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鼓浪屿工作坊】当时的“快闪”,历史的“定格”——工作坊手绘明信片带你重游鼓浪屿

2016-10-21 鼓浪屿工作坊 SYSU城市化研究院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2008鼓浪屿正式启动申遗工作
2012鼓浪屿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预备名单
2015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四校60多名师生开展“鼓浪屿共同缔造工作坊”活动,探索鼓浪屿的发展愿景与社区内涵,并且试图通过龙头路商业街的整治示范,寻求岛上多元主体(居民、业主、商家、游客、社会组织、街道)共同参与申遗活动。
2016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函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福建鼓浪屿”作为2017年文化遗产项目
2017“福建鼓浪屿”有望于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鼓浪屿自2008年启动申遗工作,现已经过去八年时间,今年鼓浪屿即将迎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的到访,这将是一场关乎鼓浪屿申遗能否成功的重要考核。


  距离2015年四校(中大、清华、厦大、华大)联合的“鼓浪屿共同缔造工作坊”活动也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为了加深对鼓浪屿53个核心申遗要素的空间认知,工作坊的四校老师提出一个有趣的想法,即安排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一个申遗核心建筑,利用午饭前的1-2个小时,“快闪式”出现在申遗建筑现场,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速写运动,各位同学也不负期望,纷纷做出了让人满意的作品。


  绘制的作品中,包含了鼓浪屿的风琴博物滚(八卦楼)、各国留存下来的领事馆、西方的天主教堂、传统的建筑单体,等等。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认知,进行空间抽象和意向增强,并利用手边的钢笔、马克笔、铅笔等不同的工具表达出了学生们对着53个核心申请要素的独特理解。老师们精选了此次学生们的手稿,收了一套明信片,成为所有工作坊学生们集体记忆的承载体。


  透过学生们的手绘稿,细细品读每一栋文化遗产建筑,重游鼓浪屿!



黄家花园

  黄家花园是著名爱国华侨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黄奕住(1868-1945)的私家住宅群。黄奕住1919年从印尼回国定居鼓浪屿,于次年向林尔嘉购买了晃岩路的中德记楼房,将其改建为现在的黄家花园。  这处宅园位于日光岩脚下,俯瞰当时的洋人球埔,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约4500平方米,分为北、中、南三座住宅,呈中轴对称布置,其中主体建筑中楼向西后退20余米,形成东侧中心花园。中楼于1921年由上海裕泰公司建造,高两层,呈现当时新潮的装饰艺术风格与南洋风格相结合的特征,造型洗练,却不显单调,富于现代感。整座建筑外立面全部采用洗石子饰面,施工技艺精湛。南北两座楼与中楼不同,装饰细部模仿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屋顶老虎窗设计为带有巴洛克风格的装饰性山墙面。中心花园的设计也模仿了巴洛克风格。  黄家花园是黄奕住归国后投身实业救国时的生活场所。宅园通过对早期外国人宅园的改建,在整体格局中注入中国传统的建筑理念,建筑风格上既有对西方华丽建筑的模仿,也有对最新潮建筑形式的引入,体现出鼓浪屿近代建筑中多元文化的融合过程,以及对时代流行建筑风格的追求。


美国领事馆旧址


  1844年,美国在鼓浪屿当时的兴贤宫旁(现洋人球埔附近)设立办事处,代行领事职责。1859年副领事代理海雅特(Hyatt, T.H.)在鼓浪屿岩仔脚建造了领事公馆。1866年第一任由美国政府委派的专任领事李让礼(General LeGendre)抵达厦门。1871年,通过与清朝当局协商,李让礼得到三丘田码头附近的地块。1893年美国开始建造其驻厦领事馆,在紧邻海滨的地方建成一座二层高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  现存美国领事馆旧址为1929年翻建完成,从原先靠海的位置向高处后退一些,通过大台阶攀爬而上。新馆由美国建筑师哈沙德(Elliott Hazzard)设计,建筑平面呈“H”形,立面采用横竖三段式及三角形山花、科林斯柱式,严谨的荷兰式砌法,整体呈现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流行的古典复兴建筑风格。当时,领事公馆设在二层,副领事住所在一层靠右的位置,而办公室在一层左侧,整座建筑最庄重的立面就在这个方向。  美国领事馆旧址作为20世纪上半叶鼓浪屿领事馆建筑的代表,见证了当时鼓浪屿在外交领域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各国交往的历史。


