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浪潮:呼吁完善空间信息技术标准体系

宋潇旸 泰伯网 2022-05-16

泰伯网 宋潇旸 | 撰文


据显示,我国已有超过70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智慧城市,设有2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其中,山东智慧城市试点数目最多为30个,其次为江苏28个,湖南第三为22个。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撬动万亿级市场。

伴随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各大企业密集发布相关新品。

近日在浪潮2019云数智中国行技术与应用峰会上,浪潮发布了智慧城市底座(Smart City Foundry )平台。智慧城市底座平台是以政务云和城市数据湖为依托,并通过城市物联网平台(CSP)、城市视联网平台(VSP)、城市时空信息平台(CIM)等构成城市感知体系,从而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提供服务。此后,浪潮云又发布针对数字政府打造的业务中台新品GOP,力图将数据服务融入政府业务,重塑业务流程。

01

融合空间数据需要专业队伍

浪潮着力打造城市时空信息平台(CIM),为浪潮发力智慧城市、塑造城市感知体系、做好政务服务打好“地基”。然而,这一看似基础的任务却并不轻松。

业界早已发现,大数据产业与空间数据产业正处于高速融合阶段。然而,无论是单纯从事大数据业务的企业,还是单纯从事时空数据业务的企业,与另一方的融合都存在一定技术壁垒。这绝非是大数据企业和地理信息企业基于单个项目开几个会就能解决的问题。

在浪潮成立专门的空间信息团队之前,面对空间信息的处理也曾感到“为难”。而浪潮软件集团空间大数据产品部的使命,就是实现空间数据与其他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打造时空大数据城市底座。

浪潮软件集团空间大数据产品部总经理王善美向泰伯网介绍,很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数据公司尚未充分意识到空间数据的重要性。

王善美表示,空间数据具有一定特殊性和专业性,传统大数据多基于二维表格,空间数据则基于三维空间,二者运算和拓普方式完全不同。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去处理,很有可能对空间数据分析不够专业,而如果单纯根据项目外包,外包商往往只会完成甲方提出的临时需求,没有持续运营的概念。而传统地信公司想要基于大数据架构处理空间数据,也有一定门槛。

事实上王善美认为,空间信息数据与其他类型大数据的融合一定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业团队来操作,而且融合的研究过程会很耗时间。通过以往的项目及研发经验判断,百人规模的团队至少需要经过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磨合出融合两类数据的成熟解决方案。王善美表示,如果没有力量组建单独的团队,大数据公司和地信公司也可以基于项目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在这方面进行尝试。

浪潮之所以将空间大数据独立凝聚成事业部,就是先一步意识到了空间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智慧城市只有基于三维空间模型建设,结合大数据、5G、物联网等技术,才能做到对城市变化实时监测、模拟,维护“城市数字人”的健康,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孪生城市。深度融入空间数据之后,浪潮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才更具立体化,具备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的基本条件。而把政府数据等大数据和空间数据结合起来深度分析,也将爆发出以往业内想象不到的应用方向和潜力。

02

从数据“保姆”变为数据“管家”

做到政务数据等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深度融合的底气,除了单独成立事业部“攻坚”之外,还源自浪潮由传统IT供应商向云数智新型互联网企业转型的决心。通过多方布局,浪潮已经从单纯的供应商转向服务商,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数据服务产业链,能够提供从数据获取、存储到数据处理、应用的一系列技术服务。
与其他互联网企业从民生服务“倒推”政务服务的介入方式不同,浪潮开始就扎根在政务服务领域。在底层数据资源,尤其是政务数据方面,浪潮凭借政务云的市场占有率具有明显优势。而在现阶段,浪潮在政务数据服务中的角色身份正在转变,从以前单纯提供数据存储功能的“保姆”,变成帮助相关部门管理、使用数据,使其释放潜在价值的“管家”。
浪潮大数据公司双创产品部总经理黄飞认为,目前构建智慧城市80%的数据价值来源于政府数据。浪潮通过提供IT硬件及云服务,不断推动政府数据安全、合理开放,进而拥有庞大的政务数据资源池。目前浪潮已经推动了32个地市的政务数据开放,梳理了408项政务数据,经验正在向全国范围复制。
不过,对于原本看似“短板”的互联网数据,浪潮也在发力。浪潮在各地布局的大数据双创中心起到重要作用。
黄飞向泰伯网介绍,目前政府数据之外的大数据来源有如下几个方向:其一,浪潮自有数据采集团队会根据项目进行定向数据采集;其二,吸收、孵化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硬件、人工智能领域A创客(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B创客(从事大数据采集加工)创新创业,促进集聚效应,打造各地大数据产业生态,形成持续数据流;其三,浪潮打造数据领域的淘宝网——天元数据网,为数据流转提供平台;其四,各地双创中心会组织B创客,或以校企联合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浪潮对产生的数据资源进行回购。
目前浪潮已在青岛、潍坊、济南等地落成38个大数据产业载体,发展了1550多个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的创客,培养了10000多名专/兼职从事大数据采集的创客。
但黄飞也指出,目前各种应用研发都离不开人工智能,而其底层仍是大数据,因此,算法和算力将是导致行业发展的关键点。虽然浪潮的算力很强,但国内企业使用的人工智能底层算法大多仍来自美国,在这方面的研发能力是我国大数据行业整体欠缺的。浪潮也希望携手其他同行,在底层算法的研发上发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03

