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重拳出手:治庸、治懒、治散、治慢、治乱、治浮!
一部30多分钟的暗访专题片,一份关于5起影响营商环境典型问题的通报。1月12日,武汉市以一场“辣味十足”的大会,拉开了冲刺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市的序幕。
暗访专题片由武汉市纪委监委、市治庸办拍摄,集中曝光了17起典型案例。武汉市委领导现场“画像”点评,直指问题背后的作风问题,让不少领导干部“坐不住”。
会上,武汉市纪委通报了5起影响营商环境的典型问题,一批“庸懒散慢乱浮”负面典型被点名道姓处理,形成震慑效应。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五个中心”,2021年,武汉市委决定大力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慢、乱、浮等问题。
为此,武汉市纪委监委印发《关于集中治理庸懒散慢乱浮现象促进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推动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提供优良作风保证。
治 “庸”
主要解决甘于平庸、不求上进、本领恐慌,解难题“没法子”、促发展“缺路子”、做方案“无招数”,身子进了新时代、脑子还在旧时代;
缺乏“工匠精神”,工作标准和要求上不求精致极致、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满足于“过得去、一般化、差不多、还凑合”;
不敢担当、不愿负责,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只想揽权不想担责等问题。
治 “懒”
主要解决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奉行拨一拨、动一动,不拨不动的“算盘主义”;
不敢开拓、不愿创新,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见难点低头走;
缺乏“钉钉子”精神,奉行交办任务的时候拍着胸脯说“好”,再问时说“时间没到”,最后来一句“办不了”的“三部曲”等问题。
治 “散”
主要解决自由散漫、纪律涣散,不服从组织安排,面对任务怕困难、接受任务讲条件、执行任务打折扣,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
缺乏大局意识、团结意识,争长论短、斤斤计较等问题。
治 “慢”
主要解决缺乏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没有时限意识,办事拖拉,效率低下;
工作执行力差,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不积极、不主动,导致惠民惠企政策停在纸上、扶持资金闲在账上;
做事总是“慢一拍”,习惯推诿、不愿补台等问题。
治 “乱”
主要解决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程序混乱、办事没有章法、政出多门,部门间职责权限不清,服务事项出现“真空”,涉及多部门事项不沟通、不协调;
在涉及企业重大利益问题上搞“口头协议”,不严格履行法律程序,对已承诺事项不讲诚信,新官不理旧账;
对待企业、群众作风粗暴、故意刁难,甚至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等问题。
治 “浮”
主要解决政策制定不听取企业、群众意见,不作深入调查研究,不接地气、浮在面上、无法落地,配套制度缺失、没有操作性;
对政策执行情况不检视、不检查,执行效果差;
作风飘浮、脱离群众,不深入基层、不到一线调查了解情况,习惯于拍脑袋决策等问题。
紧盯12项重点领域抓作风顽疾
◎放管服改革
◎项目落地
◎惠企政策落实
◎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督
◎土地规划历史遗留问题化解
◎黑臭水体和劣V类水体治理
◎工程款兑付
◎建筑工地管理
◎城市精细化管理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
◎信访积案化解
◎群众反映强烈
“六项治理”有重点,有抓手,不泛泛而谈。《意见》要求全市各级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各自职能和干部作风状况,重点治理这12个方面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慢、乱、浮等作风问题。
顽疾这样治
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治理效果
《意见》提出,“六项治理”要从市直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抓起,通过抓住“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治理效果。
深入查摆作风问题,确保全覆盖无盲区
强调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对各项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谋划、亲自抓落实,并组建工作专班,深入查摆本区域、本单位、本系统存在的作风问题,确保全覆盖、无盲区。
切实落实好全链条闭环监督机制
各区纪委监委、各派驻(出)机构、各作风巡查组要强化日常监督,组织专项检查,开展明察暗访,切实落实好“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曝光问题——追责问责——整改通报——年底考核”的全链条闭环监督机制。
加大典型案件通报力度
《意见》提出,各区、各单位“六项治理”工作情况将纳入全面从严治党考评中,对存在问题不整改,或整改不及时、不到位、不彻底,或虚假整改的,扣除相关考评分数。对在整改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案件加大通报力度。
《意见》强调,对在“六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若属勤勉履职、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且未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未谋取私利及造成重大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的,要旗帜鲜明容错纠错。同时,对诬告陷害行为及时澄清、坚决查处。
-- END --
来源:武汉市政府官网、长江日报
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