汇丰银行公馆旧址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英国“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厦门开设分行,成为厦门最早的近代银行。这座建筑建成于1876年,最初是英商怡记洋行的闲乐居,后来成为汇丰银行的高级住宅。它坐落在花岗岩基础上,为单层砖木结构,前后设有外廊,廊柱用特制弧形红砖砌筑。建筑平面采用了较为特殊的三叶草形。这种平面形式体现出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人们对于造型多彩多变的喜好,同时也可能受到了图画派(Picturesque)的影响。1863年在日本长崎建成的英国人格洛弗(Thomas Blake Glover)住宅是和它相似的实例,反映了这一风格传入亚洲的过程。  建筑选址也有鲜明特色。它脚下是题刻有《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的峭壁。在公馆内可以眺望对岸的英租界,从对岸也可以一眼看到这座建筑。中方官员曾经以破坏风水为由反对将其建在此处,而来访的西方人却对选址赞不绝口。它反映出东西方人对场所空间、景观及住宅选址的不同理解。


三一堂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并逐渐开始本土化。1927后,定居鼓浪屿的教徒增多,而岛上没有提供中文礼拜的教堂,因此厦门港礼拜堂、新街礼拜堂和竹树脚礼拜堂三个堂会决定在鼓浪屿联合兴建一座教堂,命名为“三一堂”,既寓意三个教堂联合兴建之意,又寓意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三一堂动工兴建于1934年,1945年才正式竣工。建筑由留洋工程师林荣廷主持设计,许春草负责施工。中途由于扩展规模,聘请荷兰工程师对建筑结构重新设计,并从香港定制屋顶的巨型钢架。其建设费用大部分由华人教徒捐献,英国长老会及美国归正教会也提供了捐款。建筑风格在20世纪初流行的西方古典复兴风格基础上做了适当简化,采用希腊十字平面,大厅内部无立柱,上部是八边形的屋顶。  三一堂的建设融合了中外教会及中外工程设计、施工人员的智慧,它至今仍是活跃的基督教堂,是20世纪上半叶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宗教生活及基督教在中国本土化过程的见证。


会审公堂


  1903年鼓浪屿公共地界工部局设立时,参照上海公共租界设立会审公廨的模式,成立了鼓浪屿会审公堂,作为公共地界的唯一司法机构,裁决公共地界内的民事纠纷案件,行使公共地界的司法权,但案件如涉及洋人,无论诉讼大小,需由外国领事亲来或派员会同公堂员审问。  早期的会审公堂曾设立在鼓浪屿东海岸保商局内。1917年,受台风影响,保商局建筑被毁,之后迁址至西林别墅城垛墙外泉州路107号。20世纪20年代末会审公堂迁至此地,门楼正对后期工部局。这处院落最早是英国长老会于1915年租地建造的,之后历经转手,产权曾归于厦门籍印尼华侨名下。院内两座别墅成对称布局,形式比较简洁,具有早期的现代建筑风格。会审公堂租用此地办公时,将法庭职能设置在西侧的笔山路1号。两栋建筑之间的隔墙也是历史遗存,当年会审公堂的牌匾就悬挂在隔墙面对大门的壁柱上。  鼓浪屿会审公堂旧址,是鼓浪屿公共地界时期重要的司法机构建筑遗存,是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司法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的重要见证。

 

