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喻中: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法学的兴起(人大出版社)| 新书推荐


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法学的兴起喻中 著
定价:39.00元ISBN:978-7-300-27527-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研究梁启超关于权利义务论、法治主义、国体、国家结构等方面的法学著述与实践,展示了梁启超思想中广阔而幽深的法学世界,描述了中国现代法学兴起的复杂而立体的过程,回顾了在那个中华文明不断寻找方向、校正方向的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向何处去”这个紧迫的、根本性的问题不断求索的历程。



作 者 简 介
喻中喻中,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论授权规则》《法理四篇》《论中国法的精神》《权力制约的中国语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论》《西方法律经济学批判》《宪法社会学》《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法学是什么》《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法学的兴起》《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权力》《中国法治观念》《法家三期论》《法家的现代性》《在法律思想的密林里》《风与草:喻中读尚书》《法与术:喻中读韩非》《法律地理学》《法学方法论》等书。


后记


本书的写作,始于2010年,终于2015年,历时六年。六年之间,我在法学院教书之余,反复研读《梁启超全集》《梁启超年谱长编》及其他相关文献,也曾多次凭吊北京植物园内的梁启超墓园,还曾寻访梁启超的北京故居与天津故居。在此过程中,我对于梁启超的法学世界及其背后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逐渐获得了一些个性化的理解,把自己的理解分章记录下来,就有了这本《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法学的兴起》。


写作这本书,既是在走近一代先贤,同时也想借此回望那个特殊的时代。因为,梁启超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初次亮相的1895年,正是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之际。这个时间节点对于当时的中国士大夫来说,意味着天崩地裂、乾坤颠倒。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失败,更是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士大夫数千年来一直坚挺的文化自信、思想自信、精神自信。1895年的剧变让这种自信全面跌落了,中国开始成为“弟子国”。到日本留学,向日本人学习;到西方留学,向西方人学习,开始成为那个时代的普遍风气。数千年来一直引以为豪的华夏文明,突然之间变成了一笔沉重的负担,变成了一笔亟待清除的负资产。正是在梁启超出场的1895年,中华文明迎来了它从未经历过的低谷时期。


在这样的文明低谷时期,中国向何处去?对于中华文明从未遭遇过的这个根本问题,很多人都在思考。其中,梁启超的思考与回答,最具代表性,也最具影响力。从1895年至民国初期,梁启超的文字风靡了一个时代,梁启超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按照我的理解,梁启超写下的上千万字的著作,几乎都是在回答彼时的“中国向何处去”这个紧迫的、根本性的中国问题、时代问题。


有人可能认为,梁启超的有些观点前后不一,梁启超的有些著述芜杂浅显,在学术层面上,这些都体现了梁启超的局限性。我承认,按照专业学术的标准,梁启超有他的局限性。但是,谁没有局限性呢?再说,梁启超本来就不是学院派的教授或博士,梁启超是中华文明处于低谷时期的探路人。梁启超的多变、反复、矛盾、上下求索、左冲右突,正好反映了那个“过渡时代”的精神实质。因为,那个时代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寻找方向、不断校正方向的时代。在那个神殿空寂的时代,旧的已经坍塌,新的尚未搭建,身处其间,几乎没有哪个人的步履是从容不迫的。梁启超的著述,既是他一个人的创造物,同时也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中国步态。


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从法政学术的立场上重新阅读梁启超的著述,重新思考梁启超提出的问题,重新回顾那个时代,既有助于接续前贤学思,同时也希望为当下的法政学术增添一缕历史意识。


就在本书即将付梓之时,略赘以上数语,聊充后记。


2019年8月26日记于北京







本 书 目 录


 目 录 
第一章 法学家梁启超:中国现代法学的主要奠基人
一、引言:重新认识法学家梁启超二、梁启超的法学旨趣:通往更高文明的阶梯与津渡三、梁启超的法学视界:“西人法律之学”与“圣人法律之学”四、法学家梁启超与相关法学家:一个初步的比较五、梁启超如何影响中国现代法学六、结论:梁启超是中国现代法学的主要奠基人
第二章 中国现代法理学的先声:梁启超的权利义务理论一、问题的提出与界定二、梁启超之前的权利义务观念三、梁启超的权利概念与义务概念四、梁启超理解的权利义务关系五、梁启超之后的权利义务理论六、结论
第三章 梁启超的法治主义:从救亡本位到启蒙本位的转变一、代表性观点的回顾与评论二、早期的救亡本位的法治主义三、再论早期的救亡本位的法治主义四、晚期的启蒙本位的法治主义五、如何解释梁启超法治主义的转向六、结论及延伸性讨论
第四章 法治主义及其对立面:梁启超对法家思想的界分一、问题意识与基本思路二、梁启超早年对法家思想的界分三、梁启超后期对法家思想的界分四、梁启超界分法家思想的域外影响五、梁启超界分法家思想的西方背景六、梁启超界分法家思想的意义追问七、结语
第五章 见之于行事:梁启超宪法思想的液态属性一、视角与理路二、以议会为核心的宪法:来自孟德斯鸠的启示三、追求君主立宪的宪法:保皇运动的折射四、美式共和政体的宪法:辛亥革命的产物五、优越于约法的宪法:一个更高的标准六、提升国会权能的宪法:以国会约束政府七、以职业选举与国民投票为核心的宪法八、见之于行事:解释梁启超宪法思想的方法论
第六章 辛亥革命之镜:梁启超走向共和的思想历程一、从甲午到戊戌:梁启超共和思想的萌芽二、从戊戌到辛亥:梁启超虚君共和思想的形成三、走向共和: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抉择四、辛亥革命对梁启超共和思想的塑造五、百年沉浮:梁启超共和思想的意义
第七章 所谓国体:宪法时刻与梁启超的共和再造一、引言:重温1915年的“宪法时刻”二、语境:《异哉》的政治背景三、变迁:梁启超对国体的认知过程四、法理:《异哉》蕴含的国体思想五、源流:影响《异哉》的思想与《异哉》的思想影响六、结语:认真对待国体问题
第八章 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单一制国家结构思想的形成一、重温一个中国“反联邦党人”的“立国大方针”二、地方自治:辛亥革命前梁启超国家结构思想的基本取向三、辛亥革命的发生与梁启超单一制国家结构思想的形成四、梁启超单一制国家结构思想的双重渊源五、同异之辨:“反联邦党人”梁启超与美国的反联邦党人
第九章 民国初年的司法独立:司法总长梁启超的理论与实践一、问题提出、文献回顾与研究思路二、梁启超关于民国初年司法独立的价值定位三、民国初年司法独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四、梁启超维护司法独立的思路及策略五、结论及延伸性讨论
后记


购买链接

责任编辑:张文硕审核人员:孙妹来源:作者授权发布
往期精彩回顾百万法律人都在用的北大法宝详细介绍!“在大地上寻找法理”—— 喻中教授《法律地理学》| 新书推荐

“破产实务前沿”第2辑《破产重整实务指南》新书上线!

夫妻债务的司法认定与立法完善

“多快好省”地通过法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精编教材》及时面市 

刑事法治新视野:刑事法评论第41卷全新上市

客服 | 法小宝

微信 | pkulaw-kefu

微博 | @北大法宝


点击相应图片识别二维码

获取更多信息

北大法宝

北大法律信息网

法宝学堂

法宝智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