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岁月》总导演陶涛:眼见为实,如史直书
纪录片《留法岁月》先导片
1919年始,中国掀起了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留学运动。怀揣着革命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梦想,1800多名学子踏上留学之旅。他们之中,最小的只有12岁,最大的54岁,从黄浦江畔远渡重洋,他们共同奔赴法国,开启了求学的道路。
中国百年留法历史,一段报国理想与求学现实交织的岁月,在远隔重洋的两国留下数不胜数的痕迹,一幅充溢家国情怀的求学画卷,在时代浪潮中展开。由北京中央新影集团发现纪实传媒制作的大型历史纪录片《留法岁月》于2021年3月3日- 6日22:00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播出。
《留法岁月》宣传海报
这次,我们通过纪录片《留法岁月》总导演——陶涛教授的访谈回顾,来了解影片创作背后的故事。
陶涛 总导演
湖南长沙人,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理事、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央戏剧学院学术委员。
曾担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绿色空间》创作主编;系列纪录片《故宫100》策划;创办江苏卫视大型电影文化类演播室节目《一票难求》;策划纪录电影《HELLO北京》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担任IP纪录电影《人间世》监制、导演。导演纪录片作品《西藏班的新学生》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骏马奖一等奖、纪录片《曾经是神童》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科技教育节目文化类一等奖、纪录片《破译曹操密码》获国际科教影视中国龙奖金奖、纪录片《发现肯尼亚》获四川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比人文类“亚洲制作奖”。
问:在什么契机下您决定参与一部留法勤工俭学生的纪录片?
答: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史上,留学海外是青年知识分子的一个传统,从1872年-1875年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到1895年至1915年左右民间兴起的留日浪潮,再到1919年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然后是1921年留学生踏上赴苏联学习的道路,这样一批批怀揣报国梦想的青年,为“索我理想之中华”而负笈求学,我对此非常好奇,这一个多世纪前的四次留学浪潮背后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我曾祖父、三位外曾祖叔父都是留日学生,我对于他们在中国经历长期失败与屈辱的时代背景下,走出国门的经历充满未知。而作为一个湖南人,1800名勤工俭学生中有近400位湖南人,仅排在四川之后,为什么一个内陆省份会出现那么多渴望留洋的青年,这也让我非常惊讶,我希望能从他们身上找到某种湖南人霸蛮与开拓精神的源泉。另外最关键的是,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教师支部书记,留法勤工俭学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写有非常浓烈的一笔,我也很想通过参与制作这部纪录影片,对党史有更深入细致的学习与理解,正好制片人、总撰稿池建新是我北京广播学院的研究生同学,也是同宿舍的室友,彼此非常了解,所以他所在的中央新影立下这个项目,找到我一切就显得顺理成章,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开启之后有关中国留学史的系列纪录片的创作。
纪录片《留法岁月》剧照
问:《留法岁月》是历史纪实类的作品吗?它与常规的史实类作品有什么不同?
答:历史题材纪录片类型大致分成几种:一类是历史文献纪录片,采用证据式剪辑的言辞论说结构方式,对历史进行有理有据的某种解释性的叙事;第二类是口述历史纪录片,叫做在回忆中制造过去,以人为中介,以言语来叙述历史,提取不可替代的个人历史记忆是口述历史的核心;第三类是历史重演再现类纪录片,这不仅仅只是指视觉化呈现过往历史,而是引入人性心理研究,对历史人物的历史原型行动进行搬演、还原、推测,以行动再现来分析历史人物及事件可能的真相。历史纪实类纪录片,即为历史如何纪实?其实也就是一个如何将历史现实化的过程,《留法岁月》非常注重搜集历史文献史料的证据,但呈现文献证据依托于摄制组寻访的过程就可以将历史现实化,《留法岁月》也非常注重口述历史,虽然留法勤工俭学生几乎都离世,他们子女的口述,作为重要的间接历史材料也非常有价值,因为很多内容都是父辈亲口述说。历史再现我们虽然没有采用,但法国专家王枫初在巴黎争“生存权、求学权”的“2·28运动”历史现场,引领摄影机重走了历史遗址,并实地讲述了学生在公园聚集,前往使馆示威,最后被赶至路口殴打,最终导致一位学生死亡的全过程,这段被誉为巴黎五四运动的历史很少有人以如此贴近,并以强烈带入感的方式向观众介绍,这也是历史纪实的某种手法。如果说《留法岁月》与常规的史实类作品有什么不同,其实就是相对严苛地按照了“眼见为实,如实直书”的文献证据讲述逻辑,让所有言说都获取视觉证据的支持,同时,又辅以大量的口述采访,对历史证据赋予人性化的视角与个人化的解读,让视觉证据与口述材料形成融会贯通的、统一、引进并完整的历史叙述文本,使人信服。
剧组与陈公培侄女曾晓庄及家人合影
问:《留法岁月》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样的理念?
