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阳 等 | 公益要素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实践路径——以华东师范大学公益人才培养项目为例
本期 · 精彩
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12期目录
特稿
特稿 | 秦惠民, 王俊:比较法视野下教育法学定位与学科体系
教育研究方法
谢爱磊, 陈嘉怡 | 质性研究的样本量判断——饱和的概念、操作与争议
拔尖创新人才
柳芸芸, 叶映华 | “新生代海归”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有序Logistic—ISM 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础教育
乔锦忠 等 | 2020—2035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研究
高等教育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网
可下载本刊各期文章PDF全文
也可在线阅读本刊各期文章的XML格式全文
高等教育
公益要素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实践路径
——以华东师范大学公益人才培养项目为例
文 / 斯阳, 章晶晶, 李欣阅, 文若澜
摘要: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公益要素的融入,以人人公益的公共性理念提升劳动教育思政价值,以面向真实环境和创新学习方法实现高水平劳动教育,围绕学习者公益人格培育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研究通过对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人才培养项目的案例分析,提出应将公益性要素融入劳动教育的目标、方法和途径,构建公益性劳动教育体系,使得劳动教育目标更具体、形式更多样、资源载体更充分,以提升培育的有效性。公益性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借鉴志愿公益教育的成果,围绕公益人格培育改进传统的劳动教育模式,吸纳和转化符合劳动教育要求的师资、课程、志趣社团、实践基地等,有效依托基础课程、应用课程、前沿课程的显性课程,结合学生社团、公益服务、公益双创的实践课程,探索改进新型评价方式,完善校内外公益劳动育人联动和辐射机制。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 ; 公益要素 ; 公益性劳育
作者简介
斯阳,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副研究员。
目录概览
一、引言:高校劳动教育以公益要素为关键之钥
二、公益要素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辨析
三、案例与研究方法
四、公益要素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五、结语
一、引言:高校劳动教育以公益要素为关键之钥
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它通过劳动培育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人格,因此并不等于体力劳动锻炼(檀传宝,2019)。“真实劳动、探索性/创造性劳动是大学劳动教育的核心特征。” (曾天山,2020)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也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大学开展劳动教育与中小学阶段既有连续又有所不同:一方面,大学劳动教育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延续。二者在面临的问题上是连续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中小学生缺乏,很多大学生也同样缺乏” (徐长发,2018)。在“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总体指导思想下,大学生劳动素养和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的要求也是一贯的,体现在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劳动品德、劳动习惯、劳动知识技能等方面(曲霞,2019)。另一方面,大学劳动教育的要求比中小学更高。大学开展劳动教育“更强调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政治性”(刘向兵,2018),更强调消灭“劳心”和“劳力”之间的身份固化,注重推动知识分子与劳动者密切接触,注重培养推动创新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此同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既强调贯彻国家人才战略,应对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也针对当代青年群体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浪费等作风问题、与劳动者关系情感疏离问题。
“公益”包含了“公共福利”(public welfare)、“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以及“公共物品”(publicgood)的内涵(杨超,2018)。在劳动教育的视域下,“公益”则更注重“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提倡学习者的参与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注重国家和集体利益,强调将志愿服务或公益服务作为实现路径,这些内容与劳动教育的目标和特征具有较多的重合性。公益要素更加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涵。公益要素的介入,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智育”和“劳育”的矛盾,更为劳动教育支撑德育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实践路径。大学开展劳动教育,已经有了社会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大学生公益志愿服务和公益创新创业教育兴起的良好环境,在高校劳动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现途径等各个环节中,借鉴公益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既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引擎。
二、公益要素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辨析
(一)劳动教育理论中的公益观源流