杨家园


  杨家园位于笔架山东侧,由菲律宾华侨杨忠权、杨忠懿兴建。1913年前后,杨氏兄弟向英国差会购得一栋旧房,请工匠“阿金”拆旧建新,到20世纪30年代,形成四座洋楼的规模,占地面积41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60平方米。  四座洋楼均属厦门装饰风格,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梁结构,每座建筑都在正面设置外廊。这几座建筑皆采用石墙基,柱、梁、门窗套以及院墙大门都采用洗石子(也有少量磨石子)仿石装饰,与烟炙红砖砌筑的清水砖墙搭配,凸显出质感和色彩对比。具体的装饰偏向于模仿西方巴洛克风格,也有仿西方古典主义的柱头,和装饰艺术风格的局部装饰。整组建筑结合地形和周边道路灵活布局,园林采用西式的水池配合中式的假山石,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  杨家园是一组完整的鼓浪屿华侨别墅宅园遗存,也是本地华侨创造的厦门装饰风格建筑的代表作品,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华人华侨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置业模式及生活形态。

 

番婆楼

  “番婆楼”是菲律宾华侨许经权为孝敬其母亲而建造的别墅,落成于1920年代。它是一座大型殖民地外廊式别墅建筑,带有浓郁的厦门装饰风格特征,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院落主入口设于南面的安海路。院内建筑由主楼与东北角的附楼组成。主楼高两层,平面格局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的形式。建筑四面设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外廊,采用清水红砖砌筑,砖拱券与建筑的转角红砖间隔嵌入石块,形成绚丽的色彩效果。这种做法可能受到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绚丽红砖建筑的影响,也与闽南红砖厝红白相间的装饰色彩相似。建筑外立面的浮雕装饰中有来自中西文化的不同题材,非常丰富有趣,据说始建时还塑有女王头像。庭院内园林的设计与处理手法也体现出中西合璧的特征,其中有仿西式的院门、西侧院墙上的中式如意漏窗和按中国传统造园手法设置的假山,而假山的形式却与欧洲巴洛克园林中模仿自然溶洞的假山相似。  番婆楼是20世纪上半叶鼓浪屿华侨洋楼建筑的重要代表,是华侨洋楼中不同建筑文化自由融合的珍贵实例,反映了鼓浪屿与海外的密切交往。


日本领事馆旧址


  1875年,日本于厦门设立领事馆,馆址设在鼓浪屿协和礼拜堂附近,首任领事是福岛九成。1896年,上野专一担任厦门领事,开始在该馆附近兴建新馆。1937年,日本驻厦门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同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领事馆关闭,至1938年厦门沦陷后重新开馆,主要以领事官邸、一部分馆员和警察官活动为主。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领馆停止运行。  日本领事馆旧址是目前鼓浪屿保留较完整的19世纪领事馆建筑之一。主体建筑为地上两层,半地下一层,内设办公室、领事公馆和会客厅等空间,二层西侧有日式装修和室一间。建筑形式采用了19世纪末在中国开埠城镇流行的殖民地外廊样式。两层立面均设置了连续的半圆拱券。屋架为西洋双柱木桁架,主体为砖木结构,外廊及室内局部楼板使用了19世纪末的早期钢筋混凝土技术,勒脚下为花岗岩石墙。其建筑技术、艺术特征、景观环境都是鼓浪屿近代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1902年1月10日,中外代表在日本领事馆签署《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


黄荣远堂


  黄荣远堂建于1920年,早先是菲律宾华侨施光从的别墅,1931年被越南华侨黄仲训买下。黄仲训将其房地产公司“黄荣远堂”办事处总部从泉州路74号迁至此地。  整座院落占地3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在建筑西北侧另有附楼。建筑风格受到曾在东南亚殖民建筑中流行的帕拉迪奥风格的影响。正立面由四根仿塔斯干式巨柱支撑半圆形“出龟”柱廊,顶层平面逐级后退,东南角则设置一攒尖凉亭,使得顶部造型极具变化。柱头、檐口、门窗、阳台等细部装饰也非常丰富精美。建筑南侧为一处中西合璧的庭园。中间是具有西方园林特征的双圆嵌套形式的水池,水池正中的太湖石,采用的则是中国传统园林造景手法。院落西侧还有一组中式园林风格的云墙假山。  黄荣远堂是20世纪上半叶鼓浪屿华侨洋楼的重要代表,建筑风格反映了中外多元文化的交融,同时也是华侨投身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建设的重要见证。


