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绿道—邻里”视角下建成环境对城市绿道使用的影响 ——以广州为例
朱战强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硕士生导师
黄存忠 中山市城乡规划编研指导中心
柳 林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公共安全地理信息分析中心、辛辛那提大学地理系
刘 宣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原文刊载:朱战强,黄存忠,柳林,刘宣.“绿道——邻里”视角下建成环境对城市绿道使用的影响——以广州为例[J].热带地理,2019(02):247-253.
版权说明:本文为简写版,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如有转载等事宜,请联系原作者。
摘要:
基于“绿道—邻里”视角,采集了广州典型城市绿道上的市民使用人数与类型等属性,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绿道周边建成环境(人口密度和土地类型混合度)与绿道使用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绿道周边建成环境作为绿道使用的潜在来源地和目的地,影响着城市绿道使用效果,步行和骑行可达范围内的居住区人口密度和绿道周边土地利用混合度均可作为绿道使用强度的解释因子,两者的增加均会带来绿道使用强度的提高;除此之外,周边居民区收入水平、年龄和时间等变量对城市绿道使用也会造成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道建设提供直接参考。
关键词:绿道使用;邻里;建成环境;可达性;广州
0
引言
中国近四十年快速城市化显著改变了城市面貌,也深刻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的静态生活方式,引发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二型糖尿病、肥胖症等)高发等公共健康问题(董晶晶等,2009;仇保兴,2012;叶耀先,2004;许从宝等,2005)。
2016 年,针对快速城市化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的情况,国家正式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已有研究表明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关联(KC,2001;Northridge, 2003;Coutts,2010),统筹城市建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兼顾促进城市公共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所在(吕和武,2017)。
城市绿道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近距离接触自然环境的机会,具有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线性空间和连通沿线景观游憩目的地(公园、广场、商场等)的功能,既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又可提升市民体力活动水平(Wolff-Hughes,2014)。城市绿道作为城市建成环境的一部分,最大化发挥绿道的健康促进效益是城市决策者、规划师及公共卫生工作者共同关心的目标。
居民是城市绿道的第一使用者,其次才是游客(Lindsey,1999;Wolff-Hughes,2014)。绿道使用的空间差异很早就受到关注。有研究发现,人们对绿道使用喜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表现为部分绿道使用者众多,而部分绿道则使用者寥寥(Lindsey,2001)。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较多研究关注如何揭示绿道使用的影响因素,并试图提升绿道的使用率,最大化发挥绿道对人类的益处。Lindsey(1999)提出以“绿道—邻里”关系分析绿道的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理解城市绿道建设成败的理论视角。
图源:cc0
中国从2000年开始引入绿道理念,2009年珠三角地区开始最早的绿道实践,经历了快速建设、稳步推进和运维管理等发展阶段。中国的绿道使用理论与实证研究起步较晚,且多侧重于实际应用(赵海春,2016),并未系统地从“绿道—邻里”视角展开探讨,因此亟需加强对绿道使用研究,着眼于在邻里尺度研究如何更好地布局绿道,激发更多的沿线居民使用绿道休闲健身。
鉴于此,本文基于广州市典型城市绿道市民使用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聚焦于“绿道—邻里”关系探析绿道可达范围内的建成环境如何影响绿道使用,以期为城市绿道建设与健康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概念模型
以“绿道—邻里”作为理论视角,假设城市绿道特定范围内的建成环境作为绿道使用的潜在目的地,对邻里产生综合的吸引力,而可达范围内的建成环境则作为出行来源地,对绿道休闲游憩等使用功能的发挥造成影响,两者共同决定了绿道的最终使用成效。参考相关文献(刘继云 等,2005;Coutts et al., 2008, 2011),提出“绿道—邻里”关系视角下的绿道出行行为决策概念框架(图1)。
为了刻画绿道作为潜在目的地的吸引力,设置绿道周边步行(500 m)和骑行(1 000 m)2个空间范围,以该范围内对绿道使用产生吸引的用地类型(如公园、商业用地、商务用地和公服用地等)的混合度代表其建成环境属性,选择步行、自行车骑行和机动车出行3种可达范围的居民区人口结构特征综合表征建成环境,代表绿道出行来源地的特征。
图1 城市绿道出行行为决策概念框架
1.2 绿道出行与使用空间范围
假定市民休闲出行的心理接受时间为15min,分别划定步行、骑行及机动车3种方式前往绿道的可达性范围。假定市民以绿道作为潜在目的地的活动吸引力范围包括步行(500m)、骑自行车(1000m)2种。结合这2种方式将出行生成的潜在使用者可达范围与目的地的潜在吸引范围进行空间组合,得到4种模式(表1)。
