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拿起键盘去抗疫

沐渔 泰伯网 2022-05-16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泰伯网 沐渔 | 撰文

 

几天过去,小刘(化名)还能回忆起刚看到新冠肺炎确诊数字“爆增”时,震惊、惶恐的情绪。

在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第一次通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时,小刘和朋友们都没当回事。“已发现27例,7例严重,2例接近治愈。”这组数据,让他下意识就觉得已经没事了,以至于再回想这个新闻,他都没有太深的印象。

科技时代,和小刘一样的年轻人们,正在日渐适应这种“看数据、下结论”的生活。甚至到21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7例时,离湖北相隔甚远的小刘仍没觉得这会与自己扯上太大关系。直到22日确诊数字猛然增长数百例,达到571例的时候,小刘才“突然慌了”。


01
别让恐惧来源于未知
 
最大的恐惧来源于未知。
“怎么突然确诊这么多?都是哪里的患者?我家的城市有没有病历?病毒怎么传播?如何防护?”一时间脑海中涌出的问题太多,让小刘有些懵。
某智慧医疗行业专家表示, “传染病爆发最怕的就是把公共卫生事件变成社会事件,尽量把信息公开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疫情数据的及时公布,再比如口罩的购买问题,都需要及时把相关信息提供给民众。”
“当时最大的庆幸是之前为了防雾霾囤了不少口罩,但慌乱的感觉还是持续了超过一天时间。”直到朋友分享给他一个链接,里面实时地把全国各地的疫情动态以及相关信息全都展示了出来,小刘才感觉好了一些:“至少必要的信息能查到,半颗心算是放回肚子里了。”
丁香园·丁香医生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动态”,是全国最早上线的疫情数据地图,此后该机构与人民日报进行合作,“到2月4日PV大概十几亿”,丁香园方面向笔者透露。小刘看到的第一份疫情数据地图,也正是来自于丁香园旗下“丁香医生”公众号发布的小程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动态”页面
而网站后续增加的辟谣与防护板块,也让像小刘这样的普通人安心了不少:“每天消息太多了,谣言和真相混杂,根本没办法分辨真假,有了这个工具方便了很多。”
很短时间内,腾讯、网易、百度、平安等也陆续上线相关产品,功能各不相同。其中,平安发布的“全国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系统覆盖面较广,功能相对全面。
目前,该平台已在湖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北京市、山东省、福建省、江苏省、广东省等地200多个官方新媒体平台上线,为公众提供在线疫情自诊、疫情问答、药品问答、疫情分析、大咖讲堂、在线心理咨询平台、行程查疫、发热门诊查询、捐赠信息查询等服务。

“全国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页面。来源:受访者供图
 
平安智慧医疗业务总经理、平安医疗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长谢震中是“全国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系统的重要推进人之一,这个春节,他和团队一起,用键盘和手机完成了一次抗击疫情的“团队战”。
战斗背后,是一群为了抗击疫情不眠不休,“烤着取暖器”、“边吃饭边敲代码”的“普通英雄”。
“我负责对外业务,从年二十九收到消息起,就开始反复与负责产品的同事进行讨论。初二产品正式上线后就开始全面推广。这期间一直没有休息,应该说,我们整个事业部这个春节都没有休假,基本都在工作。”谢震中说。
大年三十,谢震中的同事,负责产品小D(化名)正在看春晚直播。接到推出平安疫情速递平台的计划,负责初始产品的她即刻整理了需求内容,花费不到2小时就设计出了初版原型。大年初二,也是武汉“封城”的第四天,身处湖北的前端同事小M(化名)和小X(化名)亲身经历了从恐慌到镇定,开始投入工作。小M家里信号不好,就把权当工作台的简易茶几搬到阳台,用手机开着热点,依偎着取暖器工作。与此同时,广州的开发人员小Z(化名)将电脑搬到饭桌前,边吃着饭,边写着代码。 

