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七人谈⑥︱沈伟其: 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谈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中的三对关系

沈伟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01-09

      



按语: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启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改革对高校的招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不断提高高校的招生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七位学者围绕高校招生能力建设展开笔谈。

关键词:高校;招生能力;建设

 

作者简介:沈伟其 , 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 

大学的招生制度,如同国家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一样,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性保障制度。巨大的“指挥棒”作用,使它具有了引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功能。高考招生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民族兴衰。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高校招生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上世纪80年代到2003年,围绕“科目和题目”进行了“3+x”模式改革;2003年到2014年,围绕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部分重点高校进行了自主招生探索;2014年9月至今,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浙江省和上海市被确定为“一省一市”先行综合改革试点。高考经过不断地改进,存续了三十多年,在兼顾公平与效率上得到老百姓普遍认可;高考也被包括悉尼大学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大学所认可,成为它们招生的重要凭证。业已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高校统一招生制度,为社会选拔了大批人才。因为高考制度,多少人从此改变了命运。高考选拔保障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快速发展对大批人才的需求。

宁波诺丁汉大学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筹建设立的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在这短短十多年发展历程中,学校的国内本科招生工作,在探索招生改革、加强自身招生能力建设方面大体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2008年),是借鉴国外大学招生选才的经验,为国内的高考改革提供试验和标本。经浙江省教育厅(考试院)同意,我校每年有50-100名针对浙江考生进行的“自主招生”提前批次录取试点。参考英国的招生方式,学生报名参加我校自主招生考试的条件是高中学业成绩。我们关注考生高中阶段平时的学业表现,以破除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病。学校的自主考试由英国诺丁汉大学派专家过来进行笔试和面试,以确保考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测试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必须参加高考,但录取不与高考成绩挂钩。学生录取后的大学学习阶段,学校会进行跟踪观察和比较研究。通过这段时间的试点我们最后得出两个结论:(1)“自主招生”学生与“高考”学生的四年平均学业成绩和其他可观察的项目成绩(均值),没有显著差异;(2)“自主招生”学生的成绩差异度(方差)比“高考”学生大,即最好的学生和最差的学生都在“自主招生”学生中,而“高考”学生相对比较均一。据此,学校(尤其是外方)认为,高考是一种可靠(reliable)的高校招生录取方法,从学校效益和效率上讲,完全没有必要进行自主招生工作。但从社会宏观层面看,自主招生为破除“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弊端、发挥高校招生主动性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浙江省目前设计的“三位一体”方案提供了有益参考。第二阶段(2009-2014年)中,虽然国内许多重点大学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自主招生探索,“北约”、“华约”、“千分考”、“三大联盟”层出不穷,但我校的自主招生工作却进入“鸡肋期”,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这阶段我们的自主招生名额从原来每年100名逐渐下降到每年只招50名。同时为了克服自主招生学生学业成绩差异度偏大的问题,“高考成绩必须达到一本线以上”成为录取的必要条件。第三阶段是2015年至今,学校作为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三位一体招生”的试点学校,按高考60%、学校综合素质测试30%、高中学业成绩10%的权重计算综合成绩,每年择优招收80名学生,且与高考“一本线”挂钩。

鉴于高考招生肩负着重大的社会功能,同时又面临着不同大学差异极大、各地基础教育差异极大的严峻挑战,既要让高考招生发挥好“引领”基础教育的作用,又要让大学培养好各类“建设者和接班人”,借鉴美英等发达国家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有益做法,结合我校十多年的招生实践,笔者认为在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中必须认清以下三对关系:一是宏观(社会)作用与微观(大学)作为的关系,厘清破解应试教育问题的本质所在;二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寻求一定历史发展时期公平与效率的最大公约数;三是科学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体现人才选择和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一)从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看,高校进行招生能力建设、开展自主招生,可能只是极少部分大学需要做的事。宏观问题需要顶层设计去解决,指望微观上的措施去解决宏观问题是徒劳的;同样许多微观上看上去“很美”的事,却因在宏观层面上不可行而难以推广和持续。

在教育问题上,许多被诟病的东西看上去是基础教育的问题或高考招生的问题,其实质可能并非如此。中国的家长之所以那么累,中考、高考的学生之所以那么苦,就是因为家长希望子女得到好的教育,学生也希望自己能升上重点中学或高水平的大学。表面上看这种苦和累,是因为中考、高考唯分数论英雄,但究其本质,却是因为当前阶段我国没有足够的财力实现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没有能力把各类中学、大学都办成为学生所心仪的学校。我们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搞“重点”、“非重点”,搞“211”、“985”,并在升学就业中不断强化这种重点效应,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分配给这些所谓的重点学校,最后把学生和学校分成三六九等。对这样的社会问题,想通过各个高校的招生能力建设去解决是不可设想的。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十三五”的重要目标。那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是不是也要通过均衡发展去解决考生苦和累的问题呢?

