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需求井喷,一日需求超去年全年

蓝衫 泰伯网 2022-05-16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泰伯网 蓝衫 | 撰文

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启用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监管系统。与此同时,近期生态环境部在遥感方面的需求也呈井喷态势,一天内发布的招标项目,其预算额甚至超过去年全年。
据了解,自2016年起,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开始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全部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人类活动进行定期监测,并开发了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监管系统。
该系统采用遥感、GIS、卫星定位、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定期监测我国自然保护地的人类活动情况。
3月初,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曾推出两个招标项目,其核心都是“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解译”。项目要求,供应商需在2020年开展两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期遥感监测、一次省级自然保护区定期遥感监测及重点关注区域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同时生产2019年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本底矢量数据。
两个项目的预算额同为90万元,后由北京四维空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中标。
自上述两个项目起,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开始密集发布遥感招标项目。截至目前,在不足3个月的时间里,共发布项目23个,预算额合计1000多万元
其中,仅4月30日一天,该中心就发布了13个项目,预算合计429万元
根据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公开的信息统计,其2019年全年发布7个项目,预算合计427万元——今年4月30日一天发布的遥感需求,略高于去年全年。
3月份以来该中心发布的遥感项目,包括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解译、胡焕庸带边界识别与划定、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与分析、全国长时间序列生态遥感参数数据购置、中国主要草原区域草地退化评估及草畜平衡分析、基础影像图数据成果采购、水源地遥感解译等项目,其预算从10万到90万不等。
去年,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和华为签署协议,双方合作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生态环境遥感先进技术体系。
近些年,生态环境部门一直在不断推进卫星遥感能力的建设,遥感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应用愈发普遍,而相应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从整体情况来看,今年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的遥感项目平均预算额在50万元左右,比去年略低(80万元左右)。
其供应商也有个显著的特征,多半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其中,中国科学院承担5个项目,北京师范大学承担2个项目。
从今年3月初到现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的20多个项目,高校与科研机构拿下了多半。不过,它们承担的项目普遍预算较低,预算高的项目多由遥感企业中标,包括中科宇图、四维空间、世行图界、吉威数源、恒达时讯、天下图数据等公司。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社论 | 何鸿燊身后,商业巨贾的航天接力棒交给谁?

《精读》

新晋运营商“星网”或落地上海,航天科技科工两大星座将并入 | 独家自然资源部督促落地地灾防治项目,防灾减灾信息化成HBAT主场 | 独家解读小米发力应急管理信息化,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有矿 | 两会聚焦独家 | 空间科技产业代表、委员两会热议新基建巨头抢占“时空高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