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金马最佳影片:如何拍出年度黑马

2016-11-27 看死君 看电影看到死



整理编辑| 看死君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11月26日晚,第五十三届金马奖颁奖典礼在台北隆重举行。华语年度力作《八月》勇夺最佳剧情片、最佳新演员两项大奖,成为名副其实的黑马赢家,本片由爱奇艺影业出品。


新晋导演张大磊在领奖时激动表示“金马奖太沉,感谢评委和观众对《八月》的爱护”。在此之前,《八月》还获得了第53届金马影展“亚洲电影观察团推荐奖”和“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v0347pyrsod
《八月》“好时光”版预告


黑马出世 《八月》一路高歌斩获金马两项大奖


本届金马奖上,获得六项重磅提名的《八月》在颁奖典礼前便引发业内外巨大关注,最终勇夺最佳剧情片和最佳新演员两项大奖,毫无疑问成为本届金马最大赢家。


导演张大磊在领奖时激动表示:“我都不敢接这个奖,太沉了。本来我是来台北朝圣的,金马奖对我像一个神坛一样。台湾我没来过,但一点都不陌生,台湾新浪潮电影是我的启蒙老师,我只能说感谢,感谢评委和观众们对《八月》的爱护,感谢我的父辈们和家人,要感谢的人太多了,一晚上也说不完。”



电影《八月》导演张大磊,手捧金马最佳影片奖杯


而获得 “最佳新演员” 奖的小演员孔维一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少年老成地感谢张大磊导演给予自己“这次成名的机会”,引发全场爆笑与欢呼。



年仅十岁的小演员孔维一,发表萌萌哒获奖感言


新人导演张大磊执导的《八月》早在今年七月份的西宁FIRST影展上便引发关注,又相继在东京、塔林电影节上惊艳亮相,几场放映一票难求,获得了专业影评人和媒体的高度赞誉。《八月》讲述了九十年代初的西部小镇,受到经济改革的冲击,主角晓雷一家也隐隐发生了重要变化。这部电影以极其舒缓的节奏,缅怀了西部城市九零年代的过往岁月,黑白影像诗意盎然。




口碑爆棚 《八月》获赞“生命里长出来的电影”


在这两个奖项之前,《八月》已经获得了专业人士的肯定与赞赏。就在金马奖颁奖典礼的三天前,张大磊从著名导演张艾嘉手中接过了“亚洲电影观察团推荐奖”,这个奖项由本土19位影评人构成的评审团颁出。在之后金马奖的入围酒会上,《八月》又获得了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金马颁奖典礼上两座重量级奖项的加持,不仅是对《八月》的肯定,也是对国产文艺片的极大鼓励。



导演张大磊和小演员孔维一


除了在奖项方面有所斩获,《八月》也在台北金马影展期间进行了两场放映,现场观众给出了极高的赞誉。有影评人这样评价,“这也许是2010年以来最好的大陆青春片。绵密动人的日常细节带出压抑伤感的时代挽歌,懵懂模糊的无限延长的夏秋之交。气韵依仗台湾新浪潮,让人想起《牯岭街》和《一一》,但更重要的是导演唤起的记忆与亲情,给这场编织的诗意划上情感的立足点,感人至深。”还有资深影迷说,“《八月》是写给父辈失意的诗,是生命里长出来的电影。”



张艾嘉为张大磊颁发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据悉,电影《八月》是爱奇艺影业出品的第一部文艺电影,这也意味着爱奇艺影业在文艺片补血行动中实现着将互联网与文艺电影深度融合,打破了文艺片线下发行的诸多壁垒,使文艺电影通过爱奇艺的互联网优势,抵达更多影迷面前。《八月》是爱奇艺影业发力文艺片领域的标志性作品,之后,爱奇艺影业还将继续扶持新文艺片项目的开发与摄制。




影片《八月》由爱奇艺影业(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永旭良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麦丽丝影视文化责任有限公司、北京果实创想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北京映可大方传媒有限公司、北京追踪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未来有望国内公映。




独 家 专 访 张 大 磊 导 演

乡 愁 不 分 南 北,造 梦 不 分 日 夜


采访:陆支羽

受访:张大磊(电影《八月》导演)

