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如何构建众创空间的非正式创新联系网络

2017-02-23 周素红 裴亚新 SYSU城市化研究院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作者简介

周素红:教授 博导,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裴亚新:武汉市土地利用与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职员

文章刊载:周素红,裴亚新. 众创空间的非正式创新联系网络构建及规划应对[J]. 规划师,2016,(09):11-17.

版权说明: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如有转载等事宜,请联系原作者。


摘 要:伴随着技术创新和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创客运动席卷全球,由此孕育而生的 “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空间载体,正在多地产生,并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的新模式。梳理众创空间产生的动因,探讨规划应对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非正式创新联系网络的构建是众创空间产生的基础和核心,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非正式创新联系网络的组织模式和网络构建,认为投资主体、运营主体、使用主体和生产性服务机构等是构建网络的主体;入驻个体和团队间的咨询联系、情感联系和合作联系等非正式联系构成了内部联系网络,而各内部主体与外界的生产性服务企业间的业务联系则构成了外部联系网络,二者共同影响创客空间的选址和空间利用,是其得以发展的基础;本文进而分别从规划选址、社会环境建设和微区位设计等维度,构建众创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内容体系,为创新城市规划提供思路。

关 键 词:众创空间;创新型网络;非正式联系;规划

引言

  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等高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以批量生产为特征的传统制造业向以个性化创造与服务为特征的方向转型,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在此背景下,创客(Maker)以及创客运动快速席卷全球。在中国,创客团体正不断增加,催生了新一波的创业热潮。作为该运动的载体,众创空间被看作是能够吸引创客聚集,通过分享知识、共同工作(Co-working)等方式创造新事物的实体实验室,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下,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正得到快速发展(《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缩略词注释),并将成为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空间再利用的重要动力。


  创新网络的构建是众创空间产生的重要基础,在新技术和互联网支持下,创新网络产生新的组织模式和表现形式,非正式创新网络正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催生众创空间的“看不见的手”。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对非正式创新网络的构建及其所依托的社会环境、物质空间载体和网络空间载体进行研究,揭示其区位选址和空间利用的机制与规划应对。



1

众创运动与众创空间的产生

  近年来,传统制造业面临发展和转型,批量化的工业生产和流水线式的服务逐渐被个性化创造的生产和服务所替代,也因此涌现出一批结合自身兴趣,开展创造与创新工作的群体,这个群体被称之为“创客”。目前,创客的队伍已由原先的个人制作(Do It Yourself/DIY)爱好者扩展到了全世界计算机爱好者、工程师、艺术家、设计师等群体,由此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全球网络,并催生了影响全球的创客运动。目前,其商业应用早已超越了网络时代流量变现的营销范围,深入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客户服务等工业和商业环节[1]。创客运动的特点体现在开展创造性劳动上,即,使用专业软件或者智能工具等手段设计新产品并制作样品;在开源社区和虚拟网络中分享设计成果并进行合作;开展自主设计与自行制造。需求者通过各类定制服务或者技术和软硬件(如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支持,可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设计图样变成产品。由此可见,创客运动对现代制造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创新运动,个性化工业产品的创造需求推进了技术创新,开展技术创新的创客集聚形成的一系列新型空间,这类空间具有良性的创新互动条件,进一步培养新的创造性人才,并形成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被称之为创客空间(Hackerspace)。


  创客空间是创客聚集的空间,是他们通过分享知识、共同工作等方式创造新事物的实体实验室和虚拟社区。创客空间将创意、发明、创新、创业转化为一个有机的过程,将成为创业的集散地和创新社区的中枢。截至2014年5月,全球共有超过1400个创客空间分布在超过120个国家中,通过一个松散的网络互相连接[2]。目前,国外文献对于创客空间的定义暂未达成共识,不同创客社区使用不同的称呼,如:实验室(Fablab),工作坊(Techshop),共享平台(Sharing Platform)等[3-4],而试图阐明不同类型创客空间的学术研究很少。其中,英文维基百科对创客空间的定义:是一个以社群模式运作的工作场地,其成员具有共同的兴趣、经常使用电脑、进行机械加工、关注科技、科学、数码和电子技术,同时这些人能够在实体空间中相遇,进行正常社交,进而产生合作[5]。该定义主要描述其适用人群、关注领域和功能。此外,Moilanen(2012) [6]认为创客空间是一种“第三场所”(第一场所为家或者其他相似空间,第二类场所为工作地),其具有第三空间的一系列特征[7-8]。


