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开始“炒”盲盒了,这一次是真炒!
作者:风清
来源:电商头条(ID:ecxinwen)
国庆假期电影院加速复苏,旁边的盲盒机柜也成为很多Z世代流连忘返的地方。
如果抽到的盲盒,里面是玩具公仔这并不稀奇,如果是生蚝、扇贝、萝卜、白菜就有些惊奇了。
继“万物皆可播”之后,“万物皆可盲盒”的时代来了,这个假期,盲盒经济火了。
国庆期间,风清也去体验了一把生鲜盲盒的玩法。
在超市最显眼的位子,一字排开,码了很多价格不等的盲盒,有9.9元的,有19.9元的,还有29.9元的。
风清没钱抽电影院的公仔盲盒,但9.9的生鲜盲盒还是可以抽一抽的,毕竟这盲盒真的是可以炒,爆炒,节日加餐。
挑选一个盲盒,买单,开拆,哇,有鸡腿。
我掐指一算,9.9元买了两个鸡腿,一袋香菇,还有娃娃菜和配料。
不错,9.9元就可以加鸡腿,还吃上了“小鸡炖蘑菇”。
刺激!好玩!
风清没忍住,又试了一把19.9的,这一次更是惊喜连连,一只螃蟹和15只生蚝,绝对是抽到即赚到。
真没想到生鲜盲盒一下子就火了。
除了商超这种现买现拆的生鲜盲盒,还可以直接从APP上购买,网上下单还能参加额外抽奖福利,抽到大鱼大肉也不是没有可能。
风清的假期就跟盲盒一起度过了。
当一个商超的行为引发行业的跟风,就会成为一种经济现象。
这个国庆,生鲜盲盒再一次点燃了盲盒经济。
众所周知,2019年被称为生鲜电商的终结之年,经历一轮一轮的倒闭潮之后,赛道上的选手所剩无几。
在快要熬不下去的时候,2020年的疫情让生鲜行业起死回生,资本再一次选中了这个赛道。
但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套路走,终究有一天还是走不下去的。
因为一直以来,生鲜行业的发展受制于获客成本高,用户黏度低。
生鲜电商玩家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方式来解决这个行业痛点,几经试水,他们引入了盲盒模式,生鲜盲盒横空出世。
用确定的价格买确定的产品在生活中已形成了定式,不会引发强烈的消费预期。比如,5块钱一斤的白菜,大家不会有购买的欲望。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是人的天性,引入盲盒概念后,5块钱可能买到一斤白菜,也可能买到一斤猪肉,你要不要试试?
如果你不行动,再加一个高档生鲜抽奖活动,估计你就顶不住了。
新颖的概念,“赌一把”的心理,生鲜盲盒潮流般席卷到生鲜行业的每个角落,成为生鲜玩家的助跑器。
一直以来,盲盒似乎都是Z世代的游戏,但此时此刻,盲盒已经破圈,直接蔓延到“家庭主妇”这一群体。
有了生鲜盲盒,“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吃什么了”,抽到什么炒什么。
生鲜盲盒一下子解决了我们“吃什么”的人生难题,跟餐馆里推出的“随便炒”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鲜盲盒通过满足用户的猎奇心理和好奇心达到经营流量的目的,已然成为生鲜玩家新的武器。
生鲜盲盒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问题来了,生鲜盲盒真的能带来生鲜行业的重新洗牌吗?
应该不会!
首先,生鲜盲盒只是利用了盲盒经济的猎奇心理,让人们产生冲动消费,随着模式的泛滥,冲击力会越来越低。
盲盒之所以成为行业现象,与公仔天然的收藏价值有关,并且有炒作的升值空间。
生鲜盲盒只是一种食物,而且保质期极短。当然生鲜电商也可以炒,只是此炒非彼炒。
其次,生鲜电商终究还是零售的生意,生鲜盲盒只能起到制造噱头、引流的作用。但其根基还是体现在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与仓配体系上,这才是破局之道。
换言之,对生鲜电商而言,生鲜盲盒只能锦上添花,难以雪中送炭。
不过,对于模式比较成熟的生鲜电商而言,这种“锦上添花”式的助推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去库存方面。
生鲜保质期短,库存难度大,一旦滞销,商家鸭梨山大。
以前商家是通过促销打折的方式抛售,如果优惠力度过大,消费者会认为质量不好,而力度过小,又会导致无人问津。
这个时候,盲盒模式就能解决这个痛点,找到一个平衡点。以适当的折扣作为产品散播的推动力,以盲盒模式诱发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让其不断探寻利益最大化,再辅以“博彩”抽奖元素,消费者跑步拆盒成为现实。
有活动显示,生鲜盲盒相比普通生鲜团购的销量要高出近一倍,如果有抽奖活动,基本上是上架即售空。
本来为了拆一盒香椿,结果买了秋葵。对平台而言,即使是秋葵,也要让消费者感觉到没有买贵。用户也不会因为生鲜商品不符合预期,而找平台维权。
低价不能促使消费者购买不需要的生鲜,但盲盒却可以。
通过盲盒模式,使库存比较大、销量较小、临期生鲜能在不知不觉中销售出去,生鲜盲盒在调整库存层面具有传统式降价营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说,生鲜盲盒是生鲜供应链、终端去库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生鲜盲盒或许能开辟一条全新的营销推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