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十年!这部穆斯林电影不简单
看死君:今天这篇有逼格的文章,是我们“鲸鱼幕后创作者计划”的柚由童鞋,代表网易娱乐对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导演王学博做的一次深度专访。
注:文末有小福利噢!北京葡萄牙影展在呼唤你~
作者| 柚由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首发| 网易娱乐
由新晋导演王学博执导的《清水里的刀子》作为第21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竞赛单元的参赛片,亮相海云台电影宫,举行了世界首映。
出生于1984年的王学博,曾以制片人的身份参与过多部获奖影片 ,包括万玛才旦的《塔洛》和金马奖最佳创作短片《锤子镰刀都休息》。
这部《清水里的刀子》作为长片处女作, 王学博导演从2010年剧本筹备到2016年制作完成,整整跨越了六年时间。
▲《清水里的刀子》导演王学博
改编自回族著名作家石舒清在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上的同名获奖小说,由尔冬升、张猛、万玛才旦三大导演共同监制,《锤子镰刀都休息》摄影师王维华掌镜,杨威担任美术指导,台湾著名剪辑师廖庆松和青年剪辑师郭晓东操刀剪辑,还有娄烨《推拿》《春风沉醉的夜晚》的声音指导富康进行声音设计,幕后班底可谓强大。
影片讲述了一位居于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穆斯林马子善,在其老伴去世后,决定在老伴祭日那天宰掉陪伴老人十多年的老牛来进行祭祀的故事。油画般的镜头和 4:3 的画幅构图简洁干净,凸显出古典主义的仪式感。电影将视角对准老人和周围的村民,用写实手法还原贫困山区百姓生活,将观众引入对生命和死亡这个永恒命题的沉思。
釜山电影节将在10月15日颁奖典礼上揭晓新浪潮大奖, 届时《清水里的刀子》将与其他三部华语电影共同角逐这一最高奖项。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主创亮相釜山电影节
以下是我们“鲸鱼幕后创作者计划“”成员柚由代表网易娱乐,对导演做的专访。
柚由:《清水里的刀子》根据石舒清同名小说改编,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改编这部小说作为长片处女作?
王学博:2007年的时候我还在上学 ,我的一个同学叫石彦伟,也是这个电影的策划。他是回族人,当时给我推荐了这篇小说。我们都在东北上学,但是这个小说描写的是宁夏西海固的故事,我很喜欢这部小说,觉得很震撼,但没想到能把它拍出来。
我同学说,如果我想实现的话,他就帮我实现出来。然后他就在穆斯林的网站上发帖子,说我们的一些学生想把石舒清老师的这部作品拍成短片,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参与。当时是没有报酬的,而且如果谁想来,还得自己承担吃住行。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报名。
我们当时凑了12个人去了西海固,但还没联系到石舒清老师我们就先拍了。在拍的过程中,我们去石舒清老师的家里。他当时没在家,他的女儿给他打电话,我的同学跟他沟通了这个事情,他就同意了。于是在2007年我们拍了“西海固三部曲”。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剧照
2009年在南京的“中国独立影片年度展”上,这个片子入围并放映,有些导演觉得还不错,还有人建议我把它拍成长片。后来在09年年末,石彦伟帮我找到了马金莲和马悦这两个宁夏回族作家,同我一起来写剧本,石舒清老师在此后也参与了编剧的工作。
到了2010年,我们在宁夏西海固花了大概十个月的时间体验生活,同时把剧本完成了,并开始筹备。但在临开拍时,当时的演员退出不演了,于是没有拍成。直到去年,我们觉得时机成熟了,才决定把它拍出来。
柚由:之前您根据小说拍摄的短片,同如今的长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王学博:短片大概20多分钟,因为当时还比较稚嫩,包括我们团队各方面也都比较年轻。因为小说有80%都是心理描写,当时觉得这些特别好的内容可以用字幕或者是台词表现出来。后来再看,既然小说80%都是心理描写,就说明主人公还是个心思很重、不善表达的人。所以,我觉得用台词的话就违背了这个人物性格,就想用构建影像的方式去刻画他的心理。在形成长片时,台词已经几乎都删掉了,完全依靠影像和声音的表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1273locqh&width=500&height=375&auto=0
▲“西海固三部曲”之 短片《清水里的刀子》
柚由:原著小说只有六页,大概六千字左右。主要是围绕回族老人马子善的描写,但是您的电影里扩充了更多的人物,并且对当地人生活细节的表现更加充分。您之前做了怎样的准备,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王学博:2007年我在那儿拍“西海固三部曲”的时候,也拍了一部纪录片,叫《马泗村的蚌壳》。后来2010年的时候,我又在那儿体验生活,对当地有更多的了解。首先,我不太想用一种戏剧化的方式去展现这个故事,因为我觉得那样会破坏影片的意境。
所以说,我更关注的是整个这40天里,马子善会发生什么,整个这一家人会发生什么,所以我就把体验生活的部分和拍摄纪录片的一些内容,融入到了前40天里,就构建了这个影片。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剧照
柚由:电影大多以黑白色调为主,这是您的安排,还是同回族的习俗有关?