从世界范围看,英国只有牛津和剑桥在大学学院招生服务中心(UCAS)统一录取的基础上有面试的安排,其他所有大学,包括罗素联盟的研究型大学,都是依据A-Level课程成绩和申请材料进行招生录取的。美国也只有一些著名的私立大学和优质的州立大学开展优秀人才的校选,其他大学都是依据SAT/ACT成绩、推荐信和自述材料进行招生录取。因此当前我国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不能片面地认为是每所大学都各自去组织考试,校选人才。大学自主招生测试应该是建立在社会化统一考试基础上的一个补充,而且只能是一些顶尖大学(或专门性大学、学院)和精英教育(或特殊教育)需要做的事。只有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实行各类高校的分层多元招生,才能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摆正大学在招生录取中的位置,让学校将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上。我们要为公众提供衡量高校好坏的更为科学的风向标(如英国大学生满意度指标),否则即使是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也会陷入“状元”的争夺战中。

(二)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社会化、统一的高考招生制度,是公平和效率的完美统一。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都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良。高考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进行着不断改革,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也得到了不断克服。我国另一所中外合作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近几年也在探索精英教育所需的自主招生。且不说它每年招收151名中国学生的招生费用要300万元之巨,只设想一下,如果全国2800多所高校,每个大学都这样招生,都要求每个考生到学校参加“校园日活动”以考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宏观上排得出日期来吗?如果一个考生想考的一所大学在“天南”,另一所大学在“地北”,全社会的考试成本会多高?贫困边缘地区的家庭支付得起吗?更何况像上海纽约大学所采用的充分借鉴了美国纽约大学经验的招生模式,真的比高考更公平公正吗?浙江省目前正在进行的“三位一体”试点中,2016年有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50多所高校参与。据笔者了解,许多高校通过“三位一体”只招收二三百名学生,但报名的学生却有上万名,到校参加笔试面试的有几千,再加上从各地赶来的同等数量的陪同的家长,每所高校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证考试“公平公正”地顺利进行。由于许多高校的综合素质考测日重叠,许多考生根本无法同时参加心仪高校的考试。这样组织高校进行人才选拔,是否更加公平了呢,是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了呢?因此,许多看起来热热闹闹,听起来“很美”的局部工作,却很难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全局统一。由此也不难看出,高校开展自主招生,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招生能力建设,只能是极少数顶尖大学的事,否则只能是劳民伤财,“事倍功半”。高考下一步改革,应赋予考生和高校更多的选择权,这将会更好地引领素质教育,更好发挥高校育人的积极性。

(三)顶尖大学的招生能力建设要把握好人才的多样性和选才的科学性之间的关系。古希腊有句不断被重复的话,即“人的头脑不是填装知识的容器,而是要被点燃的火种”。事实上,许多人的“火种”不是在中学、大学被点燃,许多人不是在中学、大学就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特长是什么。有些人甚至是在博士、博士后阶段,是在许多年的工作实践后才找到自己的“火种”的。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已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他认为,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语言、节奏、数理、空间、动觉、自省、交流及观察等8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同时他强调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极大影响和制约。我们的中学生、大学生,还处在发育成长阶段,可塑性很大,因此,我们要把握好人才多样性与选才科学性的关系,让各类人才获得最佳的环境和最优的教育。

笔者认为,目前985、211高校的生源质量已不是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制约因素。一流大学是一流教师、一流学生、一流设施条件和一流管理的统一。而能在近千万考生中招收到前10%左右的一本批次的学生,这些985、211高校就已经拥有了一流的学生。香港是一个可以比较的例子。香港只有600多万常住人口,加上200-300万流动人口,加起来也就是1000万左右,与宁波市相当,但香港却拥有至少3-4所世界一流大学。这些一流大学的生源,80%以上是本地生源。回想我校创建之初,招收的也只是高考一本线上几分到十几分的学生,但经过四年的精心培养,选择读研的毕业生,70%以上都能被世界百强大学所录取。由于人才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大学的多样性和均衡发展,需要不同类型大学的百花齐放。一流大学,不要为考分而设计招生制度,为改革而改革。少数顶尖大学的精英教育,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进行招生能力建设,其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凸现办学特色,让招生选材真正为其办学目标服务。南开大学刘清华(2013)指出,高水平大学的招生选才能力,就是健全并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能力。高中新课改后,学生的素质逐渐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更加统一规范,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也使学生评价的主体、内容、方法日益多元。评价的过程性、写实性得到强化,这为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少数要进行自主招生的顶尖大学,一定要厘清自己独特、清晰的人才选拔理念和招生目标,研制出综合选拔的指标体系,能主动收集、处理、使用包括高考、校测、高中学测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在内的有效信息,挑选出与大学特色培养相呼应的人才。此外这些顶尖大学应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考试招生专家队伍。这支队伍要接受过专业化人才测评的训练,要知道招“什么样的学生”,“培养怎样的精英”,还要了解中学教学改革发展和中学生发展的特点,能借助有效信息评价、识别“千里马”。其他绝大多数的普通大学,则应顺应高教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以社会普遍认同并在不断改进的高考为主要依据,分层多元录取考生,努力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刘清华.(2013).加强选才能力建设,实施大学招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国高等教育,10,42-44 


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七人谈 | 延伸阅读 

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七人谈①︱袁振国: 提高高校招生能力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

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七人谈②︱秦春华: 什么是大学招生的专业化

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七人谈③︱施邦晖: 高校招生能力建设“四问”

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七人谈④︱熊斌: 面试--高校自主招生中的重要问题

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七人谈⑤︱常桐善: 以美国大学为例:谈大学本科“综合评价”的招生力



版权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微信ID:ECNU_xbjk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