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了的城,难复的工
报道数字经济
关注我们
其中的两条分别是“能买房的时候别犹豫。不要被那些名人不买房的理由欺骗了。特殊时刻,房东不租给你,酒店你进不去。”和“有钱了给自己买辆车,关键时刻,还能保护你。”
乍看,这两点建议都像是消费主义陷阱,直到一些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才让那些平时对“买房才能带来安全感”嗤之以鼻的人,也开始认真把买房这件事提上日程。
当然,随着各大城市的“新建设者”们被拒之门外,既让新建设者们寒了心,也让众多企业的复工、整体经济的复苏变得难上加难。
本地无房的外省人,一律遣返。
这是江苏昆山近日出台的一项政策。在这项政策里,有没有在昆山买房成为一些人是否被遣返的关键因素。
政策要求,如果是返工者来自湖北、浙江、河南、安徽、江西、广东、湖南这7个省份,如果昆山有房,则一律送集中点隔离观察14天。如果昆山无房,对不起,你将无法进入所在的小区,而是被企业或派出所遣返。
根据网友爆料,如果无房租客坚持返苏,也将被集中隔离。隔离费用需要自行承担,14天费用4760元。
昆山只是江苏省众多出台类似政策的城市之一。在苏州,2月8日起湖北省和外省9市人员禁止返苏。新返苏的上述人员,有房产的居家隔离,无房产的同样无法进入小区,需要被集中送隔离点。在扬州,无房外地人一律“暂缓来扬”。擅自来扬一律劝返,不停劝返按照法律规定严肃处理。在常熟,根据当地12345工作人员表示,重点地区人员在常熟需要有户籍或者房产证才能进得来,进来要居家隔离…
比起对重点省市人员进行“针对性防疫”,江苏隔壁省浙江做的更绝情:一律实施无房无户禁止进入金华。
在管理更为精细的省会城市也没能例外。杭州余杭区五常居委会在3日发布规定,所有已租住在本地的外来人员一律只出不进;即日起所有返杭的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小区。
而比起成都大面街道龙华社区,上面这些政策怕是小巫见大巫。当地禁止市外返蓉租户进入小区的公告提到,如确定要进入小区,出租方、租赁方双方各交50万保证金。这50万将被用于“万一属带病毒进入者,此款用于对邻居的补偿”。这对租房者而言几乎无法达成,即使达成,这50万也有可能“有去无回”。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租客都开始叫苦不迭。尚未买房的年轻人也好,以租房为生活方式的租房客们也好,纷纷意识到,原来亲戚家人们说的“买房才有安全感”,真的不是空穴来风。
在疫情的刺激下,也许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要开始动起买房的念头。
巧合的是,房地产商也在这个时候开始打起了促销。当然,他们并不是要拯救无房年轻人于水火,而是因为在疫情影响下,这个极度依赖现金流的行业也不得不想办法自救。
先是各家房地产商纷纷推出了线上卖房的举措,这一举措的成效也不错:16日,恒大在全面“网上卖房”之后交出了一份令业界艳羡不已的成绩单:3天成交近5万套,锁定约580亿元销售额。
而恒大的自救动作远不止此。16日晚,一份密级为“秘密”、由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签发的“关于全国各楼盘销售特大优惠的通知”被披露,通知显示,从2月18日起,旗下全国楼盘7.5折优惠,堪称“史无前例”的优惠力度。
在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中,多名房企集团、项目人士更愿意将之看作是“营销事件”而不是“让利活动”,毕竟恒大几乎每个季度都有类似的“折扣价”。但无论是通知的披露时间,还是打着疫情的幌子,都指向一点:这家公司在进行一场事关生死存亡的战役。
受到疫情影响,企业还面临返工人员不足、口罩等防疫物资严重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交通物流不畅,以及资金压力大等问题,例如需要支付大额固定的用地和人力成本。
但这些都不是企业最需要害怕的。一些地市对企业复工复产采取了报备制度,有的设置了前置审批条件,甚至还有个别地方出现了拘留提前复工企业负责人的情况。
为此,11日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这些做法不符合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中央精神,将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不能简单通过这些方法来达到防护目的,而是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关心、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和开复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切实解除企业和员工的后顾之忧。”
“简单粗暴”。这四个字不仅仅发改委在提,各个部委几乎都在强调这个问题。包括租房者难以返回小区的问题。
租房者问题之所以大多例子取自江苏、浙江,是因为江浙沪地区既是经济发达,在行政水平方面也在全国排名靠前。然而尽管如此,以“是否有房”为标准的荒诞的一刀切政策仍然屡见不鲜。江浙尚且如此,全国其他地方的类似政策也显得见怪不怪。