空间数据开发的“贝尔实验室”

相对于早前部分时空云项目向政府“交差”的心态,浪潮更希望借助其在“云数智”方面的优势,将智慧城市的一张图做到实处,连接政府和百姓需求。
据王善美介绍,目前时空云基础数据的整合和发布工作相对同质化,考验项目承接单位的主要是对数据的深度分析。而按照传统制度承接项目的情况下,服务内容相对固化,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收集专项数据,最终多数项目将数据展示而非实际应用作为任务目标,数据应用潜力并未得到全面挖掘。
为打破基于部门和项目视角的壁垒,在更高更全面的视角深入挖掘,寻找为职能部门持续服务的长期路径,浪潮尝试用更开放的形式探索应用研发,打造空间数据开发的“贝尔实验室”。
为此,浪潮尝试与济南市等地区签订长期框架协议,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按需研发。由浪潮数字政府部门统一收集政务数据,空间信息部门负责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化的挖掘分析,在数据资源更丰富的基础上,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部门和百姓需求自由的开展深入挖掘分析,以能够实现实际应用价值为目的,研发更具有自由度,也更加专注。
“目前看来,在这种模式下的分析研究人员往往能够交出一个与以往交卷式不同的答案。”王善美表示,这种方式还节省了单一部门立项、招标的时间,目标更明确,周期更短,单一小项目只要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即可进行结算,方式灵活,回款周期也更短。
同时,这一模式也有利于浪潮与其他相关中小企业做结合。如专项的数据整理等工作,浪潮会交给专业的中小企业处理,浪潮更多基于AI大数据挖掘分析,专注于目标和解决方案的层面,偏向中台甚至后台,前端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04

呼吁完善专业技术标准体系

王善美表示,如果把政府数据和空间数据结合起来进行深度分析会发现,有很多应用的方向和潜力是以往业内 “想象不到的”。但要真正发挥这些潜力,仍面临不少难题。

此前空间信息业态相对封闭,部分地信企业在空间数据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其他类型数据深入融合的方面仍需加强。找到应用部门对空间数据的实际需求,显然比自己“发明需求硬推广”更能适应新业态。

此外,目前我国空间信息产业仍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工作,占用了大量资源和时间,而在空间信息技术深层次的挖掘,尤其是在空间信息底层技术研发上严重缺乏力量和资金。

事实上,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出台多项政策要求,力图减少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王善美认为,目前行政命令和文件力度已经足够,但执行过程中尚缺乏配套的基础标准,导致部分政策落实存在一定困难,若将底层标准夯实后再推进项目,将事半功倍。

浪潮愿意和业内企业联合起来,向监管部门建言献策,希望监管部门能在相关政策和资金方面对标准研究制定、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也希望能够健全监管部门与企业间的沟通渠道,双方积极协作,形成一个空间技术标准化评定的组织,大家共同制定标准,共同遵守。

同时王善美还建议,业内企业也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合纵连横,形成规模效益,集合更多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创新中去,跳出靠传统项目养研发的“怪圈”。

——【加群提示】——

泰伯高校教师群

泰伯航空航天爱好者群

泰伯青年大学生交流群

泰伯全球读者交流群

泰伯新闻通讯群

泰伯微信开白群

入群请加泰伯小姐姐微信:17864105751

同时备注您想进的群。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福建建成首个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大放异彩”还需时日

《精读》

1.7亿,国土空间规划“标王”诞生!

“智慧国土”积极转型,“空间规划”正当其时

平安:智慧城市将重塑流程

安防二十年:智慧城市的大国实验

林火面前,遥感产业“双分辨率”难题待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