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隔12年,这部21世纪最好的剩女电影终于回归

2016-10-06 小宇宙 看电影看到死

看死君:时隔十二年,电影 《BJ单身日记3》终于姗姗来迟。作为这套爱情喜剧系列的粉丝,求学香港的小宇宙童鞋第一时间去影院观摩,并写下了这篇文字。




作者| 小宇宙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记得在看第一部 《BJ单身日记》的时候是十年前,大概2008年,其实离它公映的时候似乎也过去了七年。 影片开头,体重超标的32岁剩女Bridget Jones 一个人坐在公寓的沙发上, 穿着大红色睡衣,拿着酒杯, 大声跟着唱电台里的 Celine Dion 的经典情歌《All by Myself》:



When I wasyoung

I never neededanyone

and making lovewas just for fun

Those days aregone

Living alone

I think of allthe friends I've known

But when I dialthe telephone

Nobody's home

All by myself


当时一下子就被这个段落打动了(我当然不会告诉你我是真实的看哭了),即使当时自己跟里面的人物没有任何类似经历,但当影片传递的虚拟情感无限接近真实的时候,还是可以很轻易的感动人。



▲片中经典段落——“all by myself


之后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算没时间重温全片,也一定会把这个段落再看一遍,在凌晨等飞机的机场,半夜睡不着的被窝里,甚至是有些无聊的午后。很奇怪,从来没觉得厌倦过,芮妮齐薇格实在是一位太被低估的女演员(即便她拿了奥斯卡最佳女配),特别容易沦为恶意煽情的情节被她演绎得笑中带泪,戏剧张力十足。


就凭这一场戏, 我就爱上了这个并不完美,却十分可爱的胖女孩 Bridget Jones。当观众喜欢上这个角色,电影就成功了一半。




浪漫喜剧爱情片看得越多,越容易遗忘,太多类似的情节,太多类似的人物关系,经常会搞不清楚这个人物究竟出现在哪部电影里。


电影《BJ单身日记》作为一部爱情喜剧片,在角色塑造方面做的太过出色。主线方面,原著作者把《傲慢与偏见》的角色关系和剧情走向放到了现代的伦敦(科林大叔刚演完《傲慢与偏见》里的达西先生又称为了《BJ单身日记》里的达西先生,名字都没换),并重构了三位主要角色的性格,角色性格突出却又丰富饱满。



▲科林叔戏路很宽呐


特别是Bridget Jones,她当然是位十分普通的女孩,不是很好看,还有点胖,经常自作聪明,然而每每面对被挖苦被嘲讽,她尴尬的笑容和故作坚强的应对总让人心疼。但正是这样一个角色,在剧情的发展中完成了女性主义的觉醒。


即便她不出色,还是希望完成些什么,从迷恋上司,到发现男友出轨,放弃工作,最后找到新的舞台,最后在冬天穿着内裤飞奔在街头追寻自己的真爱,在影片的最后,她不再是影片开头的那个自怨自艾的傻女孩。这是这部爱情片不仅仅只是一部爱情片的原因。



▲冬天穿着内裤飞奔街头寻找真爱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这部英国爱情喜剧片在当年大获成功,成为2001年甚至英国电影史上最成功的爱情喜剧片之一。之后,片方换了更为有名的导演,打造了《BJ单身日记2》,不料却惨遭票房口碑滑铁卢。


即便是我这个BJ超级大粉丝,都对第二部不太感冒,新导演显然是没真正理解第一部的Bridget Jones,为了制造恶趣味的笑料,不断的使她出丑, 使得好不容易成长的BJ倒退了最初甚至还不如,最后朋友和自己桶的篓子还需要达西先生买单,这样的BJ,一点都不可爱,更不要说女性主义者。


电影市场就是那么现实,不论第一部多么成功,第二部的失败,直接导致了 BJ 第三部的遥遥无期。


▲被粉丝无限吐槽的第二部


在这十二年间,不时有消息传出 “BJ”系列即将迎来第三部,而这些传言也很迅速的消失在网络上。三个主演相差甚远的境遇也着实令人唏嘘。


科林大叔平步青云,商业文艺两不误,一举夺下奥斯卡影帝,成为当今好莱坞影坛最不可忽视的英国男星;而曾经那个在 《BJ》《冷山》《芝加哥》 里如此 耀眼夺目的Renée Zellweger,在主演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美国电影之后,迅速消失在好莱坞。



▲《冷山》中齐薇格的演技不输妮可·基德曼


直到几年前,当她顶着那张连我都认不出来的脸重新出现在镜头前时,我头脑中的第一念头大概是想杀了她的整形(毁容)医生。格兰特这位曾经迷倒众生的英伦绅士,也只偶尔出现在某些八卦小报上。也许是近两年的爱情片实在太过糟糕,谢天谢地,片方找回来第一部的导演Sharon Maguire(沙朗马奎尔),召回了除了格兰特以外几乎所有的原班人马,给我们带来了《BJ单身日记3:BJ的孩子》,整整12年。



