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创客空间入驻团队的联系网络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裴亚新 周素红 等 城市化研究 2019-12-27

裴亚新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助理规划师

周素红 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 骞 武汉吉威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原文刊载:裴亚新,周素红,李骞.创客空间入驻团队的联系网络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9,35(01):63-70.    

版权说明: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如有转载等事宜,请联系原作者。


摘要: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创客空间布局成为国内各大城市落实“双创”的措施。


  文章首先对深圳市创客空间分布进行梳理,并选择四个典型的创客空间进行分类讨论,研究投资推广型创客空间和联合办公型创客空间入驻团队产生的内外部正式、非正式联系网络特征;其次,结合创客空间所在的宏观环境、运营模式及入驻团队的特点分析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最后,梳理微观创客空间与城市的关系,并提出创客空间建设需求与城市规划供给的对接。


关键词:创客空间;联系网络特征;规划应对;深圳市


引言

  随着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及互联网的发展,以批量生产为特征的传统制造业向以个性化定制与服务为特征的方向转型,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此背景下,提倡个人结合自身兴趣开展创造与创新工作的创客运动很快席卷全球。


  发展至今,创客的队伍扩展到了全世界计算机爱好者、工程师、艺术家、设计师和黑客等群体中,并通过互联网链接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全球网络。作为创客运动的载体,创客空间为创客提供分享知识和共同工作(Co-working)的场所。


  得益于近年来“共享经济”的发展,创客空间将怀揣着发扬个人兴趣、实现自我价值、共享设备等目的创客们汇集起来,进行创意激发的知识共享和共同创造,使创意、创新和创业串联成为一个有机联动的过程[1]。


  近年来,创客空间这一概念从欧美国家流入中国。根据《2015中国创新发展报告》,国内的众创空间大概只有140多家,数量与知名度均较低。仅仅经过一年,中国已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4875家。创客空间在中国已呈现井喷式发展,创客空间的发展也成为一种“城市现象”。


图片来源:cc0


  与实际发展不匹配的是,近些年,学者们对于创客空间的研究比较少,研究的方向与领域比较分散,包括资源管理、集聚机制等方面的社科研究[2-6],也有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创客空间的发展情况,通过持续几年的田野调查对其进行细致的探究[7-9]。


  周素红等人认为广义的创客空间包括区域尺度的创新产业集群空间和微观尺度的创客空间[10],甄峰等人认为,创客空间本质上是以“共享”为核心的微型创新产业集群[11]。


  受硅谷、128公路、“第三意大利”和中关村等全球知名的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地理学界长期以来偏重于地方与区域层面的产业集群研究[12-15],对于微观尺度的集群现象研究不足。创客空间承载着众多的小微创新创业企业,作为一个微小尺度的“集群”补足了产业集聚微观层面的研究视角。


  进入21世纪以后,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关系转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联系网络,很多证据表明,创新过程已经变成了一种网络过程。创新网络的形成使得集群内企业在分享创新资源、利用知识外溢效应和降低创新风险方面有着潜在的优势[16-21]。


  这种潜在优势一般通过集群内企业之间联系网络带动技术与知识的快速传播得以实现。联系网络主要分为正式联系网络与非正式联系网络,两者为相对概念。一般认为,正式联系是指基于正式合同的创新联系,如战略联盟、技术研究共同体和合资等形成的合作关系;非正式联系则指没有正式合同的创新联系,如企业衍生、人才流动和长期贸易网络等形成的社会关系[22, 23]。


  国内研究大多从创客空间概念、内涵、特征、创新模式、教育教学角度和图书馆构建等角度分析创客空间[24-31],较少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等角度对创客空间进行定量化研究。本文从联系网络角度分析创客空间的内部网络联系,探究深圳创客空间的分布、创客空间类型以及网络特征(正式网络、非正式网络),并提出创客空间的规划应对策略。