蒙学堂旧址(吴添丁阁)


  “蒙学”意为启蒙之学。蒙学堂是一所接收教育学前儿童(4~8岁)的幼教机构,其前身是英国长老会传教士韦玉振(George M. Wales)的妻子于1898年在鼓新路创办的家庭幼稚园。1908年至1911年间,幼稚园迁到此处(安海路6号),改名为“蒙学堂”。  这栋建筑建于1908年,最初为殷承宗祖父的私宅。它是一座二层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外立面施以灰色抹灰,风格简朴。建筑平面为矩形,坐北朝南,南立面两层均设外廊,为连续七个圆拱券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券廊。建筑外廊以北为南北通透的五间窄长房间,房间以北为贯穿东西的走廊,走廊北面紧贴着一排附属用房。建筑院落较小,在院墙的装饰中采用了传统园林的花漏窗及传统吉祥图案装饰。1911年,菲律宾华侨吴添丁买下这栋宅园,并在建筑入口二层的凭栏处加造了“吴添丁阁”匾额。而蒙学堂迁往现永春路,更名为“怀德幼稚园”,即为现在厦门市鼓浪屿日光幼儿园的前身。  蒙学堂旧址是20世纪初鼓浪屿学前教育设施的代表,是当时鼓浪屿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生于鼓浪屿的著名医学家林巧稚就曾在此接受启蒙教育。


春草堂


  春草堂建于1933年,位于笔架山西北制高点,是许春草为自己设计建造的住宅。许春草(1874-1960),生于厦门,从事建筑行业,白手起家创办了厦门最大的建筑公司,并组织创立了“厦门市建筑总工会”。他既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又是热忱的爱国志士。他于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后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29年他在鼓浪屿成立的中国婢女救拔团,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突出代表。  春草堂为砖石木混合结构,高两层,建筑面积近490平方米,平面中轴对称,主体为矩形。正面设三开间柱廊,正中开间为半圆形平面的“出龟”。外廊后面中央是厅堂,其他房间环绕其前后左右,建筑后部是储藏室。正立面外廊“出龟”及建筑转角部分设洗石子装饰仿花岗岩石块立柱,后面衬清水红砖立柱。“出龟”部分立柱为圆形截面,转角部为方形,砖柱截面为圆弧接方形的设计,外廊上方钢筋混凝土过梁上面是红砖叠涩的檐口。其余立面都是仿花岗岩立柱与抹灰墙面。建筑强调材料质感的对比,简洁而细节考究,整体造型端庄朴实,坚实有力,体现出建造者的个性和追求。1992年许春草之子许伍权将该建筑命名为春草堂。



协和礼拜堂


  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纷纷到厦门开展传教活动。基督教传教士来到厦门传教之初,由于鼓浪屿岛上居住人口较少,一直未正式建立基督教堂,仅设有供外国人使用的小型礼拜堂。协和礼拜堂由美国归正教会、伦敦差会、英国长老会联合成立的“三公会”创建于1863年,为在鼓浪屿工作的外籍基督教徒提供礼拜场所,后来也吸纳了懂英语的华人教徒。  教堂为西方古典复兴式建筑,矩形平面,圣坛在西侧,入口正立面朝东,下部是四根罗马塔斯干式巨柱,上面支撑着大型三角形山花。1912年,这里成为厦门基督教青年会的创始地。  1911年和2010年教堂曾经过修缮,原貌保存完整。作为鼓浪屿始建年代最早的教堂,协和礼拜堂见证了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鼓浪屿的传播,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宗教活动,和鼓浪屿华人在外来文化影响下思想与文化转变的历程。