时间:7月23日晚9点

地点:青海西宁FIRST影展




----------------------编 者 按----------------------


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再次诞生了一匹黑马,张大磊导演《八月》爆冷擒获最佳影片,成为本年度华语影坛最大黑马。无疑,这是继陈哲艺《爸妈不在家》之后,金马奖再次对新一代导演莫大的鼓励与肯定。对我们这群刷爆朋友圈的大陆影迷而言,简直太励志太惊喜了。


而年仅十岁的小演员孔维一也凭借《八月》囊获了最佳新演员。在这纪念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诞生25周年的金马之夜,这枚小小身影的存在,难免会让人想到《一一》中的简洋洋。



电影《八月》全家福


在揭晓最后大奖之前,谁也不曾料到会有这个惊喜的结果。或许,对于台湾电影人而言,已然太久没有看到像《八月》这样的电影。即便所有的希冀如昙花一现,也必须牢牢握住这一刻。换句话说,并不是《八月》需要金马奖,而是金马奖需要《八月》。



 剧 情 简 介 


九十年代初的西部小城,结束了小升初考试的晓雷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没有作业的暑假。然而这个自由的,炎热的夏天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红火热烈,更多是平常反复的家庭生活和大把闲工夫……恰逢那年国家开始实施国有单位转型,铁饭碗被打破,晓雷父亲的单位也受到改革冲击,他们生活的家属院里每一个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影响着。孩子们整日百无聊赖,看似平静的大人们,心却像烈日炙烤般燥热。晓雷就那么静静耗着,感受着身边隐隐发生的一切。直到父亲为了生活同其他人远走他乡,家里只剩下母子俩,晓雷才着实感觉到时间过去了,生活不一样了。立秋那天夜里,晓雷家的昙花在院子里悄然开放,像是意味着什么……  


 导 演 阐 述 

多年前的一个周日,我去姥姥家吃饭,当时我已好久都没回去过了。80多岁的姥姥瘫痪在床,我看着我的母亲用小勺给老人喂饭,突然感觉恍若隔世……1994年的夏天,姥姥的母亲也同样卧床,姥姥也是这样扶着她的背,一勺勺地将搅成糊状的饭喂到老人嘴里……那一刻我好像真的听到了94年的音乐声和那时经常会听到的火车鸣笛声从很远处传来……叫人恍惚。后来,那个夏天更多情景陆续出现在我脑子里,父亲、母亲、我自己、我们过去生活的院子,和那年被改革影响着的人们。我就像个旁观者感受着眼前的一幕幕,包括弥漫在空气里的气味。简直就像一场白日梦……那一刻我决定拍个电影。



陆支羽(左)张大磊(右);拍摄 / 段炼


采访:陆支羽

受访:张大磊(电影《八月》导演)

时间:7月23日晚9点

地点:青海西宁FIRST影展


陆支羽:这是你的第一部长片,之前有拍过别的吗?


张大磊:应该算是第一,我之前拍过,但是属于那种…可能我自己也不太愿意承认。


陆支羽:所以《八月》是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长片。


张大磊:对。


陆支羽:今天我看的时候,特别注意了一下配乐,我觉得音乐做得特别好。有用德彪西的音乐,是吗?


张大磊:主要是德彪西和拉威尔。


电影《八月》气息迷人之夏


陆支羽:我觉得影片整体的基调比较隐忍,看似阳光灿烂,但在背景里面,它是有一些暗流的感觉,通过音乐体现出来了。


张大磊:是啊,就是这种暗流涌动的感觉,也是我记忆中的感觉。这场放映你是坐在前排吗?


陆支羽:我们今天这场放映是在西宁中心广场,特别接地气的一个地方,就像看露天电影。又正好下雨,大家集体穿着黄色雨衣,有点像蔡明亮导演的《郊游》。


张大磊:好遗憾没能去现场交流,实在是雨太大,又打不上车。



那场露天放映,集体穿着黄雨衣,如乱入蔡导《郊游》片场


陆支羽:没关系,我给你反馈一下观众提问,一个是关于为何处理成黑白片的问题,当时你是怎么考虑的?


张大磊:其实特别简单,当时选择做黑白片的时候,因为有好多巧合,也有很多朋友问说做成黑白片是不是一个噱头,或者说刻意要一个风格,因为去年吕松野拍万玛才旦的《塔洛》也是黑白的。


陆支羽:这跟两部电影用了同一个摄影师有关系吗?