研究区域及分类

  2016年初,研究通过调研、资料收集的方式获取了深圳市52个有效创客空间位置点,研究利用ArcGIS进行核密度分析(图1),结果显示,南山区创客空间形成了四个集聚核心。北部核心集中于以南山智园为中心的大学城北部;中部核心集中在科技园,南部核心分别集中于深圳湾和蛇口片区。


  本次研究基于创客空间集聚热点地区,选取比特咖啡、微漾、前海厚德、中科创客学院共四个典型创客空间深入研究分析。


图1 深圳市创客空间分布的核密度示意图


  通过问卷设计调查入驻团队使用创客空间功能的实际情况,并按照功能使用强度进行打分,由此得出真实的指标反映创客空间的突出功能,并将其作为创客空间分类依据。


  结果显示四个典型创客空间可分为两类,一是投资推广类创客空间,包括比特咖啡和中科创客学院;二是联合办公类创客空间,包括前海厚德与微漾国际。


表1  4个创客空间功能得分统计



创客空间正式与非正式联系网络

  对比以咨询网络、情感网络为表征的非正式联系网络与以合作网络为表征的正式联系网络(表2),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①从整体上看,创客空间正式与非正式联系网络强度及广度均较低,表明创客空间作为新型空间形态,其内在的经济联系活力与社会联系活力均较低,正式网络、非正式网络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创客空间非正式联系强于正式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创客空间内非正式联系尚未带来广泛的正式联系。


  ②从正式网络看,创客团队与外部生产性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联系远比内部团队之间的联系密集,反映出创客空间的复合功能有待进一步梳理与加强


  ③从非正式网络看,相较于咨询网络,情感网络较为容易发生于创客空间内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客空间内的创客团队的行业相关性较弱,与行业相关的咨询行为发生较少。


表2 创客空间正式与非正式联系网络联系情况对比


图2 投资推广型创客空间合作网络(外部)2-模网络


图3 联合办公型创客空间合作网络(外部)2-模网络

   

  研究利用整体网络、度数中心势对投资推广型创客空间与联合办公型创客空间的咨询网络、情感网络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联合办公型创客空间的咨询网络、情感网络密度值均高于投资推广型创客空间,说明在联合办公型空间中企业之间更容易发生咨询、情感联系


  两类创客空间分别在咨询网络、情感网络上表现出网络集中性,联合办公型创客空间在咨询联系方面集中性较强,而投资推广型创客空间在情感网络方面有比较强的集中性。


表3 不同类型创客空间非正式联系网络密度和度数中心势



创客空间正式与非正式联系网络形成机制

3.1创客空间正式联系形成机制

  从研究结果看,创客空间的入驻团队与外部生产性服务机构的正式联系是常态,而内部的正式联系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这与入驻团队从事的行业有较大相关性。两类创客空间内多数入驻团队从事行业相似,以IT行业、新媒体等为主,团队之间隐含的竞争关系也多于合作关系,导致团队之间的正式联系过少


  同时,创客空间内形成入驻团队之间尚未形成产业上下游互补或同类型产业联,也是造成入驻团队之间形成正式合作联系过少的关键。



3.2创客空间非正式联系形成机制

  两类创客空间运营模式的差异是造成创客空间内部非正式联系差异的主要原因。投资推广型创客空间的功能定位是为入驻团队提供直接投资或融资对接等服务(图4)。


  由于能提供投资与投融资对接的领域有限,投资推广型创客空间会对入驻团队进行比较严格的筛选,在这种情况下,入驻团队的从事领域相对单一,且具有一定的潜在竞争性,导致入驻团队之间的情感联系、咨询联系较少


  联合办公型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是为入驻团队提供低成本的、开放自由的工作空间,入驻门槛较低,团队呈现多样化特点,入驻团队间潜在竞争力较小,反而促进不同群体之间产生较多的情感联系,进而产生基于信任的合作关系(图5)。


图4 投资推广型创客空间运营模式

 

