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缅怀!罗马海滩上的伟大尸体

2017-11-02 陆支羽 看电影看到死


看死君:42年前的今天,伟大的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被杀死在罗马郊区的海滩上,定格了电影史上最惨烈的那场死亡。时至今日,我们回想起来,这依然是一场莫大的遗憾。每年11月2日,是帕索里尼的祭日,即便这样的缅怀是微弱的,但他的电影依然是照亮历史的火把。



 罗 马 海 滩 上 的 伟 大 尸 体 


作 者 | 陆 支 羽 ;公 号 | 看 电 影 看 到 死

选自电影随笔集《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作为意大利曾经最“臭名昭著”的大师级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的一生可谓前所未有的传奇。尽管距他去世已经40多年,但那场发生于1975年11月2日的毁灭性的罗马海滩谋杀案,至今仍然是个无从考证的谜。一夜之间,大师陨灭,萨罗的恶灵却盘桓不去。


那天,人们在远离罗马中心的某个荒凉的海滩边发现他的尸体,面目模糊,不成人形。谁也难以想象,曾经如此特立独行、放浪不羁的伟大灵魂,此刻却沉默而孤独地躺在这里,甚至无法向世人倾吐死亡的真相。



当年,年仅17岁的意大利男妓朱塞佩·佩罗西,被官方指控为谋杀者。帕索里尼同性恋的身份,使这场看似蓄意的谋杀笼罩上了“桃色事件”的阴影。唯有帕索里尼的好友们深信,这更像是一场赶尽杀绝的“政治迫害”,绝非佩罗西一己之力的结果。


然而,这一切正如帕索里尼曾经写过的那篇《多重谋杀案的故事》,注定有一些死亡永远无从揪出真凶,永远无法指望真相昭然天日。



2014年,美国导演阿贝尔·费拉拉携手威廉·达福拍出传记片《帕索里尼》,试图重新还原帕索里尼被害前最后一天。那天一切平静如常,帕索里尼与母亲谈心,面见前男友,还与《索多玛120天》女演员共进午餐。


下午时分,他在友人聚会中畅所欲言,分享最新的电影构思:在大量的性爱描写中,探讨宇宙与真理,探讨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假如帕索里尼第二天没死,或许意大利影史上又将诞生一部惊世骇俗的杰作。



然而,帕索里尼的遗作终究还是定格在了《索多玛120天》。纵观帕索里尼纷纷扰扰的创作生涯,我们的目光注定离不开这部至今争议不断、尺度逆天的旷世奇作。


按影史上的某种说法,帕索里尼之死在很大程度上跟这部电影有关。有些人将其看作是旷世杰作,有些人则视其为对人性的亵渎,毁誉参半招致的非议,终于酿成惨剧。甚至有人以“死亡模仿艺术”的论调,认为他的被杀似乎是他的艺术作品的一个情节,一个必然的结局。



抛开这些难成定数的祸端,我们唯有重寻帕索里尼创作最辉煌的20世纪60年代,才能寻找到一些安慰。曾经任教于罗马邦区贫民窟学校的他,常年混迹于被社会遗忘的流氓无产者之中,正如他早期的电影所展现的那些主角:妓女、骗子、窃贼、劫匪,所有那些远离主流人群的边缘人物。


而帕索里尼一生的使命,也始终是在为这群亡命之徒著书立传,比如他最初的两部电影作品《乞丐》与《罗马妈妈》,便来自他的贫民窟经历。正如他所言:“真正的残酷来自事物本身,是生活的本质使人恐怖。”



在成为导演之前,帕索里尼就具有很好的写小说的功底。假如无法成为导演,他很有可能进入意大利最伟大的小说家行列,在他笔触下的罗马贫民的生活,有着难得的欢愉时刻,却又充满着泣血的现实。


后来,很多知名导演都邀请他撰写剧本,这其中有费里尼、毛洛·博洛尼尼、马里奥·索达蒂等。而费里尼的《卡比利亚之夜》和《甜蜜的生活》这两部名作,便都是与帕索里尼合写的,足见他的编剧功力。还有当年非常年轻的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同样对帕索里尼推崇备至,他的导演处女作《死神》便是改编自帕索里尼的小说。