张大磊:最开始没关系的,就是我在做剧本,实际就是选择做黑白的,但是我们拍的时候,没按黑白的那个去拍,我们按彩色去拍的。我当时写剧本第一年写完了,我要拍的时候去找投资,有好多制片方,或者是有一些前辈们,他们建议我不要做,觉得黑白过审的几率会比较低,就是懂电影,因为我想拿龙标,所以我当时在拍摄的时候是做了两种,现在看起来有些地方实际上是从光感上面、对比度什么是有些遗憾的。



万玛才旦《塔洛》与张大磊《八月》的摄影师都是吕松野


段炼:但我觉得好像你这一版DCP应该是黑白以后又重新调色了吧?我感觉跟我之前看的不太一样。


张大磊:我描写的那种感觉,在我印象里就是黑白,非常简单。因为彩色的话,它有些很多会很具像,可能观众在看的时候会想,会和自己的印象对号入座,这个楼是砖色,车是那个颜色,他可能会去考虑那一些。但是黑白之后,就纯粹的是一个状况,纯粹的是有一个时间感的东西拿出来。


段炼:所以当时为什么没用胶片?


张大磊:胶片没钱买。


陆支羽:你整个片子花了多少钱?


张大磊:我这个要分好几步。前期拍,实际上是我自己投入了有六七万,包括写剧本,我在探景,包括我在拍这个片子之前拍的样片,就完全自费,花了四万多。



张大磊导演在FIRST与观众映后交流


陆支羽:大磊导演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待了几年?


张大磊:圣彼得堡,我就本科五六年。


陆支羽:挺长的,那个学校有出过俄罗斯哪些导演?


张大磊:没有,我们学校以前是做工业的,就是各种造胶片,磨个镜片什么的,做这个。


陆支羽:你拍摄《八月》时有没有受到俄罗斯一些电影大师的影响?


张大磊:实际受的影响,不是说俄罗斯电影大师,或者他们那电影美学直接给我的,实际上也是个人经验。因为在那一块儿生活了七年,七年之后,突然一下离家远了之后,对家的那个印象,或者对过去的印象就很客观了,有些感觉突然不一样了,你再加上它苏联以前社会很多国家,它现在生活的方式,包括我们能看到的建筑或整体的感觉,还是有那个影子的,又熟悉又陌生。



电影《八月》茂密的田野


陆支羽:是一个特别能激发乡愁的地方吗?


张大磊:对,有乡愁在,而且就是谈到就觉得伤感,非常难受,真的是难受的。因为也是激发了一些东西,包括塔可夫斯基,他的片子在《八月》里面,也有很多他给我的一些感动,就是刚才跟那个,比如说《伊万的童年》或者是《压路机与小提琴》,里面有好多情景是我一直以来这么多年,想要在电影里面呈现的。比如说在《压路机与小提琴》里面那个雨后有一个大锤子砸一个楼房,很浪漫的,我觉得,还有雨后他跟那个工人在一个积水旁边跑,漫步于积水,走到那个橱窗前,他看到一个破碎的镜子里面五光十色的球。



塔可夫斯基电影《压路机与小提琴》剧照


陆支羽:苏联好像以前有一段时间是在电影史上叫社会写实主义,《八月》传递给我的感觉就隐约有点那段时期的影子。


张大磊:确实有那个大时代的背景下,人的命运其实有一点随着时代具体流转。比如那部七十年代的《阿弗尼亚》,就是很城市,苏联电影它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那个城市电影里面有好多的场景,我也是去做过认证,和我父母或者更早,拿着片子,我说咱们国家,尤其是在我生活的环境中,有没有那种?他们说没有,但我就觉得是那个样,就是苏联的那个样。


电影《八月》充满童年回忆


陆支羽:从个人情感而言,我的生活体验与《八月》有很多共通性,虽然拍的是北方的一个小镇,但身为南方人的我,觉得也有很多南方的影子。很喜欢一些细节上的处理,比如那棵树,比如那个小鸡啄米的闹钟,有很多也是我童年的一些记忆,假如我不看简介,我以为就是讲的南方的一个小镇。