之所以说荒诞,因为同样是返工者,病毒不会因为你是租户就更为青睐,更不会因为是业主就手下留情。
在杭州一案例中,情侣共同返杭,女方是业主得以进入小区,而男方作为合住人,被迫去住酒店。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种做法反而不利于人员稳定和疫情防控。
图为北京图景嘉园此前为防止返京租户入内设置的栏杆
在新京报社论《防疫别总是“防人”》中,身为公务员的作者李万友写道:把外地人一律拒之门外,究其本质,纯粹是怠政思维催生的粗暴作风使然。也许在涉事地方看来,这样做是为了“以防万一”,但此举显然跟“依法抗疫”的要求相悖,也侵犯了租客的正当权益。
“‘防疫该防的是病毒,不是人’,这本是毫不含糊的根本原则。”李万友认为。
事实上,众多地市将湖北及7个省份划定为疫情重点地区,要求这些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暂缓入内,多多少少也是一种属地思维下的怠政思维。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在发布会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明确表示,“这是不允许的。”
丛亮表示,“虽然复工复产可能出现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存在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的潜在风险。但是,如果不复工复产,短期内将影响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物资供应,长期来看各类生活物资也面临短缺风险。这样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达到战胜疫情的目标,最终受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也许那些已经在家中的人们,内心中也许会暗暗支持各地政府的做法。对于利益无关者们,一句 “人命安全大于一切”似乎也说得过去。北京大学法学院陈伟则认为,“人命安全大于一切”不符合法治与实事求是的原则。
事实上,紧急状态下对“法治”的追求并非是不分主次,反而是为了更好地对抗疫情。
陈伟认为,包括“封城”在内的紧急措施客观上有助于控制疫情,但相关措施也会使得行政机关借“防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之名过度地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
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例如在龙泉驿区大面街道龙华社区发出公告,禁止市外返蓉租户进入小区,如外地返蓉租户确要进入,须保证14天不出门,交50万保证金。在公告引发广泛关注后,当天下午居民委员会即发出致歉信,称该公告已停止实施。
而在杭州余杭区,开始全面实行“杭州健康码”方案。即将所有人员分绿、黄、红三色进行分类管理。其中绿码者在全区域内亮码通行;黄码者进行7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7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红码者实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14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
同时,余杭在《关于贯彻执行杭州市调整“十项措施”的通告》中,除了对“来自湖北等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仍然保持重点限制外,几乎取消了全部针对“外地人”的限制以及对公路的卡点。其中包括:不得以外地户籍、外地车牌为由阻碍人员、车辆入境;不得随意阻拦常住、租住、暂住人员出入其所在的社区(小区)、村庄;有明确工作的原租客,房东应允许其返回出租房。
而在杭州市的调整“十项措施”的通告中,有一句话格外瞩目:不得随意阻拦在杭州购房、租房的新杭州人凭绿码和有效证件出入所在的社区、村庄、单位。
言外之意,衡量健康情况的“健康码”成为了唯一标准,是否购房、户籍何处、车牌为何都不再重要,大家都被“新杭州人”的概念所取代。
与此同时,杭州也开设“复工专列”。并在复工专列抵达的杭州东站拉开“杭州欢迎您回家”的横幅。
在余杭发布新通告的同时,附上了这样一张图: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我们唯一且共同的敌人是新冠病毒。
虽然疫情还在肆虐,但还好由人带来的政策性悲剧也在不断回归常识和正轨。
“航天大年”还来吗
《精读》
⊙立春之日,中小企业却不知道春天和倒闭哪个先来⊙它们,也想活下去⊙疫情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智能制造拐点在前⊙北京格勒保卫战⊙经济学家曹和平:联网共享经济,是保就业的短平快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