  在中国,近年来,以“劳动者-共享平台-消费者”为特征的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得到快速发展[9],与传统的“劳动者-企业-消费者”模式不同,个体成为该模式的核心消费者与拥有者,由此形成了创客群体。这些群体聚集形成的创新社区相似于国外的创客空间,但又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张娜(2015)认为众创空间是国外创客空间概念传入中国之后,其概念与内涵的一次升级与发展,可以将众创空间理解为创客空间+创业孵化空间[10]。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由此推出一系列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创新和发展,涌现大量的众创空间。众创空间的产生为我国创客以及创客运动提供了适宜的活动场所,同时也成为创业孵化的温床。据2015年《中国创新发展报告》的调研,国内的众创空间大概有140多家,整体处于发展期 [11]。


  众创空间的产生也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但目前相关文献还不多,研究方向与领域也比较分散,尤其缺乏与规划管理直接相关的研究。例如,Williams 等[12]从创建与管理资源的角度,对一个创客空间进行民族志学研究,认为科技对于创客空间的管理至关重要。Moilanen(2012)[13]从集聚的角度,对一家创客空间进行深入调研,发现创客人群聚集于创客空间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个人的社会性动机,即创客们非常有兴趣于在真实的生活中遇见其他创客,分享观点、共同学习以及一起玩乐。


  中国众创空间的快速发展也开始引起国外学者们的关注,Lindtner(2012;2014)对于中国创客空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关注[14-15],他以上海新车间、深圳的HAXLR8R等几所创客空间为例,分析创客文化如何在中国生根发芽以及中国创客文化的现象与实践等。已有的相关研究普遍认为,创客空间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创新”已经存在,而其动力来源于草根团体的力量,中国的创客表现出的中国制造业正在实现一种大众生产模式的转变。国内学者也开展了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16-17]。


  总体上,目前国内外有关众创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空间的内涵、产生的文化背景、类型、和运营模式等方面,都强调创新及创新文化在众创空间产生中的作用,然而,已有文献缺乏从该空间产生的重要基础,创新网络的构建及其对空间选择的影响角度进行研究,也缺乏对政府规划管理启示的讨论,后文重点从这两方面进行论述。



众创空间的非正式创新网络构建

  广义的众创空间包括区域尺度的创新产业集群空间和微观尺度的众创空间。前者由来已久,表现为以实体业务协作和正式创新网络联系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区,诸如,硅谷、128公路、“第三意大利”、北京中关村、台湾新竹等;后者表现为以非正式联系和非正式创新网络构建为基础的中微观创新空间,即狭义的众创空间,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空间表现形式,也是本文研究关注的重点。


  创新及创新网络的构建是众创空间产生的前提。进入21世纪以后,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关系转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联系与网络,而很多证据显示,现代创新过程已经变成了一种网络过程[17]。Freeman(1991)提出创新网络的概念[18]。他总结了从1980年以来的关于创新网络的研究并有所扩展,提出企业与大学、政府研究所、咨询行业、研究中心之间的正式网络与非正式联系网络对于创新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而个人属性中的信任、自信或者畏惧都在网络运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技术的进步引起了网络化的变化,表现为创新网络形成方式的变化[18-19]。


  可见,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网络构建的过程。一方面,创新网络使得一定空间范围内相关企业在分享创新资源、利用知识外溢效应、降低创新风险方面有着潜在的优势,并在微观上极大地方便了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研发合作、技术互补和人才流动,强化其在空间上的集聚[20-21];另一方面,这种集聚的形成与发展又不断促进周边创新网络的建设与完善,促进地区的整体发展。因此,创新网络成为塑造新产业空间的重要动力。然而已有关于创新网络的研究主要针对的物质空间载体是产业集群区[22-28],与新型的众创空间在不同尺度的创新网络构建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主要差异在于前者的创新网络构建以正式联系网络为主,后者则更强化了非正式联系网络的作用。因此,后文对非正式联系网络进行专门的研究。


2.1 非正式创新联系网络的特征

  非正式联系网络是与正式联系网络相对的概念,学界对此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正式联系是指基于正式合同的创新联系,如战略联盟、技术研究共同体、合资等形成的合作关系;非正式联系则指没有正式合同的创新联系,如企业延生、人才流动、长期贸易网络等形成的社会关系。二者被认为是推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进步的重要因素[27]。其中,非正式联系网络是人们在日常的工作与互动过程中,经过较长时间的相处,基于共同的爱好和利益、或者情感关系联结起来的群体网络,在现代组织管理理论有较多的研究。