张大磊:对,我觉得可能是这感觉是来自于,我是希望这个片子很静的,可能因为南方,因为我南方没怎么去过,我在想,就刚才加上您的那个形容,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很静的感觉,可以有一些声音会听到,而且那些声音不是嘈杂的声音,比如说有树叶的那个声音,或者是有一些船缆的声音,时间会过的很慢,是这样的感觉。


陆支羽:南方是这样的感觉,南方,我童年的时候,家门口有一条河,河旁边有一棵特别大的树,每年夏天都可以在那儿抓知了,就像侯孝贤的《童年往事》,其实那个树的意象会在很多电影里出现,会特别融入一些生命体验在里面。


张大磊:也许就是那个树的感觉,比如《八月》里的那棵树,就是我的记忆里面,就总是会有树,可能真的生活中没有,就是一个感知上的东西,就没法解释。包括电影整个做下来,我现在都解释不清它是哪个年代。



侯孝贤电影《童年往事》中的树


陆支羽:其实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生命体验,去带入到这个影片里面,看电影都是这样的。


张大磊:还有一个感觉,就是特别强烈的,在做这个片子的时候,有一个访谈我说了,就是一个孤独感,真的是……你怎么讲这个孤独感呢?我曾经解释,孩子的语汇里面可能他没劲,没意思,太安静了,整个环境太空了,实在是不知道去做什么,只能是呆呆地坐在那块儿看着眼前的东西,没有选择。


但是看的是什么?看的就是时间,如果你有事情做,你是感知不到时间的,你只能知道时间过去了,但是这个过去的过程当中是什么?咱们是不知道的。但是小孩的那个孤独感和没劲,可能他偏偏就看到了这个,时间是这样过去的,是有人骑车从眼前经过这样,就是每一个特别细微的点滴,都是能看到。



电影《八月》昙花一现时刻


陆支羽:那个小演员当时是怎么选的?小孩子演戏,其实很讲究灵气,我觉得这个小主角选得特别好。


张大磊:小演员是在我拍那个样片的时候选的,当时在他之前已经有好多了,在小学或者朋友推荐都找过,但是就一直都没有很合适的,因为现在的孩子都信息量太大,接触的东西什么可以说不是那么单纯了,相比较来说,知道得太多了。我就想,这可能是一个没法完成的事儿了,但是就是在那个拍那个之前是我一个朋友,他也没当这事儿能成,就给我推荐了一个同事的小孩,打羽毛球的,我就去了。


然后我一眼我就觉得这个孩子可以,因为他打球的时候特别矫健,但是只要教练一喊停,所有孩子都是聚到一起玩iPad,或者就是在那个体育馆里面跑,唯独他就坐在那块儿,我说这孩子有意思。结果锻炼完了之后,我有他父亲的电话,我一打,就是他,特别的棒,我觉得包括他的形象也是跟我想的那个是完全合拍的。



《八月》中的小演员孔维一


陆支羽:所以他生活中也是这样一种状态?


张大磊:他生活当中特别倔实际上,我们做他工作,他其实是四年级,这个我在当时考虑小雷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是希望他小一点儿,我是希望他瘦弱一点儿。


陆支羽:你从他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吗?


张大磊:对,有一些。而且我希望他能瘦弱一点儿,瘦弱一点儿,而且是有他自己的那个想法这样,后来一聊他还真是这样,就是他有这个气质。


陆支羽:就是拍片的时候,演员把控上有问题吗?小孩演员其实一般很难去调度。


张大磊:我觉得他还行,就是整体上还可以,因为片子里面他的状态,其实就是他的常态,我们做的无非就是说,让他跟所有演员都熟,就是不会陌生。



电影《八月》香喷喷的吃饭戏


陆支羽:住在剧组里头,跟大家都变成一家人?


张大磊:对。我们做的工作就是两个,一个就是让他和演员熟。再有一个,因为孩子都有玩儿的天性,就当家长,想玩儿的时候,但是你要工作,怎么样来把这个事儿完成了,就是一个家长干的事儿,还不能让他生气,其实就做了一个这个。实际上在剧情当中,在拍戏上面完成的东西没什么,他很聪明的,他会理解,这是远远在我意想之外的。


段炼:张晨老师怎么选的?因为我记得张晨老师好像原来演的剧本?


