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7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7期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专刊
目录
引论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机遇、挑战以及未来
朱永新 杨帆 /1
教育治理与教育生态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大国博弈新边疆
余南平 张翌然 /15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探析及应对策略
杨宗凯 王俊 吴砥 陈旭 /26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 与教育治理现代化
——兼论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治理转型
周洪宇 李宇阳 /36
学科变革与学科建设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基础教育之“基础”的颠覆与重置
李政涛 /47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价值和使命
荀渊 /56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未来职业教育
徐国庆,蔡金芳,姜蓓佳,李政,杨惠,郑杰 /64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的工作变革:机遇、挑战与应对
宋萑 林敏 /78
计算教育学视域下的ChatGPT:内涵、主题、反思与挑战
郑永和 周丹华 张永和 田雪葳 王晶莹 郑一 /91
发展逻辑与发展方向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陈玉琨 /103
AGI 临近了吗:ChatGPT 热潮之下再看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发展
顾小清 胡艺龄 郝祥军 /117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底层逻辑和可能路径
张治 /131
AI 驱动教育改革:ChatGPT/GPT 的影响及展望
蒋里 /143
学习科学与教学变革
从学习进化的视角看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习的影响
倪闽景 /151
教育中的ChatGPT:教学能力诊断研究
贺樑 应振宇 王英英 孙文琪 /162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变革研究
陈静远 胡丽雅 吴飞 /177
摘要
Chat GPT
引 论
朱永新, 杨帆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机遇、挑战以及未来
摘要:名为ChatGPT的文本类人工智能应用产品一经问世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它表现出的教育创新价值更受到热烈讨论。由于具有先进算法、强大算力和海量数据基础,ChatGPT可以在与用户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从而智能化地提供问答、翻译、写作等服务。此外,最新发布的ChatGPT升级版——GPT-4还可以更好地解决实时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完成创意写作。在教育领域,ChatGPT既可以成为教学辅助工具、解答专业学术问题、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节约人力资源成本、重构学校教育结构等,为教育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一些风险与挑战,比如对教师角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传统学校秩序等产生冲击,进而导致技术依赖、学术滥造、智能歧视等特定问题。当前,技术变革正在不断催生教育创新,这要求我们必须积极且谨慎地对待新型技术,通过加强有组织科研实现智能技术自立自强,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筑牢国家数字安全屏障,通过明确数字伦理标准增强应用服务透明度,通过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形成教育评价灵活思维,力求在迈向人机共教的进程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机遇;风险挑战;人机共教
作者简介
朱永新,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2022年“一丹教育发展奖”获得者。
杨帆,通信作者,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治理与教育生态
余南平, 张翌然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大国博弈新边疆
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应用,标志着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转化正在发生,并为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其原理机制主要呈现出师生关系网络化效应、教学活动动态生成、知识信息隐态传输等特征。从应用场景来看,ChatGPT模型将围绕“教师”“学生”和“学科”三个主体,在教师发展与队伍建设、学生学习与能力培养、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三个领域产生综合性影响。ChatGPT的教育应用在对现行教育范式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同时,也将推动加速地区发展差距、决定国家产业转型进程、颠覆劳动力结构,并使国家信息安全复杂化。上述影响既超越教育自我定义的范畴, 也全方位地波及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层面。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推动了大国博弈的新边疆,也在国际权力结构的重构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将被重新认识和再定义。
关键词: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变革;大国博弈
作者简介
余南平,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基地余南平工作室领军人物。主持与完成“全球价值链与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家安全与国际战略。
杨宗凯, 王俊, 吴砥, 陈旭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探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重大影响。ChatGPT赋能教学,推动教学模式从“师-生”二元结构转向“师-机-生”三元结构,促进教学内容从人工生产转向智能生产,催化“知识+素养”的测评模式;ChatGPT赋能学习,推动学习空间泛在化,满足学习过程全覆盖的个性化需求,形成人机协同的学习模式;ChatGPT赋能育人,推动育人理念转向高阶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培育,创新学科融合的育人模式。面对ChatGPT引发的冲击,我们要充分重视、冷静思考、积极应对,既要加快发展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高水准竞品,又要深入研究人机协同的智能教育学规律,妥善处理教育的变与不变、公平与效率,以及技术的专用性与通用性等重要关系,正确把握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引领教育体系结构与运行机制变革。
关键词:教学模式;学习形态;育人理念;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
作者简介
杨宗凯,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信息化教育基本理论、发展战略与实践研究。