  具体而言,非正式联系网络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结构松散,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相对的,正式联系网络的形成是由企业任务或命令约束和驱动的,具有一定的被动性[29]。由上文分析可知,非正式联系网络与正式联系网络是基于联系的视角对创新网络的分类,两个概念之间并不是相对立的,非正式联系网络与正式联系网络也不会单独存在,在多数活动中都是协同发生作用的,从其在创新网络中发挥的作用来看去,两者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表1)。



  非正式联系网络在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研究主要着眼于对创新网络“非正式”属性的探究,“非正式联系网络”、“非正式联系”、“非正式交流”等相关概念都被频繁使用。已有的研究普遍认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非正式联系是技术和知识在集群内快速传递的路径和渠道[31-32],同时,非正式联系的类型和形成过程也受到关注[33-36]。但总体上当前的研究成果还存在很多不足,对非正式制度形成的原因与影响机制研究不够丰富也不够深入,除了区域与地方尺度,缺乏其他尺度与维度的研究[33]。


  在非正式联系网络类型的分类方面,以网络作用的范围为依据,可以分为企业内部非正式联系网络与企业外部非正式联系网络。内部非正式联系网络是指企业内员工在工作与非工作环境下产生的联系;外部非正式联系网络是指员工与非本企业人员建立起来的工作或情感联系等。前者与空间内部的使用有关,而后者则对区位选址产生影响。此外,以网络联系建立的方式为依据,可以划分为咨询网络、情感网络和业务网络等[37],其中信任是非正式联系网络建立的基础[38-39],而信任文化的建设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其中,众创空间是合理组织和运营有利于构建上述文化。因此,本文分别从上述两个维度分析众创空间的创新网络类型和对其区位选址与内部空间组织的影响。


2.2 众创空间的非正式创新联系网络构建机制

  为了分析众创空间的非正式创新联系网络构建机制,需要分析其关注领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进而梳理众创空间各相关主体的关系和运营机制。本文通过对深圳42家众创空间的官网浏览以及其他互联网资料的查找,统计其运营方关注的领域和提供的服务类型。数据显示,已有的众创空间的领域集中在高科技行业(如职能硬件、机器人、3D打印技术、基因技术、生物工程等);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Technology,Media,Telecom/TMT,如移动互联网、软件工程、游戏、网络新媒体等)和咨询行业(如教育培训等)。其中,高科技行业占据50%的高比例,TMT次之,咨询行业最少。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众创空间所关注的领域多是复合的。 


  大多数众创空间实行会员制进行收费与其他类型管理。因此,其服务对象是不同类型的会员,主要分为个人会员和团队会员两类。二者享受相同的服务,其差异在于,个人会员多是出于对某一类创新事物的兴趣,以个人的形式参与众创空间的活动,并不一定有固定的工作卡位,是灵活自由的参与个体,例如柴火空间与techspace中的会员。这些众创空间一般物业面积并不大,多为开敞的空间,其中安置多个工作台,方便会员头脑风暴与一起动手制作。


  团队会员大部分都是已经成型的初创企业,他们以团队入驻的形式拥有固定的集体办公卡位,类似于公司,他们在众创空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团队的工作,有着长期、稳定、规律的活动。以团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众创空间比较多,是目前最主要的成员构成类型。对于入驻的创客团队而言,其当下处于企业发展的最初状态,他们所拥有的可能仅仅是一个想法,而想要使项目成型被孵化,到后面成立公司,完成创业,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装置设备、天使投资、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等知识、技能和资源等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众创空间对于他们而言,其优势就在于能够补充他们在项目孵化、企业管理、有效的外部资源链接方面的短板。


  众创空间为创客团队提供的服务也可归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提供联合办公的物质空间。众创空间作为载体提供工作空间给创客团队,这些空间的类型有完全开敞型的大空间,也有标准化了的小型封闭办公室,氛围开放,较多的公共空间提升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促进信息流通与人际交往。第二类是提供一般性工作设备或者根据创客团队所从事的行业差别,提供高端型硬件设备,如3D打印机等。第三类是提供投融资以及其他创业服务,包括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政策申请、工商注册、法律与财务咨询等功能。基本上多数众创空间都具备这三项功能,并以其功能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来吸引创客团队的入驻。总的来说,众创空间不但是创业者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还是一个能够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团队融合、政策申请、工商注册、法律财务、媒体资讯等全方位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