王学博:首先,黑色跟死亡关系最近,还有白色。我实际上之前也参考了一些米勒和怀斯的画,特别是怀斯的画,他这种黑白黄的色彩搭配,我觉得挺吸引我的。因为我们拍的也是黄土地,这个背景色是避不掉的。黑色和白色是跟死亡的主题贴得最近,所以说黑色就是最主要的,在比较飘逸的地方我就会让白色更彰显一些,这个确实是之前设计的。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剧照
柚由:电影里有很多长镜头,这是您自己想要形成的一种影像风格吗?长镜头的风格,是否也参照了一些国内外此类艺术导演的作品?
王学博:首先,我以前确实特别喜欢像安哲,像塔尔科夫斯基,包括侯孝贤和阿巴斯,他们的电影我都非常喜欢。但最初创作这部片子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想以一个客观的视角,一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去呈现。
我当时拍摄时,并没有完全想让这部片子形成一种长镜头的规划,或者说一定要坚持这样的一个形式感。拍摄的时候,我们演员的表演还是比较流畅,因为我们拍的跟他的生活贴得比较近,所以他们在表演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的问题和气口。
所以我觉得长镜头下来的话,演员的表演很自然,也很流畅。其实我拍的时候选取了很多其他角度和景别,不过在后期剪辑时觉得长镜头挺流畅,就没有剪掉。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剧照
柚由:电影里画面的比例是4:3,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也跟您参照了一些画家的作品有关吗?
王学博:对,因为我在开拍半年前,就跟摄影师王文华聊过这个问题。首先,中国拍西北是有传统的,包括第五代导演的《黄土地》、《红高粱》,都是拍西北地区那边。所以,我想有一些相对新一点的表达方式吧,产生一些影像的感觉,所以我们就聊到了一些画作。当时我给他看了一些米勒的画,摄影师也觉得比较兴奋,我们就决定用一些有绘画感的、比较古典的方式来呈现这个故事。
▲电影《红高粱》剧照
▲电影《黄土地》剧照
还有等到我们实际筹备的时候,也觉得当地的山和景都比较大,所以我们不太想把它变成一个风光式展现,想更多跟着人物走,所以4:3的设计把画外空间留给声音,像一个人在静静观看的感觉,和人物离得更近一些。
柚由:您电影里的男主角,包括其他的角色应该都是由非专业的演员所饰演的。
王学博:对。
柚由:他们的本色表演很出色,像您说的非常流畅和自然。在导戏的时候,是怎样让这些非专业的演员进入到角色里的?
王学博:首先,这个故事包括剧本的内容,演员看了以后都觉得跟他们的生活是一模一样的。开拍前,演员大概排练了一个多月,每天都会跟他们聊这些事情,包括饰演马子善的那个老人,他的老伴儿去世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我当时给他讲了这个故事,排练的时候他就经常哭,就想他老伴儿。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剧照
而演他儿媳妇儿的那个女孩和演他儿子的男生,在现实中也是两口子。开拍前两三天的时候,儿媳妇儿的母亲去世了,他们两个正好赶到这个情绪里,表演时也都自带了这样一个情感。
最主要就是说,我们排练的过程中,他们基本上已经把这个事情融入到生活里。他们说的台词基本一字儿都不差,他们经常说也觉得很合适,就让台词变成了自己的话。所以说,我们拍的时候,有的戏也是要大量地重复拍几十条,他们总的来说会越来越放松吧。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剧照
柚由:电影里的主角,除了老人之外就是牛,还出现了羊之类的动物。动物是电影中最难拍摄的元素之一,您在拍动物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
王学博:拍牛确实遇到困难了,羊还好吧。比如说表现牛不吃不喝的时候,我们拍了大量的素材。但是剪辑的时候,我也觉得没有必要什么都要让观众看见,还是想给观众留一些想象的空间。实际上,我们拍牛的量非常大,比如说它跟老人在一起相处的镜头,实际上是拍了大量的素材,去捕捉牛的状态。
你也观察到,我的片子里其实单个牛的镜头并不是特别多,都是跟人要建立联系的。所以说大家都懂,如果你单抓牛的状态,相对来说更简单一些,因为它不用跟人配合,跟人配合的戏的量挺大的,特别是马子善老人。
因为他腿疼,总跟牛在一起走来走去,有的时候可能赶上牛的状态好的时候他腿疼了,就不想拍了。我们还得等他腿好了,这样来说,困难还挺大的。还有牛总会乱跑,它一跑的话我们的道具人员就满村子去追它,有时候一找两个来小时才能回来。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剧照
柚由:原著小说里,“牛头”被割下的画面在电影里没有展示,您是不是不想用一些血腥的镜头去表现?
