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制片人说|《敦煌:生而传奇》的那些事儿

李宁 杜颍莹 CDRC2011 2023-03-31


遥远的西域,一座古城为它划分边界。

匈奴在这里挫败月氏,张骞也曾在此留下姓名。

古往今来,这里吸引了无数能人志士,也铭刻了一段段传奇历史。

时移世易,这座古城的故事被漫天黄沙所藏匿,其神秘的面纱正在等待后人揭开。

这座古城,名为敦煌。


此图来源于网络


敦为大,煌为盛。这座古老的城池几经兴衰,为后人留下了诸多不朽的神话。



3月25日,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在腾讯视频正式开播,目前已播出3集。该片由腾讯视频、五洲传播中心、新加坡IFA联合出品,艾美奖获奖导演鲁安·麦根(Ruán Magan)担任编剧及总导演。此外,影片邀请著名导演冯小刚献声,多国历史学者共同解读。影片上线后引发了学界与业界的热切讨论。



作为一部纪传体剧情式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选择了五位曾改写敦煌历史的人物:弃笔从戎的班超,临危受命的仓慈,铁骑南下的沮渠蒙逊,筑像修佛的武则天,讲经修行的洪辩……尘土之下,历经时光的故事正被细细道来。一幅专属于敦煌的画卷,也正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对话《敦煌:生而传奇》制片人,腾讯视频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总监朱乐贤先生,解密《敦煌:生而传奇》制作背后的那些故事。



历史纪录片的剧情化走向


QA&

《敦煌:生而传奇》发起的原因和过程是怎样的?


朱乐贤: 历史文化IP项目一直在腾讯纪录片工作室的发展蓝图中,而五洲深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于是三方联手,计划制作一部历史题材纪录片。之所以选择敦煌,是因为敦煌在国际上备受关注,发展出十分有影响力的敦煌学。


立项之初,我们就确定不想做成传统专题类纪录片,或者把目光投射在莫高窟、敦煌壁画上,我们更希望探讨出一个新的形式来展示敦煌。剧情类历史纪录片一直是我们关注的一个方向,以往历史类纪录片多采用采访、实地拍摄加上情景再现的呈现方式,而我们更追求影片的精彩度,希望它生动鲜活,于是便以人物的视点切入。


《敦煌:生而传奇》的五位主人公


历史是由无数具体的人来创造的,人是其中最为鲜活的要素。人物的命运,人物和时代的共振,能够带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和更强烈的代入感。于是,《敦煌:生而传奇》便采用纪传体的形式,选择了在敦煌历史上最具代表性、与敦煌命运紧密相连的五个人物来切入。在敦煌历史中其实涌现出来很多人物,但五集的篇幅有限,所以每一集选择哪个人物,我们也是经过了很多纠结、犹豫后才决定。


QA&

剧情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带来了关于历史真实与纪录片真实的讨论。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创作之初是否有借鉴其它纪录片?


朱乐贤:我们受《美国商业大亨传奇》这部纪录片的影响比较多,它从人物的视点切入且剧情精彩,这便是我们邀请该片导演鲁安·麦根的原因。由他来担任《敦煌:生而传奇》的总导演,有两个优势,一方面,他对纪录片剧情化有足够的掌控能力和塑造能力,另一方面,他把握影片整体基调,打造时代氛围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导演鲁安·麦根(Ruán Magan)


我一直认为历史是需要想象的。我们站在今天回望历史,其实都是在将一个个碎片拼凑起来连成历史。《史记》中记载的很多事情也都发生在司马迁所在的时代之前,我相信他也是经过了合理的想象才完成了《史记》的撰写。我们无限希望抵达真实,但当拿起摄影机的时候,其实已经选择了角度。我们通过画面、声音尽可能复原那个时代的样貌,这便足够了。


中外合拍的探索之路


QA&

创作过程中,中外团队是如何分工的?


朱乐贤:在前期阶段,中方团队负责了调研、人物选定、初版剧本的撰写,由外方团队进行了最后的剧本修改和定稿。在拍摄阶段,中方组织了服化道团队并负责制片工作,外方实操了“导演”工作。而在后期,外方团队负责了剪辑和结构的调整,中方团队对最后的中文解说重新进行了编写与撰稿,并把控了音乐音效、调色、旁白配音等制作流程,产出了最后的成片。


QA&

在跨国家、跨文化的创作合作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


朱乐贤:鲁安·麦根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但不够深入,所以中西方文化差异还是存在的,直接后果就是初版影片中,剧中人物对白不符合中国人的对话习惯,比如会出现大将军询问小兵作战方案的情况。在西方文化中,这样的情景可能会出现,但它并不符合中国文化背景。所以在后期我们又删减了很多尴尬的对白,重新进行了配音。



除此以外,鲁安·麦根注重影片的故事性,而非历史知识的普及,所以初版影片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显得些许浅显。因此,我们又修改并增加了历史知识,提高影片的文化厚度。鲁安·麦根也习惯在下一集的内容中拿出一定篇幅回顾上集内容,增强剧情之间的连续性,即使我们已缩短了每集回顾内容的时长,但从用户反馈来看,观众还是更希望新的一集直接开始讲述新的人物和故事。


QA&

后期请回鲁安·麦根进行剪辑的原因是什么?


朱乐贤:前期拍摄结束后,影片交给了新加坡一位剪辑师,但这位剪辑师删去了所有的“中间性镜头”、“过渡镜头”,过于干净的版本反而无法营造时代氛围。因此,我们又重新请回鲁安·麦根,让他负责该片的剪辑。他剪辑的版本确实是我们想要的,既营造了浓厚的时代氛围,也有引人入胜的剧情。相比于传统合拍项目中的整体外包形式,《敦煌:生而传奇》按天聘请鲁安·麦根,因此增加了不少创作成本,但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



QA&

中外合作的创作模式中,还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未来是否还有新的国际合作项目?


