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力推数据落地,卫星应用布局省市县乡
泰伯网 墨子苏| 报道
Yana | 编辑
自然资源部省级卫星应用中心建设全面加速,将在2年内,支持全部具备条件的省(区、市)形成省级中心应用服务能力。
5月24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编制《自然资源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指南》(下文简称《指南》),将按照“启动一批、巩固一批、建成一批”的总体思路,在巩固2018年已批准的9家省级中心建设基础上,2019年,拟选择10个左右基础条件较好、应用成效显著的省(区、市)启动省级中心建设。
另一边,由国防科工局牵头推进的各地市级高分数据与应用中心的建设也正火热。5月5日高分专项芜湖数据与应用中心建设方案通过评审,5月16日高分专项青岛数据与应用中心也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数据显示,高分专项已设立了30个省级高分数据与应用中心。
在各方期待数据共享的大环境下,卫星数据分发方式已由大中心集约化向分散式小中心模式发展。
根据《指南》要求,自然资源部将为省级应用中心提供卫星数据、产品、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服务。自然资源部卫星应用技术支撑单位将根据各省观测需求,定期发布卫星遥感数据产品服务目录,通过云服务平台,向省级中心及时推送卫星影像原始数据产品。每年优于2.5米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数据省域覆盖率一般不低于90%,每年优于1米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数据省域覆盖率一般不低于70%。《指南》附件(见文末)显示,其中:
国土卫星遥感产品服务数据来源包括资源一号02C卫星、资源三号01\02卫星、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微卫星、2米/8米光学业务卫星(3颗)等;
海洋卫星遥感产品服务数据来源包括海洋一号C/D卫星,海洋二号A/B卫星、中法海洋卫星、高分三号卫星、欧洲Metop-A/B卫星、国外Jason-3卫星、SARAL卫星、Cryosat-2卫星、Jason-CS卫星等。
而省级中心应按照批准的建设方案,在批复后3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在影像整合、应用服务、应用研发等方面达到建设要求。
其中,影像整合基础数据方面,要求:整合构建具备全省统一的空间基准、精度和分类标准的卫星遥感应用数据库。包括优于2.5米卫星影像本底数据库,近5年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业务基础数据库,含土地资源、地质矿产、林草等多比例尺数据库,及用于全省遥感监测的专题数据库和生态环境保护、应急管理遥感监测业务据库。实现接入不少于3个自然资源系统外行业共享数据库或服务。沿海省份省级中心还须建立海域、海岛和岸线等影像及海洋环境日、周、月等尺度产品数据库。
应用服务产品生产方面,要求:以服务地方自然资源主责主业为目标,在部分发的共性通用产品基础上,建立具备开展专题应用产品研发、业务化生产的能力。形成独立承担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监管(执法)、评价、规划等业务相关的重点项目和重大任务的卫星应用支撑服务能力,可独立完成海洋、国土、测绘、地矿、林草等自然资源主体业务基础产品的生产任务,每日处理卫星影像产品不低于50景,卫星影像专题产品生产延迟不超过3天,应急条件下不超过4小时。每年开展省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应用服务不少于3项,并根据本省(市、自治区)的区域特色,逐步形成1-2项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典型遥感应用示范,扩大示范规模。对于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其指定的业务单位实现小时级产品生产的响应效率,覆盖程度、产品类型、技术指标等满足度不低于85%。
仅从提供数据目录而言,高分一号、二号、三号卫星数据与高分专项数据与应用中心提供的高分专项数据似乎存在交叉部分。而近年在地方落户的卫星应用中心,还有由生态环保部推进的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遥感应用基地,中国气象局推进的高分卫星气象应用中心等。
省级多个卫星应用中心数据是否重合尚无定论,而多部门卫星应用中心如何充分沟通协作,避免重复建设,目前并未看到明确方案。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自然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还是高分数据与应用中心,对于卫星遥感软硬件、数据处理系统厂商而言,都是机遇。
按照《指南》要求,建设单位应具备较好的遥感应用基础和数据、技术、软硬件、人才和场所等相关业务工作条件。
尽管已有多省份具有一定自然资源卫星应用基础,如部分省份此前已布局省卫星测绘应用中心,但在整体推进省级卫星应用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需根据《指南》“统一规划和部署,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遵循统一的设计原则”进行。
同时,《指南》要求各省卫星应用中心自主开展市、县(乡)级节点建设工作,鼓励通过网络平台、手机平台开展面向一线自然资源从业人员的务实应用。在建设周期内实现市级节点部署率达到80%,县级节点部署达到50%以上。
这就意味着,包括卫星遥感软硬件,卫星数据管理、处理系统,网络安全系统在内的多种设施,或仍需经过调整和增加,值得关注。
表1:国土卫星遥感产品服务清单
表2:国土卫星遥感产品服务清单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直击 |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与基础信息平台同步建设
《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