其一,劳动教育的“公共性”和“人人劳动”的观念。围绕“为谁劳动”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的劳动观中虽然长期将教育和劳动对立开来,但也有主张每个人都参加劳动、将“劳动”与“天下”建立关系的思想传统,比如,儒家提倡耕读文化和天下观,墨子提出“兴除利害”“赖其力者生”等思想。托马斯·莫尔(St. Thomas More)主张在乌托邦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将普遍的劳动与教育结合起来,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劳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步纳入公民教育的范畴,然而,劳动教育却随着劳动异化而失去了其本意。真正意义的劳动教育应具有公共性而非阶级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对劳动异化提出了深刻批评。在近代中国,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等推动乡村建设、开展平民教育、建设工学团等半工半读制度,都是对劳动教育公共性的有益探索。
其二,对学习者“德性”的培育作用。“建构具有内在生命力的劳动教育正是今天加强劳动教育的当务之急。”(李珂,2018)劳动具有对德性的教育意义,明末清初教育家颜元就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西方劳动教育思想来源于宗教,圣本尼迪克特(Benedict of Nursia)将劳动视作修道的积极方式,主张通过宗教将劳动制度化、组织化。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我们不仅要学习做工人,我们还要学习做人”。傅里叶描述在“法郎吉”理想社会中,劳动使人快乐,提倡智力和体力结合、劳逸结合、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凯兴斯泰纳提出“伦理的工作团体”,注重职业训练伦理化。实际上,劳动使得学习者能更透彻认识社会问题和了解弱势群体,也使得大学生对生产劳动、底层劳动者怀有不同于同情怜悯的同理心和理解心,产生真正的深厚情感。
其三,劳动教育的“深度参与社会”的思想。“劳动与教育本就有‘互涉’与‘互摄’的关系。”(王务均,2013)教育既源于劳动,本身也是劳动活动的具体形式之一。无论是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的“教育准备”学说,还是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的观点,都在强调两者关系的密不可分,尤其是教育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改造。凯洛夫高度重视公益劳动,提出了学生“公益工作”的概念,强调学生要投入到劳动集体的生活中去。可见,劳动教育提出的社会实践无法回避社会问题。
(二)公益教育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启发
公益教育和劳动教育一样,都是兴起于教育领域的概念范畴。相比较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高校公益教育(public education)已经发展出了一套以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在实践层面,公益教育是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系统整合公益要素,围绕人的发展来开展的教育模式,能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推进提供借鉴。
其一,“服务学习”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公益教育是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或者公民权责教育(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的重要内容(沈贵鹏,2014)。“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作为“一种将有意义的社区服务与学术学习、个人成长和公民责任联系起来的体验式教育哲学和教学方法”是主要的教育形式(刘祥玲,2018)。如汕头大学将公益课程纳入必修课范畴,进行了国内公益教育的探索和尝试,通过社区互动、服务学习的理念,推动将课程与社会实践融合,学校教学与社区服务融合。在服务学习理论指导下,服务性劳动教育提供了通过实践学习的具体路径。
其二,“具身教育”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发展。“具身教育”(embodied education)是基于具身认知的心理学概念提出的,具身教育课程着力“构建身体与精神共同参与的整体课程模式,倡导由学习者的身体行动引发的社会性知识建构和概念生成”(陈乐乐,2016)。具身教育实际上是对当前的课堂讲授的一次反思,致力于构建新的教学关系。在劳动教育中开展课程培育,对学生专业发展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2012年开始北师大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开展公益慈善领域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2014年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公益慈善管理学院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公益慈善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这些专业都包含了“具身教育”的课程内容。一些高校的专业培养尝试,也可为高校劳动教育在个人培育方面的探索提供借鉴。
其三,“合力育人”重视社会的参与。国外不少高校开展公益教育,并不局限于学校和教师,更涉及了与校园外的公益组织、企业等的互动和协作,以保障公益教育的资源需求和可持续性发展。国内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公益教育兴起提供了土壤。当前国内公益组织的数量增长很快,截至2019年底,我国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总数超过7500个。我国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达到1.69亿人,较2018年增长13.9%,志愿团体116.36万个(杨团、朱健刚,2020)。在本研究中,有9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曾参与志愿公益活动。也有社会组织参与推进高校公益课程建设,如2019年敦和基金会发起了“敦和·善识计划”,资助高校老师开设“社会与公益”“社会创新与创业”“慈善伦理与文化”等课程,开展公益慈善通识教育。以上这些都为公益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公益要素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框架