张大磊:没有,张晨是这样,我们是很多年的兄弟,他是我一老大哥,很多年前在呼和浩特我们玩儿乐队,他是我们的前辈,包括他现在都是在做音乐。


电影《八月》夏天离不开泳池


陆支羽:关于电影的结尾,你能解释一下吗?就是从黑白转到彩色,带入你们拍摄的一些东西,就是很多人或许会以为是花絮,但是我想你可能有一些自己的意思在里面?


张大磊:结尾我觉得我要解释两个事儿,第一个为什么要加这景物?包括片尾的那句话,就是此片献给我的父辈,这句话都是我在做后期的时候,我感受到的,其实拍我对那一辈的感觉没有那么强,就是完全是我的视角或者是孩子成长起来的一个视角。但是我真正到拍的时候,包括拍的过程当中,好多父辈的人给我的帮助,包括我的父亲,真的感觉这个片子里面是有太多太多事儿要抒发的。包括片子里面的主角,甚至从孩子,我的中心篇叫做父亲,其实一直是孩子的中心。我才明白,我真的是要在说我的父辈,他们是怎么样面对一个这样的变化,所以就这样的完成了片子。


完成之后,字幕加上,我觉得这个不是很够,我觉得应该更明确一些,就是所谓的片尾昙花的开放,包括我的父辈是怎么样承受和面对这种变化,他们对家庭的那种责任感,包括他们既要面对,又要妥协自己,还要表现的从容这种,各种东西放在他们心里面,他们怎么样去应对,我觉得这个是要给他们一个收尾,就是仅仅的说是小磊的父亲走了,这个不够,我觉得应该给他们点儿颜色,给点儿颜色看看,就加了这个结尾。


自然都觉得它应该是彩色的,而且在片子里出现演导演的那老头,演摄影师的那胖子,那真都是我的前辈,都是电影厂的前辈,是一个致敬的东西。这个实际上跟去年的那个《告别》其实有一点相似。



电影《八月》这一幕如天堂电影院附体


陆支羽:从迷影的角度可能你会有致敬的意味,我印象中就阿巴斯《樱桃的滋味》结尾也是这样,它是一个间离效果,他最后要死亡,结尾却抽离回剧组现场。包括我喜欢的费里尼的《船续前行》的结尾也是这样,所以就我看来有这个意味在里面。我觉得是一个作为中国电影跟国外经典影片的一个很有趣的互文。


张大磊:这解读我得记录一下,我可以偷一下。但实际上作为我来讲的话,可能就是刚才我想,真的是这样。


陆支羽:你说的给他们点颜色还挺好的,我觉得你应该是更倾向于以感受力去拍电影的导演。


张大磊:对,应该是有,否则的话,我觉得有点儿,就是情感上对不住父辈,就像今天有人在问,今天那个电影院的放映有人在问,就是说为什么会把父辈他们表现那么懦弱?实际上就是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一回事,并不懦弱,他们基本上是呈现出来了……


电影《八月》夏天的遗憾,冬天来弥补


陆支羽:所以这个片子有什么遗憾吗?


张大磊:遗憾挺多的。实际的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肯定有资金的问题,资金问题也包括经验的问题,直接损失了很多东西,但其实也提升了我这个片子,因为剧本里面有好多旁支的细节,在最终完成的时候没有实现,其实它是好事儿,它使整个的东西更单纯了,叙事性它没有那么强了,其实以前是有一定的线索。包括三哥什么这些人都是有一个结果,但是就是因为没完成。


陆支羽:我觉得反而更有意思,其实太完整的东西,它没有缺口,我觉得需要有一个出口,让这个片子更加有开放性。


张大磊:对,其实还有一个遗憾,我觉得我总是谈影片之外的事儿。还有个遗憾是这里面全景很少,其实那个空间我是希望有更多的展现。包括我们选择的环境,实际上它真实的生活就是那样,还在保留着,特别好,但没办法。


电影《八月》属于童年的窸窣秘语


陆支羽:那为什么没有呢?是因为?


张大磊:是因为院里全是车,可能有几十辆车。但后来去协调的时候,人家结果就是挪一辆车给我三百块,否则就不挪,就是这个是特大的遗憾。


段炼:那是车主,还是物业?


