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座珠穆朗玛峰

陆支羽 看电影看到死 2022-09-10


影史上有不少挑战珠峰的电影,国外有《绝命海拔》《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国内有纪念中国首登珠峰60周年的《攀登者》、无腿登顶珠峰第一人夏伯渝的纪录片《无尽攀登》等。


2015《绝命海拔》


2021《无尽攀登》


自人类发现珠峰以来,登顶这座世界最高峰便一直都是全世界探险家们魂牵梦绕的终极梦想。1921年,伟大的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在屡次尝试攀登珠峰失败后,被问及为何如此坚持不懈时,他回答说:“因为山就在那里!”自此,这句传世名言,便成为无数挑战珠峰的攀登者矢志不渝的理由。


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


每个不同的时期,人类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攀登珠峰。2019年便是攀登珠峰的一个大年,曾创造了单日超过200人登顶的新纪录,更有300多名攀登者在海拔8000米处“拥堵”整整长达3个多小时。然而,这样的“拥堵”也难免酿成不少意外死亡事故,有十多名登山者被永远地埋葬在了珠峰上。


2019年的“珠峰大拥堵”


正是在这一年,苏拉王平带领的川藏队成为第一支登顶珠峰的队伍。在众多国际团队当中,这支拥有十五名队员的“民间登山队”,原本最不被外界看好。但作为领队的苏拉王平,凭借其多年来的登山经验,果断选择在珠峰“大堵车”之前抓紧冲顶,最终成为第一支逆袭登顶的队伍,顺利地实现了这场历经千难万险的珠峰挑战。


队长苏拉王平


这是苏拉王平人生中真正的高光时刻。同时,这更是一群热衷于挑战极限的普通登山者创造的一个不凡“奇迹”。从城市到高原,他们历经四十多天的艰难跋涉和风餐露宿,终于圆梦世界之巅。


神奇的是,他们还同步记录了这场沉浸式体验攀登珠峰的全过程。纪录电影《珠峰队长》便由此应运而生。而实属难得的是,这部电影还创造了人类第一次启用无人机全程航拍珠峰的世界纪录。所谓“平凡人的不凡”,大抵便是如此。


影片《珠峰队长》7月2日全国公映


相比歌颂英雄、主打冒险的故事片《攀登者》,影片《珠峰队长》则是以极尽真实的纪录片创作理念,呈现一群普通的民间登山爱好者攀登珠峰的生命旅途。


在这支登山队伍中,除了队长苏拉王平、高山向导和摄影师以外,还有八位都是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分别来自江苏、吉林、四川、甘肃等全国各地,有朝九晚五的白领、摄影爱好者、保险行业的销售员、步履维艰的创业者……他们也跟很多人一样,都梦想着“诗和远方”,只不过比大多数人走得更远,更敢于跳脱生活的轨道、打破庸俗的日常。


影片《珠峰队长》中的全体攀登队员


而身为“珠峰队长”的苏拉王平,又何尝不是一个普通人?出生于四川阿坝州黑水县三奥雪山下的他,从小就梦想着走出偏僻的农村。直到后来,他有幸结识了当时国内优秀的登山者孙斌、马一桦等人,才终于走上高山向导这条路,并组建起自己的川藏队,日渐成为一名专业的攀登者。



时年41岁的苏拉王平,在他的前半生中攀登过大大小小不同的山,也曾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5岁时,他差点冻死在此前从未有中国人登过顶的幺妹峰上;两年后,他又带着兄弟们挑战四川岩壁最陡峭的婆缪峰,再次经历了濒死体验。而在憧憬珠峰的这些年里,他更是亲眼见证了很多山友为登顶珠峰而付出自己的生命。也正因此,他才会在冲顶珠峰前跟队员们说出这样的话:“攀登珠峰会死人的。



挥之不去的死亡阴影,便是我在观看《珠峰队长》时产生的最切身体会。当登峰队启程之时,他们沿途路过一座埋葬着登山爱好者们的珠峰墓园。这些死者来自世界各地,甚至还有六位苏拉王平认识的山友。



而在迈向峰巅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也不断地见证并经历着各种死亡。比如那场突如其来的雪崩,眼看着就覆没了一位拼命奔逃的山友,生死未卜;比如那具倒在茫茫大雪中的俄罗斯登山者的尸体,如同献祭给珠峰的雕像。


突如其来的雪崩


这种“以生命作为赌注”的真实感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恐怕很难有其他电影能够比拟。攀登珠峰,本身便是对身体素质的巨大挑战。而当你身处平均海拔7000米以上的空气稀薄地带时,因缺氧而造成的心理恐惧,以及似乎无处不在的死亡阴影,无疑也是一场令人难忘的终极考验。