陈旭,通信作者,讲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方向:教育视频智能分析、虚拟现实教育应用。
周洪宇, 李宇阳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与
教育治理现代化
摘要:数字技术嵌入教育治理是应对时代之变与社会之变的战略选择。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治理蕴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基于数字化的教育治理”;其二是“对于教育数字化的治理”。前者启发我们充分利用ChatGPT的治理动能;后者则启发我们要加强对ChatGPT的风险治理。沿此思路可以发现,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的问世,使教育治理体系臻于至善与教育治理能力有效提升迎来重大契机。但是,当前的ChatGPT并非尽善尽美,现有的教育治理体系与ChatGPT之间的张力也尚未消解,导致其在教育治理中的应用潜力无法充分释放。从ChatGPT涌现的潜力来看,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治理日益走向科学化、高效化、民主化、法治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应从完善“一核多元共治”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构建主动式教育治理框架、共建全球教育治理体系等方面入手,在防范ChatGPT应用风险的同时,借其动能助推教育治理现代化,以教育治理现代化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教育治理;教育数字化;教育现代化
作者简介
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学科变革与学科建设
李政涛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基础教育之“基础”的颠覆与重置
摘要:ChatGPT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是双重挑战:ChatGPT对于基础教育的挑战,基础教育之于ChatGPT的挑战。就ChatGPT带给基础教育的挑战而言,带来的是对基础教育之“基础”的颠覆性变革,既是根本性的颠覆,也是体系性的颠覆。就基础教育带给ChatGPT的挑战来说,需要通过反向思考,回答三个根本问题:一是ChatGPT改变了基础教育的一切,但基础教育能否改变ChatGPT?如何改变ChatGPT?;二是什么样的技术变革和ChatGPT,是能满足基础教育需要、符合基础教育规律的技术变革和ChatGPT?三是基础教育变革能否,以及如何改变、甚至颠覆以ChatGPT为代表的技术变革之基础?最根本的颠覆方式:是为ChatGPT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立法”,立教育之法,包括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思维。
关键词: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基础;颠覆;重置
作者简介
李政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荀渊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价值和使命
摘要:即便以ChatGPT和GPT-4为代表的多模态大模型在各个教育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还是应该首先关注在应用这一模型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应对人工智能的能力,或者说发展他们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处的智慧。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教育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所不能实现的事情恰恰是人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包括发展人类独特的理性、人类智慧的集体性与丰富性、人类文化的适应性、人类的道德与伦理选择以及人类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完善、实现人类共同福祉的理想与追求。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坚守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专注于学生道德、伦理、精神与创造力的发展,同时为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提供必要的指南,以确保年轻一代在正确地使用人工智能前提下,持续地发展人类的集体智慧,从而创造人类共同幸福的未来。
关键词:多模态大模型;ChatGPT;GPT-4;生成式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价值与使命
作者简介
荀渊,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徐国庆, 蔡金芳, 姜蓓佳, 李政, 杨惠, 郑杰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未来职业教育
摘要: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一经问世便引发广泛关注。从职业与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职业院校科研等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和体现职业教育重要职能的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可揭示ChatGPT影响下的未来职业教育图景。在职业方面着重阐明了ChatGPT对职业影响的技术原理、机制和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在职业能力方面,从对职业能力的特点和结构的解释中分析了ChatGPT对职业能力的影响,并就未来如何应对各种影响提出建议。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重点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领域中的应用,剖析了ChatGPT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并从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人才培养入手,阐述了ChatGPT的迭代更新对未来技能培训的影响以及ChatGPT对职业教育未来技能培训模式的影响。在职业院校科研方面,着重厘清职业院校科研的基本内涵,刻画职业院校科研在技能形成变迁中实现迭代的历程,阐述以ChatGPT为代表的“去技能化”技术发展对职业院校科研的影响,并回答了职业院校科研如何应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去技能化”技术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职业教育;职业;人才培养;应用型科研
作者简介
徐国庆,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宋萑, 林敏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的工作变革:机遇、挑战与应对
摘要: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最新突破,自发布后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其对教师工作带来的变革。通过借鉴比斯塔“教育之弱”和杜威“交流行动哲学”的理论思想,深入思考ChatGPT和教育的融合本质,认为根据“强式教育”和“弱式教育”不同的思维取径,教师和学校具有截然不同的可替代性。教师工作应注意教育的价值伦理取向,把握教育的特性,在个性化学习、教师负担、教师自身成长等方面抓住ChatGPT带来的机遇,在学习目的、教学过程和设计、评价方式等方面积极应对ChatGPT带来的挑战。从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素养本位”的教育入手,围绕教育者数字信息素养,本文提出新时代教师素养结构新要求包括立德树人的能力、数字化时代的专业伦理、人工智能融合教学的能力,以及更新课程—学习—教学—评价的能力。