答:历史学界有句话:“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历史纪录片一定需要讲故事,好莱坞电影故事总会提出一个高概念,指涉故事最大的戏剧内核,而《留法岁月》最大的戏剧内核,就是“在大历史中,还原这些百年前青春的后浪,他们真实的成长历程“,”“他们,是追寻的一代”,所谓追寻,必定有目标、阻力、困惑、迷失、绝望、热血、坚定与成长。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留学欧美耗资巨大,一般只有权贵子弟才有机会享受官费生资助待遇,像勤工俭学运动发起者、留法第一人李石曾就是典型的官宦子弟,他父亲李鸿藻是晚清重臣,太子太傅,他才得以机会跨海留学。而在1919年3月开启的勤工俭学运动,采用了半工半读的形式,只需准备400块大洋左右(130块船票路费、100块置装费、剩下近200块大洋能够解决在法国学校学习生活3个月的经费),并在国内留法预备学校提前培训学习法语及工业基础课程,就可以留学。这对于当时中国处于萌芽中的新兴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孩子们,包括小地主家庭、知识分子家庭、中下级官僚家庭的青年人来说,有了开阔视野、改变个人命运的绝佳机会,尤其是在取消了科举制度之后,民国初期的现代教育开展还并不完善的背景下,留法勤工俭学对于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各省政府及乡绅名流还为勤工俭学生发起了各类资助,这也给予了部分成绩优秀的寒门子弟以机会。他们,就是在这种承载了家族的期望,承载了改变个人命运的强大愿望、承载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的家国情怀开始留法。但从最初的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美育救国,其中一部分先进分子最终选择了革命救国,其中约有400人先后加入中共党团组织,这个思想转变的历程很值得关注。《留法岁月》就是想通过重温这些青春的面孔、“关注历史中的人性”,去还原这批追寻者的集体群像。
游学家训
问:《留法岁月》在创作上最大的创新点和亮点有哪些?为什么?
答:在历史纪录片的创作上,有两种考证历史真实的哲学方法,一种叫符合论,就是将展现过去的证据与陈述过去的事实相符,另一种叫融贯论,就是将事实依托于一个整体的历史评判体系来证明,历史事实不被孤立的、静止的看待,而是置于整体的历史价值判断之中。《留法岁月》的创作既采用了融贯论的整体历史书写方式,将所有具体的历史事件、场景、人物、细节纳入整体的大历史叙述之中,在彼此离散的历史碎片中寻找某种因果联系,建立起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整体的历史观照,同时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个案事实,又遵循了符合论所要求的严苛的文献实证精神,为每一个历史出处寻找到可见的视觉证据。在长达三年的《留法岁月》的创作过程中,我们查询了大量20年代至50年代一手的历史文献、传记、口述回忆材料、报纸等,以此为基础写就文学脚本后,前往法国和比利时,在前后两次共60天的境外拍摄时间里,去了法国最北部的下诺曼底、里尔、首都巴黎及周边的蒙塔尔纪、中南部的里昂及周边的圣厦门钢铁厂、克鲁梭钢铁厂、施耐德工厂,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比亚里茨、马赛,以及比利时的沙洛罗瓦共11个城市与地区、行程2000多公里,寻访了6个档案馆、6所大学、5个博物馆及纪念馆、采访了30多位外籍嘉宾,基本上涵盖了境外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关于勤工俭学生相关的一手文献材料,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王若飞、聂荣臻等革命家的工卡、学生名录、生活记录等档案之外,还将勤工俭学生中大批科学家、艺术家的档案也找到了,其中包括像中科院院士、生物学家朱洗、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郑大章的学生档案、实验室照片等等。同时,在法国马孔市施耐德工厂拍摄时,我们还带回了70分钟珍贵的1920年代法国工厂的历史影像,其中包括呈现勤工俭学生所主要从事的工作,像轧钢车间、炼钢车间当年法国工人的工作场景,在圣厦门钢铁厂也带回了一批当年工厂珍贵的历史照片。在纪录片整个的视觉设计上,我们力争让所有的历史叙述,都能找到对应的视觉文献支持,并以字幕的形式对位呈现,实现了纪录片影像历史的可视性与可读性的融合。另外,片中所有动画的原画绘制,也都是参考上述这些资料图片真实还原,力争实现全片的历史调性的统一。在国内,我们也去了湖南、上海、河北、四川、重庆、广东、湖北等十几个省市地区,其中。我们在河北保定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里,还找到了一批80年代勤工俭学生的采访珍贵录音,其中,新民学会成员在蒙塔尔纪求学经历的重要当事人萧三的采访录音,在片中被大量使用,这也是第一次公开这些原始的口述历史材料,保证了影片在使用文献证据上的真实、严谨、独家与完整。
纪录片《留法岁月》剧照
纪录片《留法岁月》剧照
问:《留法岁月》中,您记忆犹新的片段或故事是什么?