笔仙路民居



天主堂

  天主教于17世纪初传入福建,于17世纪中叶建立“厦门教区”。厦门开埠后,天主教传教士由菲律宾马尼拉天主教会派遣,在鼓浪屿田尾海滨曾设立信徒聚会所。1890年,罗马教廷将福建划为西班牙多明我会的传教区。1912年,西班牙多明我会神父马守仁(Manuel Prat)任厦门主教后,将教堂搬至鹿礁路西班牙领事馆内,1917 年于领事馆西侧新建主教座堂,管理厦门教区。  天主堂建筑由西班牙建筑师设计,漳州工匠施工建造,采用砖石木结构,为哥特式建筑风格。考虑所处地段条件,教堂南北向布置,圣坛未设置在符合惯例的东侧,而是位于北侧。教堂建筑平面为巴西利卡式,四个尖拱构成大厅空间,南侧入口处有一座哥特式钟塔,装饰着华丽的尖券门窗及玫瑰窗。建筑周身白色,具有西班牙教堂建筑的特色,与对面西方古典复兴样式的基督教协和礼拜堂形成鲜明的对比。  天主堂见证着天主教在鼓浪屿及闽南地区的传播,是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宗教多元性的生动体现。

 

观彩楼


  观彩楼建于1931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书笔楼。因在顶楼能观赏到非常美丽的夕阳彩霞,所以称为观彩楼。曾经三易其主,是由荷兰工程师设计(许春草营造公司承建)的别墅,后卖给丁玉树,最后易主为上海固齿龄牙膏厂的老板陈四民,现如今陈氏后人已不居于此,这幢别墅就一直空置下来了。  观彩楼是鼓浪屿上最高的建筑,它最大的看点不是建筑设计本身,而是能进到观彩楼里,无遮无拦,看那尽收眼底的鼓浪屿风光,看那满天彩霞,还有前后都可以看到的海, 丝毫不比在日光岩上望到的美景逊色,这都得归功于它极优越的地理位置。由于不像日光岩那样高,景物更是清晰可辨。


许家园


  许家园,菲律宾华侨许椿生的故居,西式高楼,体量甚大。两根通高廊柱支撑着三楼宽敞的阳台,柱头为科林斯柱风格,是颇具特色的大家庭住宅。


船屋


  鼓浪屿船屋建于1920年。由美国建筑师郁约翰设计(鼓浪屿八卦楼的建筑师),是鼓浪屿最古老的别墅之一。船屋的宅基地位于坡顶,呈长三角形,别墅建在其上,造型如海轮甲板上的船舱,层层跌落,登三楼俯视 ,宛如一艘正待远航的海轮。

  建筑师匠心独具,用传统建筑手法,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展开,严谨对称。别墅楼高四层,以欧式风格为主,简洁明快,造型极富创意。地板采用罕见的石宽条南洋楠木,家具多为酸枝、红木,至今保持完好,是鼓浪屿最著名的风貌保护建筑。其中花园别致精巧,登高可眺望大海及厦门全景。这一带是鼓浪屿最安静、最自然的地方,也是最有鼓浪屿味道的街巷之一,沉淀的历史注定了它的气质和韵味。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回复“0”可获得文章列表点击下列文章标题即可查看相关文章

世界那么大,但我就想看看鼓浪屿

鼓浪屿,谁的鼓浪屿

鼓浪屿十二天

【新社区规划】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曾厝垵共同缔造工作坊

曾厝垵是什么?可以吃吗?——通过网络评价数据为你揭开曾厝垵的真面目

劳伦斯威斯顿: 老旧社区的复兴之路

布里斯托尔:旧城老市场的“死”与“生”

专家观点|规划年会自由论坛|城市的增长和收缩

公共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接驳之路”——基于大数据的厦门岛公共交通出行分析

厦门人爱骑自行车——基于大数据的厦门岛公共自行车出行分析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