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里的清明之思
清明,是中国唯一一个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传统节日,此时天清气朗,万物洁齐,大地呈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虽本为自然时令,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其逐渐被赋予了民俗意义,衍生出诸多文化事象,尤以吃寒食、踏青郊游、上坟扫墓为主要代表活动。传承至今,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虽仍有保留,但核心主题已经成为了缅怀英烈、追思逝者,清明祭祀已然成为中华儿女的民族共识。诗人杜牧借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抒发对逝者的悼念,而当代纪录片则用影像娓娓道来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1.清明习俗知多少
2021 · QingMing
清明节是我国历史悠久而意义深远的传统节日,新华社CNC制作的二十四节气大型纪录片《四季中国》第五集《清明》,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传统清明节俗画卷:清明到来,孩子们踢蹴鞠、荡秋千、插柳,大人们则吃冷食,上山扫墓祭祖。虽寥寥几笔,却将清明节最主要的习俗一一呈现,由于清明节在发展演变中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所以吃冷食、踏青娱乐、上坟祭祖便成为清明节俗代表。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四季中国》走进江苏茅山,这里的清明习俗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化特征,当地人会在清明节之前提前完成自己家里的祭祖活动,以便于清明节当天参与集体活动,一是为保家卫国的英烈扫墓,二是举行万人“茅山会船”。
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的礼俗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祀活动,缅怀先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2.血脉传承中的民族认同
2021 · QingMing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国共同记忆,还可以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2019年清明节当天,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专题纪录片《我们的节日——春天的守望》,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在春天里拥抱清明;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文化、血脉传承中感悟孝道亲情。
纪录片中,朱自清的孙子朱小涛南迁至扬州生活了15年,落户扬州对朱小涛而言是一次家族记忆的回归,因为他的祖父朱自清从小在这里成长。清明节之际,朱小涛沿着祖父的足迹,寻访台州、温州,感知着血脉相连的记忆。
正如朱小涛总结的那样,朱自清一生清贫,只留下三样东西给后人:做人要善,做人要正,做人要实。虽然朱小涛与祖父未曾谋面,但通过清明追思的方式,彷佛可以跨越时空与先人交往,通过祭祀仪式培养尊亲敬长的真情实感,从而强化血缘族群的内部认同,进而升华到整个家国民族的凝聚与团结。
2018年清明节当天,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的专题纪录片《我们的节日——春风春雨话清明》中,也同样有对宗族祭祀仪式的呈现。贵州石阡的楼上古寨是一个以周氏家族为主、有十九辈族亲在此繁衍聚居的村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凝聚宗族的是一脉相承的血缘纽带,还有传承数百年的祭祀仪式——清明会。
清明会上,周氏宗族的孩子们集体唱诵祭祖文,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完全理解祭文的内涵,但是因仪式而生的家族认同和宗族精神,已经在润物无声中代代相承。
隆重的祭祀仪式是由心而起的敬仰,是由情而起的感怀,也是对家族凝聚力的再次强化。血脉传承的意义不仅仅是自然生命的延续,更是族群集体对精神文化秩序的维系与尊重。
3.清明追思的现实意义
2021 · QingMing
清明时节,幽幽祭扫,深切怀念;而后踏青赏花,迎春到人间。这一死一生的交错,不禁让人思索生命的意义。清明节延续至今,既是纪念逝者的节日,也是我们有勇气谈论生死的日子。
回顾去年清明,悲伤的情绪笼罩着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清明哀悼的意义,不仅是告祭逝者,更多的是慰藉和团结生者。
纪录片《金银潭实拍80天》是中国唯一一部在疫情最重时进入武汉金银潭医院隔离区拍摄的纪录片,创作者用生命记录生命,真实呈现了 2020年新冠疫情中生死一线的80天,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80天很短,但在生命面前,80天却值得永恒记忆。
影片结尾用真实直观的数字表明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的死亡病例人数,这些数字看起来冰冷而残酷,背后却蕴含着生命哲理:比死亡人数更重要的,是生者对生命的珍惜和顿悟;比病毒顽固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众志成城、知难而上的勇气。
对于今天的国人来说,清明节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义——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回顾英雄事迹,深情缅怀英烈。清明时节,祭奠忠魂已然成为全民参与的爱国主义活动。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正在热播的6集纪录片《绝笔》,紧紧围绕革命烈士的临终绝笔,展现他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
第一集介绍了两位烈士的绝笔,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里,蓝蒂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烟盒上写下给儿子的话语;与蓝蒂裕一同牺牲的还有革命烈士陈然,面对国民党反动派,陈然写下了“自白”书。初心不改书绝笔,革命自有后来人。绝笔寄托着英烈对后人的殷殷嘱托,更承载着超越时空、传承至今的精神信仰。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已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国泰民安,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对英烈最好的回报,便是生者奋发,勇者常在。
清明已至,愿逝者安息,山河无恙。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CDRC×微博| “纪实+”突破纪录片圈层,泛纪实节目领衔视频播放榜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杨博雅 陈朵儿
编辑:吴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