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自动驾驶:通往Robotaxi的必经之路是Robobus| 造车进化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造车进化论 Author 孔付慧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预计到2026年,自动驾驶公交车(Robobus)的市场将达到745.2亿美元。
编辑 | 鹿野
近期,百度Apollo Robobus获得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颁发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可在北京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道路测试。
继今年3月北京首个智能网联客运巴士管理细则发布,百度首批获准参与北京自动驾驶客运巴士测试后,此次道路测试牌照的发放是自动驾驶公交车发展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实际上,在过去一年里,除了百度Apollo之外,商汤科技、文远知行和轻舟智航也在快速切入Robobus赛道。
自动驾驶最靠谱的场景
据美国咨询公司联合市场研究(Allied market research)表明,预计到2026年,自动驾驶公交车(Robobus)的市场将达到745.2亿美元,从2020年到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0.5%,是一个具备千亿级体量的蓝海市场。
放眼市场,除了金龙客车、宇通客车、福田欧辉、陕汽等传统商用车企业,目前以百度、蘑菇车联、轻舟智航、文远知行、驭势科技等为代表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都在积极布局Robobus,其中部分企业的研发成果已经在国内多地投入试运营。
今年1月,文远知行和宇通联合开发的无人驾驶微循环小巴,正式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对外开放运营。目前正在广州、南京、郑州等地开展常态化测试。
去年8月,百度阿波龙Ⅱ正式发布,新车在算力、传感器配置、冗余安全(车路协同+5G云代驾)等方面提升,ODD(运行设计域)也进阶扩大到了开放道路,能够安全应对无保护左转、车流择机变道、路口通行等城市开放道路复杂场景。
香港国际机场也将于今年正式启用驭势科技无人巴士用于机场员工接驳,并陆续推广至机场乘客的日常接送。
截止目前,驭势科技无人公交在北京、河北、海南、浙江、广州、广西等地都有展开运营,在25个场景中累计接待超过7.5万人次,运营里程超过14万公里。
据了解,轻舟智航已经实现在苏州、深圳、北京、武汉等10座城市公开道路常态化运营,路线长度达100多公里,站点达到128个,运营车辆超过100台。
国内首份无人公交分析报告——《中国首条5G无人公交线路运营报告》预测,2022年,全国无人公交线路数量将超过60条,上下车站点将达300个,无人公交路线总长达300公里,公交服务场景的自动驾驶变革未来可期。
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
轨道公共交通是多数人的出行首选,“最后三公里”的短途出行需求,成为很多城市公交客运服务的新痛点。
“Robobus在落地方面有多重优势:第一,Robobus在中低速条件下安全性更能得到保障;第二,运营区域相对固定,不会出现Robotaxi那种层出不穷的问题;第三,多人出行,可以得到城市管理者的支持。”有业内人士向泰伯网表示。
据分析,“公交先行”的深层原因是中国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城市公交已逐步实现全面电动化,接下来将向智能网、网联化和共享化迈进。
“相比于乘用车自动驾驶,无人公交线路固定、专道专用,多数在园区或者一些微循环场景中使用,既符合提高出行效率的需求,又能保障安全。”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系统架构师彭进展表示。
据了解,在落地模式上,美国更强调在无人出租,中国则是强调公共出行领域,发力短途出行,无人公交更加符合中国的交通环境,也更聚焦于“微循环”这一命题。
在城市中,车流从城市主干道的末端,流经支部的微循环道路系统,然后从微循环道路系统汇入到其他干道的过程,为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
“这背后对应的是目前城市出行痛点重重。过去十多年,轨道交通和高铁的发展,拉近了城市内和城市间的距离,但在市内‘毛细血管’类的交通方式上,还是有很多待优化的问题。像网约车,虽然实现了共享化,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绿色低碳的共享单车,则面临着用户乱停乱放的问题。这些出行方式都没有真正解决城市微循环问题。” 轻舟智航CEO于骞指出。
近两年,包括广州、福州、厦门、成都、顺义、苏州、合肥、武汉等在内的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微循环公交或者地铁接驳专线,旨在打通节点瓶颈,加强毗邻地区路网衔接,提高路网连通度。
这种情况下,Robobus恰逢其时。