王学博:因为原著小说是一个文学化的表现,最后写到一张颜面如生的死者的脸。但是这种描写用影像去表现的话,比如老人跟牛头对视,可能会有点矫情做作。即使这个牛再重要,对他来说再不舍,毕竟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这个老人他一生宰了那么多牛。
作为文学,我觉得非常好的,有很深远的意味。但作为影像的话,那么直观地去看一个牛头,我可能会觉得这样并不能表现出小说里面文字的力量,反而用影像比较轻盈的把这些带过去,产生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我觉得可能对于观众来说更重要吧。
对于血腥,我之前也是有过思考的,就是说宰牛的场面是否要用一个血腥的方式。但是后来我觉得,既然是做一部很古典、很清淡的影片,这样可能会破坏影片的意境,所以就放弃了。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剧照
柚由:这部电影是尔冬升、张猛、万玛才旦三位老师联合监制的,他们三位是如何参与影片的制作,尤其是万玛才旦老师,他对这部电影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王学博:首先他们三个都是从创作到融资,包括组建团队这些方面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也从剧本到拍摄给我提了很多意见。万玛因为我们之前09年就认识了,那会儿他就看了我的短片,接触了这么多年,我又跟他一起合作过《塔洛》。
实际上,这个片子的副导演都是他曾经合作过的,而且青海的农村跟宁夏的农村差别不是很大,他们对拍摄农村题材很有经验,能够帮我去选演员,跟演员沟通。在我做后期的时候,万玛的儿子当时正在高考,他要陪着儿子去上课,还要抽时间看我的片子,他大概看了有八版,其实也挺折磨他的。
▲电影《塔洛》海报
柚由:您曾经担任制片的《塔洛》和短片《锤子镰刀都休息》在去年的金马奖都有所斩获。制片人的生涯对您重新从事导演工作有什么影响?
王学博:我觉得对我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首先我合作的这两个导演都非常优秀,就是耿军导演和万玛才旦导演。我从他们身上也会学到很多东西,包括我在2010年为什么已经找到投资,但是最后没有拍成。而我作为制片,我对实际操作层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包括组建团队方面,从我对团队的认识,也积累了一些好的人脉和主创,这对我这部片子的呈现还是帮助特别大。
▲电影《锤子镰刀都休息》剧照
柚由:现在《清水里的刀子》不仅入围了釜山电影节的新浪潮竞赛单元,同时还入围了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和日本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您现在对这部电影获奖怎样的期待?今年有四部华语电影同时入围了釜山电影节竞赛单元,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学博:首先对于是否获奖,我觉得就随缘吧。因为片子辛苦做了一年,能有更多的观众看到它,就已经很满意了,得奖这种事情还是顺其自然吧。今年四部华语片入围釜山,这个我个人觉得,中国很多新生代导演也一直都在拍文艺片。现在电影市场上对于商业片来说,大家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更看重。
但其实文艺片的土壤,我一直都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作为新导演来说,我们这代人的门槛降低了,以前都是拍胶片,而现在数字已经非常强大了,所以拍电影的人比以前要多得多。所以我觉得,可能还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阅历相对要少一些吧。今年能有四部入围釜山,我也期待新一代导演能够有一个井喷式的崛起。
▲电影《路边野餐》剧照
柚由:这几年的文艺片像《心迷宫》和《路边野餐》都进入到院线上映,在观众和影迷中形成了不错口碑。您对《清水里的刀子》进入院线上映做了哪些准备,有什么期待?
王学博:首先肯定是希望能够上映的,现在计划也是按照要上映来做的。现在就是说,我们把后续的电影节都走完,希望能有一些好的口碑和反响,至少现在看过朋友的反响还是我的期待相吻合的。对于我想要呈现的感觉,观众的接受度也不错。所以说希望日后能够尽早跟国内的观众见面。
柚由:您之前提到会拍摄一部黑色喜剧的电影,那么接下来的作品是偏向文艺片,还是会涉及到商业的题材?
王学博:我的新片计划11月中旬开机,是一个魔幻犯罪题材的片子。但是我觉得里面的元素有一些还是偏向文艺片吧。我对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定,只要内容能打动我,让我很有冲动,我就会愿意拍。
这一部也是我2010年写的剧本,当时《清水里的刀子》没拍成,这部也没拍成,算是我的两个心愿吧,我想先把最有冲动的这两部完成了,然后再去看接下来会对什么题材感兴趣。
作者| 柚由;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首发| 网易娱乐;编辑| 航天器🚀
【 近 期 热 文 】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北 京 葡 萄 牙 影 展 紧 急 福 利】
在本文留言区发表评论的前五位北京影迷,每人可获取两张葡萄牙影展的电影票,可在电影资料馆观看葡萄牙经典默片《海上的玛丽亚》,有配乐。喜欢冷门佳片的影迷们可以去瞅瞅,绝对不会后悔。
【放映时间地点】
今晚(10月12日)19点,电影资料馆,小西天1号厅。
【抢票具体规则】
1.在本文下方发表相关评论,并加上#玛丽亚# tag。
2.下午四点之前,看死君会在留言区公布获票名单。
3.确定获票信息后,你就可以去赶场啦,打这个电话取票18684760977,报上“看电影看到死”和你的微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