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针对测绘地信市场,中国移动从“入局”转向“破局”

子寸丰 泰伯网 2022-12-13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5G+北斗”的产业化和大众化应用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撰文 | 泰伯网 子寸丰 

编辑 | 鹿野


日,合众思壮旗下广州吉欧电子,以100%份额中标中国移动“中移智行2022-2023年车辆时空信息服务包终端适配及集成服务项目公开比选项目”。今年6月份,中移智行发布招标公告,采购预算总额为1410万元。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针对公交、两客一危和重型货车等营运车辆行业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推动“5G+北斗”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推广。

万物互联的时代,融合探索“5G+北斗”,围绕高精度定位业务,中国移动在测绘地信领域不断拓展新生态。


测绘地信新契机


自2018年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测绘地理信息“两服务、两支撑”的职责和定位逐渐确立,测绘的服务对象已经转变为整个自然资源体系。

中科北纬总经理邹彦龙表示,“从技术视角来看,测绘要想更好地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沙海洋,就要在精准时空信息、大数据传输与处理等方面下功夫,而‘5G+北斗’的融合发展为测绘地理信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指出,“5G+北斗”将成为智能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北斗所代表的精准位置服务,与5G的全覆盖高速通信,将成为未来城市与空间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枢纽。

盯紧产业蛋糕,“高精度定位”市场早已有巨头涌动。

中国北斗在2012年已经开始向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导航服务,而作为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总体研制单位的央企——中国兵器和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在混改大背景下各出资50%,成立了高精度定位服务企业千寻位置。

不仅如此,中国电信也曾联合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宣布,共同投资四维图新旗下厘米级高精定位服务提供商北京六分科技有限公司。

各方玩家均敏锐感知,更加精准的时空服务将是未来重要的产业方向,北斗进入“多方战场”。中国移动同样不甘人后,近年来大力发展5G+北斗,全球高精度定位行业迎来竞争小热潮。

中移上研院是中国移动面向智慧交通产业提供信息化产品、服务、方案的窗口,其下属的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具备卫星通信业务运营许可、大地测量甲级资质、互联网地图甲级资质等,可对外提供卫星定位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位置数据服务。

基于产业实践,中国移动打造5G+AICDE能力体系、高精度定位系列产品架构、“5G+北斗”系统级融合、全面的行业生态建设以及中国移动“5G+北斗”高精度定位等在测量测绘行业的应用与众多实践。

如今,中国移动的“5G北斗+高精定位”系统可通过5G网络实时提供亚米级、厘米级、毫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构建全天候、全天时、全地理的精准时空服务体系,用于车辆管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交通领域,赋能数字社会发展。

“厘米级的精度、毫秒级时延将会成为5G+北斗导航的标配,这给很多行业及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许多设想中的技术和能力都能在未来实现”,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筹备组陈豫蓉副组长说道。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基于自有能力及合作生态,在全国落地了数十个智能网联标杆项目。包括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车路协同项目、苏州高铁新城智能网联示范区项目、厦门BRT高精度定位项目等。


四年入局路



中国移动系统对高精度定位产业布局,始于2019年。

2019年5G牌照发放,中国全面进入了5G商用时代,随即中国移动也发布了5G+战略,预示着中国移动将借助自身在5G网络设施方面的优势,成为高精度定位产业加速推进者。

2019年1月25日,武汉大学和湖北移动、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联合发起,正式成立了5G北斗精准定位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在5G北斗高精定位技术测试及应用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5G技术商用和创新业务发展。

同年4月,中国首个5G北斗精准定位联盟正式筹备成立,以促进5G北斗精准定位在各个行业的交流融合和创新发展。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5G北斗精准定位技术成熟与中国移动5G北斗精准定位应用的开端。

当年11月15日,中国移动“5G+未来无限可能” 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召开。此次峰会中,由中国移动发起的国内首个“5G北斗精准定位联盟”正式成立,并首次发布5G+北斗高精度定位应用白皮书(2019)。

据了解,联盟已吸引了京东公司、滴滴、中海达集团、北斗星度、华测导航、中国航天科技503所、中国电科集团第54研究所、中兴、华为、百度、腾讯等至少27家企业申请加入。

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陈豫蓉筹备组副组长指出,5G北斗三代地基增强精准定位技术日趋成熟,相关高精度定位平台技术要求编写完成。各行业龙头企业对高精度定位均明确了应用需求,提出了应用计划,合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随着5G技术的即将商用,中国移动加紧部署物联网。中国移动开始采购高精度卫星定位基准站,就是为5G物联网部署做准备。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不仅是提供国家、区域、全球高精度时空基准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导航与位置服务、精密卫星定轨、地质灾害监测等工程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