答:在《留法岁月》第二集中,开场讲了两位勤工俭学生后代回老家祭祖的故事,其中一个是何以端的儿子何峻,另一位是汪泽楷的女儿汪立文,很有意思的是,何以端是四川人,中国共产党吴克坚情报系统二号人物,周恩来隐蔽战线上的得力助手,而汪泽楷则是湖南人,毛泽东征友启事中所说三个半中的一位,邓小平的入团介绍人,这两位人物可以说曾经见证了中国历史许多关键时刻,一生也都是充满坎坷,何以端是1920年去法国,1939年才回国,大概算是留法时间最长的勤工俭学生了,而且期间娶了法国太太,还生了女儿,之后回国从事情报工作,解放后又运用法国所学习到的专业技能,在煤炭工业部技术委员会当副主任。而汪泽楷1919年留法后,1923年又去莫斯科东方大学留苏,之后因路线错误被开除党籍,解放后被错打成右派死于劳改营,1984年恢复名誉。岁月蹉跎历史唏嘘,我们在拍摄何以端故事时,发现他的儿子何峻珍藏有一张巴掌大的纸片,纸片背后写下一条“游学家训”,这是何以端父亲在何以端留法前给他的18字赠言:“节饮食、慎起居、戒酒色、择交游、惜费用、勤学业”。其实,所有勤工俭学生的起点,几乎都是饱含温情,秉承着这样的家训上路的,而我们在武汉,拍摄到汪力文姐妹为父亲汪泽楷扫墓时,发现墓碑上刻有:“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你会感受到一种极大的感动,这里,是踏上革命之路的这位勤工俭学生的人生终点,但他依然是那样的豪迈、热血、充满激情,这个故事段落有着很强的象征意义,长江大河,流长千里,无论激起怎样壮阔的历史波澜,回到人生的起点与终点,他们,这些百年前的后浪,真是从家到国,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何以端证件照
何以端之子何峻与总导演陶涛
问:您的团队在制作《留法岁月》中最大的阻碍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做的?
答:历史纪录片最大的难度就是如何将庞杂的史料以正确的历史观,纳入一个融贯论的整体解释框架,来“准确如是”的讲述过去。叙述历史的文献证据一共是四类,包括口述历史,一种互动沟通交往的实践方式,属于感性的个人记忆的映射;书面记录的历史文献,是文字存储历史信息的工具,能规避个人记忆的不稳定性,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但它带有历史记录者陈述视角、观点与表达方式的痕迹;历史时代的物质遗存,像历史遗迹,社会空间、生活器物等等,它们是静默而客观地传递历史文化信息;承载历史的视觉媒体,像绘画和影像,尤其是摄影术发明后,19世纪末开始,活动历史影像的价值被进一步挖掘,现在进入数字媒体的读图时代,摄影机更是成为一支笔,影像成为历史书写的合法媒介。但是,这四类历史文献证据如何考证,如何分析每一个证据所处的上下文关系,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如何在不同的历史叙述关系中找到彼此的因果关联或者是竞争性关联,这需要一个整体的历史观架构,尤其纪录片《留法百年》是广电总局重大题材领导小组审看项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点项目,许多关于革命历史的表述必须严谨、完整,准确,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掌握足够多的四类原始一手文献证据,挖掘足够多的历史细节进行比对并去伪存真,然后在文献证据之中按照历史融贯论来搭建一个历史陈述框架,并在重大史实上严格按照历史定论来完整呈现。这有点类似于历史研究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集中,拍摄邓小平抵法学习的第一站巴约中学时,学校教学楼长廊里挂了许多幅法国学生所绘制的邓小平肖像作品,其中有一幅画非常有意思,只是画了一个邓小平形象的轮廓,但面部形象却是留白,当时负责指导学生绘画的法国老师这样解释学生作品的立意:作者省略掉的人物细节,其实是想表达她所不知道邓小平刚到法国的真实感受,绘画呈现出了邓小平所留下的历史存在痕迹,但省略的部分,却强调了他作为“人”的存在,强调了这种跨越历史的情感共鸣。可见,法国中学生的历史人文教育特别注重挖掘历史中的个人情感与人性。所以,在历史类纪录片中,最难的就是在搭建融贯论的冷静客观的历史陈述框架基础之上,去保留历史中人的情感与人性部分的存在,这是个分寸与尺度问题,考验了创作者的历史认知、经验与良知。
《留法岁月》制片人及总撰稿池建新
问:对于全国寻访1843名留法生的活动,您觉得它的意义是什么呢?
