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首发|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总导演阐述

李东珅 周艳 CDRC2011 2023-03-31

由湖南卫视、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联合出品的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第一季)于12月7日起,每周一至周四19:30,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播出。

纪录片《中国》以思想与制度为主线,挖掘从春秋时期开始,对今日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人和故事,并通过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再现中国历史群星的闪耀瞬间,向大众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本文为纪录片《中国》制片人、总导演李东珅和总导演周艳对于这部作品的创作观念阐述。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公众号授权首发。


纪录片《中国》群像预告


《中国》,以如此沉甸甸的两个字作片名,是一次令人激动也充满挑战的尝试。

所以,这是一部寄托了梦想的纪录片,也是一部充满冒险的纪录片——当我们试图用影像对中国历史进行梳理。



第一季从春秋到盛唐。

第二季从唐到新中国。

第三季追溯上古三代。

要完成这样一部纪录片,创作者无论做多少努力,都是应该的,也都是不够的。但这是一次义无反顾的出发。


1

初 心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是中国。

数千年来,中华文明没有断流,这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

这是为什么?隐藏于历史深处的力量之源是什么?

今天,每个中国人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应该怎么做?中国制度和中国思想的源流从何来?

我们想到历史中去,探寻故事、聆听声音、汲取滋养。


纪录片《中国》第一集《春秋》剧照


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前言中所写: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对本国历史能“略有所知“的朴素目的,以及对已往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是《中国》一片的创作起点。


中国人历来重视读史明智,历史题材一直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历史的悠久和丰富,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以往多数历史类纪录片,更注重深入某一段历史、某一个主题或者某个事件、某个人物,挖掘其中故事和细节。

但这样的做法,显然无法满足《中国》这样一个选题的需要。

纪录片《中国》,是一部影像化的中国“通史”,是了解历史发展的简明“大纲”。


纪录片《中国》第一集《春秋》剧照


正是因为深知历史的浩瀚无边,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全面书写和穷尽讲述的野心。

我们试图用一个更概括、也更清晰的粗线条,勾勒出历史发展的大脉络,形成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知。

某种意义上,这是我们从影视创作者的角度,尝试完成的对中国历史的一次读解——伴随着影像叙事带来的优势和限制,也贯穿着个性化、风格化的表达和呈现。

那就是:从大脉络看大逻辑,以大写意绘大趋势。


2

结 构


用影像著史,首先面对的难题,就是大结构。

《中国》第一季,跨越了从春秋到盛唐的千年时间。

我们以思想和制度的发展为主线,12集,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和主题,讲述了中国原生思想的诞生、国家制度的奠基、多民族与多文化的融合,直至全面鼎盛之世的到来。

分集结构取决于总体思路:中国在分、统、乱、治中,形成了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历史时期,都为此在某一个维度建立了深厚积淀。


纪录片《中国》第二集《争鸣》剧照


春秋战国(1-3集):这是中国原生思想孕育诞生的时期

在人类思想大爆发的轴心时代,中国大地上双星闪耀,老子的“道”与孔子的“儒”,成为中国思想的原点。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潮和无休无止的观点论争中,诸多质朴而深邃的见解喷薄而出,为中国文化带来长久的自信和从容,也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秦汉(4-6集):这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成长壮大的时期

郡县制管理体系的创建和大一统思想的开启,奠定了中国国家形态的根基。在秦汉两代激荡着朝气与雄心的岁月中,逐步确立了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国家制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这如同两根坚实的支柱,撑起一个胸怀天下的大国,并从此在世界东方屹立不倒。


纪录片《中国》第四集《江山》剧照


魏晋南北朝(7-10集):这是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波澜壮阔的时期

衣冠南渡,鲜卑汉化,佛法东来,胡汉融治。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在这一时期不断碰撞、汇聚、彼此吸收、交融。最终,南北方的融合、各民族的融合、多元文化的融合,这些深刻而紧密的联结,为中国注入新的强劲活力,在纷乱中酝酿出浩大奔涌的新气象。


隋唐(11-12集):这是历史积蓄之力勃发、鼎盛绽放的时期

当一代代人蓬勃向上的视野被打开,在分、统、乱、治的交替中,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再次生机盎然。隋是一个短促而华丽的巅峰,也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序曲。之后,唐帝国扑面而来,逸兴遄飞的雍容气度漫天展开,一场风度万千的文明盛宴永远地留在了历史中。


