018年,纪录片的网络点击数据早已刷新纪录。短短的几年间,中国纪录片产业不论是作品的数量、类型、播放时长,还是社会影响力、市场商业价值都迎来了一波爆发式地增长。
回看这个关键节点的进步,朱乐贤认为:首先这些年的积累,使纪录片产业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快速的发展;其次好的政策环境和政府扶持,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最关键的是市场“看到了能够收回成本,或者说能够盈利的可能性”,拍纪录片不再被认为是“赔钱赚吆喝”,而是一门有利可图的好生意。
不过,在纪录片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还掺杂着许多新的时代要素。新技术的涌现、网络渠道的更迭、年轻受众的崛起、商业资本的入局……这一切是机遇,亦是挑战。
“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这种碎片化的观看成为趋势。”
朱乐贤着重强调了年轻用户观看习惯的变化。互联网的主体用户是年轻人,习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通过移动端来观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他看来,这给纪录片的生产带来了两个明显的变化:
一是纪录片变得更短了。传统纪录片的标准长度是50分钟左右,但现在的年轻人很难集中注意力去看这么长的片子。所以现在“出现了像30分钟或者更短的纪录片”,甚至是把长片剪成多段的短视频,来更好地适应这种碎片化的观看需求。例如《风味原产地·潮汕》每集仅十几分钟的篇幅,详尽介绍了牛肉丸、鱼饭、腐乳饼、腌蟹、擂茶等20种潮汕地区的特色美食。
二是必须能够吸引人。在网络传播语境下,纪录片必须一开始就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在更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最大的效果,让更多的极致化元素密集地出现;让纪录片的画质、声音或者说故事,一上来就要非常的精彩,吸引住观众。要做到这些,必然会在选题上、拍摄上、剪辑上提出许多新要求。
“最核心的还是精彩的内容。”
在谈及新要素对纪录片生产的影响时,朱乐贤反复重申“内容为王”的立场。如何用新技术来更好地打造和呈现内容,是他现在一直在摸索的事情。
“可能需要有全新的表现形式,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也可能是引入新的技术,获得一些新的发现。”他谈到了对VR\AR技术的探索应用,以及《风味人间》中对超微拍摄手法的应用等。
技术的进步有可能将镜头深入到食物的分子层面,赋予观众一个全新的视角观察世界。进一步的,“我们还要向更微观去探索,更宏观去发展,带给观众更新奇的一些感受。”
在朱乐贤的观察中,随着新技术、新趋势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纪录片正变得日益泛化,边界越来越模糊,不过他认为纪录片始终还是有一个核心标准的——“真实性肯定是不能突破”。
纪录片正是因其内容的真实性,才获得了用户的信任。他说“题材、表现方式可以泛化,但是真实性、真实感是它最核心的品质,是纪录片有别于其他影视类型的根本所在。”真实与信任,正是纪录片的生命和魅力所在。
优质版权内容+专业自制,怎样才能无短板?
国内的视频网站中,腾讯视频对纪录片的投入几乎是最顶尖的。
2018年全年,整个平台诞生了多部S+级、S级的纪录大片,包括国内全平台第一个播放期破亿的人文纪录片《纪实72小时(中国版)》,创造纪录片付费收看纪录的《王朝》,以及播出仅3小时累计点击量便破亿、豆瓣评分高达9.3的《风味人间》等。
不难发现,“海外引进+平台自制”正成为腾讯视频在纪录片领域的“两条走路的腿”。
一方面,腾讯视频积极引入海外头部版权内容——它几乎是国内主流商业视频网站中唯一愿意在纪录片引进上如此大手笔的。
在朱乐贤看来,腾讯视频这么做,起码有四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平台的社会责任感使然。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上的优秀文化产品,都需要相互的交流鉴赏;其次,腾讯视频的准则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当然也就希望能把真正优质的内容提供给用户;再次,国内的用户也确实存在对海外头部纪录片内容的需求;最后,整个集团层面重视程度比较高,在2018年的上市年报中对纪录片就有所提及。
大投入也得到了相应的馈赠,这些来自BBC、ITV等优质的版权内容不仅增加了更多高收入高学历用户的黏度,也让腾讯视频的整体品牌形象更为高端和国际化。
持续保持用户黏性,腾讯视频在纪录片选品选材上的具体策略是什么?