表1 绿道出行空间组合模式
1.3 绿道使用影响因素
采用不同绿道分段的使用人数作为绿道使用的指标,探讨绿道建成环境等指标对其产生的影响。选取HHI指数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混合度(Song,2004;Coutts,2008),绿道周边土地利用类型混合度越高,绿道连通潜在目的地的机会越大,绿道吸引力越大。
采用绿道可达范围的人口密度、人口结构指标(包括年龄、收入等)综合表征建成环境属性,表示缓冲区内人口集聚程度以及人口结构对于绿道使用人数产生的影响。引入周末与非周末作为控制变量,探讨节假日所带来的潜在影响。相关指标的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统计及描述
1.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基于绿道使用人数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式中:i为绿道片段的标号;j为统计绿道使用人数的时间段;Yij为i片段绿道j时间段的使用强度;aij为i片段绿道周边人口的平均年龄;tij为i片段绿道统计的时间段,作为虚拟变量(工作日为1,周末为0);hij为i片段绿道周边人口住房面积100m2以上的人口比例;pij为i片段绿道周边人口密度,即单位面积的人数;Oij为i片段绿道周边的土地利用类型混合度;eij为误差项。
2
案例概述与数据
2.1 案例区与数据
本研究选取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北面,珠江南岸的一条绿道进行案例分析,该绿道起于洲头咀公园,终点位于科韵路高架下,全线14.18 km,使用者以休闲健身、通勤活动为主,是一条典型的城市绿道(图2)。
采用浮动车计数法采集数据,以自行车作为浮动车,使用GPS和录音笔记录绿道使用高峰期(工作日5:30 pm-9:30 pm、周末9:00 am-9:30 pm)内沿途每位使用者的年龄段、性别、活动类型。结合现场调研,人为将绿道分为15段。
首先确定步行、自行车和机动车的心理接受距离以及绿道潜在目的地范围。以平均速度分别计算步行、骑车和机动车3种出行方式下15 min的出行距离为1 250 m(步行)、3 750 m(骑车)、8 000 m(机动车)。
采用ArcGIS的网络分析模块,以每段绿道入口作为起点,从绿道入口沿路网往外缓冲,得到每段绿道的可达范围(图3);采用同样的方法,沿路网分别做500和1000 m缓冲区得到潜在目的地范围(图4)。
在此基础上,采用“ 六普”数据计算绿道可达范围的人口密度和人口属性变量,结合用地数据,计算潜在目的地范围的用地混合度。
图2 案例区绿道区位
图3 不同出行方式下的绿道可达范围
图4 绿道周边潜在目的地范围(500和1000m)
3
结果分析
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采用SPSS进行强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4种模式下分别将所有变量代入公式(1)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分析结果通过了共线性诊断(表3)。
表3 多层次线性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3可知,步行模式与骑车模式人口密度与每段绿道的使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意味着案例区周边居民与绿道的接近程度显著影响绿道的使用强度,接近绿道的人口密度越大,绿道使用强度越大。
在步行模式下,土地利用类型混合度与每段绿道的使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即绿道连通的潜在目的地的机会显著影响绿道的使用强度,潜在目的地范围内的用地功能越混合,绿道上的使用人数越多。
在步行和骑车模式下,绿道使用强度与时间(是否是周末)呈显著正相关,意味着周末高峰时段绿道使用人数低于工作日,从统计意义上证实了绿道使用强度受到时间的影响。在步行模式和骑车模式下均有显著变量,而机动车模式没有显著变量,主要是因为随着缓冲范围变大,使得空间变量出现“平滑效应”。
3.2 城市绿道使用格局
对比各绿道分段使用强度(图5),同一条绿道使用水平存在空间分异,整体呈现出“西多东少”的格局。究其原因,绿道西部沿线以老城区和高端住宅为主,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均较大,串联景观节点多;相比东部可达性较高,且东部商贸区依托琶洲会展中心,以大型商务博览功能为主,附近的居住区相对较少。可见,绿道使用水平跟周边建成环境密切相关。
图5 城市绿道分段使用强度分布
4
结论与讨论
基于“绿道—邻里”视角,建立了广州城市绿道建成环境与绿道使用水平之间的关联,得出的主要结论为:
(1)研究假设得到证实,案例区城市绿道使用强度受到步行和骑车模式下建成环境的影响,主要受到周边居住区人口密度、用地功能混合及人口年龄结构与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步行和骑车可达范围内的建成环境作为绿道使用的潜在来源地和目的地,决定了使用行为的出行生成和出行吸引,共同影响着城市绿道使用水平。
(2)绿道服务范围内的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类型混合度是城市绿道使用空间格局分异的主要解释因子。绿道周边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类型混合度的增加会带来绿道使用强度的提高。
本文揭示建成环境影响绿道使用的解释因子,对于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和提高绿道使用的健身行为具有促进作用。以“绿道—邻里”关系作为核心,应在加强理解步行和骑行可达范围的人口分布与结构,绿道周边土地利用混合度的基础上落实城市绿道选线;可通过综合调节已建成绿道的建成环境探讨优化策略,尤其应结合周边人口结构(年龄、性别、收入等)进行合理配置,更好地满足需求旺盛的社区居民体力活动的需求(如年龄相对较大、收入与教育程度相对高的居住区)。
参考文献:
Coutts C J. 2010. Public Health Ecolog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72(6): 53-55.