图5 联合办公型创客空间运营模式



3.3正式联系与非正式联系差异产生机制

  创客空间内部的非正式联系程度远高于正式联系程度,除了同行业竞争以外,还与入驻团队的需求有直接关系。


  两类创客空间中30%的团队认为自由开放的工作氛围是其入驻的重要原因,有这种需求的团队多是自身发展较为成熟,已逐渐走向企业化的团队,其对低成本的工作空间、开放自由的工作氛围有了比较迫切的要求,而创客空间的工作氛围更适宜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出现了非正式联系远多于正式联系的情况。



基于微观创新空间的规划应对

  可以认为创客空间是一个个创新创意的集合体,具备空间形态上的灵活性和产业内涵上的智力、创新密集性:

  ①创客空间带有微型“产业集群”属性,有利于整合城市生产资源,激发城市空间活力。

  ②创客空间能实现物资、技术和服务等资源的共享,提高城市服务功能的共享程度,有助于节约空间资源。

  ③创客空间内入驻创业团队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联系将促进隐形知识的传递与流动,有利于营造地域内的创新氛围


  基于以上三种特征,在规划应对方面要从创客空间的选址布局、公共服务配套、城市设计指引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在选址布局方面,在城市增量用地中以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与开放式的建设要素构建创新创客空间产业园区,在存量用地可结合“三旧”改造规划,更新城市功能与产业更新。


  在公服配套方面,需加强虚拟网络与实体非正式交往场所的结合;在城市设计层面,需适宜进行密度网、窄马路、小街区的布局,打造景区化开放式创新区域。同时,也要根据工业遗产、历史街区、滨水空间等具体空间进行特色化城市设计,与城市有机融合。



结语

  创客空间作为生产、生活融合的空间,其空间特性与社会网络属性都是造就其特殊性的关键因素,且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目前,创客空间的发展还处在初期,其空间特性与社会网络属性均处于不稳定、不均衡阶段,需要对它们进行规范的引导与监管。


  对规划从业人员而言,对于微观空间如何影响宏观空间,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强化微观空间的正式与非正式联系,以保持城市创新、绿色、共享发展,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Williams M R, Hall J C. Hackerspaces: a Case Study in the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 Common Pool Resource[J].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015(4):1-13.

[2]Toombs A. Enacting care through Collaboration in Communities of Makers: Proceedings of the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SCW'15 Companion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ACM Conference Companion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 Social Computing ,2015[C].

 [3]Kera D. Innovation Regimes based on Collaborative and Global Tinkering: Synthetic Biology and Nanotechnology in the Hackerspaces[J].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14(1):28-37.

[4]Kostakis V, Niaros V, Giotitsas C. Production and Governance in Hackerspaces: A Manifestation of Commons-based Peer Production in the Physical Real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2015(5):555-573.

[5]Joachim M, Aiolova M. The Heterodox Pedagogy: Hackerspaces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Design[M]. Berlin,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5:137-154.

[6]Moilanen J. Emerging Hackerspaces - peer-production Generation: IFIP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Z]. 2012.

[7]Lindtner S, Li D. Created in China: the Makings of China's Hackerspace Community[J]. Interactions, 2012(6):18-22.

[8]Lindtner S. Hackerspaces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China: How Makers are Reinventing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novation, and the Self[J]. China Information, 2014(2):145-167.

[9]Lindtner S. Hack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Promises of the Maker Movement against China’s Manufacturing Culture[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 2015(5):854-879.

[10]周素红, 裴亚新. 众创空间的非正式创新联系网络构建及规划应对[J]. 规划师, 2016(9):11-17.

[11]王晶, 甄峰. 城市众创空间的特征、机制及其空间规划应对[J]. 规划师, 2016(9):5-10.

[12]Zander I. How do you Mean 'Global'?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 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黄色一整条都是文章名称哈))[J]. Research Policy, 1999(5):195-213.

[13]Bullinger H J, Gomeringer K A A. Managing Innovation Networks in the Knowledge-driven Econom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4(17):3337-3353.