朱乐贤:《勇敢者的征程》是腾讯与新西兰团队合拍的荒野求生类节目,我们创新地加入了一条历史线索。与这些外国团队合作,我的直观感受是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明确知道要什么镜头不要什么镜头。外国团队每天的拍摄量是没有中国团队多的,但他们的镜头使用率很高,对时间的把控极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勇敢者的征程》拍摄现场


打造电影级视觉体验


QA&

相较于传统纪录片,剧情类纪录片需要美术团队来还原历史场景。《敦煌:生而传奇》的美术团队是如何组建并工作的?


朱乐贤:《敦煌:生而传奇》的服化道团队均是中国团队,是由中影公司的一个制片主任王军搭建的,他曾担任《天下无贼》《集结号》等电影的制片主任。美术团队由全荣哲带领,他于2015年凭《狼图腾》一片获得金鸡奖最佳美术。专业的服装、道具、妆发团队保证了我们的影片细节与时代吻合,完好地展现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特征。


美术团队还原历史场景


QA&

《敦煌:生而传奇》对配乐有何要求?


朱乐贤:起初因为资金有限,我们计划使用合成音乐,但《敦煌:生而传奇》的制作其实是一个不断加码的过程,服装、道具的水准都上去了,于是我们决定也精心打磨音乐部分。“开拓”和“进取”是我为配乐制定的两个深层标准,而大漠感、苍凉感则是本片的基调,整体上要能描摹人物命运与时代起伏。主题曲最终由爱尔兰的一个作曲家创作,国际爱乐乐团演奏。


QA&

本片采用杜比视界格式进行调色,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朱乐贤:该片的调色由曾为电影《八佰》调色的专业团队来完成,这个过程发生过一个趣事。因为追求电影级的视觉体验,所以邀请了专业的电影后期团队进行杜比视界格式调色,但调色后的版本我们总感觉存在些许问题。当我们去了调色工作室后,我们的另一个制片人万若若发现,由于电影是在黑暗的环境下放映,所以调色团队也会在黑暗的环境中工作,而适合黑暗环境的影片亮度并不适合于手机、电脑屏幕。随后,我们要求调色团队打开窗户工作,才最终调出合适亮度的影片。影片的色彩十分丰满、锐利,画质也很清晰,专业团队保证了我们影片的质量。



网生纪录片的未来可能


QA&

《敦煌:生而传奇》具有很强的国际传播潜力,是否有计划将其推向国际市场?


朱乐贤:近几年,腾讯很多纪录片都走进了国际市场,也引起了较好的反响。我们也上线了《敦煌:生而传奇》的英文版,并与奈飞等国外平台在沟通,目前情况也十分乐观。但国内观众仍然是我们的主流目标受众。我们缩短了下集对上集内容的回顾篇幅,增加对历史背景的交代,提早影片上线时间,都是为了增强影片的本土化,更符合国内观众的口味和观看习惯。



QA&

《敦煌:生而传奇》是否会在电视台播出?


朱乐贤:《敦煌:生而传奇》的目标受众多为25岁至35岁的男性,与腾讯视频平台的主流用户不太一致,我们也在通过版权售卖的形式助推《敦煌:生而传奇》等纪录片走进电视台,以更多路径接触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不过这个周期很长,我们也在推进中。


QA&

《敦煌:生而传奇》等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是否有走进电影院线的可能?


《敦煌:生而传奇》杜比视界推荐会


朱乐贤:对于历史战争类纪录片走进电影院线,我们并不排斥。我们也在考虑是否能够分别制作出一个剧集版,一个电影版,分别上线。但这需要等待时机和运气,如果时机成熟,推动纪录片走进院线,也是我们发展战略中的一步。


结语


说起敦煌,世人想到的,是千年时光流转后仍然屹立在大漠深处的莫高窟;是烛光闪烁中若隐若现的敦煌壁画;是隐匿在时间身后流传百世的卷卷经书。而《敦煌:生而传奇》从全新的视角探寻这座古城,让曾踏上这条古老丝绸之路,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浮现,他们穿过漫天黄沙,将敦煌的兴衰成败向后人娓娓诉说。


《敦煌:生而传奇》打破传统历史纪录片的创作局限,提高了纪录片的故事性,让历史纪录片在承担传播历史文化责任的同时,饱含精彩度与有趣性,这是推动历史题材纪录片“破圈”的重要一步。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历史题材纪录片在逐渐进入观众视野,成为热门题材,打造历史文化大IP虽任重道远,前路漫漫,却可以在当下时代重现文明古国的历史脉络,向世界讲述中国话语。




图片提供:《敦煌:生而传奇》制作组、朱乐贤

采访:李宁、杜颍莹、李英杰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被遮蔽的新疆:透过纪录之窗看见误解背后的真实
CDRC×微博| 纪录片聚焦青少年成长深受关注,纪实新闻栏目跟踪热点事件领先话题榜
《绝笔》:在纪录片里,他们从未离开
众包纪录片:时下流行的纪录片制作模式
“北京故事”纪录短片工作坊顺利结束,5组作品亮相!
纪录片里的清明之思
CDRC×微博| 女性婚姻困境引发热议,纪实短视频热度攀升
从《完美星球》中借鉴BBC模式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杨博雅 陈朵儿 

编辑:杜颍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