平安工作人员春节假期加班日常。来源:受访者供图

加班是常态,工作群里一天24小时都在讨论,有人累到病倒,但休息不到一天又起来接着工作。
“如果这是一款商业化产品,是为了企业利益去做,可能还会有人因为加班抱怨几句。但这是为疫情服务的公益产品,是免费提供给相关单位的。疫情下,有的地方在封城,有的小区在封闭,员工们来自全国各地,工作的时候都认为,这是为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在努力。”谢震中说。 
“还有很多公司在做同样的事情,平安所做的工作,只是抗击疫情工作的一个缩影。”如谢震中所言,从春节假期到线上复工,不少科技企业的工程师们都在加班加点,支援疫情,各类疫情防控产品火速上线,为疫情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02
实在太累就“坐一会”
 
武汉是绝对的疫情一线,这场战斗中,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被寄予厚望。
“十天,建成一所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救命医院”。此前,一段让不少人称“看完头皮发麻”的“火神山建设不完全手册”在网上流传。
这是一场绝对意义上的团队战。 “中建三局、国家电网、阿里巴巴、华为、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铁塔、中国电子、中国信科、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亿纬锂能、影联医疗、格力、海尔、美的、EMS、顺丰、中通、韵达……”密密麻麻的企业名称出现在“战斗名单”中,数不清的个体来自全国各地,为了共同目标汇聚到一起,完成了一项震惊世界的壮举。
“信息系统建设,你需要联想集团提供的全套2000多台计算机设备和东华医为的全套数字化医院系统以及它的专业IT服务团队;TCL电子提供的全部公共LCD显示屏;小米提供的平板电脑;紫光、烽火通信、奇安信提供的网络及安全设备;东华医为提供的对接301医院远程会诊平台的互联网平台。”  
有业内人士表示,“(火神山)整个系统最难的是数据准备的工作,包括系统的科室信息,药品信息,医生信息,病历模板信息等等,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真的是巨大挑战。
这个重担落在了东华医为的肩上。“时间紧、任务。收到消息后,我们第一时间组建团队,所有参与该项目的同事,基本采取两班倒,人休息工作不停。”东华医为告知泰伯网。“接到任务后根本没时间想‘压力’问题,一心只考虑如何圆满完成任务。

东华医为火神山医院信息化项目组合影。来源:受访者供图

当第一批医为队伍抵达火神山时,现场及其简陋,连板凳都没有,大家只能站在桌子旁一遍遍调试网络,脚酸了腿累了就换个姿势又继续埋头苦干。“第一天培训的时候,时间比较晚,当时饭都不够了,有先去的男同事,都把盒饭留着给我们女生吃了,自己吃的泡面或者随便吃了点儿零食充饥”。参与火神山建设的小C(化名)来自东华医为,接到公司支援火神山信息系统建设的动员令后,她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与其他同事一起来到了火神山医院现场。
小C说,“到武汉其实并没有特别担心,大家戴口罩,勤洗手,饭前饭后消毒。家人虽然有些担心,但当我报名支援一线的时候,父母还是很支持。”东华医为的后勤保障团队为一线作业人员保证口罩和消毒,卫健委也提供了一些保障,包括配备体温计,随时测体温等。
“军方对进度要求很高,时间节点很重视,特别是工作细节都有要求。配合倒是很愉快,我不觉得在一线让我害怕,这里这么多部队战士,不少都是参加过非洲埃博拉病毒抗疫援助活动回来的。经常跟他们聊聊,觉得也没什么可怕的。”东华医为员工周波表示。
一线的50多名员工和后方的200名工程师日夜奋战,仅用了10天时间就完成了安装、测试、本地化、培训等相关工作,顺利上线火神山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这段时间,一线人员每天睡眠不超过五个小时,很多员工没时间休息,实在太累只能在各项工作的间隙“坐一会”。而这,这相当于往日两三个月的工程量。

东华医为员工在工作间隙休息。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交付火神山医院信息系统的同时,东华医为还要承担雷神山医院的系统建设准备工作。2月3日火神山医院系统交付使用,5天后,雷神山医院系统也如期交付。

03
“编外战斗人员”