Robobus在固定片区内,将社区、学校、购物中心或产业园区等场所,与轨交地铁线路连接在一起,每日多次安全往返运行,形成“轨道交通+微循环”的商业模式。有效引导主干道交通流向微循环路网转移,缓解区域周边主干道上的交通压力,给市民的日常出现提供极大的便利,并带来更高的安全性。
“Robobus更趋近城市基础交通设施的概念,属于国家补贴的公共服务的范畴,更多是政府与企业一起来完成。在未来城市,这种在几公里范围内运营的自动驾驶微循环小巴会像水、电、煤气一样,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谈及Robobus将来的市场前景,文远知行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随着“轨道交通+微循环”的大规模普及,Robobus的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随之而来的是更多创新商业模式、更多增值服务的出现。
终将与Robotaxi融合
“目前来看,城市级开放道路作为自动驾驶最复杂的场景之一,面临的核心挑战就有两点:第一,城市道路场景丰富,包括行人、电动车、三轮车和各种复杂交通元素,覆盖复杂的中国路况和中国式驾驶行为。第二,城市交通环境下会出现大量的极端天气和极端场景(Corner Case)。”蘑菇车联的相关负责人指出。
业内普遍认为,Robotaxi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但它的难度非常高,5年甚至10年才能普及。
从技术的角度和运营场景来看,Robotaxi、Robobus以及Minibus的发展共通性较高,跨界壁垒较低。由于限定了运营场景,降低了行驶速度,Robobus的商业化门槛也同步下降了不少,未来几年商业化前景相对较明朗。
“Robobus是一种商业化落地的选择,它能更快实现公开道路 L4 级自动驾驶能力,一方面实现商业的闭环,另一方面也帮助实现数据的闭环,积累海量的有效数据。”于骞表示。
技术上的难点主要在于特定场景下存在的Corner Case、长尾场景问题。Robobus路测的主要目标,在于快速进行场景验证,并加以技术迭代,尽可能解决各种各样的长尾难题场景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Robobus类似于Robotaxi的降维。去年10月,轻舟智航发布了全国首个公开道路5G自动驾驶网约巴士,也正式开启了网约功能的实践。市民通过“轻舟出行”小程序的网约功能,就可以预约车辆。
据了解,自动驾驶网约巴士带来新的运营模式——高峰微循环+平峰网约,具体做法是将部分车辆在平峰期释放出来,作为多座网约车投入使用,并通过智能算法将路线方向相同的乘客进行即时匹配。
高峰时段可以满足市民个性化的短途出行需求。通过智能算法,结合定点接驳、微循环线路的运营方式,拼车共乘、分担费用,成本上也更加优惠。
而在平峰时段,可以作为多座网约车投入使用,解决了传统公交日常空载率高的问题,让城市的交通效率得到提高。
此前,网约功能一直是Robobus和Robotaxi的核心差异点之一。如今网约模式兴起,进一步模糊两者之间的边界。
有业内人士做出判断,Robobus是实现RoboTaxi的一条捷径,未来两者的技术、商业形态会趋同融合。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系统架构师彭进展表示,“无人公交的应用首先必须要保证安全性,但是在相对低速和特定的场景中行驶,不代表无人公交所面临的Corner Case和需要处理的未知安全问题就少。”
平衡安全与商业化落地过程中,存在诸多瓶颈,比如路测成本高昂,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行业内企业无法进行大规模测试。单车单日覆盖场景有限,遇到大量的、典型的Corner Case的可能性随机。此外,针对路测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完成从标注、质检、训练和评估整个流程,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彭进展进一步指出,“相关法规尚未完善,当前的无人公交仍需配备安全员且还不允许商业化的运营。此外,智能网联等基础设仍需完善。目前国内具备智能网联功能的道路还仅限一些示范路段,覆盖面较小,无法支撑自动驾驶公交常态化运营。”
加群提示
▶泰伯网目前建有七大领域社群:GIO企业家群、科技大厂公关群、资本机构群、汽车出行群、新航天探索群、云服务与智慧产业群、测绘地理信息群,入群请加泰伯小姐姐(微信:taiboxiaojiejie),同时备注您想进的群。
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送至邮箱:news@taibo.cn
商务合作:18500135491
法律顾问:盈科律师事务所
《精读》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副院长钟全宝:多源遥感+北斗,卫星应用中心再下沉 | 卫星应用观察⊙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毛忠民:建议关注全域测绘机遇 | 实景三维观察⊙高级自动驾驶的低成本之战 | 造车进化论⊙高级自动驾驶量产前奏?“行泊一体”下半年将爆发 | 造车进化论⊙自然资源部第六地形测量队副大队长应国伟:实景三维四川建设已具备基础 | 实景三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