随着基准站网规模的不断增加、观测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我国北斗系统的逐步建成,无论在卫星导航定位数据处理理论还是应用方面,基准站网的发展面临着不少机遇。

2019年10月,中国移动启动2019年HAP(高精度卫星定位基准站)设备集采,首次采购高精度卫星定位基准站,采购规模为基准站设备4400套,总预算3.36亿元。据了解,这是中国移动第一次大规模采购高精度卫星定位基准站。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上海司南卫星导航、广州南方测绘、北京北斗星通导航4家测绘地信企业中标,中标的企业均为国内非常知名的卫星导航领域专业单位,中国移动进军精准定位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

赵大春副总经理介绍,通过建设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利用5G等移动通信网络可向北斗基准站网覆盖区内的用户提供动态亚米级、厘米级和静态毫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过4400座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北斗高精度服务系统,可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并率先实现全面支持北斗三号。

2021年年中,中国移动完成了全国范围基准站的高精度定位坐标解算,解算结果获得国家地信局官方认证。目前,中国移动高精度定位平台已全面采用解算后的基准站精准坐标,向全国用户提供更精确的差分数据服务。

据了解,下一步中国移动还将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共同推动制定全国高精度定位服务基准框架的标准统一。



北斗+5G:融合带来新业态、新模式



5G+北斗在测绘、建筑、水利、工程、城市管理、交通、地质灾害、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各个行业,都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移动高精度定位“纵横计划”“星耀计划”已经与南方测绘、华测导航、中海达和司南导航等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广泛开展合作。

中移上研院副总经理、中移智行总经理黄刚表示,探索“5G+北斗”融合应用,是中国移动集团层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迄今为止,中国移动自主研发建设了全球最大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联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同构筑北斗三号短报文民用服务体系。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移动与各大测绘公司联合体与中国兵器和阿里巴巴合作的千寻位置,或将形成竞争态势。他表示,这对于促进北斗行业的良好发展,促进建筑等基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市场需要这样的良性竞争。

中科北纬(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彦龙从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视角介绍了“5G+北斗”在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他介绍,譬如在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结合北斗的精准定位和5G的快速传输,再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就可以实现野生动植物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事实上,“北斗+5G”已经悄然在各地落地应用。比如在传统领域里,铁路定位、码头装卸、建筑监测、机场调度等场景的智能化改造提升;新兴领域的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车路协同、物流货运、无人机农业等。北斗和5G跨界融合带来无人化和智能化的新变化。

正如业界专家所言,北斗和5G的融合将会带来新业态、新模式,将会在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家庭、智慧农业等未来新技术、新应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以‘北斗+5G’为代表的泛在网络和自主可控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将融合创新出中国特色的智能交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刘经南认为,除技术赋能外,需求应用端也要跟上。眼下,“北斗+5G”赋能自动驾驶应用已经崭露头角。

“实现统一基准服务,给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精准时空位置服务信息,还是要通过‘5G+北斗’构建的车联网来实现。”刘经南表示,在5G信号覆盖不到的地方,可以通过北斗进行信息沟通,而在北斗领域,5G“神助攻”也在赋能智能化应用。

“要实现‘北斗+5G’,目前还需要一个标准化过程。”业界专家表示,目前“北斗+5G”相关的基本技术和理论已经具备,正在进入标准化阶段。

此外,5G+北斗高精度定位目前还面临不少难题与挑战,基础设施资源尚未融合共享,缺乏相应行业标准以及配套发展政策,产业链尚未完善等问题仍尚待解决。

加群提示


泰伯网目前建有七大领域社群:GIO企业家群、科技大厂公关群、资本机构群、汽车出行群、新航天探索群、云服务与智慧产业群、测绘地理信息群,入群请加泰伯小姐姐(微信:taiboxiaojiejie),同时备注您想进的群。

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送至邮箱:news@taibo.cn

商务合作:18500135491

法律顾问:盈科律师事务所


调查 | “参保15人”的北斗企业,缘何拿下近2亿智慧城市大单?

《精读》

业绩双降,地信上市企业2022下半年机会在哪里?深度|“百亿地信乌龙事件”引爆业界,背后是项目普遍小的隐痛深度 | 聚焦正元地信改革历程,地信国企改制进入答题关键期深度 | 自然资源部强监管,高精地图产业必须“有序扩张”深度 | 腾讯地图业务四次变化背后:地图既重要又边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