关键词: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师工作;教师素养
作者简介
宋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香港教育大学亚太领导力与变革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秘书长。研究领域为教师教育。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等近20项,发表SSCI、CSSCI及其他中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提交咨政报告数十份,出版专著多部。
林敏,通信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课程理论、跨文化教育知识等。
郑永和, 周丹华, 张永和, 田雪葳, 王晶莹, 郑一
计算教育学视域下的ChatGPT:内涵、主题、反思与挑战
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进阶推动了计算教育时代数据密集型范式的转型升级,并将计算教育学推向发展关键期。本文首先探讨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价值内涵,以揭示人工智能进阶推动计算教育学范式升级的要旨。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数据挖掘探讨师-生-机知识生成所涌现的教育研究主题,并根据核心领域关系图谱从技术突破、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学校教育四个方面解析学校场域中师-生-机多主体研究共同推进计算教育学研究的纵深发展,由此勾勒出强算法算力驱动计算教育学迭代的人机共融的多元化研究图景。再进一步反思ChatGPT教育应用的工具而非目的性,ChatGPT作为一种协助写作的技术手段而非负责任的主体;作为教学的增强和补充方式而非取代教师角色;配合辅助学生学习而不可产生过度依赖。最后从理论建构与决策赋能方面探讨ChatGPT带来计算教育学发展的关键挑战,即探索基于教育计算的基础理论建构、推进计算教育学的结构规则演进、践行计算教育学的环境构建与应用实践、提升教师能力达成教育计算的育人取向、防范智能应用数据的隐私与偏见风险。
关键词:计算教育学;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教育大数据;机器学习;数据挖掘;高阶思维
作者简介
郑永和,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第一届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王晶莹,通信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专委会秘书长。
郑一,通信作者,民航总医院主任医师。
发展逻辑与发展方向
陈玉琨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
摘要:2022年底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它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冲击,未来教育应当如何应对?本文提出: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时代主流的教学样态,班级授课制将渐次退出历史舞台;未来老师的主要职能将从教书转向育人,一批“超级教师”将脱颖而出;纸质教材将被清理出书包,无纸化校园不再是梦想;有意义的学习将首次取代有效的学习,成为学校与家长最关心的用语,成为教育研究工作者主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学习;教学;教育改革;超级教师;人机协同
作者简介
陈玉琨,华东师范大学首批终身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督学;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伦理与法律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原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考试与评价研究院原院长。1995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98年被国家人社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同年被教育部评为“跨世纪学科(教育学)带头人”。著作《教育评价学》获得“全国第三届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2006)”。主编“研究性学习丛书(5卷本)”等近50部。
顾小清, 胡艺龄, 郝祥军
AGI临近了吗:ChatGPT热潮之下再看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发展
摘要:技术与教育的竞逐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行与发展。“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项目团队持续关注热潮下的技术走向,以及新的技术发展对未来教育的影响。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追踪、对“技术—社会—教育”的生态互动分析、对教育系统内部结构要素的深度剖析,项目组已经在人工智能影响下的人才战略、知识观、教学变革、教师角色重塑等问题上形成了系统性成果。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人工智能热潮,教育将面临何种挑战?AGI的临界点真的被突破了吗?技术—社会—教育的生态互动存在何种新趋势?本研究从智能的本质出发尝试回答ChatGPT是否昭示AGI的突破,以及从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视角看技术与教育的角逐对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等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可预见的是,教育必须有所作为以应对技术对人类智慧的领地冲击,我们应基于人类智慧门槛,提升人类改造新世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树立生态视角下的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观。
关键词:通用人工智能(AGI);ChatGPT;未来教育;教育生态;技术-社会-教育;人类智慧
作者简介
顾小清,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张治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底层逻辑和可能路径
摘要:ChatGPT 作为基于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提供生成式的信息获取服务,功能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检索、搜索工具,它的出现也必将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了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方式,从脑科学、知识观、教育元认知视角分析了它重塑教育的底层逻辑,并提出了它重塑教育的可能路径。文章认为:ChatGPT 对教育的影响主要将在传统教育工具的有效性、知识价值论、资源形态、学习模型、评价手段和人机协同智商等领域深刻改变教育,其改变教育符合脑科学的本质,并与知识观呼应,也符合教育价值观。ChatGPT的诞生催生了新的教育形态,未来需要加速构建人机协同智商、教育评价系统和基于计算的教学策略模型,加速人类教育模式的革命性重塑。
关键词:ChatGPT;人机协同智商;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评价;google 效应;知识观;脑科学
作者简介