朱乐贤提到,首先,需要头部内容,比如说最好的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在BBC的自然历史部,国家地理和Discovery也有不错的内容,这是我们重点合作的制片方和机构”;其次,在类型上也有所选择,优先考虑自然地理类、科学探索类的内容,对本土化程度不够或是有较大文化距离的类型,则较少考虑,因为这些内容较难与中国用户产生链接和共鸣。
据悉,今年腾讯视频将继续引进BBC“The Planet”。国家地理的年度巨制《水深火热的星球》,也实现和美国的同步播出。除了单片的引进,腾讯视频与国内外顶级纪录片厂牌共同建立了生态性纪录片联盟,试图推动纪录片全球化投资、互联网纪录片联合制作和国际优质纪录片引入。
在朱乐贤的观察里,视频网站在纪录片的传播、变现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但是在内容的生产供应端,专业的社会制作机构、电视台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要想获得优质内容的持续性产出,目前还离不开同顶级制作团队的通力合作。
“今年大概有10多个项目。”朱乐贤表示:“我们希望探索一些青年文化的内容,比如关于潮流的纪录片,或者历史类的纪录片等。”
在2019腾讯视频V视界大会上就已经绘制好了今年自制纪录片的发展蓝图。通过“最in的生活方式”和“潮文化”两个片单,聚焦青年群体的文化碰撞和生存状态。在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也有新的尝试,由金铁木亲手打造的《战国风云录》,将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剧情化的拍摄,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尝试打开历史与年轻人对话的窗口。
事实上,如何扩大优质纪录片的产能,被朱乐贤认为是目前最大的挑战。
纪录片的生产周期长,要保证优质作品的持续涌现难度很大;而现有的人才队伍和制作能力,跟腾讯视频对纪录片生产的需求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他不无担忧地说:“就是说我可能需要很多这种产品,但是面临的问题是还生产不出来适合我们腾讯视频需求的纪录片产品。”
怎样破除优质内容产能不足的困境?
“一个方式是扩大供应商的团队;二是希望逐步地对供应商做一些反哺。”朱乐贤表示,“我们将按照互联网的一些特性,或者说纪录片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跟这些公司共同成长。比如说我们可能会进行更多的培训,加强互相间的探讨等。”
纪录片走出去?国际语言很重要
“美食与纪录片”是朱乐贤在微博上给自己的简介,这也是他身上最明显的两个标签。
现在他试着寻找美食与纪录片结合的新可能——打造“风味人间”IP。从内容基础,到商业模式,再到周边衍生,朱乐贤说:“其实我们认为这个IP,它目前已经立住。”
在他看来,打造“风味人间”IP是一开始就确立好的目标,所以在内容制作上,事先就有所规划。通过《风味人间》《风味实验室》《风味原产地》这一系列的作品形成优质内容池,奠定了IP品牌的基础。
在商业模式的开发上,也有许多新的举措,和客户有了更多线上线下的互动,以求实现双方品牌的共同增值。譬如《风味人间》和家乐福的合作,家乐福紧跟节目进度,及时推出《风味菜谱》,线下门店也实时上架“风味食材”,让吃货们第一时间买到片中的美食和食材。先是“风味人间”IP安利一波种草,紧接着家乐福线下跟进,打通线上线下形成销售闭环,从品牌声誉到实时收益,双方的合作实现了共赢。
没有周边的IP是缺乏灵魂的,腾讯视频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的衍生品也是刚刚起步,去年才开始”,朱乐贤乐观地预计,“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就是说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周边衍生开发的尝试阶段了。”
其实“风味”系列,不仅撑起了腾讯视频首个纪录片IP品牌的大旗,在开拓海外市场上也立下了头功。目前《风味原产地·潮汕》已经被奈飞收入旗下,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全球推广。
更好地让纪录片“走出去”,在这点上不论是官方还是市场都有强烈的意愿。随着和国际上的接触越来越多,朱乐贤指出“我们的一些纪录片的创作者也会有这种想法,就是说用国际化的语言来讲述我们的故事”。
不过能走通“出海”这条路的纪录片比较少,能在海外市场大爆的国产纪录片更是凤毛麟角。对其中的门道,朱乐贤总结为“第一是要用国际上通行拍摄手法,或者说叙事手法。另外一个在题材的选择上,需要选择西方观众接受的题材。”
说到根儿上,还是文化间的差异和接受理解的问题。比较可行的路径是通过联合制作、国际合拍的方式来同国外的团队一起磨合,在合作的过程中,大家才有可能逐步地了解彼此的用户和需求。
在对话的最后,“纪实观察”(ID:jishiguancha)提出,希望他能给初入行业的纪录片创作者分享一些经验时。朱乐贤连连摆手,说“我没有什么忠告,我只是觉得可能这不是太容易的一个行业”。
他坦言,做纪录片是一件很磨人的事儿。它要求有知识和经验上的丰富积累,智力和体力上的储备,还要求对世界有一个深入的看法,要求个人和团队的创造力、执行力随时在线。等你都达到这些要求之后,却发现最终能呈现出来的“只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的积累是在海平面之下,是观众看不到的,多少还是会有一点遗憾。”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编辑:王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