春节同样在“加班”的还有成都无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童永鳌,他也是“新型肺炎同程查询工具”的开发者。
“最开始的原因很单纯,就是我自己有查询需求。我们日常接触到的疫情信息里包含寻找患者的同程者这块内容一般就是以图片为载体,一张图罗列了患者曾经搭乘过的交通工具、车次、日期等信息。通过图片逐条查找信息,一来是有可能看漏信息,二来是查找起来确实不太方便,每次都要从头查找。” 
作为一个程序员,童永鳌说自己比较“懒”,觉得一条条的去翻历史记录很麻烦,于是就想到把数据抠下来,用搜索工具去查找更加方便。
“开发大概用了半天,1月27日上午11点左右有了这个想法,下午5点左右,功能上基本就已经做好了。后来又花了6个小时整理数据,晚上11点就发朋友圈了。后期维护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团队成员每天都会花17个小时甚至更久来维护,这几天大家基本上早上9点到晚上2点都在工作。” 后期,随着访问量越来越大,童永鳌将页面和数据都放到阿里云的OSS上,扛住高并发、高流量。
童永鳌希望程序员不要把写代码当成一份工作,而要当做工具。“有人是医务人员,所以他们去了;有人是警察,所以他们去了。我们是工程师,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网友夏小正也自己制作了一个纯公益的聚合导航页面,将包括疫情防控、查询工具、科普信息、复工复课时间等疫情相关信息等链接了进去。

网友夏小正制作的网页截图。来源:受访者供图


“主要是整合了疫情相关的常用站点,快速直达,节省时间,便于访问者进行高效的信息检索。常见的疫情地图基本上大的互联网公司都会在自有的资源下去做,这就会导致每一个平台做的专题各有特点,当把疫情专题聚合在一起时,访问者有了可选择的余地,能够有效减少前期在不必要的查找时间。
26岁的夏小正学的是新闻专业,现在于深圳的一家科技类公司从事运营方面的工作,算是“编外”程序员。
“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作为医护人员的家属,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辛苦和不易。在疫情期间,我父亲冒着比较高的风险,每天为从湖北返乡回来的人进行体温检测等,确保他人的安全。而且,我的上一家单位是阿里,阿里践行社会责任感的基调也对我影响很大。经历和环境的熏陶,加上我刚好擅长信息收集整理,也会一点网站制作,就决定做这样一件事。
类似童永鳌和夏小正一样的“编外战斗人员”还有很多。
童永鳌最初的团队成员是自己认识十多年的老网友,公司的运维主管也被他拉了进来。后面陆续加入一些志愿者,“他们看到工具之后,通过邮件的方式联系,并加入我们,协助收集整理数据。”
“在做这个网站期间,也结识了其他的一些民间自发组织的公益团队,他们也在为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可能是一篇资讯的整合、可能是一个数据的录入、又可能是一次信息的核实确认,无数的微小力量,终能会汇聚成河。”夏小正说。

04
大数据的战“疫”

2月1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在该刊物上发表评论文章,指出2019新冠肺炎疫情的加速爆发值得反思,建议应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全面整治野生动物市场与更加重视科研在公共卫生机制中的作用。
多名业内人士认为,疫情的爆发,暴露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应急防控机制的短板。通过新技术实现快速回溯、评估和预警,让有限的公共防控资源更高效和合理分配,具有很强的急迫性。
但大数据并没有理想中那么“万能”,至少在医疗诊断中,就具有一定局限性。
中央指导组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我们在看病诊断肺炎时,能够拿得到的病原学(数据),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剩下的百分之七八十要靠临床诊断。从临床思维和临床医生的临床路径角度来说,增加临床病例的诊断,有益于临床医生对疾病多一个判断。前一段时间我们主要是靠核酸来进行确诊病例。实际上按照我们临床诊断的标准,是有一大部分疑似病例的。现在这一偏差得到了修正,“临床诊断病例”被加入到每日公布的疫情数据之中。
但必须承认的是,无论是“疫情地图”、“同程统计“、“病人轨迹排查”还是“辅助诊断”,大数据在这场疫情狙击战中的应用,尤其是在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后,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前流传比较广的一个案例,比较典型的说明了大数据的作用:某位患者除了每天早上坐公交去体育馆打乒乓球之外就不再出门,在单纯的事件分析中,感染来源“成谜”。此后,公安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明确了病人的活动轨迹,其中乘坐公交的路线恰与另一患者重合。而交通部门核查了二人的公交刷卡记录,发现二人在同一天同一时刻乘坐了同一辆公交车,刷卡时间精确到秒,有力的证明了传播链。