与很多意大利导演一样,帕索里尼同样发轫于新现实主义,但最终则越来越走向自己的电影王国,而情色元素便是他的重要标签之一。他早期的名作,比如《软乳酪》和《定理》中便已带入很多对情色与性爱的离经叛道的描述。据说《软乳酪》当年只放映一次便被永久禁映,帕索里尼还因为“亵渎罪”被关了四个月的监禁。



而《定理》开启的“闯入者”模式则无疑引领了很多后世的效仿风潮;来自异乡的男主角与同一家庭每个成员之间构成的暧昧情色关系,是为外来者“定理”。


而针对当局的干预和外界的指责,帕索里尼曾说:“以保护他人道德为名禁止情色,是为禁止其更具危险性的事物找借口。”



在帕索里尼后期的经典情色杰作中,我个人最爱的是他那部拍于被杀前三年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而今年也正好是本片诞生的45周年。作为“生命三部曲”的第二部,《坎特伯雷故事集》拍于《十日谈》之后、《一千零一夜》之前,同样改编自中世纪文学名著,将灵与肉的狂欢谱写成生命的欢愉和礼赞。



在1972年举办的第2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帕索里尼凭借《坎特伯雷故事集》成功囊获柏林金熊大奖,这份荣耀堪比1960年费里尼凭《甜蜜的生活》赢得第13届戛纳金棕榈大奖。两部杰作同样都离不开欲望的蛊惑,内里却都躲藏着孤独的灵魂。



我曾经以为,帕氏之所以选择在20世纪70年代拍摄“生命三部曲”,似乎是为了重新追溯1967年拍《俄狄浦斯王》时的现代性反思,正如他在60年代所言:“在你的优雅中,我的愤怒诞生了。”


但后来细想,70年代的帕索里尼显然已经跨过了愤怒的青春期,离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越来越远的同时,对生命本质的探寻也更具仪式化,换句话说,更走向原始。



这也是《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和《一千零一夜》中会涌现出那么多情色场面的重要原因。除了70年代性解放运动的感召之外,帕索里尼自身对性与爱的更加释放自由的理解,也是酿成这组三部曲的催化剂。


按帕索里尼的话说,“身体始终具有革命性,因为它代表了不能被编码的本质。”我们根植于生命的肉体,也和灵魂一样,是不能被任何道德或规矩所禁锢的。



也正因此,他会在拍完“生命三部曲”后义无反顾地决定拍《索多玛120天》,即便在前方等待他的未来是一场毫无预兆的死亡。遗憾的是,这样沉溺于狂欢的年代恐怕再也不会有,也不再可能有;任何声言“解放”的说辞,尤其是与身体感官脱不开干系的,都终将笼罩上“一晌贪欢”的阴影。



回望1972年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影片根据14世纪英国诗人杰弗雷·乔叟的同名诗体小说集改编。这一次,帕索里尼依然找来他的御用演员弗兰科·奇蒂出演重要角色,延续《十日谈》中的身体狂欢。


曾经凭借史诗巨制《宾虚》赢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休·格里夫斯,也惊喜地出现在了本片中。而帕索里尼导演自己,则亲自上阵,扮演了中世纪的英国诗人、小说家乔叟一角,这个角色也是串联整个故事的灵魂线索。



类似于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让躲避瘟疫、消磨时间的10个人轮流讲故事的结构,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架构也同样如此,由30位朝圣者会聚在一起,在往返圣地的途中每人来回讲两则故事。


有趣的是,这30位朝圣者包括不同职业的工种角色,其中有骑士、僧尼、商人、手工艺者、医生、律师、学者等等,无形之中也促成了《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故事的多样性,得以更为全面地展现出中世纪英国的世间百态。针砭时弊之余,乔叟也将自己的哲思熔铸其中。



帕索里尼的情色化改编,在当年看来注定是要饱受争议的,尤其在素来以政治化倾向著称的柏林电影节获奖后更是引起轩然大波。而这股争议热潮也一直在后续几年里愈演愈烈,直到帕索里尼意外死亡,都不曾得以真正平息下去。