张治,教育博士,正高级教师、曾获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特级教师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宝山区教育局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智能化改造、教育治理和教育评价。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多项。
蒋里
AI驱动教育改革:ChatGPT/GPT 的影响及展望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ChatGPT、GPT-4等人工智能的出现,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已经正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而在这个时代,教育应从注重培养个人在没有人工智能助力下的能力转向培养个人在人工智能加持下的综合能力。正确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个性化学习路径等;同时,人工智能也能为教师提供很多的方便,把老师变成人工智能加持的超级教师。教育系统应拥抱技术变革,从而实现真正的兴趣驱动的、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重点内容应包括培养人工智能思维、创造创新能力、创新设计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人工智能协助下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ChatGPT;GPT;人工智能思维;创新设计思维
作者简介
蒋里,美国斯坦福大学创新设计硕士,斯坦福大学机器人、人工智能博士,管理科学辅修博士学位。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教育项目主任,斯坦福大学全球创新设计联盟联席主席。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博览会(CES)创新大奖最高奖得主,美国林肯设计大賽最高奖获得者,曾任 CES 创新大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蒋里博士长期从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他当前的研究方向之一是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教育系统的冲击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他在斯坦福大学首创性地开设了“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的设计”课程。蒋里博士还从事创新设计思维的教学和研究,他拥有很多发明创造和创新,其中60多项获得了美国及国际专利。
学科变革与学科建设
倪闽景
从学习进化的视角看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习的影响
摘要:ChatGPT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工具,它的出现可以与文字的出现(使知识可以存在于人的大脑之外)、互联网的出现(使每一个大脑可以公平地获取知识和表达知识)相媲美,它通过新的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人工智能的创造性和生成性,开启了人脑之外的智慧。这对学习的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更让学习进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超级学习阶段。
关键词: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进化;机器学习;超级学习;知识工具
作者简介
倪闽景,上海科技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曾任上海市奉贤区副区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贺樑, 应振宇, 王英英, 孙文琪
教育中的ChatGPT:教学能力诊断研究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引发教育领域的深层变革。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新一代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因强大的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引发广泛关注和使用。但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教育领域在接纳它的同时,尤其要关注其是否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为调查ChatGPT目前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组织了ChatGPT在教学能力方面的诊断研究。6名教师和9名学生通过118个问题800轮询问,发现:ChatGPT目前尚不具备独立辅导学生的能力,但已可作为教师日常工作能力提升的好助手。教师应尽快接触、学习、使用通用人工智能工具,了解其潜在的风险,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和使用通用人工智能工具。
关键词:ChatGPT;教育;诊断研究;教学能力
作者简介
贺樑,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管理专家组成员。
陈静远, 胡丽雅, 吴飞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变革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下的变革作用。作为一种语言生成模型,ChatGPT通过对海量语言数据的学习,能够挖掘单词间的共生关联关系,具备深入的语言理解和组合创新能力。然而在教育领域中,ChatGPT存在过度依赖训练数据、逻辑推理能力弱和新场景处理能力有限等局限性。为了提高ChatGPT在教学场景下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本文提出将ChatGPT与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资源组织方式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形成知识点结构图等方式对ChatGPT进行完善,同时提供了几种具体可行的使用ChatGPT辅助教师和学生的方式。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如何将Prompt研究范式与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帮助ChatGPT建立“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一个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的教育场景的语言生成模型,为教育领域提供更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变革。
关键词: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知识点;教学资源组织;个性化教学
作者简介
陈静远,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平台“百人计划”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教育、信息检索和多媒体处理等领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近20篇。获得2018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2020年IET Smart Cities最佳论文奖,入选2023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吴飞,通信作者,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指南编制专家、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组长(2018.8-2020.12)、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