网上流传的事件经过截图

事实上在谢震中看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与抗击SARS疫情过程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大多数政府的卫生行政监管部门的反应速度快了很多,智慧城市的建设帮助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水平大幅提高。
他是一位抗击过两次重大疫情的“老战士”。
“我本身是学医的,2003年SARS爆发时,我刚好在上医,也就是现在的复旦医学院从事医疗信息化相关的工作。SARS疫情时,我跟随团队一起去到北京,为一家医院提供了影像方面的检测服务。”
在和很多城市的疾病防控专家以及医院感染科的专家交流时谢震中发现,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体系运转相当顺畅,从政府到卫健、医院专家,再到各相关部门,疫情防控工作效率相较以往提升了很多。以上海为例,防控工作执行的非常好,甚至包括志愿者入岗前的培训措施和社区工作,都准备得非常迅速和到位。
“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能够看出,我国众多城市的智慧治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尤其是信息化程度方面,水平很高。在信息公开方面,一些入口展现的场景和C端服务建立的比较完善,可以让民众迅速了解疫情情况,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民众的恐慌情绪。”
某市政府部门工作的S先生(化名)也亲身经历过两次疫情的抗击过程。他与谢震中的看法一致,认为得益于信息化建设,近几年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的确有所提高,这也体现了在新冠疫情的具体工作中。尤其在针对公众的数据展示方面,有了很大进步。“SARS时期互联网并不发达,对于公众而言确实很多信息都不透明,这也是时代的局限。而现在,信息通路正在逐渐打开。”
“当然,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S先生表示,“所以各地方政府最近密集出台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和措施,相信一定时间内将有一个更大的转变和提升。”
目前,已有多地免费公开新冠肺炎相关数据集。
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已开放了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的数据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信息”;深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在“疫情数据开放”专题下开放了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的疫情数据集,至2月11日已上线9个数据集;四川公共数据开放网向社会开放了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的3个数据集;贵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在“疫情数据开放”专题下开放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市教育局提供的6个数据集;山东公共数据开放网也在平台首页的“疫情防控”栏目下开放了由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的5个数据集,名称和包含的数据项如下:

“2月13号的时候,湖北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猛增了14840例,其中武汉13436例。要是在疫情初期,一切都不明朗的时候,看见这个数字我就得吓死了。”小刘表示。
但现在,因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临床诊断病例”的意义,小刘反而淡定了:“这个数据其实并不可怕,只要真实有效,我们就能一起努力战胜疫情。”多数网友的看法与小刘一致,增加临床诊断病例之后,大家普遍认为公开的数据更加完善、合理,有利于抗击疫情的下一步工作,“这次数据公开是好事,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出击”。
 (备注:童永鳌部分参考“阿里技术”公众号内容,少量引用已获授权。)

加群提示


泰伯网目前建有六大领域社群:泰伯航空航天爱好者群、泰伯智慧出行交流群、泰伯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交流群、泰伯信息技术交流群、泰伯智能制造交流群、泰伯全球读者交流群,入群请加泰伯小姐姐(微信:17864105751),同时备注您想进的群。


提供线索请发送至邮箱:news@taibo.cn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黄奇帆建议“取消公积金”?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精读》

立春之日,中小企业却不知道春天和倒闭哪个先来它们,也想活下去疫情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智能制造拐点在前北京格勒保卫战经济学家曹和平:联网共享经济,是保就业的短平快路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