公益要素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是在高校构建劳动教育体系中吸纳公益要素而形成的。因此,高校劳动教育是学校主导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发挥公益要素和社会合作的支持和拓展作用,始终以人的培育为目标,而不是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公益人格和公益情感培育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劳动教育在大学开展的内涵和目标。公益要素融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主要落脚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途径和保障这三个方面(见图1)。
其一,在教育目标上,以“公益人格”培育进一步丰富劳动素养的内涵。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开展的起点,包含了劳动价值观念、态度、习惯、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在劳动素养的组成要素之中隐含了公益人格的要求。而所谓“公益人格”,指的是个体价值观中的利他倾向,具有公益人格的个体享受“助人自助”的成就感和快乐感,比较多地从社会视角看问题,关注公平和可持续等话题(马伊里,2020)。公益人格的概念回应了“为谁劳动”这一问题,从而将以获利为追求的劳动和以公益为目的的劳动区分开来,并鼓励大学生从事和习惯于后者的劳动目的。公益人格的培育要求,强调劳动中对真善美的追求,重视对学生的消费教育、闲暇教育等,主张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追求人的价值感和意义感、丰富人际关系等。
其二,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将“公益服务”和“公益双创”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更高深的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而不是过早地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将普遍性的生活和生产劳动技能的教育机械地放入大学教育,不仅无法令他们获得劳动教育的意义,反而会加剧智育和劳育的矛盾对立,浪费课程资源、矮化劳动教育价值。公益性的劳动教育能克服这些问题。通过公益服务,明确具体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专业技能要求,需要大学生调用专业知识来开展设计、实施和评价,克服了劳动课程内容不足以及劳动实践缺乏相关领域专业指导等缺点。公益双创教育则强调培养大学生以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张将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融合,通过创新来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
其三,在教育途径和保障上,充分调动校内部门和公益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在高校内部,学生工作方面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竞赛中专项设置的公益赛道等都为高水平劳动教育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应通过高校基金会组织与民政部门的志愿者系统、社会组织相整合,共享优质的公益性劳动教育课程、师资、公益教育实践基地等。与此同时,随着公益之城建设和公益项目潮流的兴起,青年群体中已经形成相关的公益观念和公益习惯,在这一背景下,凭借公益资源开展劳动教育也必然事半功倍。
三、案例与研究方法
(一)案例概述
本研究基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养的案例进行分析。本项目开始于2017年,围绕培育学生的“公益之心、向善之行”,塑造学生卓越、公益、创新、向上等素养,构建了“研究–课程–实践”闭环同时又相对开放的公益人才培养体系。项目聚焦公益人才培养前沿探索,致力于结合高校劳动教育的公益之维,依托30余门公益课程,累计选修学生达1000人次;开展公益社会实践,探索公益创新创业中项目合作的培育形式。同时,项目逐步设置了研究平台、项目孵化平台以及学生社团组织平台,并实现了平台之间的良性互动,育人成果斐然。以本项目为研究案例,首先具有典型性,国内高校系统开展公益教育的案例还不多,特别是双一流建设大学系统培育公益人才仅有此例,以本案例为基础开展深入研究,对公益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启发意义。其二是具有完整性。本项目已开展5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研究团队深度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保障了相关研究材料的可得性、对生活事件描述的整体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结合文献数据和调查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研究选取人才培养项目作为案例,通过对培育文件和档案的记录、教师和学生深度访谈、直接观察、参与观察等方法来收集数据,并通过检视、分类、列表等方法分析数据,来探究“如何将公益要素融入劳动教育”这一重要命题,并从教育的各个环节对其进行讨论。在建构效度和信度时,充分考虑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并在研究中与被研究者进行充分沟通和核实,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本研究通过配额抽样,调查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情况和有关态度,回收有效问卷2012份,并对部分学生和相关教师开展了半结构化访谈,进而提出将公益要素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对策建议(见表1)。
四、公益要素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目标:公益人格培育在劳动教育中的理念设计
首先,在劳动价值观层面,提出“人人参与”和“社会责任感”的公益人格要求。“劳动以及劳动教育虽然之于个体而言,依然具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 但是, 劳动的使个人自我价值实现、获得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等存在性功能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班建武,2019)要实现“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价值观,这样的劳动必然是公共性的而非利己的,是人人参与的而不只是部分人参与的。在调查中,学生对“参加公益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主要意义”期待很高(见图2),认为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能更多了解社会和他人(73.31%)、锻炼能力(67.69%)、提高道德修养(61.58%)、在帮助他人中获得满足感(24.4%)、认识自己(21.37%)、磨练意志(13.72%)、扩大人脉(4.57%)等。图 2
