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间半”内的思索
“九十九间半”是甘熙故居的别称,地处城南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旁。它青瓦屋面,白粉墙,棕红色广漆为主色调,与江南特色的绿色芭蕉、千娇百媚的红花绿草相辉映,构成一种独特的典雅古朴,祥和淡宁。可以说,甘熙故居于南京错综复杂的街巷里,深藏出的是一种精致。
据说,甘家在历史上是颇有来头的,相传秦国丞相甘茂、三国时孙吴名将甘宁,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大侠甘凤池与其兄甘凤泉等,都是甘家直系祖先。不知是攀龙附凤,还是确有渊源,也无需考证,只知道眼前这座豪宅在晚清时号称“九十九间半”。
民间曾有这样一种说法:
中国最大的帝王宫殿是北京的紫禁城9999间半;
中国最大的官僚府第是曲阜的孔府999间半;
中国最大的平民住宅是南京的甘熙宅第99间半。
“九十九间半”,以数字命名,看似以实记数,却实在是个与“实”相去甚远的虚数。据说,按照清朝当时的皇家规定,民间的住宅不得与王族勋戚相匹敌,不能超过一百间,甘熙曾在京为官,深谙此种法度,甘氏家族为显示其富有,造屋前后四组多达三百余间,只是对外仍称“九十九间半”,以掩耳目。而这半间既表示没达百间的谦虚,又有仅半步就到目标的得意。
现在,修葺一新的宅院,已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它装饰朴素,体现的是清朝中晚期及民国初年的民居特色和文化内涵;既沿袭了秦淮民居“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建筑风格,也突出了内部结构的多重组合与文化装饰的精巧特色。临高而望,仿佛一片粉墙黛瓦的海洋,清新淡雅之气则是后者无法相比的。
故居由门厅、轿厅、大厅、内厅、厨房及其他服务性用房构成,另外还有庭院、封火墙、备弄等。多进穿堂式的民居,每进之间的院落即天井,雨天则四水归堂,肥水不外流。正厅悬挂的画及对联体现了甘家的文化品位,而家具陈设则展示了这里的民情风俗。内厅两侧是书房和教室,当年甘家历代子弟寒窗苦读之所,今天已无书声朗朗。楼上是卧房,陈设虽是暗色调但细看仍很考究,却也早已人去楼空。
旁边的夹道走廊和其他庭院似乎更值得玩味。各色瓦砌花窗上爬满了不知名的青藤绿草,墙角的雨打芭蕉也是可入诗入画的风景。散布在庭院中的几口古井更接近原色,恐怕是这个家族兴衰最老资格的见证者。
甘熙是个文化品位极高的人,且善于看风水,因此宅第也很讲究。比如坐南朝北,一反常规,理由在商家属金,而南方属火,五行相克因而避实就虚。其实有些地方也很符合人居环境的要求,整座大院紧凑却不拥挤;既井然有序,又各自独立;疏朗的庭院和狭窄的夹道相互穿插,让人行走其中能感觉到空间的丰富多变……
可见,晚清兼官家、文人及商人于一身的甘家,在江南一隅意犹未尽地竭力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上图文摘自“秦淮发布”
近期推荐阅读
“党员示范家庭”风采【微党课:张铭瑜、李素珍离而不休献余热】
这样的暑假,我喜欢,朝天宫街道“2017快乐暑假“系列活动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