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营商环境为什么好?

沈彬 决策杂志 2024-05-02

一个有竞争力的地方,必然是重视营商环境的地方。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其营商环境一直都是各地对标学习的对象。今年以来,各地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多个地方已将优化营商环境设为“新春第一会”的主题。


上海营商环境为什么好?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从上海营商环境到底好在哪?上海的区政府是怎样开会的?向世界级的上海学什么?多个角度剖析过上海营商环境到底好在哪。


今天,刊发上海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创新做法,以供参考借鉴。



01

从“1.0”版升级到今年的“6.0”版


2024年初大热的电视剧《繁花》,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上世纪90年代的世情图。


有一个思考小维度:90年代“外滩27号”里的国营外贸公司“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上海,是怎么脱胎换骨成为营商环境友好、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上海?上海如何取得营商环境标杆的地位?上海做对了什么?


自2018年以来,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已从“1.0”版升级到今年的“6.0”版,对标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体系深化改革,183项涉及地方事权的对标改革任务已完成91%,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步伐从未停歇。


从“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的“特斯拉速度”,到2023年,上海又创造了“莫德纳速度”:全球制药巨头莫德纳落户上海莘庄工业区,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3个多月,成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考察上海时强调,要“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对国内外高端资源的吸引力”。往大处说,是“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往小处说,就是企业办事不用托关系、找熟人。


上海自贸区


02

“卡住”“罚钱”不是工作的出发点


“既讲规则秩序,又显蓬勃活力”,是上海软实力在工作风格上的体现。上海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有一个底层逻辑是:努力把事办成,这是自己的“成绩”。


这就体现在基层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中,是靠前服务、主动对接、帮企业“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让企业来“服从标准”。


政府在审批,更是服务;审批不是为了为难企业,而是依法把关;简政放权不是“放水”,而要依法行事。


所以,“事情办不成”不能成为公务员的KPI,要把精力、人力集中到把事办成上,以实现政府工作的用户导向。


比如,容缺办理是上海成功的改革“实验田”。申报的审批材料里缺了这个,缺了那个,能不能先审批再补上,或者由当事人做出承诺?


早在2009年,上海就推出了《行政审批告知承诺试行办法》,告知承诺经过多年试点运行后,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容缺办理”,最终被写进了《行政许可法》中。


容缺办理以一纸信用承诺取代了繁复的事前审查,以解除条件、信用惩戒为执行保障,成为推向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行政改革经验。


再比如,上海最早试点的“轻微违法行为不罚”2022年,上海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指导意见》,为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提供精准指引。


“容缺办理”“轻微违法行为不罚”“先照后证”“证照分离”等改革,能从上海走向全国,表面上看是因为上海有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背后还是政府角色的转变:充分信任行政相对人,不以“卡住”“罚钱”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进一步说,政府要想着怎样充分用好既有规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使其适应法规政策,这样一来营商环境自然改善。


在具体实践中,政府靠前服务、主动对接、帮企业完成相关申报、注册,解决办企业、申请许可中遇到的困难,那就不胜枚举了。


上海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


03

“老法师”精神


在上海文化中,缺乏“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的官本位思维。在微环境下,公务员更珍视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同行评价。《繁花》里游本昌扮演的人物,被上海人称为“老师傅”或者“老法师”,代表着普通人对老资格的业务行家能手的尊重。


上海高效的行政流程,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海量的一线“老法师”,他们娴熟于业务领域的法规政策,能做到审批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用知识储备帮助企业在申请、注册中少走弯路。


盒马超市最初开业时,因为融合了餐饮、超市和网络订餐三种业态,打破了传统的行业区隔,到底该发哪种食品经营许可?当企业的创新走到了政策前头,怎么办?


2017年7月,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管局率先核发三种业态合一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被称为“一张证救活了混合新零售行业”。


上海不仅仅是发证,而且针对新业态提出了针对性监管措施。盒马就这么成了事,这也是上海公务员利用专业知识, 帮企业找到了解决方案。


2019年,上海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把83个部门专窗压缩为18个综合窗口,“零差别受理”综合窗口的设立,意味着一个办事人员要承接人社、工商、卫生等多线条的业务,必须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学习新本领、了解新领域里的政策规范。


徐汇区推出了3个月的“魔鬼训练”,要求这些工作人员掌握29个部门353项法人事项、1015种办事情形……这种专业主义训练既是责任的下压,也是公务员的自我珍视。


上海市政府网“一网通办”,点击进入像网购一样便利


04

“办事不必找熟人”


2018年10月17日,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正式上线,“一网通办”已经成为推动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拳头产品”:


企业只要在这个系统上进行审批,系统会跟业务部门进行对接,避免企业反复递交资料,而且可以是24小时进行在线申报。“帮办代办”、“高效办成一件事”、“两个免提交”、“不见面办理”……


2021年时,时任上海市委主要领导曾提出一个问题:今后群众和企业找政府办事,能不能做到像网购一样便利?


一个统一开放、便利透明的上海“网上政务大厅”,正是以此作为服务目标。


上海首创线上线下全渠道、全覆盖帮办制度,着力打造“网购型”客服体验。基于互联网的赋能,“帮办代办”、“两个免提交”、“不见面办理”,一个个新的行政服务理念被提出、被落实。


一网通办,保障程序更透明,既压缩了权力任性空间,又提升了行政效率,事实上也解决了“办事必找熟人”的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如推车上山,不容歇一歇,等一等。从公务员的“店小二精神”发扬,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更新,上海很清楚自身的竞争力所在。


-- END --


作者系决策杂志特约撰稿人

编辑:赵晨 / 审稿:王运宝
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家都在读
1、这个自治区,拟任6名厅级干部2、中国证监会主要领导调整3、调研途中,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暗访,要求临时赶到现场的工作人员立查立改4、杭州赶超武汉,合肥跻身前20强!“万亿城市”版图迎来大变局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