答:希腊的德尔斐阿波罗神庙有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这成为苏格拉底的人生格言。历史其实就是帮助人类理解自己与现实、并预见未来的文化实践。在后浪纪念五四运动演讲视频里有句话,叫“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而作为百年前的后浪,1800多名留法勤工俭学生,作为当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与精英知识阶层,他们身上所拥有的善良、勇敢、无所畏惧与革新探索的五四精神,在今天,依然可以点燃并照耀我们的青春。《留法岁月》的制作亮点之一,就是第一次将勤工俭学生中大量不为人知的科学家、艺术家在法国的求学经历予以展现,但受限于篇幅,这显然不够,1800多个名字,我们并不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最终到底去了哪里,当年他们出发的时候,全国轰动,每一艘赴法的邮轮,在当时的全国性报纸《时事新报》、《申报》、《晨报》、《民国日报》等都刊登有学生的名单,其中部分还会提及籍贯到县级,有些甚至还有确切的留学地址,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线索,还原1800多个勤工俭学生的历史群像,还原他们青春岁月,也就是还原百年前后浪青年的时代精神。我们永远都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许,启动“全球寻访1843名留法勤工俭学生”的活动仪式,就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纪录片《留法岁月》剧照
问:您觉得《留法岁月》这部纪录片对您来说有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答:最大的遗憾是有些采访对象,再有没有机会采访到。2018年7月,我们在前期寻访勤工俭学后代的调研过程中,联系到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也是留法勤工俭学生陈公培的侄女曾晓庄女士,在采访过程中,听说陈公培的太太倪静文女士依旧在世的消息,当时她已经117岁了,这也是我们所知道的,年龄最大的一位的留法勤工俭学历史的间接见证者,在影片中,我们介绍了,陈公培在上海老渔阳里2号和陈独秀等五人决定成立共产党,并起草党纲,这位中共建党历史上重要的亲历者,之后去了法国勤工俭学,并给陈独秀二个留法的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带去了一封家书。当我听到曾晓庄女士说,她舅妈的思路还很清晰,身体也比较健康,三月份还接受了上海音像资料馆一小时的拍摄采访,我们非常高兴,在一周之内马上完成了所有的拍摄准备工作,约在一个周末去她家拍摄,但到周四的时候,曾晓庄女士说,她舅妈突然感冒了,身体有点不太舒服,我们又等了一周,最后,曾晓庄女士突然打电话告诉我们,照顾她的保姆说,她在睡梦中安然离世。当我去医院参加她的告别仪式时,送别的人也就是曾晓庄姐妹几个,都是快80的老人。后来,我问曾晓庄女士,舅妈跟您讲过舅舅什么故事没有,她说,舅妈永远就是笑呵呵,一问起陈公培的情况,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很好啊,你问这些干什么?可以看出,她思路还是非常清晰的,感觉就是一叶轻舟去,人隔万重山,也许,她希望将所有的历史秘密都留在心里吧。这应该是影片最大的遗憾,也是创作任何一部历史纪录片可能发生的遗憾。
《留法岁月》总导演陶涛工作照
历史书写的遗憾,其实是教会你对历史永远充满敬畏与谦逊。
——《留法岁月》总导演陶涛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第十届学院奖最佳长纪录片奖提名作品VCR及简介第十届学院奖最佳短纪录片奖提名作品VCR及简介CDRC×微博|美食纪录片再次出圈,奇食吃法引网友热议
第十届学院奖最佳微纪录片奖提名作品VCR及简介第十届学院奖最佳历史文献纪录片奖提名作品VCR及简介
CDRC×微博|就地过年新方式,美味佳肴辞旧年
第十届学院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奖提名作品VCR及简介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杨博雅 陈朵儿
编辑:戚金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