Coutts C and Miles R. 2011. Greenways as green magne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ce of greenway users and race in proximal neighborhood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43(3): 317-333.
Coutts C. 2008. Greenway accessibility and physical-activity behavior.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35(3): 552-563.
董晶晶,金广君. 2009. 论健康城市空间的双重属性. 城市规划学刊,(4):22-26. [Dong Jingjing and Jin Guangjun. 2009. Dual Attributes of Healthy Urban Space. Urban Planning Forum, (4): 22-26. ]
Foltete J C and Piombini A. 2007. Urban layout, landscape features and pedestrian usage.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81: 225.
Furuseth O and Altman R. 1991. Who’s on the greenway: Socioeconomic, demographic, and l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way user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5(3): 329-336.
Giles-Corti B and Donovan R J. 2002.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54(12): 1793-1812.
Gobster P H and Westphal L M.2004.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Urban Greenways: Planning for Recreation and Related Experience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68): 147-165.
Jackson R K C and Kochtitzky Chris. 2001. Creating a healthy environment: The impac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n public health.
Washington D C: Sprawl Watch Clearinghouse.
Jim C Y and Shan X. 2013. Socioeconomic effect on percep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s in Guangzhou, China.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31: 123-131.
Keith Samuel J Larsonl. 2018. Greenway use and preferences in diverse urban communities: Implications for trail design and management.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72: 47-59.
Lindsey G, Maraj M and Kuan S. 2001. Access, equity and urban greenways: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Professional Geographer,53(3): 332-346.
Lindsey G, Wilson J, Yang A and Alexa Christopher. 2008. Urban greenways, trai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l use: Implications for design.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13(1): 53-79.
Lindsey Greg. 1999. Sustainability and Urban Greenways: Indicators in Indianapol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69(2):165-180.
刘继云,孙绍荣. 2005. 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综述. 金融教学与研究,(5):36-37. [Liu Ji Yun and Sun Shaorong. 2005. Research overview of the theory of behavioral science. Fina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5):36-37. ]
吕和武,吴贻刚. 2017. 美国建成环境促进公共健康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启示. 体育科学,37(5):24-31. [ Lyu Hewu and Wu Yigang. 2017.
American Built Environment Promote Public Health and Revelation for the Health of China. China Sport Science, 37(5): 24-31. ]
Northridge M E and Sclar E. 2003. A Joint Urban Planning and Public Health Framework: Contributions to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3(1): 118-121.
仇保兴. 2012. “绿道”为生态文明导航. 风景园林,(3):24-29. [ QiuBaoxing. 2012. Greenway: Steering Eco-civiliza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3): 24-29. ]
Saelens B E, Sallis J F and Frank L D. 2003. 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of walking and cycling: Findings from the transportation, urban design, and planning literature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5(2): 80-91.
SongY and Rodriguez D. 2004. The measurement of the level of mixed land uses: a synthetic approach. USA: Carolina Transportation Program
White Paper Series.
Wolff-Hughes Dana L. 2014. Greenway siting and design: Relationships with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s and user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11): 1105-1110.
许从宝,仲德崑,李娜. 2005. 当代国际健康城市运动基本理论研究纲要. 城市规划,(10):52-59. [Xu Congbao, Zong Dekun and Li Na.2005. Basic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healthy city movement. Urban Plan, (10): 52-59. ]
闫东升,朱战强,黄存忠.2016. 广州市城市绿道旅游景观意象研究. 旅游学刊,31(12):85-95. [Yan Dongsheng, Zhu Zhanqiang and Huang Cunzhong. 2016. Exploring tourism landscape image of urban greenway in Guangzhou. Tourism Tribune, 31(12): 85-95. ]
叶耀先. 2004. 城市的未来——未来城镇建设的四大理念. 城市开发,(4):66-70. [Ye Yaoxian. 2004. The future of city. Urban Development,(4): 66-70. ]
Zhou X. 2012. Social benefits of urban green spac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valuation and accessibility measurements.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 173-189.
赵海春,王靛,强维,呼海艳,张楠.2016. 国内外绿道研究进展评述及展望. 规划师,32(3):135-141.[Zhao Haichun, Wang Ding, Qiang Wei, Hu Haiyan and Zhang Nan. 2016. Green Corridor Study Reviewand Prospect. Planners, 32(3):135-141. ]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 ◆ ◆ ◆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文责自负,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 ◆ ◆ ◆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回复“0”可获得文章列表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查看相关文章
【城市生态空间】初探多规融合视角下环境质量评价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结合
【数据透视】广东省景区游客满意度大数据调查报告(2018年度)
【研究】大都市区农村土地非农化空间特征及机理——以广州市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