《中国》第二季,将从盛唐继续开始讲述。


3

叙 事


用影像著史,叙事必须先“舍”后“取”。

确定了全片的总体思路和大结构,也就决定了这部纪录片的内容选择和基本调性。

我们放弃了对历史系统、连贯、全面的介绍,放弃了编年史的记录方式,放弃了纯主题化的讲述方式,放弃了深入挖掘和考据历史细节。

历史是复杂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它简明。

历史是深刻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它普及。

历史是由无数点滴构成的,我们要做的,是去除枝叶,留下主干。

历史是由无数偶然构成的,我们要做的,是越过局部,看到整体。


纪录片《中国》第四集《江山》剧照


基本史实都在已有的认知框架内,我们做的工作,只是让它在我们的思路下连接。

我们不讲宫斗、权谋,不渲染战争、权变,把社会、生活、经济都作为背景,去探寻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思想价值和制度价值。

遵循这一原则,在历史进程中,选择对后世最具深远影响,在当时最具开创性、转折性的重要节点,最具代表性、时代感、最富戏剧性的人和故事,追溯今日中国和中国人如何一路走来。

为此,纪录片的叙事面临着几组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1)今天和昨天

我们拍摄的是历史中国,心中想着的是当下中国。

中国为什么是今天的中国,历史会告诉我们什么?

当我们回望历史,应该看见的是什么?应该记住的是什么?

梳理漫漫来时路,不只是为了了解历史知识,更是为了走好今天和未来的路。

《中国》选择用今天的语言风格、认知体系、遣词造句,将历史娓娓道来。


(2)大脉络和讲故事

梳理大脉络不等于记流水账,纪录片依然要讲故事。

那么,在大脉络下,《中国》一片该怎样去选取故事和人物?

生年不满百。每个人都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但有一些人,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方向,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他们有的创生思想,有的创新制度,有的创造文化,他们将个人命运汇入了历史洪流。

《中国》一片,试图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映照出历史的流变;通过他们的命运感,让历史人格化,而不再是故纸堆里的记载,让今人能更具象地接近那些久远的过去。


纪录片《中国》第二集《争鸣》剧照


(3)文本书写和影像叙事

数千年来,历史都是以文字的方式记载的,我们习惯了阅读。

当文字转变成影像时,话语体系变了,承载的信息量变了。

文字的优势在于准确、简约、可抽象;影像的优势在于生动、具体、可感知。

但是,把一段史书记载变成一段声画,遭遇的实际是两者的短板:

影像的空间有限,如何在有限里涵盖应有的信息?

影像有自己的逻辑,如何与文本逻辑协调进而互补?

这是每一次创作都会面临的考验,《中国》因其题材的特殊性,尤其需要找到突破之法。


(4)信息、叙述、观点、情绪的平衡

仅仅讲故事,是不够的。

历史是故事,但历史不仅仅是故事,更需要通过故事有所表达。

仅仅讲人物,也是不够的。

历史有情绪,但历史不仅仅是悲欢离合,更需要通过人物有所感悟。

在这样一个浩大的命题下,每一集都要完成基本信息交代、故事的戏剧化、恰当的评点、适度的情感,以及所有这些和历史时代大背景的连接——我们反复调试,努力去找到最适合的、独属于《中国》一片的表现手法和表达逻辑。


纪录片《中国》第三集《归一》剧照


为逐一解决上述难题,《中国》一片几经历史本、文学本、拍摄本、剪辑本、解说本的数度转换,在策划阶段、文案阶段、拍摄阶段、制作阶段,我们都竭尽全力,目的是让《中国》一片的叙事,最大程度地形成和保有自我风格。

我们希望纪录片《中国》,是特别的。


4

呈 现


用影像著史,成败取决于“视”“听”。

呈现的过程,我们核心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可视性、艺术性和真实性、准确性之间,如何形成一致?


纪录片《中国》第三集《归一》剧照


选择了通篇真实再现的手法后,我们面临着两种选择:

一是纪录片式再现。《河西走廊》和很多历史类纪录片采用的就是这一方式,但我们并不想重复。

二是剧情化再现。但我们绝不想把纪录片拍成一部三流电视剧,所以反复强调的就是“去剧情化”。


事实上,无论怎样努力,我们都无法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更无法还原那些事、那些人,无法还原他们的语言,更无法还原他们的情绪和想法。