张大磊:车主,那小区没有物业。然后就是我们在拍摄完了之后,有很多类似的小区纷纷就拆了,实际上我对那个小区特别有情感,并不是说是以前在那种环境生活过,而是我真的觉得,包括我今天来到西宁,我看有好多那样的建筑在,真的,就是你一看进去,他里面就是有生活的,就是有生命在里边的。


段炼:对,新疆还有防空洞,都在,防空洞。


张大磊:就是有生命在里头,没法解释,尤其晚上,那个灯亮起来,还是灯泡亮起来之后,身上麻麻的,就是这回没有特别完美地把这种东西呈现出来。



电影《八月》小演员孔维一灵气乍现


陆支羽:这个片子之前有投过其它国外的影展吗?还是说FIRST就是第一个?


张大磊:对,FIRST第一个,真的是第一个。其实在报FIRST之前,我都有点儿失望,就是没有太大信心,真的是没有太大信心,因为资金断了,还有好多问题。


陆支羽:我印象中,在《八月》里面有一段关于杀羊的戏,在万玛才旦《塔洛》里面也有杀羊的戏。


张大磊:刚才还有观众在问那个杀羊,特别有意思,那个观众提问说,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孩子在看杀羊,羊的肚子里装满了香料,我说那个实际上不是香料,这个解读的时候真是有意思,他觉得是装满了香料,那个气味什么的解释半天,我说实际上不是那样的。


陆支羽:就像我们南方的小孩也会看,就是特别爱看杀鱼、杀鸡这些,特别有生活气息的感觉,小孩子的好奇心,他想看肚子里面有什么。


张大磊:而且我印象里面,每次看到杀羊或者杀猪或者什么,都是那地方特空旷,有时候是羊毛特足那样。反正也没法解释那个事儿。



电影《塔洛》中的羊


陆支羽:导演给我们推荐一下你最喜欢的十部电影吧!可以从你喜欢的导演入手。


张大磊:那就顺着时间捋吧。我觉得第一部应该是一个叫《我只留三次泪》的电影,导演叫琪琴高娃,八几年拍的,是方超和朱时茂演的,它是越战背景。那个电影给我的,这个《八月》里呈现的孤独感,那种空的感觉是那个电影给我的,我是在六岁看的那个,因为他讲的是一个孩子很孤独的徒步去战区找他的父亲,然后中间经历了好多小城,就他一个人,他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有什么《让世界充满爱》,就是他一个人走进一个礼堂,特别孤独,看到一帮穿着白衣的姑娘在舞台上排练,那个感觉我是忘不掉的,这是第一个。


如果再往后的话,应该是《燕尾蝶》。这是我在搞乐队的时候,已经退学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偶尔找见《燕尾蝶》,当时因为里面的乐队,后来慢慢的感觉到里面好多之前没想过的东西,就开始看电影了,这是《燕尾蝶》。再往后就是《四百下》,《四百下》可以说是确立了一个我对美学的视角,因为之前都看得很乱,大师我都看,什么风格都看,直到《四百下》看到了之后,觉得我是要选择这样的一种东西,很简约,了解了巴赞这个系统的东西,一系列。


之后是《压路机与小提琴》,还是回归到刚才我说的那个感觉上的东西,五光十色的那些场景。再往后,我想想,往后应该是考里斯马基的电影,他的所有电影,比如《波希米亚人生》、《没有过去的男人》,还有就是印象比较深的短片里的那个,就是《狗没有地狱》,就是《十分钟年华老去》那里面的。


再往下说,就是李沧东导演的《薄荷糖》和《绿鱼》这两个。差不多就是这些,我能想到的。



电影《燕尾蝶》剧照


陆支羽:会有小津的吗?


张大磊:小津是这样,我对小津的电影喜爱全是片段性的,并不是说有某一个完整的,我对他的片子会有特别好的一个感觉。包括我拍《八月》的时候,其实在之前我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我希望能把好多我喜欢的片段能拍成一个电影,就是我总是觉得不过瘾。包括看《牯岭街》的时候,有好多片段我是迷恋的,比如说那个小四和那个姑娘,他们到了一靶场,远处是有人在打靶,他俩就坐在那块儿闲聊,那种感觉。包括《童年往事》里面有一个场景是学校还是什么屋子里面,在放音乐,旁边是树。