  上述众创空间的关注领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与众创空间的运营模式有很大的相关性。其关注领域会影响服务对象对它的选择,服务对象的类型又会影响其提供服务功能的类型,而功能类型则影响其运营模式,运营模式也同样反过来影响着服务功能以及关注领域的调整。本文通过梳理资料与实地调研访谈,绘制出众创空间的主要运营模式(图1),其中,众创空间在运作过程中的行为主体投资主体、运营主体、使用主体和生产性服务机构等四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众创空间的主要运营模式。


  (1)投资主体是众创空间目前资金的主要来源,一般是由单个企业直接投资或多个企业联合投资于众创空间的持有人,也有部分是由政府机构投资,这些机构主要是政府某个部门和大学或研究院合作进行物业支持或资金支持。资金的主要去向是用于对入驻企业提供服务,或者对有些投资人认为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


  (2)众创空间运营方负责众创空间日常运行事务,是执行机构。他们承担的主要职责有两项,一是物质空间和设备的营运。向入驻企业提供日常工作使用的设备、工作环境等,大部分众创空间对于入住团队以会员费的形式按照租位时间的长短收取工位租金,承办活动佣金;二是服务功能。为入驻企业提供投融资以及其他创业服务,主要包括投融资及对接、媒体资源等社会资源、创新创业培训、团队融合、工商注册等社会性质的服务。


  (3)使用主体主要是入驻于众创空间的个体、团队或已成型的初创企业。创客团队的入驻首先要进行项目申请,众创空间运营方评估其项目价值,判断发展前景之后,签订入驻协议,同时,入驻的时间是有期限的,这个期限是与创客团队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一般来说,创客团队创业的周期为半年到一年,在一年的时间内,如果创客团队能够获得天使投资,企业发展走向正规,大部分创客团队就会搬出去,开始组建自己的公司,稳定地进行运营。如果在一年的时间内,创客团队的创业不顺利,这个团队或将解散或去其他众创空间看能否获得投资,从而搬出当前的众创空间。在入驻的这段时间内,入驻团队或企业将享受到众创空间提供的工作空间与其他多种类型的服务,而入驻团队成员之间也会因为朝夕相处而相互产生了解,对于一些行业动态、技术问题等产生相互咨询,不同企业的成员之间进而产生工作之外的情感联系,也可能会促成两家企业的技术或商业合作。总结起来,企业与企业之间有可能会产生咨询联系、情感联系等内部非正式联系网络和技术、商业合作的内部正式合作网络。


  (4)生产性服务机构主要是为入驻企业提供众创空间功能之外的服务,生产性服务类型包括:专业服务,如法律、会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展贸服务等。高校和制造业零售也是入驻企业比较常联系的机构,所以纳入生产性服务机构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与上文的众创空间内部网络相比,入驻企业与生产性服务机构的联系即为外部网络。


图1 众创空间运营模式与网络构建及规划政策应对


  综上所述,众创空间的基本运营模式与网络构建机制为:由投资方为众创空间的运营提供资金和物业支持,这些资金和物业由众创空间运营方进行分配与利用形成众创空间为入驻团队提供的特色服务,以此来吸引创客团队的入驻。创客团队通过运营方的项目评估之后入驻众创空间,与一同入驻的企业之间产生咨询、情感等内部非正式联系和合作等内部正式联系,这些联系共同构建了内部联系网络。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机构补足了众创空间为创客团队提供不了的生产性服务,从而形成入驻团队的对外业务联系,进而构建了外部联系网络。这两层网络共同促进了众创空间及其成员的发展。



基于众创空间非正式联系网络

构建的规划应对

  上述分析表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创客空间的宏观发展,而创新网络的构建则是决定众创空间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对外联系网络和内部联系网络。前者以众创空间中的团队与其所处区位周边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正式业务联系为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众创空间的宏观区位选址并对土地利用规划提出要求。即根据其关注领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选择方便与上述要素产生联系的空间区位,如依托高新技术产业、现有商务中心、高校和博览机构等,推动土地利用更新。后者以众创空间内部团队和个体的情感联系、咨询联系和合作联系等正式与非正式联系为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众创空间内部空间的组织和使用。因此,需要从政策制定、区位选址和微空间设计指引三个方面引导众创空间的良性发展:


(1)理性制定政策,避免跟风热潮导致众创空间的低门槛蔓延

  众创空间创新网络的构建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包括创新文化、创客群体以及具有一定成本竞争力的物质空间载体等。因此,各地需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找准定位,出台合理的激励和引导政策,避免盲目跟风,导致众创空间的低门槛蔓延和无序发展。通过作者对深圳市众创空间的调研,发现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考察过柴火空间之后,众创空间的数量增长迅速,这种增长是基于社会力量的推动,包括政府机构、大型企业和创业企业,尤其是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理智的,需要有更多深入而理性的认识,不能简单将之前各种孵化器等升级改造就变成众创空间,或者过分模仿国外创客空间的空间形式而非其内涵。政府也需要对众创空间项目在资金支持方面予以更严格的审核,不能又变成挂着众创空间名目的房地产项目。


(2)根据众创空间的类型和对外联系网络构建特征,合理制定选址和用地规划指引

  通过本文的初步研究,众创空间有着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别,包括关注领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等存在差异,因此,存在不同的区位需求、运营模式以及企业对外联系业务需求等方面。因此,在规划选址和用地方面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1)制定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规划选址指引,从城市宏观层面进行了空间上的引导。


  (2)适度推进土地混合使用的编制指引。由于众创空间的生产模式往往集设计研发、原型制作、商业运营和成品小批量生产多个环节于一体,既非纯粹的商业商务活动,也非传统的工业活动,因此,一定程度上需要对传统产业用地类型进行相应地调整,适应新的具有一定混合特性的用地类型需求。


  (3)改造和升级已有创新产业空间。有效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利用政策工具,鼓励在这些区域构建仪器设备和软环境资源共享的机制,建设注入众创空间元素的升级版创新产业集群区域,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模式,优化和完善现有创业服务机构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形成“互帮互助”、“用户互动”、“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开放式创业生态系统。与国外的创客空间不同,这些众创空间大多是在政府和企业的推动或引导下形成的,其后期的运营和发展也会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引入众创空间时,要考虑这些空间与当地产业的匹配性,让众创空间具备更好的发展基础。


  (4)利用众创空间的市场需求,推动旧城更新规划和建设。通过众创空间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创新活动对产业的促进作用,推动旧城用地的再开发利用,使之成为旧城改造复兴的新动力,因此,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划,引导有序更新。


  (5)构建特色化的城市空间。政府可在宏观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对众创空间的运营进行特色化引导,突出特点,有助于对创客团队进行更有效的帮助与支持。同时,也能使众创空间避免出现过于空泛定位及目标而低效率集聚现象的出现。


(3)根据众创空间的内部联系网络构建特征,合理制定微空间设计指引

  前文分析表明,情感网络和咨询网络等非正式创新联系网络对众创空间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而这些网络的构建需要相应的空间载体。包括办公空间、交流空间、共享的公共空间甚至虚拟的社区空间等,并促成线上线下的各类创新活动的产生。因此,有必要结合内部创新网络构建的需求,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适用于众创空间内部联系网络构建的微空间规划和设计指引。



小结

  本文在综述众创空间这一新的空间模式的发展背景、现状和特征出发,分析影响众创空间发展的非正式创新网络特征及其的构建的机制,将创新网络划分为咨询网络、情感网络和业务网络等众创空间内部网络和与周边产业业务联系的外部联系网络,并分别基于这两层网络的构建,制定众创空间相关政策制定、区位选址和用地规划指引,以及微空间设计指引,以期为众创空间有序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后续将进一步开展多案例的实证研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Bean J.,Rosner D. Making: Movement or brand? Interactions,2014,21(1): 26-27.

[2] List of All Hackerspaces[EB/OL]. http://hackerspaces.org/wiki/List_of_ALL_Hacker_Spaces,accessed 2014-05-30

[3] Toombs A. Enacting care through collaboration in communities of makers,2015,2015-January: 81-84.

[4] Williams M.R.,Hall J.C. Hackerspaces: a case study in the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 common pool resource.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2015,11(4): 1-13.

[5] Hackerspace[E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ckerspace

[6] Moilanen J. Emerging hackerspaces - Peer-production generation. IFIP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2,378 AICT: 94-111.

[7] Capdevila I. Co-working spaces and the localised dynamics of innovation in Barcelo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5,19(3).

[8] Li Y.,Guo Q.,Fu Z.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on co-working platform based on Lean Startup model.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Interface and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Design and Evaluation, HCI International 2014,2014,8521 LNCS(PART 1): 491-502.

[9] 彭文生,张文朗,孙稳存. 共享经济是新的增长点. 银行家,2015(10): 64-67.