再逼真的模拟,都还是假的,甚至可能是错的。

所以我们决定放弃,放弃搭建宫殿楼宇,放弃表现细节,放弃特写,放弃对白。用大量全景画面,重点去表现无论古今人们都共通的状态:吃饭,喝水,饮酒;读书,写字,思考;聚会,争论,出行;悲伤,喜悦,兴奋;徘徊,震惊,愤怒……

我们希望历史像一幅画卷那样,慢慢展开,令人怀想。


纪录片《中国》第三集《归一》剧照


在摄影指导罗攀的视觉设计下,《中国》打通了纪录片与影视剧的视听语言壁垒,融汇戏剧舞台的假定性和象征性手法,建立起鲜明的、自成一系的美学风格。

用假定性来表现真实感:

一堵高墙,就是一座城池。

一扇大门,就是一座宫殿。

一面壁画,代表了敦煌盛况。

一座屏风,隐喻着一个盛唐。

用不合理来表达合理性:

秦王磨刀——秦王不可能亲自磨刀,但秦王确实在“磨刀”向六国。

始皇看海——宫内墙壁不可能出现大海,但始皇胸中应是波涛汹涌。

汉武帝和贾谊隔空对话——这不可能,但他们的思想交流的确穿越时空。

所有人物汇聚于大唐的盛宴——这不可能,但盛唐之魂正是包容天下。


纪录片《中国》第二集《争鸣》剧照


而《中国》在影像上最大胆的尝试,是全片五十格的拍摄。所有镜头放慢一倍的速度,在已有的假定性上又加了笼罩的一层。这让全片的视觉呈现,实现了彻底的写意风格。


声音系统也在实践同样的美学追求。

电影音乐的创作是以画面为基础的,而纪录片需要用音乐先行,引导画面节奏,升华出画面情绪。所以音乐的旋律感至关重要。

《中国》的音乐,既需要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需要一定的间离感、国际性。

我们希望用音乐作为主线,让一幕一幕的场景连成一部历史大戏。

《中国》的音乐创作不像电影,也不像纪录片,更像是一部音乐剧、舞剧的创作方式:时代不同,故事不同,但人的情感是古今共通的。由此全片拟定了五个音乐主题:忧伤,欢乐,悲伤,爱情,希望。这五个主题贯穿全片,用以表达共通的情感,此外又为每一集的人物和故事单独做了自己的音乐主题,更具体,也更具功能性。


仅仅使用音乐的效果,更像一部散文诗,还缺少能为影像营造环境、氛围的声音。为此我们尝试了全电影化的声音制作模式。不同于写实的环境声,《中国》一片的拟音和音效以抽象、象征为诉求,它由画面元素出发,但更寓意着画面背后隐藏的情绪。

我们希望写意的美学风格贯彻到《中国》全片。


5

未 尽


正如开篇所说,面对《中国》这样一个题目,我们今天所完成的纪录片,只可能是其中一种表达方式。

博大丰厚的中国历史,是永远值得珍视的宝藏,值得我们用“温情和敬意”,去追寻,去探求,去展现,去传播。


纪录片《中国》第二集《争鸣》剧照


了解自己从哪里来,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好奇心。

中国从哪里来?如何走到今天?它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模样?

祖先在缔造国家的同时,如何塑造了这片土地的精神气质?

我们信仰的理想,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的思想和观念,是怎么来的?

不了解历史,就无法认知当下。

我们正是怀着这样的好奇心,和同样强烈的敬畏心,走过了长达五年的学习、摸索和创作的过程。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试图用一部纪录片,去认识自己,更理解中国;去了解历史,更热爱中国。——这也是向所有观众介绍这部纪录片时,最想说的一句话。


纪录片《中国》第一集《春秋》剧照


本片第一集《春秋》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

“理想主义者孔子用近乎固执的行动去实践理想,这远远超出了成败本身的意义。”

创作《中国》,是我们的理想。我们也用了近乎固执的行动,去实践这个理想。

已然竭尽全力,依然诚惶诚恐。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CDRCx微博 | 明星讲述幕后压力,焦虑情绪引发共鸣

社交属性、场景建构与效果反馈:弹幕对纪录片的影响

《冠军绽放》:纪录视角下的女性体育人群像

《杀马特我爱你》:被遗忘的后浪的精神困境

CDRCx微博 | 情侣是否能做同事,身份话题引发网络热议

《帝国的崛起:奥斯曼》“权游”式的情景再现

《但是还有书籍》:聚焦书籍垂类圈层下的小众群体

《小店看中国》:后疫情时代下的坚韧与爱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杨博雅 陈朵儿

编辑:刘   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