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帕索里尼选取了原著中的8个小故事构成整部电影,最初的柏林首映版长达140分钟,其极端赤裸露骨的情色叙事、极力还原中世纪原貌的晦暗风格,在如今看来依然惊世骇俗,尺度惊人。



柏林拿奖后,《坎特伯雷故事集》得以在世界各地公映,但都难免多多少少的删减,其中法国版被删到118分钟,美国版只剩下109分钟,而后来世界通行的版本也只有112分钟。尽管我们至今无缘看到最初的140分钟版原貌,但从帕索里尼创作后期的惯性作风来看,大致可以触探到他的作品中情色尺度可抵达的边界。


纵观电影诞生百余年,真正名垂影史的情色力作其实屈指可数,除了帕索里尼集大成的最后遗作《索多玛120天》之外,赫赫有名的还有日本大岛渚的《感官世界》、意大利贝托鲁奇的《巴黎最后的探戈》等等。此外,还有很多被排序在世界十大禁片之列的情色片,但都还远远算不上经典,更别提杰作。



相比之下,帕氏“生命三部曲”中较少影迷所关注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其实很少被后人提及,或者更多是以“帕索里尼情色三部曲”的名义捆绑叫卖。世事惯来如此,有些作品明目张胆、张牙舞爪地火着,有些杰作却从来都是非常低调地活着。不过这也没什么,有时候越少人关注其价值反而越珍贵。


众所周知,帕索里尼的宗教情结是一个挥之不去的“痂”。在我看来,这是作为诗人的帕索里尼最崇高的影像表达,无论《马太福音》的旷远诗意,还是《俄狄浦斯王》的高度抒情,都传递着帕索里尼内心对未来的热望,即便这种热望终将以“萨罗式的屠戮”而终结。



1964年的《马太福音》,被公认为帕索里尼最成功、最富诗意、最具有符号学特征的电影作品,曾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我依然还记得电影中的那一首赞美诗:《有时我感到如同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


“宗教的感伤掀起历史的伤疤,满目疮痍,拨不开芦苇的影,拨不开遮天的乌云。悲剧的震撼力便开始召唤我们。禅房花木深,我们本该如此宁静,沿着小路走向山林。光影中,巴赫的音乐起,莫扎特的音乐起,韦伯·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起。是历史的沧桑,油画的质感?是崇高的仰望?”



在我看来,影片《马太福音》的诞生就像一个众星捧月的神话。影片中,童贞女玛利亚被许配给约瑟,还没有迎娶玛利亚就怀孕了。耶稣降生,被圣灵引入狂野,受魔鬼的试探,他禁食40昼夜,撒旦让他变石头为食,耶稣说,人活着不能单靠食物,这是神的话。撒旦让他从圣城的殿顶跳下去,耶稣说,不可试探神主。继而传道开始,显神迹,开天眼,救万民于水火。



直至逾越节那天晚上,耶稣和12个门徒一起吃“最后的晚餐”。耶稣说,你们中的一个要出卖我了。犹大串通官府将耶稣处死在十字架上。加利利山上,耶稣复活,众人拜倒在他的脚下。这使我想起曾经风靡一时的大片《宾虚》中的麻风病人,也是在耶稣殉身那一日,血流成河,雨若倾盆,雨水也仿佛沾染了灵性,驱散了麻风病人的痛楚。



而帕索里尼的遗作《索多玛120天》终究是不能不说的。法国的洛朗斯·斯基法诺在《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一书中提到它,称其为“新现实主义”的杰作。这部影片就像一个反法西斯的政治寓言,帕索里尼也为此而死。无疑,该片是20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电影中最具争议的一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墨索里尼“社会共和国”的首都萨罗城,众多少男少女被捕,成为年轻的牺牲者。在豪华的大厅里,但丁式的三段式“叙事圈”开始运转。


个中细节惨烈得不可名状,震惊之余又让我久久难以释怀,几乎成了影史上“不能忘却的记忆”。三段叙事都有各自的名称:第一段“疯狂圈”,第二段“粪便圈”,第三段“嗜血圈”。



听说影片中的人物均取自法国作家萨德的笔下,着实让人有些敬畏。助教、法官、总统、公爵,各种道貌岸然的形象一一闪现,牵连起一个天才默然陨落的叹息。


2006年的戛纳电影节,又有人以致敬之名重述了关于120天的故事:《布宜诺斯艾利斯的120天》。那一刻我们恍如再次回到影片《索多玛120天》中的最后那个段落,法官一个一个地点到人们的名字,然后说出那句无比沉重的历史台词:“他们将回到萨罗!”