▲《BJ单身日记:BJ的孩子》剧照


当我走出电影院,长长的舒了口气。即便我完全数不清科林大叔脸上的褶子以及依旧不理解Renée脱离地心引力的苹果肌,我还是得说,12年的等待没有白费。一部好的续集,绝不该仅仅消耗前作积攒的人气和情怀,人物停滞不前,而应该让人物继续成长,面对新挑战。



▲科林叔仍然很有型


我更愿意忽略《BJ单身日记2》,而把这部《BJ单身日记3:BJ的孩子》是《BJ单身日记》的续集。影片中许多情节都直接跟第一部衔接(看来导演沙朗马奎尔也是很不喜欢第二部),太多令人会心一笑的故事细节和台词,流行音乐的应用也是一如既往的出色。


迷恋于系列第一部《All by Myself》的观众一定会在影片开头就跌破眼镜。


在人物塑造方面,Bridget在整整十年后,彻头彻底地成为了一个独当一面的女性,虽然偶尔还是会犯傻 (你当然还是可以期待她每次都 “惊艳全场” 的演讲),但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10年时光对于她的影响。


除了背景设置,Bridget 相比前作有了更强的独立选择的能力,而这样的选择也成为故事主线推进的动力。



▲《BJ单身日记:BJ的孩子》剧照


这实在是个老套的故事,但导演沙朗马奎尔再一次重现了第一部的精准节奏把控,使得长达两小时的电影妙趣横生。作为一个来自英国的女导演,她无疑也在电影的人物、台词、背景、情节等方面巧妙加入了观点。


首先,美国万人迷Jack的加入使得两位男主对于女主以及孩子的争夺不再局限于个人,而是英伦和美国两种典型价值观的斗争。科林大叔的英伦气质再次被强化,不时的男友力爆棚让我和身边的小伙伴不断迷妹迷弟脸捂胸口惊呼,How are you和江南 style的梗让我直接笑趴下。 BJ 被辞职时说那番捍卫新闻价值的言论, 也像是英国人坚持传统的一种宣言。



▲科林叔男友力max


另外,BJ的女性主义意识前所未有的强化,两次主动离开,冒着成为单亲妈妈的可能也要生下孩子的坚定,都让我看到了之前没见过的,成熟许多的BJ(当然各种小细节还是能让我们确定这是我们认识的那位傻大姐)。



▲《BJ单身日记:BJ的孩子》剧照


众多熟悉的配角轮番上阵,不时贡献了诸多金句,导演也把她的许多对于当今社会的个人观点隐藏在其中,音乐节,hipster,女权主义,交友软件,游行,电视台转型,新媒体时代等主题都有所延伸,话题植入自然而不生硬。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BJ妈妈说的那句:Do we really need so many rights?究竟为什么,还是自己去看电影吧。


还是得好好夸夸 Renée Zellweger, 即便脸僵成这个样子,还是奉献了如此打动人的演出,每一次情感节点都拿捏的恰到好处,毫不做作,招牌的BJ笑容总能把我拉回那些个和BJ共同度过的电影时光。



▲《BJ单身日记:BJ的孩子》剧照:BJ招牌微笑


反观国内众多小妞电影中 “花旦们”真实的双面瘫(五官表情同步瘫痪)演出,智障脑残的人设,毫无生活感的转变和生硬无聊的笑料。我想,如果国内观众能有幸在电影院看到《BJ单身日记》,就不会被某些电影骗走那么多钱了吧。


很庆幸,Bridget Jones 已经不是那个15年前在自己卧室唱着《All by Self》的剩女,我也不是那个在被窝里被感动的高中生。 也许电影带给我们的最好的时刻, 就是让我们和自己喜爱的角色一起成长。


不论如何,这都会是最好的结局。比如,你还记得当年圣诞节上你穿的驯鹿毛衣吗?



▲好Q惹


作者| 小宇宙;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ChrisKirk



艺术展推广 | 抛开电影看展去,民艺青年不是稀有动物

10月1日-10月7日

(看详情,请猛戳下图)




电影节目推广 | 电影老撕基 | 22分26秒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328b4doth&width=500&height=375&auto=0

鲸鱼放映室的小伙伴们:这是我们用心制作的第一档蒙面辩论真人秀《电影老撕基》,请大家收下这枚愉快的安利!不怕辣眼睛你就戳吧!




【近期热文】


这45部电影中的台词,句句掏心

巴斯特·基顿诞辰,怀念冷面笑匠

不科学!这部好电影排片仅0.3%

明明恐惧黑暗,非要打开手电筒

好奇心真羞耻,黑粉也去刷爵迹

湄公河惨案五周年,我们等到它

头号怪胎导演,求心理阴影面积

这位大师,为何登上政府黑名单

招魂!垃圾派诗人为何抑郁自杀

这前苏联禁片,有点着魔有点巫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