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张卡卖21万,直播间抽卡太疯狂了

月涯 电商头条
2024-10-08



丧心病狂。



出品 | 电商头条   作者 | 月涯


线下抽卡座无虚席

近日,“一张卡牌评级后卖到21万元”话题登上热搜,直指最近”在青少年群体中盛行的“拆卡”“抽卡”活动。

和80后、90后在学生时代集球星卡、英雄卡一样,如今的中小学校园里,也掀起了一股“集卡”风。

从繁华的商场内设置“专属拆卡体验区”,到网络平台上热闹的拆卡直播,孩子们不惜花光零花钱购买各种“稀有卡”。

商场内,卡游连锁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宝藏之地”。

他们一进门,便直奔主题,目标直指当前最炙手可热的“小马宝莉”卡牌盲盒——这款以热门动画角色为灵感设计的卡牌产品,对孩子们来说极具吸引力。

在孩子们脚下,还散落着一地的卡牌。这些被扔掉的卡牌都是普通卡,缺乏收藏与展示的价值。

为了增加趣味性,卡游公司还给卡牌设计了普通、中、高三个等级,等级越高抽出的概率就越小。

这种设定无疑加剧了孩子们对于“稀有”的渴望与追求,进而驱使他们疯狂地花钱抽卡。

随着这股热潮的蔓延,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卡牌交易市场”悄然形成。

在这里,孩子们交易不喜欢或者重复的卡牌,挣来的钱又拿去购买新的卡牌,而且越稀有的卡牌赚得越多。

在这场看似简单的“集卡”游戏中,不少家长面临着经济压力与孩子沉迷的双重挑战。

广东一12岁的小学生就花费将近5万元抽卡;还有网友发帖称自家孩子沉迷“小马宝莉”抽卡,偷家里几千块钱去买,“真是气坏了!”。

图源:小红书
家长们对于孩子近乎疯狂的抽卡行为感到既无奈又焦虑。

一方面,他们担忧孩子因沉迷卡牌而荒废学业、损害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面对孩子的热情与执着,部分家长又不得不妥协,选择陪伴孩子参与抽卡游戏,试图引导孩子理性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遗憾的是,这些规定在卡牌市场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卡牌公司、售卖卡牌的摊主对此不以为意。不仅商家们不在意,市场上还出现了卡牌评级机构推高卡牌的价格。

评级机构通过对卡牌的品相进行评分,赋予了卡牌新的价值。这些经过评级的卡牌在交易市场上身价倍增,有的甚至能卖出天价。据央视财经,机构的客服表示经他们评级的卡牌最高卖到了21万元。

图源:央视财经
而二手市场的商家们,则趁机回收稀有卡牌再度转售,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编织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

在这场卡牌盲盒的交易盛宴中,卡游公司、评级机构、二手商家等各个环节都赚得盆满钵满。只有那些沉迷其中的孩子们,一步步踏入这场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中。

线上直播拆卡更疯狂
除了线下购买与交换,线上“以小博大”的卡牌游戏市场更加疯狂,在人气较旺的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数动辄上万人,其中不乏偷偷使用家长手机的未成年人。

在拆卡直播间,用户下单卡牌,主播拆卡并根据卡牌稀有度进行展示,最后统一打包邮寄。

图源:抖音直播间
这样的拆卡直播间让许多人欲罢不能,有人一个晚上就砸进上千、上万,一些稀有卡牌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其实,购买卡牌的渠道远不止于拆卡直播间。从卡游官方APP、电商平台到街头巷尾的文具店、小超市,卡牌的身影无处不在。

那为什么这么多人沉迷于线上的拆卡直播间呢?答案正是卡直播间里新奇刺激的玩法。

直播间内,叠叠乐、数小马、推推乐等花样百出的拆卡玩法层出不穷,这些在平拆基础上增设奖励内容的新玩法,让人欲罢不能。

平拆,指的是消费者拍几包卡牌主播就拆几包。

像比较火爆的叠叠乐玩法,就是指用高出市场价的标准购买卡牌包,指定某一个卡位(卡牌的稀有等级),主播拆出对应的卡牌后,就要根据规则叠加再拆几包卡牌,直到最后不能再加。

