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枪击案: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公敌
随着右翼势力席卷全球并影响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一股排外情绪悄然蔓延。昨日,新西兰基督城爆发大规模枪击事件,多名枪手围剿当地清真寺,是一起意在屠杀穆斯林的恶性仇恨行动。
据说凶手在弹匣上写着:“Here's your migration compact!”(这就是你的移民条约),矛头直指新西兰的难民翻倍新政策。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凶手还在网络上进行杀人直播,把血洗宗教场所的残忍举动变成一场肆无忌惮的网络狂欢。
近年来,西方恐怖袭击频发,这次事件距离上一起大型枪击案还不到半年。去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一所犹太教堂遭到机枪扫射,致11死6伤,不由让人想起《王牌特工》中科林·费斯“百人斩”的暴力画面。
2018年10月,宾夕法尼亚犹太教堂枪击事件
再往前推,拉斯维加斯赌场枪击事件、奥兰多同志酒吧枪击案,以及新墨西哥、密西西比等地都发生过严重枪击事件,这份恐怖地图还在源源不断加入新的标注点。
2016年6月,奥兰多同志酒吧枪击事件
纵观这些恐袭枪击案,既带有政治原因,也有很强的个体因素作祟;既是恐怖主义如癌细胞般疯狂滋长的结果,也是社会矛盾加剧下心态失衡的产物。
但人都是健忘的,好了伤疤忘了痛,似乎只能靠一次次的灾难重演才问你那个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
好在影像能够将疼痛记忆保存,下面这些电影,选择去追究这些恐袭、枪击案发生的源头和过程,而不是抱着一味谴责、谩骂和抱怨的立场。透过它们,或许能让这个无解的问题找到一些头绪。
1.《于特岛7月22日》
关于挪威爆炸枪击事件的电影有两部,一部是美国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拍的《挪威7.22爆炸枪击案》,这部电影在去年威尼斯电影节后掀起了不少热议,也是近年来关于恐袭事件的深度力作。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而我们今天要推荐的是另一部来自挪威导演埃里克·派普的电影《与特岛7月22日》,从挪威自身的视角来审视这场当年震惊世界的恐袭事件。
影片将镜头对准2011年的这场枪击惨案现场,挪威奥斯陆青少年夏令营。一镜到底的风格充满了不安和窒息,对观众产生极大的震慑力和挥之不去的恐惧。它介于纪录片和惊悚片的中间地带,既是对真实枪击案的再现,也带有浓烈的戏剧化处理效果。
影片《于特岛7月22日》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那些无谓的消耗、难耐的寂寞、沉重的心事,到头来都显得无足轻重。密集的枪声下,被迫横跨阴阳两界的少年,死去的,归零一切可能性;活下来的,将终生笼罩着阴霾。
电影制造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枪击前后仿佛隔了一个世纪那么长,在其中是无比残酷的人生百态,同时也印证了人类的懦弱和渺小。
2.《校塔枪击案》
1966年一个炎热的夏季正午,退役军人查尔斯·惠特曼义无反顾登上德州大学高楼,对着楼下行人无差别开枪,造成16人死亡,本人也被警方击毙。
影片《校塔枪击案》放弃说教的口吻,用动画与纪实录像结合的方式复原了这出陈年惨案,透过那些带有白噪音的黑白影像和线条简练的彩色动画,仿佛时光倒流,观众置身于瞬间的悲欢离合,无语凝噎。
和以往犯罪类纪录片不同,《校塔枪击案》中凶手相关讯息被刻意淡化,焦点集中在刻画受害者群像上,他们无处遁藏的无力感和失重感,痛失爱人后分崩离析的人生,以及对凶手态度的转变:从恨到和解。它抽离了枪击案本身的奇观性,尽量贴近普通生活,这也是为什么能够让未亲历者感同身受。
枪手的自杀遗言,在刺死母亲后,实施校园杀戮
3.《大象》
格斯·范·桑特导演这部2003年擒获戛纳金棕榈大奖的电影,以1999年科伦拜恩中学枪击案为背书,对准了潜藏在校园中的危险暴力因素。