[10]张娜. 众创空间——互联网+时代本土化的创客空间. 科协论坛,2015(10): 22-25

[11]陈郁,《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5)》发布 我国创新能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EB/OL],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12/15/t20151215_7571327.shtml,2015-12-15

[12]Williams M.R.,Hall J.C. Hackerspaces: a case study in the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 common pool resource.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2015,11(4): 1-13.

[13]Moilanen J. Emerging hackerspaces - Peer-production generation. IFIP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2,378 AICT: 94-111

[14]Lindtner S.,Li D. Created in China: the makings of China's hackerspace community. Interactions,2012,19(6): 18-22.

[15]Lindtner S. Hackerspaces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China: How makers are reinventing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novation, and the self. China Information,2014,28(2): 145-167

[16]徐思彦,李正风. 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 科学学研究,2014(12): 1789-1796

[17]谢莹,童昕,蔡一帆. 制造业创新与转型:深圳创客空间调查.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02): 59-65.

 [18]Freeman C. Network of Innovator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 Research Policy,1991,20(91): 499-514.

[19]刘兰剑,司春林. 创新网络17年研究文献述评.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04): 68-77.

[20]张古鹏. 小世界创新网络动态演化及其效应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2015(06): 15-29.

[21]林秋月,王文平,王娇俐.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的仿真分析——基于March利用式-探索式创新分析框架. 管理学报,2010(07): 1015-1020.

[22]曹鹏,陈迪,李健. 网络能力视角下企业创新网络机理与绩效研究——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实证分析. 科学学研究,2009(11): 1742-1748.

[23]池仁勇.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结点联结及其效率评价研究. 管理世界,2007(01): 105-112

[24]韩玉刚,焦华富,李俊峰. 中国省际边缘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和形成机理——以安徽省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为例. 地理研究,2011(05): 814-826.

[25]王琳,曾刚. 浦东新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合作网络构成特征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02): 35-38.

[26]盖文启,王缉慈. 论区域的技术创新型模式及其创新网络——以北京中关村地区为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5): 29-36.

[27]李二玲,李小建. 欠发达农区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网络演化分析——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为例. 地理研究,2009(03): 738-750.

[28]马海涛,方创琳. 基于企业微观视角的城市区域生产网络空间组织研究——以粤东城镇群服装生产为例. 地理科学,2011(10): 1172-1180.

[29]姜鑫.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组织非正式网络内隐性知识共享及其实证研究.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02): 68-71.

[30]韩新严. 非正式创新网络在中小企业创新中的应用,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1]Breschi S.,Malerba F.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Clustering: Some Introductory Notes. Industrial & Corporate Change,2001,10(4): 817-833.

[32]Vol. N. Clusters and knowledge: local buzz, global pipelines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 Druid Working Papers,2004,28(1): 31-56.

[33]刘炜,李郇. 区域技术创新的非正式制度和联系: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人文地理,2012(02): 107-112.

[34]刘炜,李郇,欧俏珊. 产业集群的非正式联系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为例. 地理研究,2013(03): 518-530.

[35]文嫮,李小建. 非正式因素影响下的中小企业网络学习与区域发展——河南省偃师市翟镇针织业的研究.人文地理,2003(03): 73-76.

[36]马双,曾刚,吕国庆. 集群非正式联系的形成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例. 经济地理,2014(10): 104-110.

[37]Krackhardt D.,Hanson J.R. Informal Networks: The Company Behind the Char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71(4): 104-111.

[38]李正卫,池仁勇,刘慧. 集群网络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嵊州领带生产企业集群的实证分析. 经济地理,2005(05): 612-615.

[39]冯梓洋,葛宝山,陈彪. 正式网络与新企业绩效:基于非正式网络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3): 58-66.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回复“0”可获得文章列表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查看相关文章

【发现旧城】溶漾在彩云之南的天空之城

【发现旧城】深井拾忆——深井村寻访记

国家中心城市、全球城市与珠三角城镇群规划之惑

【学生作品】全民献“厕”,关爱随行——广州滴滴“厕所信息服务”功能使用情况调研

【学生作品】从“无根漂泊”到“落地生根”——广州市花都华侨农场“归难侨”同化适应调查

【好书推荐】21世纪中国城市群发展新理念——《中国城市群新论》

【学生作品】“回”到广州  聚留有“缘”——广州回民教缘纽带调查

SYSU城市化研究院——粉丝画像&好文回顾

数据增强设计在武汉市中心体系规划中的应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