[14]Freeman C. Network of Innovator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 Research Policy, 1991(91):499-514.

[15]Reagans R, McEvily B. Network Structure and Knowledge Transfer: The Effects of Cohesion and Rang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3(2):240-267.

[16]王国印, 王动. 波特假说、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对中东部地区的比较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1(1):100-112.

[17]蒋翠清, 杨善林, 梁昌勇, 等. 发达国家企业知识创新网络连接机制及其启示[J]. 中国软科学, 2006(8):134-140.

[18]苗长虹, 魏也华. 分工深化、知识创造与产业集群成长——河南鄢陵县花木产业的案例研究[J]. 地理研究, 2009(4):853-864.

[19]史焱文, 李二玲, 李小建, 等. 基于SNA的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分析——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鄢陵花木产业集群为例[J]. 经济地理, 2015(8):114-122.

[20]苗长虹, 魏也华. 技术学习与创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J]. 人文地理, 2007(5):1-9.

[21]吕国庆, 曾刚, 顾娜娜. 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综述[J]. 经济地理, 2014(2):1-8.

[22]刘炜, 李郇, 欧俏珊. 产业集群的非正式联系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为例[J]. 地理研究, 2013(3):518-530.

[23]刘炜, 李郇. 区域技术创新的非正式制度和联系:经济地理学的视角[J]. 人文地理, 2012(2):107-112.

[24]王佑镁, 叶爱敏. 从创客空间到众创空间:基于创新2.0的功能模型与服务路径[J]. 电化教育研究, 2015(11):5-12.

[25]王立娜, 房俊民, 田倩飞, 等. 美国创客运营模式研究——以全球知名创客空间TechShop为例[J]. 创新科技, 2015(5):7-9.

[26]田倩飞, 房俊民, 王立娜, 等. 英国创客空间的组织方式及运作机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13):61-62.

[27]谢莹, 童昕, 蔡一帆. 制造业创新与转型:深圳创客空间调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2):59-65.

[28]刘小丹, 胡小红. 创客空间支持下的学习模式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6(5):112-118.

[29]金淑娟, 蒋合领. 创新驱动的图书馆创客空间生态系统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6(4):92-95.

[30]李燕萍, 陈武, 李正海. 驱动中国创新发展的创客与众创空间培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首届“创新发展·创客·众创空间”论坛评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20):154-160.

[31]黎晓. 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模式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6(07):88-91.

[32]李二玲, 李小建. 欠发达农区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网络演化分析——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为例[J]. 地理研究, 2009(3):738-750.

[33]李二玲, 史焱文, 李小建. 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农业创新体系结构分析——以河南省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为例[J]. 经济地理, 2012(11):113-119.

[34]王珏, 陈雯, 袁丰.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J]. 地理研究, 2014(2):385-400.

[35]陈映雪, 甄峰, 王波, 等.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国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结构[J]. 经济地理, 2013(4):56-63.

[36]潘峰华, 赖志勇, 葛岳静.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应用[J]. 经济地理, 2013(7):15-21.

[37]韩玉刚, 焦华富, 李俊峰. 中国省际边缘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和形成机理——以安徽省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5):814-826.

[38]席广亮, 甄峰. 互联网影响下的空间流动性及规划应对策略[J]. 规划师, 2016(4):11-16.

[39]王波, 甄峰, 朱贤强. 互联网众创空间的内涵及其发展与规划策略——基于上海的调研分析[J]. 城市规划, 2017(9):30-37.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 ◆ ◆ ◆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文责自负,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 ◆ ◆ ◆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回复“0”可获得文章列表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查看相关文章

创时代·新引擎——深圳创客空间及其创新网络调查

解读“创客空间”:为什么创客喜欢集聚在深圳?

城市化一周热点(5.13~5.19)

【研究】空间选择性与CEPA框架下的粤港服务业合作

【学生作品】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共同缔造】Oursla使用说明书No.6

【研究】基于邻里效应视角的城市居民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