作为一支“非专业”的登山队,队员们的体能难免有着很大差别。这显然是登峰过程中绕不开的不稳定因素,无形中也给队长苏拉王平造成了极大压力。尽管队员们在成行前早已经历过无数次训练,但在穿越冰裂缝地带的过程中,依然有队员感到体力不支;而深不见底的冰裂缝带来的失重感,也是很难克服的心理难关,更何况他们还要同时兼顾拍摄。


深不见底的冰裂缝


当队伍抵达海拔8400米高度时,来自江苏南京的崔舟萍突发低血糖,出现心悸出汗、胸闷气短的症状,情况很紧急。所幸有向导随身带了葡萄糖,才让崔舟萍侥幸逃过一劫。而登峰队也幸运地没有错过登顶珠峰的最佳时机,顺利迈过珠峰最后一道关卡希拉里台阶,最终所有队员得以成功登顶。


登顶珠峰的胜利时刻


但对拥有近二十年登山经验的苏拉而言,登顶珠峰并不代表最终胜利,他深知“安全下山才算成功”。这才是真正内行的攀登者该有的清醒。回望征服珠峰的历史,曾有太多登山者并非死于登顶途中,而是在下山时失去生命。他们或许是过度沉溺于胜利的喜悦,或许是真的耗尽了体力。


难能可贵的是,影片《珠峰队长》同样忠实地呈现了撤离珠峰的重要时刻,并记录下他们遇到的另一场险情。当时有位山友的氧气即将耗尽,随时面临缺氧的危险;所幸有队友及时跟他共享氧气瓶,才得以解除危机。


氧气耗尽的危机


在此,便不得不提一下摄影团队。影片中的七名摄影师,原本都是苏拉王平组建的川藏队中的高山向导。为了拍摄这部电影,数年来,苏拉对他们进行了系统化培训,才得以实现在极端环境下进行各种拍摄任务。



影片《珠峰队长》能够成为首部启用无人机全程航拍珠峰的电影,跟这群高山摄影师的艰辛付出绝对分不开。为了在海拔8400米以上的高空操纵无人机,他们不仅要随时提防珠峰风力的瞬息万变,还得在零下30多度的低温环境中摘掉手套进行操控。同时,电池的储备也是重要一环,甚至睡觉时都要放进睡袋。



而苏拉王平自己,除作为登山队长和影片创始人之外,同时也身兼摄影师一职。对苏拉而言,拍好《珠峰队长》无疑是他人生中不得不完成的心愿。而珠峰也难得慷慨地眷顾了这位无比执着的追梦人,虽然危机重重,总算圆满抵达。“我们没有一个人受伤,拍摄到了各个角度的珠峰,甚至用无人机实现了上帝视角看珠峰,我觉得非常幸运。”



没有登过珠峰的人,恐怕永远也无法知道,那些曾经抵达过珠峰之巅的人,究竟在峰顶上看到了怎样的世间风景,哪怕那只是漫漫人生中的短短一瞬。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成功登顶珠峰的人至今只有520人左右;而按比例来说,全世界目前仅有0.00007%的人类,亲眼见证过珠峰之巅的景色。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影片中那位亲身经历过濒死体验的队员崔舟萍,会在从南坡登顶珠峰后,第二年又从北坡再次完成登顶,成为国内少有的“双登珠峰”的女性。也正如影片当中的另一位队员车夫所言:“人这一生,总得做一件自己觉得值得为它付出的事情。”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依然会有那么多登山爱好者,趋之若鹜地去往这座世界最高峰,哪怕攀登之路险阻重重。是啊,如果你是一名攀登者,却从来没有见过珠峰之巅的风景,那你的人生注定是不完整的。


而对于并非以攀登珠峰为人生目标的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生命中又何尝没有那座像珠穆朗玛峰一样的大山?山就在那里,承载着每个人不同的梦想,始终在等待我们去攀登。



因疫情反复而经历了数次波折后,影片《珠峰队长》终于将在7月2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这一刻,我再次回想起苏拉队长的那句话:“当死亡的恐惧萦绕心头,强壮的身体濒临极限,并不会真正阻碍你追求热爱的东西,信仰的力量、梦想的力量,足以克服一切已知的恐惧。”



作者| 陆支羽;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 近 期 热 文 】


杨德昌去世15周年!慢游经典场景
这25部恐怖片,总会有一部惊到你
悲伤结局!电影《爱》男主角去世
65年前,她在黑暗中遇见帕索里尼
迷影三色!这是真正的高颜值口罩
这爆款系列有继续拍下去的意义吗
活着还是死亡,就在这“瞬息”之间
戛纳获奖名单!宋康昊朴赞郁登顶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陆上观影团,一个无风不起浪的电影俱乐部

在 陆 上 ,我 们 一 起 看 电 影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