不难发现,目前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在道德修养层面的素养和实践能力,特别是了解社会和他人的能力,很多学生将参与公益服务视作开拓眼界的机会,将它们看成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补充。在访谈中,有学生表示:“参加志愿服务,能接触到更多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在一次论坛服务中,我接触到了公益这个领域,这对我毕业后选择公益行业影响很大。”(学生访谈Z)“我参加公益活动,是因为家乡的农村教育很落后,希望能得到启发,也希望能联系到学校一些力量,能支持我去做服务。”(学生访谈L)
其次,在劳动技能层面,加入“卓越创新”“理论结合实践”的要素。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最重要的是开展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劳动,劳动教育要和专业能力培育相结合。公益人格的培育,要求个体积极主动,既成为公益项目的参与者,也成为设计者、组织者,使学生通过公益知识的学习,获得发现社会问题、项目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主动将劳动实践、学科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有社会公益导向和较高学科技能支撑的专业劳动。在调查中,仍有12%的受访学生认为“志愿公益是部分优势群体的事”;44%的学生认为“参与服务的能力有限”,从而常常将自己视作旁观者。不少学生也认为自己在宣传和传播、调查研究、说服别人来参与公益活动上比较有信心,而对策划一项有意义的公益慈善活动、对公益慈善有关理论进行解释、对公益慈善项目运营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相对缺乏信心。
在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案例中,教育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并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得公益慈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悉公益慈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公益慈善筹款、项目管理与运营、品牌与传播、志愿者管理等知识”;“具备一定的公益慈善研究能力、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胜任公益慈善领域某一项或多项实践工作”(见图3)。这些卓越和创新的能力要求,也是公益劳动参与者所应具备的素养。
(二)方法:构建高校公益性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
大学开展公益性劳动教育应以通识课程作为主要渠道,第二课堂教育作为辅助形式。《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按照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公益课程和实践活动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在案例中,紫江公益课程打破专业的壁垒,通过显性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整合过程评价、柔性评价等方式进行组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图4)。图 4
第一,以讲授为主的劳动教育显性课程。公益课程体系是基于公共管理、社会工作、法律、教育等学科经长期探索形成的,为劳动教育理论课程提供了开设的思路和具体内容,即优先以通识课程培育专业人才的公益意识和基础本领,实现志趣导向的跨学科培育模式,从而吸引更优秀的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培育学生更全面的公益能力,最终形成公益人格,这也是更为务实和有效的选择。如华东师大“紫江公益课程”就依托基础课程、应用课程和前沿课程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基础课程聚焦系统的学科思维的训练和知识的传授,如开设“公益慈善导论”“慈善文化与伦理”“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社会组织法与慈善法”“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公益案例分析”“社会问题案例分析”“志愿者教育与管理”“服务学习”等课程。应用课程聚焦于专业的融合和实际操作层面的技能训练,开设了“社会创新创业”“公益项目管理与运营”“慈善到商业的频谱”“适应性领导力”“互联网公益筹资”“慈善及公益财务管理”“公益视觉”“公益传播”“公益营销与品牌管理”“摄影与社会”等课程,使得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公益项目为导向进行融合,有效促进了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前沿性课程聚焦于公益慈善前沿理念,强调关注公益慈善行业发展未来走向,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和公益事业的关注,鼓励学生和老师共同开展理论研究。
第二,以实践为主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大学生志愿服务在高校中已有深厚的基础,但大学生服务参与存在“潮汐现象”以及参与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调查显示,七成学生2020年全年活动时数小于30小时,70.4%的学生表示主要是“体验参与”(见图5)。
针对这些问题,将公益志愿服务融入劳动教育实践课程,重新进行系统化设计,就尤为必要。要将实训实习和创新创业培育结合起来,联动第二课堂、专业课堂和通识课堂,积极组织公益社团开展公益性劳动教育,打造朋辈共同发展的平台。如紫江公益项目依托学生社团、影子秘书长以及寒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等形式组织实践课程,其中主要以“朋辈学习”“模仿学习”“创新性学习”等理论原理为指导开展教育学习。如在“紫夏社团”中,为学生设计了学时体系,根据日常的经验测算,要求学生完成32个公益学时,该体系包含了公益讲座、公益志愿服务、公益创新创业等内容,有效激发和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推动了理论指导下的系统性学习,使得原本的实践课程更具有组织性并发挥更大的作用。又如“影子秘书长”项目,组织学生赴社会公益组织跟岗实习,对学生提出了支持服务、参与项目、加强合作、创新构思、反思总结等更高的学习要求,也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劳动创新环境,以发挥自身的潜力。同时,通过“暑期公益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有组织开展公益活动项目的设计,并在项目孵化中给予师资指导和社会资源的支持。