东京电影节期间,张大磊导演去拜访了小津无字墓


但是在这些我喜欢的电影里,包括小津电影有好多的空镜,包括《东京暮色》里面,孩子们放学远处有轮船,有火车。但是这些仅仅是他们电影里的某个片段,我是特别希望在一个电影里面,基本上都是用这样的片段来组成,所以对小津,其实它对我是一个整体美学上的影响,但是你要说他的电影某一个,还只能说《父亲在世时》,那是我一直也会向别人推荐的。


其它的,锡兰我也喜欢过,看他的那个《小镇》,我曾经喜欢过。

    

陆支羽:《小镇》当年是跟《小武》一块儿参加柏林电影节的。贾樟柯当时也在柏林看到了《小镇》,他说我不知道这个导演是谁,但是我从《小镇》中看到了我的汾阳。在你的片子里面有很多电影院的场景,是因为在大院生活的时候有很多迷影经历吗?


张大磊:对,包括我在《八月》中选择的在影院播放的片子,一个是陈佩斯那个三部曲《爷俩开歌厅》。还有一个是夏钢的那个《遭遇激情》。我刚才还有说,其实九十年代的城市,中国的城市电影我特别喜欢,就是整个那一批,包括有一个叫《与往事干杯》,还有什么《青春无悔》,像周晓文那些导演拍的片子。一方面是我们童年经常看,那时候制片厂逮住一片子就使劲放,从看不懂到最后没办法只能看,到可以唱它的主题歌,到背台词,这是一个经历体验上面的记忆力的东西。就这些如果引申的话,还是归集到我对八九十年代的那个迷恋,实际上。


电影《八月》田园之乐


陆支羽:你的第二个剧本已经写出来了吗?


张大磊:在《八月》之前的,那个时候是想写一个感情的东西,少年情感的东西,但是后来我觉得现在想把它做成一个那个时代的东西,就是1999年左右,西雅图影响了,以这群人来说一个时代。


陆支羽:所以你下一部作品就是这个剧本么?


张大磊:对,实际上里面的主人公还叫小雷,就是小雷成长到了一个,我不愿意说是青春期。


陆支羽:四百下。


张大磊:我以前叫四百零一下,他有独立思考,等于是独立思考,不管成熟与否,终于有自己的选择了,那个时候,他有了自己的感情,有了自己独立的选择,而且那个时候的背景,在1999年,也可以说是世界之交,我觉得当时特浮躁,一切都特复杂,BB机都过时,开始玩大哥大了,这么大那种,虽然买了却交不起话费,但是还要买,就已经到了那个时候了。


文化方面,包括各个方面的呈现,都已经到了一个特疯狂的时候,我是想写那个时代的东西,那是一个冬天的事儿。小雷也到了他人生的另一个转折,就是他的补习班,高中没考上,到了一个本来是学生,但是补习班是一个很社会的环境,摇滚乐成了他的一个依靠,他从摇滚乐看到了另一群人,但这一群人又能说明一个社会。



作者| 看死君;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整理编辑| 悉达一小撮儿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致歉:昨晚发布的《大陆电影横扫第53届金马奖》一文中的图片来源,大部分来自媒体与网络,由于金马颁奖结束太晚,急于发布,没有来得及注明,在此致歉!


其中“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图片来自@Thomas0919,向您深表歉意,也感谢您拍出这张好照片!往后我们会更加注意图片版权问题或其他资料来源。




良心日历!377位诗人,仅售98元

(购买请戳阅读原文,预售12月3日发货)



377位诗人,365+12首诗

生活不能没有诗歌,就像活着不能没有电影

无论看电影看到死,抑或读诗读到死

都不过是标榜身份的借口

最关键的是,要有一颗着了魔的心




【 近 期 热 文 】


大陆电影横扫第53届台湾金马奖

这部神性作,外景地90%无人区

魔性邪典大师来华,昆汀是粉丝

他之前,大陆就没有海报设计师

东欧捷克男雏妓之残酷生存实录

看222位导演,骨灰级影迷速成记

他俩是亲戚?双棕榈大师有秘闻

隐藏在李雪莲背后的五个奇女子

史云梅耶的黑暗料理,你敢吃吗

请别为这场 1:1 还原的灾难喝彩

他们在,德国电影的心脏不会死

【最 新 活 动】


110周年!用灵魂和肉欲纪念你

为了多拍电影,努力活到107岁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