然而,这些诱人的游戏机制背后,却隐藏着诱导消费的嫌疑,部分直播间甚至存在夸大卡牌价值、虚假承诺等不当行为。

更重要的是,当拆卡直播具备“付费投入-玩法具有以小博大的性质-产出可变现”的闭环时,就存在涉赌风险。
即便平台禁止了叠叠乐等玩法,众多主播又会悄悄开发出新玩法。

图源:抖音直播间
尽管直播间内普遍挂有“未成年人禁止下单”的警示标语,但实际上这些规定往往流于形式。

未成年人下单时无需任何身份验证,只需在评论区留言或后台回复“已成年”即可,这种轻描淡写的确认方式难以阻止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费。

在“小马宝莉”或者是其他卡通动漫拆卡直播间,10岁至13岁的未成年人成为了下单拆卡的主力军。

他们投入的资金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面对拆不到心仪卡牌的“挫败感”,不少孩子选择继续下单,最终陷入无法自拔的循环。

目前,拆卡直播领域还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这导致一些不法商家和主播利用这一漏洞,进行违法违规行为。

不过,直播间的主播也并非直播平台运营者,他们只是利用平台提供直播服务的服务商。

因此,一般情况下,直播间的主播如果打出了“未成年人禁止下单”的字幕,或是进行了口头提醒,属于他们已经尽到了相关的义务。

而更多的责任则是由平台运营方承担,因为运营方能够通过实名身份信息,鉴别未成年人身份。

申请退款并不容易
当未成年人在直播间冲动购买大量卡牌后,家长们往往面临着退款难等问题,众多家庭因此与商家陷入争执,却鲜有得到圆满解决的案例。

例如家住北京的刘女士,她的孩子偷偷在浏览视频时无意间进入了一个直播间,随后未经家长同意,多次下单参与卡牌拆包活动,每次消费基本上都超过500元。

发现此事后,刘女士以未成年人自行下单为由申请退款。但商家表示直播间内有提示信息,且卡牌属于特殊产品,一经拆封无法二次销售,予以拒绝。

随后刘女士转向平台申诉,但由于需要自行证明是孩子自己操作下单,最终未能退款成功。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要求全额退款。

而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消费行为金额如果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则不能要求退还。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界定未成年人独自完成交易行为,以及家长如何有效举证,成为了退款难题的关键所在。

特别是在孩子使用家长手机进行网络消费的情况下,举证责任自然落在了家长一方,这无疑增加了退款的难度。

部分直播间在面对此类争议时会表现出了不同的处理态度,有的商家在了解清楚情况后能够主动退款,但也有部分商家态度强硬,拒绝配合,即便平台介入也难以调和。

更有甚者,要求消费者提供市场监管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而实际上这类证明往往难以获取,进一步加剧了退款难的问题。

今年3月,抖音针对直播拆卡涉赌风险出台了治理规则,包括定义部分涉赌行为、规范拆卡过程以及要求商家必须依照规定进行实物邮寄等,像通过拆低价卡命中稀有卡、诱导消费者继续加包拆卡等行为,都被视为赌博套利。平台将对违规店铺及达人进行清退,扣除保证金、冻结货款、扣除所有违规所得等处罚。

然而,要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退款难的问题,还需要家长、商家、平台以及监管部门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看到都是缘分,咱们加群聊扫码加入电商社群,认识更多人脉

铁粉推荐

董宇辉郭有才太猛了,别人翻车,他们涨粉

董宇辉卖爆华为,一场直播成交1个亿

俞敏洪带着东方甄选一顿猛干


“劣迹艺人”挤满直播间,还是捞钱要紧啊

小杨哥李佳琦被打假,他们错在哪


关注,跟主编交个朋友 ↓↓↓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18576718939
点右下角在看,下次可以优先收到我的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电商头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