第三,完善评价机制。要对公益劳动教育所提出的劳动目标、劳动技能和劳动的过程选择等具体要求进行综合性评价。根据传统的评价观念,“仁爱之心”难以分辨,但是“向善之举”可以观测。因此,评价应该由传统的课程评价结合项目成果评价来实现,借鉴大学生学习画像理论,通过统计课程参与、志愿服务时数、实践项目等具体的行为来进行量化的考察,并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的信息化手段,形成数据的积累和过程性分析。同时,注重学生社团中的过程性和主观评价,并结合“动机解释”“能力考核”“成果展示”等环节来考察,从而规避预期功利计算以及单一评价的偏见。评价的结果在学生评奖评优中的适当应用,也是项目追求的目标之一。
(三)路径:公益性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育人体系的行动策略
在高校教育系统中开展公益性劳动教育,必然要进入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这就要坚持开放、协同和渐进的行动策略。
首先,坚持开放策略。在公益性劳动教育融入原有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课程资源、课程形式、课程教师、学生学习方式要遵循开放性原则。在课程形式上,既要遵从高校现有以课程为中心的学分制的组织方式,也要积极探索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不能局限于课堂内,而是要联动第二课堂、专业课堂和通识课堂。在课程资源和师资上,要邀请专业背景更多样的教师来组织公益性劳育课程,也要邀请校外具备教学能力的实务型教师,并将教师评价作为下一阶段课程设置和资助的重要依据。在平台开放上,应该以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准第三方”组织为枢纽平台,密切协同教务部门、共青团等职能部门和群众组织,同时要广泛拓展社会资源,尤其要注意吸引社会资金和拓展实践岗位,并注重贴近解决真实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从而构建开放的公益性劳育体系。
其二,坚持协同策略。加强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中专业学习和公益劳育之间的协同,要设立专门培养方案,推动公益人才培养制度化。明确对劳动教育和公益素养的界定,明确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和技能,规定修读的学时要求,包括课程、讲座、志愿服务、公益实习等具体积分要求。同时,通过公益服务和创新创业项目整合各方力量并贯穿学生发展全过程,为低年级学生设置社会问题专题课程,通过专业组队、教师配备、课程选修和校外实践,形成贯穿学涯的探究式学习体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公益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共建,高校与所在的城市社区和公益组织协同,从外向内推动各专业院系、职能部门协同育人。
其三,坚持渐进策略。学生开展大规模的社会实践学习,需要大量的岗位支持、师资支持和经费支持。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未能建立足以支持开展大规模社会实践的资源和资金方面的供给模式,公益性劳动教育实施中要充分考虑高校治理体系的完善及其有效运作。在师资的建设上,依托原有的专业设置,挖掘与公益性劳动教育研究领域关系密切的教师资源,建立相关的教研团队和实验性课程项目,来探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系列课程。高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践基地(可以是社区、社会组织以及相关非营利性的公共部门),同时要区分公益性劳育和普通工作实习的区别。在开展校外实践时,要设计完整的课程计划,校外实践基地要配备校外导师、提供核心的岗位,以更好完成学生培育的任务。最后,要逐步探索建立各方面的信任和协同工作的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校内机构设置和协调机制、各专业教师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课程组织和评价相关机制、校内外协调机制等,将公益劳育的探索逐步巩固以形成长效机制,从而有效推动公益要素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五、结语
将公益性要素融入劳动教育的目标、方法和途径,构建高校公益性劳动育人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生性需要,也是当前教育部门和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以高校为主体推动开展公益性劳动教育是可行的。高校构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要充分考虑高校开展公益劳动教育的创新要求,要将公益人格培育纳入劳动素养结构的设计之中,注重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结合,以开放的思路主动争取民政部门的指导,主动拓展和吸纳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形成校内外公益劳动育人的联动和辐射机制。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和参考文献,请见谅,
如需阅读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
上期回顾
特稿
学习科学
孙立会, 胡琳琳 | 编程真的能促进儿童的个体发展吗?——基于28 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李姝雯, 李曼丽 | 儿童书面言语的因果表达及逻辑思维特征研究——一项基于1800名小学生作文的分析
胡航 等 | 深度学习品质刻画:评测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基于四城市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证研究
教育现代化
任栋 等 | 基于人类发展指数框架的中国教育指数的编制和比较研究
人才培养
本刊声明
一、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
二、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作者投稿请登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官方网站(www.xb.ecnu.edu.cn)。
四、本刊联系电话:021-62233761;021-6223230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微信矩阵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网,可下载本刊各期文章PDF全文,也可在线阅读本刊各期文章的XML格式全文。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