帕索里尼生平也拍过不少纪录片,比如拍于1964年的纪录片《幽会百科》就非常有趣。帕索里尼自己“主演”了影片中的记者,断断续续地采访了很多普通人。整部影片充满了帕索里尼惯有的气质,对“性”的表达,或诗意,或严肃。


帕索里尼的这场采访牵涉到社会各阶层的人群,话题则探触到婚姻、性自由、性病等社会问题。其中有几个非常有意思的探讨,比如男人的嫉妒、西西里的锁门政策、妓女们的放肆和沉默、家庭无用论、处女膜的重要性等等。



在《幽会百科》的后半段,被采访者中有一部分人情绪过激,甚而有人主动请缨发表言论,而话里话外不乏对当局的愤懑与不满。可见,帕索里尼所处的时代是极力推崇言论自由的。


更为有趣的是,凡有人言辞中触及自身隐私或主动曝丑的,都被处理成了无声状态,且画面中会同步跳出写着“自我检查”字样的标签。


只有孩子们的话语最具诗人的品格,当帕索里尼问及“你们是怎么来的”时,孩子们的回答各色各样:白鹤、鹳鸟、花朵、篮子、上帝的手⋯⋯



帕索里尼最后用一对新人结婚的画面结束了这场性行为调查。旁白很有味道:“两个年轻的意大利人结婚了,在这一天,过去的所有好坏⋯⋯似乎都一笔勾销,像在某个平静的日子里回想暴风雨。”


在此前一年,帕索里尼曾与戈达尔、罗西里尼等导演携手,合拍了名为《帕戈罗格》的影片,其中帕索里尼那段便是著名的《软乳酪》。借“软乳酪”之名,帕索里尼重新搬演了蓬托尔莫的耶稣受难油画,而该片被禁的重要原因也正在于此。



在《软乳酪》中,扮演导演的奥逊·威尔斯与扮演记者的帕索里尼之间,有一场令我着迷的对话。它就像一场事先安排的序曲,预言了帕索里尼伟大而悲剧的一生。



这段对话如下:

 

帕索里尼:“你准备如何开展你的工作?”

奥逊·威尔斯:“我将自始至终贯彻这悠久、深远、详尽的天主教义。”

帕索里尼:“你对意大利社会有何看法?”

奥逊·威尔斯:“这里有欧洲最愚昧的工人阶级和最浅薄的资产阶级。”

帕索里尼:“你如何理解死亡?”

奥逊·威尔斯:“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帕索里尼:“你是如何看待伟大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的?”

奥逊·威尔斯:“他才华横溢!他才华横溢!”


作者| 陆支羽;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选自电影随笔集《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陆 支 羽 电 影 随 笔 集

《 小 丑 ,马 戏 团 的 眼 泪 》

独 家 签 名 本 ,附 赠 精 美 书 签

看 电 影 看 到 死 微 店 八 折 有 售



本书精选23位世界经典导演及代表作,包括费里尼、伯格曼、阿巴斯、塔可夫斯基、阿莫多瓦、今敏、法斯宾德、小津、杨德昌、蔡明亮等等。详情请参考《影迷们的眼睛,永远都是睁开的》;各大电商网站均有售,也可以“阅读原文”在微店上购买!




【 近 期 热 文 】


贾樟柯:无数目光,照亮平遥元年

费里尼去世24周年,马戏团不会死

暴雪将至:有种演技派,叫段奕宏

报告老师!九把刀是怪怪怪怪怪物

私人电影清单:我最爱的50场爱情

罗生门丑闻:性,谎言,韦恩斯坦

科幻史上最好的续集,请放心意淫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活色生香|花园 | 吉光片羽

看死观影团|鲸鱼放映室|看图猜电影

影史札记|台词时刻|影人访谈|资源共享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