导演通过极为克制的纪录式手法,打乱杀戮降临前校园里不同个体的生活线。在时间的消解、流逝过程中,流畅的镜头语言如同一种不安的注视,在跟随个体运动的轨迹里,那种巨大的虚无、疏离、躁动不断叠加。线索在最后半小时汇聚,Eric和Alex的复仇之战血洗了整个校园。
对于暴力,格斯·范·桑特剥离了煽动性的道德评价,他将这种少年身上的暴力推向没有预设的环境里。平凡、琐碎的氛围才是校园暴力的本质,“大象”的西方式寓言一语道破了社会性暴力。
4.《科伦拜校园事件》
曾以《华氏911》一炮打响在纪录片领域知名度的导演迈克尔·摩尔,一向以耸人听闻和制造冲突点著称。这部《科伦拜校园事件》也不例外,依旧是大量喋喋不休的意见抒发和咄咄逼人的拷问。
甚至让人怀疑,这究竟是一部纪录片,还是一部主观性主导的电影。但这也是迈克尔·摩尔式纪录片的颠覆之处:通过煽动性极强的旁白和镜头语言,引爆事件本身的关注度,从而引发深层次探讨。
影片《科伦拜校园事件 》以俄克拉荷马爆炸案和科伦拜恩高中枪击案为背景,对美国枪支管制制度的荒谬性进行毫不留情的抨击。他追踪枪支公司以及支持枪击法律的相关政商人员,试图证明,所谓的“自由”,不过是这些政商大佬们保住政治前途和赚钱的借口。
出身草根的摩尔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场,要为层出不穷的枪击案找到一个可能的解答,这种气场或许才是人们需要的,据说该片当年在戛纳电影节放映完毕后,热烈掌声持续了13分钟。
5.《斯隆女士》
影片《斯隆女士》的主角是一位处在风口浪尖的政治说客,围绕在枪击议案上的各方角逐,展开的一出斗智斗勇的政治惊悚剧。
全片见缝插针的台词以及杰西卡·查斯坦颇具感染力的表演,加上精心设计的剧本,《斯隆女士》自带张力,在那些政治人物过招的间隙,让观众明白,不管是持枪派,还是控枪派,大家都有充分的理由,这些理由关乎利益,也关乎信仰。
很多人给电影《斯隆女士》贴上女权主义和政治正确的标签,这种误解也证明了枪支管制的举步维艰(舆论方向上)。什么时候我们能就事论事,不要被意识形态困扰,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6.《慕尼黑惨案》
传奇导演斯皮尔伯格向来对改编自真实事件的题材得心应手。2005年的这部《慕尼黑惨案》同样堪称他导演生涯的代表作,全片弥漫的压抑、冷冽和凝重,令人无法抽身。
电影将时间拨回1972年在联邦德国举行的奥运会,巴勒斯坦极端组织“黑色九月”挟持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由于德方警察的草率处理,导致11名人质集体阵亡,之后以色列方面对巴勒斯坦进行疯狂报复。
这起看似宏大的恐袭,处理不好容易滑向假大空的政治宣言。好在斯皮尔伯格并未过于强调事件的政治性,而是巧妙将叙事重点放在事件中那些受害者和凶手。
你会发现,《慕尼黑惨案》中并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他们看似坚不可摧的立场,实际上也存在着很多的模棱两可。人心的深不可测和复杂程度,让这起惨案始终呈现出盘根交错的形态,单方面去谴责,似乎只是天真之举。
7.《恐袭波士顿》
电影根据2013年发生在波士顿马拉松现场的恐怖袭击事件改编,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伤痛和重生的曲折故事。群像式的全景拍摄、手持镜头的贯穿很好地还原了血腥的袭击现场以及生死相搏的紧张气氛。
多线叙事的铺陈描述了暴力对一座城市、无数市民的侵袭,那种生活的微妙变化、情绪的敏感挑拨等细节被十分真实地烘托出来。
虽然电影骨子里仍是传统的美式爱国主义,但对于“英雄”的辩证式定义,炸弹袭击案的英雄身上所肩负的“受害人”身份,赋予了电影人物更饱满的属性和灾难的悲剧色彩。“爱”的主旋律为暴力之恶指明了化解和对抗的方向。
作者| elle;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 近 期 热 文 】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迷颜|电影节|花园|吉光片羽
纸上马戏团|影人纪念日|鲸鱼放映室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